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娘炼金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岁出头的黑娘,很小就接触到手工,精于手工艺的外婆是她的启蒙老师。从上小学起,她就常在外婆的指导下,穿针引线做些刺绣了。然而她觉得刺绣并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创意,一番深思熟虑后,转向了金工首饰设计。“金工能满足我对手工的一切欲望,那份未知、复杂与挑战是最享受的过程。”
  手艺网:《三体·灵感》系列作品给人感觉十分大胆,灵感可是来自刘慈欣的经典科幻巨作《三体》?这系列中七件作品里哪件最满意?
  黑娘:灵感的确是来自《三体》,以及TheSamans-One乐队主唱王利夫根据小说创作的同名专辑。大刘在小说中展现的冷酷工业美感感染了我,而音乐编曲让我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和共鸣。这是一个创作推动再创作的过程,是我正好捕捉到这一切。
  其实7件作品里没有最满意的,但有最耗费心力的。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制作《二向箔》的经历。用从粗到细的不同砂纸穿过不规则的镂空,一个个慢慢地打磨,再用布条抛光直至完全展现镜面光泽。这段时光漫长、单调,但也是安静的。我想,这就是我追求珠宝制作的乐趣所在。
  手艺网:新系列《神鸣》很有意境,与以往的作品在风格和工艺上都有所不同。能分享一下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制作难点吗?
  黑娘:这是我第一件将金工与其他手工艺相结合的作品。这个系列的诞生源于一句突发的灵感——“万物有神,竞而争鸣”,想表达一种以小见大、包罗万象的美。制作上,如何让作品更加立体,线条更加流畅,都是錾刻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调整的,稍有差池就会毁掉整个作品的精致感。
  手艺网:不难发现,你的作品都是有多重功用的,比如耳钉同时也是领扣,胸针也可以作项坠。“一物多用”是你比较推崇的设计原则吗?
  黑娘:是的,我喜欢设计制作两用甚至多用的首饰。首饰和摆件不同,需要同时具备美观和实用两个功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佩戴方式,不但提升服装美感,也增加多样性,一举两得。
  手艺网:你的作品价位是多少?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买到?
  黑娘:两三百到两三千块都有,价位比较亲民。一直以来,我都是通过线上完成交易。
  目前我也在“手艺网”独家发售我的新系列。这个平台和以往网店、微店、APP的方式不同,专注于传统手工艺的教学与推广。在这里我可以放心把作品交给真正懂它的人。
  手艺网:目前工作室定制作品的情况如何?自己最满意的一件定制作品是什么?
  黑娘:工作室的定制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的喜爱和支持,我想这也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最满意的定制作品,但是有一件最难忘的。那是一款鸽血红碧玺镶嵌戒指,成交后不久我就回购了。那时正好参观重庆第一届国际珠宝展,见到无数大牌商品后我意识到自己这款戒指的工艺并不成熟,设计也配不上材质本身,所以毅然决定回购,准备磨砺几年后再设计制作。
  手艺网:对于金工初学者,有什么建议?
  黑娘: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时间和金钱。
  行业里有句俗话:“三年入门,三十年入行。”金工其实是很枯燥的。在功夫台前一坐就是数小时,其间手上一直重复同一个操作,还不能有丝毫误差。每次金工起版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和细心,既要保证作品的完美,还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当然,制作时伤到自己也难免。
  由于金工需要的工具器材及材料成本都不便宜,且需求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能力加深而增多,当然也会更昂贵。如果要下定决心学习金工,还真是挺花钱的。
  当然,热爱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
  我是黑娘,我在手艺网。
其他文献
摘 要: “身体”有着各种可能性,是不断生成完善的、需要教育者引导的身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关注“身体”的存在,使每一个教学阶段都以“解放身体”为始,进行课程内容的训练。  关 键 词: 身体;感知;无意识  设计素描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认知的基础,开拓思维,引入设计的思维方式。课程实践中将“解放身体”先行于真正的“素描”训练,是看似无意识,实则“润物细无声”的训练开端。  
已有160多年历史的老恒和,浓缩了浙北地区酿造产业数百年的精华,以生产酿造料酒、黄酒、酱油、玫瑰米醋、腐乳、酱料、糟卤等产品为主。许多百姓家里几代人都是吃着“老恒和”长大的,对于这三个字有着深厚的感情。  從2005年开始,老恒和所有产品恢复了古法酿造工艺。比如料酒,用最好的米、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配方做酒药,放在坛子里陈酿几年才投放市场。  在坚持古法酿造工艺的同时,老恒和与国内几大高校合作,通过
走入纹样收藏领域与研究领域,实为巧缘。我是学设计的,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一些同学是湘西土家族,我去到那里发现她们传统衣物上的纹样或者所做的饰物和汉族不太一样,从而引发了我的好奇。随后的日子,我深入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搜集与研究纹样。另一个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是,为什么100年前的苗族人,没有文字,苗家女子未曾接受过教育,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学习设计,然而,她们却熟练掌握了节奏、色彩等形式
知道阁主是在很早以前,那时天涯论坛还火。阁主专门开栏目话菜,开篇通常是:“想吃什么?我明天写给你。”文字的奇妙就在于此,不讲究吃的人看了文章,反倒嗤鼻,不就一道菜谱么;可要是换作喜欢吃,讲究吃,会吃的人看来,读文章就是种享受,阁主不仅详详细细写了菜谱,就连这道菜的前世今生、购买、淘洗都有来龙去脉,一篇读完,酣畅淋漓,就算不会做,也好像是闻着了菜香,想立马起身去灶间盛碗白米饭。  最美不过家常菜  
比文字记录更有力量的是影像。  自2008年汶川地震让佳能(中国)与文化保护结缘开始,佳能走上了用影像记录文化、用影像传承历史的中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之路。近10年来,足迹遍及云、贵、川、陕等8个省市,记录了9个民族的21项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一直以来,佳能还积极践行“影像公益”战略,用影像对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城市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创作和宣传。为文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時,佳能还在环
摘 要: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为美化自己生活服务的美术与工艺美术作品及其创作活动。几千年来,民间美术表现的内容直接来源于人民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大多是为群众耳熟能详并喜闻乐见的题材。有些民间美术,随着老艺人的消失而消失了。有些民间美术代代相传,随着变革、创新,发扬光大。儿时,邻居老奶奶手工制作的纸蛇,四十多年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 键 词: 小龙;民间美术;记忆  一、背景
上党堆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艺日臻完善。从一度失传到焕发新生,从远离百姓到走进大众,堆锦又重新在世人眼前惊艳亮相。  堆锦作品《四季平安》。春色牡丹、夏口荷花、秋风俏菊、冬月寒梅,不同的季节搭配不同的文化,只愿岁月安好,人人平安。闫向军与父亲闫德明、弟弟闫向辉,三人合力,与时俱进,成为推动堆锦发展的重要力量。堆起来的画作  “为了抢救上党堆锦,我花费毕生积蓄成立了长治堆锦研究所。一共花
闲暇时拙手做一些菖蒲的茶景,  养于陋室,  闲时对视,  开心。  一个文人的无聊日常  一个文人的日常其实并没有多有趣,诗词歌赋与人生哲学不过是一时兴起,更多的时候,生活会回归不加粉饰的样子:起床,洗漱吃饭,整理工作室,随手放点应景的音乐,然后开始漫长的盆景创作。有订单的话,下午四五点要开始打包,这是一个繁复的过程,会持续到晚上七点,收工后和女朋友吃吃饭散散步,或者约朋友打个球,晚上九点回家,
摆放在修复时间咖啡馆一楼的钟表。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钟表匠人受到空前关注。刘秋枫也去故宫咨询过,想加入钟表组,不过被拒之门外。相较于专业人才,现在故宫更看重的是学历,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能争取面试机会。而刘秋枫恰好是一个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才,便悻悻地回了重庆。而生活中,像这种戏剧性的矛盾,远远不止这次。  上世纪70年代,重庆钟表厂创建,民间的维修匠人迅速发展。刘秋
张娇身上有许多标签:下地种菜的农民、制陶的匠人、做木工的艺术家、教小朋友手工的老师,还有素食主义者和做豆腐的人。有人评价他做的豆花达到了米其林餐厅的级别,不尝则已,一尝就忘不掉。淋上蜂蜜、放点红糖、花生碎,简简单单,但就着大理懒洋洋的阳光,那滋味怕是能让人惦记一辈子。  家乡宝只爱家乡菜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舍不得离开云南省,张娇也一样。从小在宣威长大的他,考大学时不想出省,又听说大理三月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