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培养更注重是基本理念以及实践教学方向,但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变革,更需要培养创新创业类人才。由于学校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所以导致创业能力并不强。因此提出构建新的学分制,为学生创造特色的创业类平台,提出构建学分制创业平台的新途径。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创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429-01
一、创建学分制创业平台的重要意义
高校培养创新的人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缺少树立创新的意识,实际高校在知识创新实践创新方面往往跟学分制度是脱离的,那么没有有效的鼓励学生去培养创新能力,更多的学生还是为了完成课程修满学业为主要目的,并且学分制跟学生息息相关。眼前我们需要将学分制与创新创业平台相结合,为学生开拓出一个影响其学业,同时又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综合学分制创新创业平台。
二、传统学分制制约创新创业的发展
1.停留在传统学分制的认识
学分制是对学生大学四年的一种绩效考核,是学校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標准规定。学分制更能体现出学校给学生提供自由的选择方式、学习思路以及时间的安排,只要学分达到一定的标准,就给予毕业的资格。而创新创业的培养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与主张,两者的目标并不能匹配。学分制往往是一种计算方法,是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凭证,对于创新创业如何进行评判,如何定位学分都相对比较难,因此它与传统的学分制是有矛盾存在的。
2.没有太多的创新创业资源与匹配
创新人才需要有多方面的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出实践能力,创造学分制原本是建立在基础专业课之上,往往是以学生所处专业设立的专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可选性自由度都比较小,无法通过原有的资源可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虽然更多的高校设立选修课或者辅修课,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课程资源,但是学生需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再加上独立的思维,独立的学习能力,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需求。
3.创业类课程与学校传统课程难以结合
创业类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它的教学实践需要有学校更多的部门与配合。这包括管理学生的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实训基地,但是这些部门儿在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后,由于专业知识以及行业的前景所具备的资源不足,更多的还是由原有的专业课老师承担创业类的教学。由于缺乏相应的创业类经历,所以只能用传统的实践教育方式与辅导,创业类的教学仍然难以融入到学校传统的教学工作当中。这就导致学校只能有少部分同学参与到创新需要的过程当中,难以实现全面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最终只有少部分人实现了创新创业的过程,或者实现了最终的成果。
4.创新创业学分难以计量
很多高校都会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类活动,但多数都是以实践结果作为奖项评判,或者参加各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类竞赛。更多的学生花费的是个人的课余时间,或者是上课之外的时间,或者是占用了上课的时间,不光影响了自己的课程,然后也没有拿到学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创新创业只是一个活动,没有完成具体的课程,所以不能跟传统课程的学分制定统一的标准,而且没有专门认定的机构或者教师,最终将创新创业变成了一个短期的参与活动。
三、学分制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新途径
1.构建创业平台实训基地
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同时配套有创业的实训基地。但是这些基地或者是实验室都没有跟学生的学分制相挂钩,或者说是与学分制挂钩非常的困难。这些基地的建立是学生创业的最佳平台,学生需要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在该平台进行学习开展创业,很多学生因此耽误了学业或者是以创新创业为借口。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于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的学分考核管理,也要进行学时的划分,对于参加实训基地或者是创新创业实习的学生与一定的时间空间,或者学识进行划分、或者把其列入为选修课程之一,只是增加了实践创业的分数,可以由实训基地的老师予以进行实践打分。
2.形成创新创业类独立教材
课程体系建设当中,需要建立统一的课程大纲以及配套的教材,因为现阶段专门的创新创业类教材比较少,仍然是从原有的专业课进行衍生或者是独立的学校编制独立的创业体系教材。眼前我们只能将创新创业类的教材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适当的形成特色类的教材,来挖掘创新创业类的相关资源,在不断地扩大其课程教材的范围,可以适当的与学校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过程相结合,编制一个教材之外的实践培训体系。
3.建立高校联合创业平台
很多高校采取上课联盟,就是将一些课程网络直播放到平台当中,几所高校同学共享,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上课、进行考核,最终的考核结果也会列为课程的评比,也可以获得学分。我们可以放置微课的平台建立创业的平台,几所高校进行联合,产生互相交流施教平衡的趋势,形成创业的许多模块儿互动的态势。这会为创业实践者带来更广阔的思路,更多的创业方向,关键点在于如何考核,如何将联盟的创业平台学分制引入进来。因此需要一个地区的多所高校成立创业联盟与高效管理进行协商,也设置独立的考核评分制度,叫创新实验得分最后转化为学分。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创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429-01
一、创建学分制创业平台的重要意义
高校培养创新的人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缺少树立创新的意识,实际高校在知识创新实践创新方面往往跟学分制度是脱离的,那么没有有效的鼓励学生去培养创新能力,更多的学生还是为了完成课程修满学业为主要目的,并且学分制跟学生息息相关。眼前我们需要将学分制与创新创业平台相结合,为学生开拓出一个影响其学业,同时又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综合学分制创新创业平台。
二、传统学分制制约创新创业的发展
1.停留在传统学分制的认识
学分制是对学生大学四年的一种绩效考核,是学校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標准规定。学分制更能体现出学校给学生提供自由的选择方式、学习思路以及时间的安排,只要学分达到一定的标准,就给予毕业的资格。而创新创业的培养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与主张,两者的目标并不能匹配。学分制往往是一种计算方法,是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凭证,对于创新创业如何进行评判,如何定位学分都相对比较难,因此它与传统的学分制是有矛盾存在的。
2.没有太多的创新创业资源与匹配
创新人才需要有多方面的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出实践能力,创造学分制原本是建立在基础专业课之上,往往是以学生所处专业设立的专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可选性自由度都比较小,无法通过原有的资源可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虽然更多的高校设立选修课或者辅修课,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课程资源,但是学生需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再加上独立的思维,独立的学习能力,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需求。
3.创业类课程与学校传统课程难以结合
创业类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它的教学实践需要有学校更多的部门与配合。这包括管理学生的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实训基地,但是这些部门儿在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后,由于专业知识以及行业的前景所具备的资源不足,更多的还是由原有的专业课老师承担创业类的教学。由于缺乏相应的创业类经历,所以只能用传统的实践教育方式与辅导,创业类的教学仍然难以融入到学校传统的教学工作当中。这就导致学校只能有少部分同学参与到创新需要的过程当中,难以实现全面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最终只有少部分人实现了创新创业的过程,或者实现了最终的成果。
4.创新创业学分难以计量
很多高校都会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类活动,但多数都是以实践结果作为奖项评判,或者参加各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类竞赛。更多的学生花费的是个人的课余时间,或者是上课之外的时间,或者是占用了上课的时间,不光影响了自己的课程,然后也没有拿到学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创新创业只是一个活动,没有完成具体的课程,所以不能跟传统课程的学分制定统一的标准,而且没有专门认定的机构或者教师,最终将创新创业变成了一个短期的参与活动。
三、学分制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新途径
1.构建创业平台实训基地
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同时配套有创业的实训基地。但是这些基地或者是实验室都没有跟学生的学分制相挂钩,或者说是与学分制挂钩非常的困难。这些基地的建立是学生创业的最佳平台,学生需要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在该平台进行学习开展创业,很多学生因此耽误了学业或者是以创新创业为借口。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于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的学分考核管理,也要进行学时的划分,对于参加实训基地或者是创新创业实习的学生与一定的时间空间,或者学识进行划分、或者把其列入为选修课程之一,只是增加了实践创业的分数,可以由实训基地的老师予以进行实践打分。
2.形成创新创业类独立教材
课程体系建设当中,需要建立统一的课程大纲以及配套的教材,因为现阶段专门的创新创业类教材比较少,仍然是从原有的专业课进行衍生或者是独立的学校编制独立的创业体系教材。眼前我们只能将创新创业类的教材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适当的形成特色类的教材,来挖掘创新创业类的相关资源,在不断地扩大其课程教材的范围,可以适当的与学校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过程相结合,编制一个教材之外的实践培训体系。
3.建立高校联合创业平台
很多高校采取上课联盟,就是将一些课程网络直播放到平台当中,几所高校同学共享,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上课、进行考核,最终的考核结果也会列为课程的评比,也可以获得学分。我们可以放置微课的平台建立创业的平台,几所高校进行联合,产生互相交流施教平衡的趋势,形成创业的许多模块儿互动的态势。这会为创业实践者带来更广阔的思路,更多的创业方向,关键点在于如何考核,如何将联盟的创业平台学分制引入进来。因此需要一个地区的多所高校成立创业联盟与高效管理进行协商,也设置独立的考核评分制度,叫创新实验得分最后转化为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