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知识扩展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主体自觉、积极参与的语文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包括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以及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的延伸和辐射。这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当建构和运行的必要策略,因为现代语文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成和提升,而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生成和顺利提升,必须要有全面而又系统的语文知识作基础性保障,语文能力发展的综合性、联系性、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广博性和深刻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里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知识扩展”的方向,并且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扩展”“促进他们(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的重任。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对于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科学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知识扩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倾向需要扭转:(1)纯语文知识倾向。这种倾向认为,语文教学要维护语文学科的纯正地位,将语文教学任务局限于纯粹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认字、识词、理句子,条分缕析解剖文章),反对、排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旁及其它知识,甚至连语文当中包容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人性等重要价值因素也加以轻视、忽视,更不要提及天文地理了。在这种倾向误导下,语文情趣荡然无存,课堂教学索然无味。(2)准“百科全书”倾向。这种倾向截然相反,过度地夸大语文的知识含量,认为语文包罗万象,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都很重要,即使不去刨根究底,也起码要让学生粗略地了解。于是课堂上,教师脱离书本(课文)口若悬河,天南海北难成体统,不惜湮没语文的“本真”。(3)盲目滥扩散倾向。有些教师在“知识扩展”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完全凭主观感觉和个人喜好选择扩展的内容,使得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或者其它什么课,看起来扩展的知识很丰富、很深刻,却远离语文本身。以上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的错误倾向出现的原因是,人们还没有彻底认清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语文到底是什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作这样阐释:“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表明了语文这门学科知识的特殊性在于它涉及面广、包容量大,不仅涵盖了语文本身知识体系(阅读、口语表达、语言、文学、写作等),而且旁及到政、史、地、数、理、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等有关知识。恰如其分地进行“知识扩展”,是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基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笔者认为,正确建构和运行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保障语文学科中心原则。语文阅读教学扩展的“知识”,可以是语文知识,也可以是其它学科知识,还可以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不论扩展向哪里,不论怎么扩展,都要坚持“语文学科中心”的原则,不失语文学科本色。所以,扩展到的知识只能为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化解语文课文重点、难点服务。如果丢失这一原则,所扩展的其它“知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语文本体知识的学习和吸收,那样的“扩展”,有不如无。
  二、构建语文知识系统原则。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建立语文知识之间的有机的联系,完善学生语文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不是去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系统以外的其它知识。虽然语文内涵深厚、外延广远,但作为语文教学,只应该将其它领域的知识拿来为我所用,以更好地夯实语文自身的知识基础。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知识扩展”的着力点就在于此。这样才不至于将语文课变为“杂烩课”。
  三、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运行的航标,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也应当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抓住文本重点,突破内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偏离“教学目标”,也就偏离了教学的主题,那样,即使绚丽多彩、天花烂坠,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身来讲也没有多大价值。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可以明确“扩展”的方向,合理确定“扩展”的路径,更可以开动学生脑筋,活跃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本特点,消化语文知识点,形成语文“知识群”、“知识链”等提供有利条件。
  四、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原则。顺利进行“知识扩展”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取决于他们是否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结构”。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也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结构特点,确定“知识扩展”的类型和层级、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扩展”到的语文知识或非语文知识,都应该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较为贴近,便于被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所吸纳,以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和调适。
  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过去那种忽视课文旁及其它知识,或者漫无边际随意牵扯其它知识,以致给学生留下文本学习障碍的做法,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人文殿堂,汲取多方面知识营养,开阔眼界,提高人文素质,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知识。为此,教师要科学设计和运行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策略:
  一、“词语理解型”知识扩展。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有的凭借工具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有的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从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寻找其含义。而有些专业性词语,仅仅从这两方面着手还不够,还必须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才能理解透彻。例如,对“海市蜃楼”这个成语,必须借助于光的折射、反射等原理方能很好理解。对“昙花一现”,需介绍昙花的生长特性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如是一些典故性词语,则需在让学生理解它们喻义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一下相关的社会、历史知识。
  二、“句子理解型”知识扩展。
  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表现在认知、情感、思想、意志、个性倾向等多方面。形成他们“心理距离”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不同。所以客观地讲,每篇课文对学生而言,都会有一些“难”句(句群)不容易理解,这正是上面讲的“心理距离”的反映。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通过“知识扩展”积极地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理距离”,让他们在认识、思想、感情等方面“认同”起来。教师必须面对实际,对于那些超越学生自身知识范围和知识结构(类型、层次)的句子,通过“知识扩展”让学生理喻。如学习《故都的秋》,就需要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文章描写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三、“语义理解型”知识扩展。
  语言表现的是主客观世界的概念序列。以语言为表现媒体的文章反映人、事、物的过程很复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言往往出现“多义”现象,有时既有表层的语义(显性意),又有潜在的语义(隐性意)。表层语义很容易理解,而潜在语义则成为阅读的难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知识扩展”,引导学生克服理解障碍。例如学习贾祖璋《南洲六月荔枝丹》中“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句群,如果不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去帮助分析,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它们所表达的荔枝珍贵的价值的。
  四、“层次理解型”知识扩展。
  文章的结构层次的安排,视文体特点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叙事、游记等类文章,大多按时间顺序排列;写景、状物等类文章,大多按空间顺序排列;而议论、说明等类文章,又习惯于按逻辑顺序排列(当然,这不是绝对)。按逻辑顺序排列,常常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说明事物,又往往要以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安排说明顺序。例如学生初学《森林写意》这篇散文,可能会感到其内容丰富而庞杂,如果教师通过“知识扩散”,引导学生在把握散文“形散而神聚”特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说明的顺序”的一般知识去读课文,学生就不难发现、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了:写法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描写按照“外部——内部”、“过去——现在——未来”、“森林对人类的贡献——人类对森林的荒谬行为”等顺序进行。理解了这样的层次,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五、“主旨理解型”知识扩展。
  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主旨。对主旨的分析,不能局限于文章本身,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去分析,有时候会很难把握。这就要通过“知识扩展”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作者在赏景悦目的情境中流露出来的那丝丝缕缕的哀愁,仅凭着文章中的字字句句,学生是很难理喻的。必须将知识点扩展到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人生感受,才能让学生揭开作者“哀愁”的面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必要时,还可扩展到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品,如《故都的秋》,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六、“写法理解型”知识扩展。
  语文阅读离不开学习写作方法。对学生而言,文章的主题思想容易理解和吸收,写作方法(技巧)的学习、掌握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满足于分课文孤立地对文本的写作方法条分缕析,学生是很难吸收的。想一想,我们的高中学生阅读过的名篇佳作不可谓少矣,然而能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的,能有几何?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通过“知识扩展”,将写作特色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一些写作方法(技巧)分门别类加以归总,通过积累、比较、鉴别,加深其印象,以收到熟能生巧之效果。比如,在学习刘鹗《明湖居听书》中白妞说唱技艺精妙的描写时,可以扩展到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等,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时,应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目的。
  戴林东,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泗洪。本文编校:李凤兰
其他文献
格力地产600185  西安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材料的销售及其他业务。近期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重大资产重组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公司董事长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本次重组存在暂停或终止的风险。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级市场上,该股因为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标的公司具备国务院批
文学作品阅读题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点题目,它取材广泛,综合性强,考查目的明确,分值在全卷中所占比例大,容易拉开学生考分的档次。在高考备考中,加强对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其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大有裨益。  笔者近来对2005、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做了一个梳理,发现这样的一些问法出现的次数特别多。如:“……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
于坚,1954年出生于云南。出版的诗集有《诗六十首》(1989)、《对一只乌鸦的命名》(1993)、《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1999)、《便条集》(2002)、《诗集与图象》(2004)《于坚集》5卷(2004)。长诗有《零档案》《飞行》。多次获奖。现供职云南省文联。另有纪录片、戏剧等。这里选择他的《塑料袋》和《鼓浪屿便条》进行赏读。    塑料袋    一只塑料袋从天空里降下来  像是末日的先兆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链接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一、观察生活,再现生活,让生活真正进入语文教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文本语言的学习。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只有“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抓住重要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研读、品味,才能达到《课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的目标。 
仁东控股002647  公司公告称,因近期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于2021年3月5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发来的股票交易异动关注函,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股票自2021年3月9日开市起停牌。目前,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公司股票于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开市起复牌。  二级市场上,该股属于典型的妖股,去年底之前被市场大幅炒作后断崖式下跌,近期又上演绝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上很难听见“不对”,“错了”,“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回答”等诸如此类的批评性评价,当下提倡并流行激励性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诚然,激励性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充分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遗憾的
对话,作为一种交际性的行为,是人类的本体性活动,自古以来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对话理论是原苏联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20世纪30到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艺理论,是巴赫金对世界的存在状态、构成方式以及创生过程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对世界文化交流、文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他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独特的时空位置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一位置和视角在赋予自我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
中信保诚中小盘近一年收益达108%  近日,创业板指强势大涨,创逾三年新高,科技股行情继续演绎。作为一只专注于科技成长股投资的基金,信诚中小盘重点布局电子、计算机、通信、高端制造等“硬科技”和新兴产业,成功把握科技板块机会,2019年总回报为75.48%,不仅远超市场主流指数,还超越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30.53个百分点,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3%。今年以来,市场风格继续往小盘股倾斜。信诚中小盘基金年
众所周知,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就其含义来说,就是对语言的加工调整,使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方法。消极修辞包括修饰词语和修饰句子。修饰词语指调配色彩、检查音序、押韵等;修饰句子主要指各种句式的选用、组织和变换。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常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