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团队的构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或信息揭示下运用一定的媒体,主动探究、积极合作、超越性的学习活动。它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方法、自主确定学习进度、自主检测和评定学习结果、自主补漏和矫正。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模式是:确定方向——创设情境——自主学习——网上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评——课堂小结。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实现该模式关系到三大因素: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教学模式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理论假设
如果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情景,做到图文并茂,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促进初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语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模式
笔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学习能动性原则等为理论依据,结合初中语文特点及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模式“确定方向——创设情境——自主学习——网上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评——课堂小结”。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模式流程如下:
1.确定方向。教师在这首要环节中,通过提出“教师建议”或通过“学生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试着拟定本课的学习要点,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商议,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2.创设情境。“情境”主要有“社会、文化和自然真实性情境”、“虚拟、创意式的问题性情境”、“虚拟仿真,实验性情境”三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播放录像或展示课件等方式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各种各样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学生自读课文,试着概括文章特点及其主要内容,遇到困难,到网络(教师事先制成课件并放在服务器上)上搜索概括要点的方法,然后将此内容制成卡片。在制作卡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及时进行引导。
4.网上探索。网上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5.网上协作。网上协作——进行师生、生生之间协商、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把握住教学过程中那些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深化、得以发散的关键点,集思广益、反复切磋。而在这些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走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
6.网上测评。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笔者将考试题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的学习与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了有关的中考试题分析与解答和随堂作文的评析。
7.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如由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小结,教师作一般性的总结,或举行小型辩论会等。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教学模式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理论假设
如果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情景,做到图文并茂,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促进初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语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模式
笔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学习能动性原则等为理论依据,结合初中语文特点及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模式“确定方向——创设情境——自主学习——网上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评——课堂小结”。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模式流程如下:
1.确定方向。教师在这首要环节中,通过提出“教师建议”或通过“学生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试着拟定本课的学习要点,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商议,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2.创设情境。“情境”主要有“社会、文化和自然真实性情境”、“虚拟、创意式的问题性情境”、“虚拟仿真,实验性情境”三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播放录像或展示课件等方式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各种各样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学生自读课文,试着概括文章特点及其主要内容,遇到困难,到网络(教师事先制成课件并放在服务器上)上搜索概括要点的方法,然后将此内容制成卡片。在制作卡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及时进行引导。
4.网上探索。网上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5.网上协作。网上协作——进行师生、生生之间协商、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把握住教学过程中那些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深化、得以发散的关键点,集思广益、反复切磋。而在这些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走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
6.网上测评。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笔者将考试题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的学习与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了有关的中考试题分析与解答和随堂作文的评析。
7.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如由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小结,教师作一般性的总结,或举行小型辩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