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种田?做豆腐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娇身上有许多标签:下地种菜的农民、制陶的匠人、做木工的艺术家、教小朋友手工的老师,还有素食主义者和做豆腐的人。有人评价他做的豆花达到了米其林餐厅的级别,不尝则已,一尝就忘不掉。淋上蜂蜜、放点红糖、花生碎,简简单单,但就着大理懒洋洋的阳光,那滋味怕是能让人惦记一辈子。
  家乡宝只爱家乡菜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舍不得离开云南省,张娇也一样。从小在宣威长大的他,考大学时不想出省,又听说大理三月好风光,自然环境好,于是选择了昆明和大理的两所学校报考,结果被大理大学的艺术学院录取。4年时光很快过去,张娇也认识了很多朋友,毕业后,很自然地就留在了大理。“并不是漂过来的,算是一直扎根在这里。”张娇说话的声音很腼腆,很难相信他是在人民路上踩着黄泥走路,表演行为艺术的人。
  一开始,张娇并没有想过做豆腐,但毕竟是混艺术圈的人,总想自己做出点什么。有朋友愿意把房子免费租给他,张娇就用它来开了一间名叫“土上文化”的画廊。卖一块钱一碗的大碗茶和自己的陶艺作品,朋友们的作品也可以放进来代售,暑期还教小孩子做陶。钱没赚到,但收获了很多朋友,也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和世界。
  “这段经历,让我从没文化的愤青,变成了有文化的艺人。”张娇笑着说。至于为什么做豆腐,还卖得红红火火,那是因为,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张娇认识了值得他尊敬的老师。老师是素食主义者,潜移默化之下,张娇也开始了素食。
  好的素食,讲究不时不食,每个季节可选择的范围有限。张娇又喜欢吃豆腐,这基本成了他素食后的首选。但吃来吃去,发现大理的豆腐不好吃。入口易碎不绵实,而且原材料也不好,吃起来没有豆香。“所以,我就想去学”,张娇想到小时候,宣威家家户户都会点豆腐。往大灶添上柴火,泡豆、磨豆、过滤、烧开……等小孩子迫不及待先喝上几碗香浓的豆浆后,大人才不慌不忙开始点豆花。“我做豆腐,多少有点受艺术的影响。”张娇回忆起老师曾经讲过,在法国有学生把做的中国的小笼包当做毕业作品,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为了吃到更好吃的豆腐,张娇专门回了趟老家。因为宣威那边有专门做姜黄豆腐的村子,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找熟人,学手艺。
  想吃的时候才点豆腐
  豆腐有南北之分,南豆腐用石膏点成,特点是嫩,所以也称“嫩豆腐”;而北豆腐,用卤水点成,口感结实,所以也称“老豆腐”。而在张娇的家乡宣威,大家习惯用酸浆点豆腐。点豆腐这个技术,说起来是不难的,难的是制作的心意和选料。张娇一直很憧憬豆浆在柴火大灶上翻滚,自己在一旁啃着新鲜豆腐的情形。
  “我的豆腐、豆花,品质都是很好的,原样复制了宣威传统豆腐的制作技术,酸浆也是从宣威带来。而且我特别注重原料的选择,必须是传统老品种的豆子,没有经过改良。过滤也不用机器,只能是纱布,一切都保持最原始的状态。”煮豆浆的火,自然是他最爱的柴火,从制陶开始,他就喜欢闻柴火的味道。
  磨出来的豆浆,遇到酸浆就会产生豆花。点浆时,需要不断搅动,直到浆水与豆花分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张娇的豆腐名声在外,所以每次做都是一大缸子的豆浆,光是搅拌就得花上些时间和力气。加上酸浆的量、豆浆的温度,这些并没有白纸黑字的条条框框,全凭积累的经验。把分离出来的豆花舀在纱布上,满满一大竹筐,用纱布仔细包好,放在院子的通风处,再放上一块大石头。一是让水分滤干,二是让豆腐的口感紧致。经过几个小时的压制,豆腐做好了,小心地解开纱布,摸上去柔韧且有弹性,切成方块,就能带到市集上去卖了。
  “其实,宣威人很喜欢吃姜黄豆腐,现在我把这个特产也带到了大理。”所谓的姜黄豆腐,在工艺上复杂了一些。分离出来的豆花,得分装到铺了纱布的小碗里,包成小块。压制结实后,放入加了姜黄粉的开水中烧煮,等到白白的豆腐变成黄色,再一块块捞起来放在簸箕里晾干,并且还需要重复一次,让姜黄的味道渗透豆腐,也让口感更筋道。如此繁复的过程,让守在一旁的小朋友早就按捺不住了,刚刚煮好的姜黄豆腐,一手一个拿起来就啃。“当零食生吃其实是吃豆腐的最好方法之一,豆子的味道特别浓。”
  现在,张娇做豆腐,只接受预约,有人预订,他才做。有剩余的,才带到大理的市集售卖,白豆腐论斤称,姜黄豆腐三元一块,每块有二三两,很快就卖光。
  要是,没人订呢?那就早起散步、站桩、打拳,然后做陶、做饭。下午到傍晚时分,会去地里农作。“我的生活很简单也很有规律,不喜欢熬夜和吵闹,暑假会有很多孩子来一起做陶、做豆腐、做手工,跟我一起生活。”不追求太多的物质享受,也不贪图名利,自在简单就是张娇想要的生活。“我在日常生活中做饭、烧水都是用柴火,豆浆是,制陶也是。所以,有一天,我想做一间豆腐与陶的博物馆,因为只要是自然的东西,元素都是相通的。用最原始的陶,装盛最原味的豆腐,也让更多人吃到真正的豆腐,学习好豆腐的做法,感受生活里最自然的美。”
  酸浆豆腐的吃法
  1.豆腐的吃法是非常多的,对姜黄豆腐来说,更提倡当零食生吃或者煮火锅,比较能吃得出豆腐的味道。
  2.也可以清炒。加辣椒也好,大蒜也好,香料也好,尽量是自然的香料。
  3.普通豆腐建议煮汤。豆腐与番茄是绝搭,或者做豆腐番茄土豆汤。先把番茄炒一下,再加入豆腐熬煮,最后加土豆片,什么调料都不放,很鲜。
其他文献
张庭庭老师的SOHO创意管理顾问公司,是全程中最让人热血澎湃的地方。文化创意专家张老师留学海外,却精通诗词典故,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意文化素材,借古喻今,打动人心。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人文品牌心法”,如何通过品牌定位、塑造、推广来打造文创企业品牌。  “让顾客在品牌中找到幸福感与存在感,需要三‘生’有幸:生存层面的突破,是功能满足;生活境界的探索,是设计体验;生命视野的开拓,是
摘 要: “身体”有着各种可能性,是不断生成完善的、需要教育者引导的身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关注“身体”的存在,使每一个教学阶段都以“解放身体”为始,进行课程内容的训练。  关 键 词: 身体;感知;无意识  设计素描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认知的基础,开拓思维,引入设计的思维方式。课程实践中将“解放身体”先行于真正的“素描”训练,是看似无意识,实则“润物细无声”的训练开端。  
已有160多年历史的老恒和,浓缩了浙北地区酿造产业数百年的精华,以生产酿造料酒、黄酒、酱油、玫瑰米醋、腐乳、酱料、糟卤等产品为主。许多百姓家里几代人都是吃着“老恒和”长大的,对于这三个字有着深厚的感情。  從2005年开始,老恒和所有产品恢复了古法酿造工艺。比如料酒,用最好的米、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配方做酒药,放在坛子里陈酿几年才投放市场。  在坚持古法酿造工艺的同时,老恒和与国内几大高校合作,通过
走入纹样收藏领域与研究领域,实为巧缘。我是学设计的,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一些同学是湘西土家族,我去到那里发现她们传统衣物上的纹样或者所做的饰物和汉族不太一样,从而引发了我的好奇。随后的日子,我深入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搜集与研究纹样。另一个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是,为什么100年前的苗族人,没有文字,苗家女子未曾接受过教育,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学习设计,然而,她们却熟练掌握了节奏、色彩等形式
知道阁主是在很早以前,那时天涯论坛还火。阁主专门开栏目话菜,开篇通常是:“想吃什么?我明天写给你。”文字的奇妙就在于此,不讲究吃的人看了文章,反倒嗤鼻,不就一道菜谱么;可要是换作喜欢吃,讲究吃,会吃的人看来,读文章就是种享受,阁主不仅详详细细写了菜谱,就连这道菜的前世今生、购买、淘洗都有来龙去脉,一篇读完,酣畅淋漓,就算不会做,也好像是闻着了菜香,想立马起身去灶间盛碗白米饭。  最美不过家常菜  
比文字记录更有力量的是影像。  自2008年汶川地震让佳能(中国)与文化保护结缘开始,佳能走上了用影像记录文化、用影像传承历史的中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之路。近10年来,足迹遍及云、贵、川、陕等8个省市,记录了9个民族的21项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一直以来,佳能还积极践行“影像公益”战略,用影像对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城市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创作和宣传。为文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時,佳能还在环
摘 要: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为美化自己生活服务的美术与工艺美术作品及其创作活动。几千年来,民间美术表现的内容直接来源于人民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大多是为群众耳熟能详并喜闻乐见的题材。有些民间美术,随着老艺人的消失而消失了。有些民间美术代代相传,随着变革、创新,发扬光大。儿时,邻居老奶奶手工制作的纸蛇,四十多年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 键 词: 小龙;民间美术;记忆  一、背景
上党堆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艺日臻完善。从一度失传到焕发新生,从远离百姓到走进大众,堆锦又重新在世人眼前惊艳亮相。  堆锦作品《四季平安》。春色牡丹、夏口荷花、秋风俏菊、冬月寒梅,不同的季节搭配不同的文化,只愿岁月安好,人人平安。闫向军与父亲闫德明、弟弟闫向辉,三人合力,与时俱进,成为推动堆锦发展的重要力量。堆起来的画作  “为了抢救上党堆锦,我花费毕生积蓄成立了长治堆锦研究所。一共花
闲暇时拙手做一些菖蒲的茶景,  养于陋室,  闲时对视,  开心。  一个文人的无聊日常  一个文人的日常其实并没有多有趣,诗词歌赋与人生哲学不过是一时兴起,更多的时候,生活会回归不加粉饰的样子:起床,洗漱吃饭,整理工作室,随手放点应景的音乐,然后开始漫长的盆景创作。有订单的话,下午四五点要开始打包,这是一个繁复的过程,会持续到晚上七点,收工后和女朋友吃吃饭散散步,或者约朋友打个球,晚上九点回家,
摆放在修复时间咖啡馆一楼的钟表。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钟表匠人受到空前关注。刘秋枫也去故宫咨询过,想加入钟表组,不过被拒之门外。相较于专业人才,现在故宫更看重的是学历,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能争取面试机会。而刘秋枫恰好是一个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才,便悻悻地回了重庆。而生活中,像这种戏剧性的矛盾,远远不止这次。  上世纪70年代,重庆钟表厂创建,民间的维修匠人迅速发展。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