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农村,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表现相对落后。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很不适应。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级政府都在狠抓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加大力度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政策,把文化建设摆在关键位置,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当前文化工作中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想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不放松
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新观念,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纳入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去,始终不渝地围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一大重点,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突出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推进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建设。要用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向广大群众开展教育,大力倡导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还可以结合“文明村寨”、“生态文明示范村”来创建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及当前组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将其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联系、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搞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抓紧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农民积极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等。
二、注重文化建设的领导,巩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
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始终坚持“职责明确、按章办事、科学管理”的原则,落实好责任。
(1)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载体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工作场所和活动阵地如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室,都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难点,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建设,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好让农民群众的“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2)文化设施的科学管理与使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运转后,激活了农村文化阵地,激活了群众文化生活,激活了农业科技普及,激活了信息资源渠道。但建站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发挥作用,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就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来看,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充分利用教育(或远程教育)、党员电教、科技、村级远教站点、村级活动室建设等等充分整合;要把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集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培训、体育等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并继续创建和巩固开展文化先进乡镇的建设;实施好文化资源共享、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农村电影“2131”数字化放映工程、“杜鹃花工程、农民健身、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等六大工程,并高度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工作。
(3)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建立健全各项促进机制和鼓励政策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通过落实机构、人员、经费来保障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4)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要以文化部门为龙头,带动村级文化室建设,形成上下互动格局,重点围绕发挥乡镇活动中心“宣传、培训、活动载体”三大功能开展具体工作,推动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
三、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是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二是“唱响舒城”广场文化活动;三是送戏曲、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文化活动;四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2)文艺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抓好培育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教育群众,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要及时发现、培养、宣传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中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鼓励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道德水平,使他们自觉地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3)积极开展才艺比赛和文艺汇演,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热情,开阔群众眼界,陶冶情操,发掘农村各类专业人才。
四、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制度化、内容法治化、活动原则化
工作制度化。好的工作机制才会取得好的工作成效。因此,把精神文明的建设分类细化,纳入考核目标,使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硬任务;并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把群众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责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群众自我发展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自我组织、发展活动的主人翁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主的旋律。通过工作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偏软的问题。
内容法治化。要进一步规范和界定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例如:在道德建设中,道德观念、传统美德应包括哪些方面;文化教育中,健康和腐朽的文化怎样把握;节日活动中,传统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封建迷信如何界定等。通过有效的实践探索,使之更具体、明确科学。
坚持“小型多样,欢庆吉祥,内容健康,安全有序”的原则,以乡、村、社区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开展文化活动;坚持群众自娱自乐、就近集中、安全稳定、和谐文明的原则,推动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章勤(1981.05-),男,安徽舒城人,大专,群文初级,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社会事业中心。)
一、必须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不放松
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新观念,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纳入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去,始终不渝地围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一大重点,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突出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推进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建设。要用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向广大群众开展教育,大力倡导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还可以结合“文明村寨”、“生态文明示范村”来创建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及当前组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将其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联系、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搞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抓紧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农民积极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等。
二、注重文化建设的领导,巩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
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始终坚持“职责明确、按章办事、科学管理”的原则,落实好责任。
(1)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载体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工作场所和活动阵地如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室,都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难点,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建设,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好让农民群众的“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2)文化设施的科学管理与使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运转后,激活了农村文化阵地,激活了群众文化生活,激活了农业科技普及,激活了信息资源渠道。但建站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发挥作用,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就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来看,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充分利用教育(或远程教育)、党员电教、科技、村级远教站点、村级活动室建设等等充分整合;要把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集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培训、体育等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并继续创建和巩固开展文化先进乡镇的建设;实施好文化资源共享、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农村电影“2131”数字化放映工程、“杜鹃花工程、农民健身、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等六大工程,并高度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工作。
(3)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建立健全各项促进机制和鼓励政策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通过落实机构、人员、经费来保障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4)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要以文化部门为龙头,带动村级文化室建设,形成上下互动格局,重点围绕发挥乡镇活动中心“宣传、培训、活动载体”三大功能开展具体工作,推动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
三、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是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二是“唱响舒城”广场文化活动;三是送戏曲、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文化活动;四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2)文艺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抓好培育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教育群众,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要及时发现、培养、宣传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中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鼓励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道德水平,使他们自觉地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3)积极开展才艺比赛和文艺汇演,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热情,开阔群众眼界,陶冶情操,发掘农村各类专业人才。
四、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制度化、内容法治化、活动原则化
工作制度化。好的工作机制才会取得好的工作成效。因此,把精神文明的建设分类细化,纳入考核目标,使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硬任务;并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把群众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责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群众自我发展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自我组织、发展活动的主人翁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主的旋律。通过工作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偏软的问题。
内容法治化。要进一步规范和界定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例如:在道德建设中,道德观念、传统美德应包括哪些方面;文化教育中,健康和腐朽的文化怎样把握;节日活动中,传统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封建迷信如何界定等。通过有效的实践探索,使之更具体、明确科学。
坚持“小型多样,欢庆吉祥,内容健康,安全有序”的原则,以乡、村、社区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开展文化活动;坚持群众自娱自乐、就近集中、安全稳定、和谐文明的原则,推动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章勤(1981.05-),男,安徽舒城人,大专,群文初级,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社会事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