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山东青年·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适应日益开放的教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积极探索开放式化学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化学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时效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创新;新课程;化学教学
  新课改的关键是实实在在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教师在课堂45分钟内,积极探索实施开放课堂,充分营造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维、自主创新的能力。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开放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我们常规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和问题的讨论的参与,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的,即教师提出问题或疑问,学生将就问题进行思考、回答。最典型、最失败的问题设计形式是“对不对?”、“是不是?”、“答案是多少?”等等,与之对应的学生活动形式也只能是“对!”或“不对!”、“是”或“不是”、“答案是…”这样毫无意义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是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或者说是一种无意义的表面参与。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探究,改变传统的模式,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独立实验。如,我在学生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然后再自行设计相关实验过程和具体的实验步骤等。通过这样的开放式的探索性实验和设计不仅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还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开放教学空间,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让学生敢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化学问题,积极学习化学知识,探求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化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如:在讲授新教材《环境保护》时,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在工业生产中不进行处理就将废水、废气、废渣随便排放有何危害?学生带疑观看有关录像,寻找答案,老师小结后,立即引导学生探索“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并指出形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然后映出“设疑”幻灯片要求学生运用其思维方法讨论当地的水域污染情况和成因,然后进行调查分折、比较、判断,教师从中指导点拨。这样运用电教媒体引探,材料形象直观又有趣,符合学生心理之所求,必然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促使学生思维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探索,必然有利于教学多级目标的实现。
  3 开放学习主动权,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创新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开放式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合格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让学生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未来的能源等,让学生运用各种知识,从利益、风险、安全等方面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评价,科学决策的能力。如在介绍HCL和NH3尾气处理装置的特殊时,要求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多种防止倒吸装置并以文字形式说明其特点和原理等。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除了要理解防止倒吸的原理外还要发挥想象外,还要通过学科的交叉使用才能较好的完成设计;在我们常规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和问题的讨论的参与,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的,即教师提出问题或疑问,学生将就问题进行思考、回答。
  总之,开放式教学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等。化学也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化学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对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相关的评价。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在肯定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实验教学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还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和
期刊
【摘 要】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给予颇多启迪。重温蔡元培先生在教育方面的论述和实践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为中国教育理出一条有效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西方教育;中国教育改革  杜威曾评价说,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蔡元培比不上牛津或剑桥大学
期刊
[摘 要] 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自上而下模式听写法从根本上探索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新方法,对于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听写法;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  1 听写法的目的及意义  听在人类日常交往和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wilga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心理计量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习得划分为听、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育新理念;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新课改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确实深入人心,在汹涌的课改浪潮中,我不敢懈怠,认真学习精神,领会主旨,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分析了如何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学;小学美术;创新思维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  1 精心选择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本文主要谈了中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学生素质  著名的教育学家巴尔特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这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问题,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洛克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现实意义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具有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在
期刊
【摘 要】实施新课程,是一场重大的教育改革,它呼唤教师的角色转变。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上,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上,使教师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素质;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实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以儿童视角解读文本,依个性差异设计流程,借动态生成调整预设,据课堂反馈深入反思。儿童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种归宿,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教学,教学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生成精彩。本文探讨了如何站在儿童立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儿童视角度;个性差异;动态生成;课堂反馈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追求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我们语文教师形成的共识,也就是我们常
期刊
【摘要】王阳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与哲学家,尤以他的致良知理论和知行合一理论为世人所称道。在儿童教育观上,王阳明批判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独辟蹊径,形成一套系统的儿童教育方法。在今看来,仍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思想;儿童教育;借鉴意义  致良知理论和知行合一理论是王阳明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致良知就是要人们摈除心中的杂念,潜心向学,达到良知的目的。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值宦官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