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孩子是女人的一项神圣使命,上天赋予这项天职,我们该好好的珍惜它。但当完成使命时,就是该保养自己的时候了。因为生孩子消耗了我们所有的元气,这时需要通过休息及调养来恢复体力,所以这段时间除了要迎接新生命之外,还需要照顾好自己,本篇分别从西医及中医的方法来教你如何休养生息。
专家认为,产后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乳腺除外)恢复到正常非孕状态所需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约6周的时间。所谓坐月子,就是指在产褥期内让产妇完全休息,使身体(尤其是生殖器官)完全复原。
产后身体的变化
女人产后身体的变化,以生殖器官及为了要哺育宝宝的乳房发育最明显,以下各点是专家针对产后各部位的变化所做的说明。
1 子宫的复原
在整个过程中,子宫的重量从分娩结束时的1000克,恢复到非孕期的40~60克左右。
产后第一天:脐平(即子宫在与肚脐齐平的地方),以后每日下降1~2厘米。
产后第一周:子宫大约有妊娠12周的大小,从耻骨上的腹部可摸到。
产后第十天:子宫下降到骨盆内,这时从腹部已经摸不到了。
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没怀孕时的大小。
2 恶露—产后子宫所产生的分泌物
产后子宫内膜会脱落,特别是胎盘附着处内膜含有血液、坏死组织等血性物质经阴道脱落排出。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产后子宫恢复不好,恶露变多且时间延长,有臭味时,就可能是子宫腔内有胎盘的胎膜残留,或子宫浆感染所导致。
恶露依产后的时间可分为血性恶露、浆性恶露、白色恶露等3种,
以下为恶露的特性:
3 阴道皱壁暂时消失
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肌肉松弛,阴道黏膜皱壁因过度伸展而暂时消失,约在产后3个星期左右开始重新出现。
4 外阴部水肿
产后外阴部会有些水肿,大约2~3天内就会消失,且会阴切开的伤口如果裂开,4~5天会愈合。
5 子宫收缩
产后子宫收缩会持续痛2~3天,通常第一胎产后子宫会持续收缩,所以产后不会痛。如果是第二胎以上的子宫,因为肌肉张力变差,没法持续收缩,反而会间歇性收缩而出现产后痛。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产后子宫没排空,子宫会努力排空而明显有产后痛。还有如果是多胞胎、羊水过多者,也容易产后痛。而产后哺喂母乳、服子宫收缩药等,也会产生子宫痛的现象。
6 体重的变化
一般生产过后会减轻约9~10公斤,这包括了胎儿、羊水、生产时的出血约5.5~6公斤、子宫复原缩小及恶露约1公斤。
7 肠胃道变化
产后很容易产生便秘,因为产前会灌肠,生产时限制喝水,如此就难以解出大便,或者害怕大便会导致伤口疼痛、痔疮痛或剖腹产伤口痛等,而不敢用力解大便,这些原因都会引起产后便秘。
8 月经与排卵
未哺乳的妈妈月经大约在产后10周后会来,也就是会恢复排卵。
哺乳的妈妈月经大约在4~6个月才来,也才恢复排卵。但专家叮嘱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哺乳一定能百分之百避孕,在这段期间内还是有可能排卵,所以仍然要注意。
9 器官扩张
在妊娠期间,肾盂、输尿管等,因为压迫导致生理性的扩张,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恢复。
10 腹部松弛
产后腹部松弛,至少约6周才会恢复,多做产后运动有助恢复。
11 乳房与乳汁
产后2~3天,乳房会开始分泌乳汁,称为初乳,第四天之后,才开始分泌大量较浓的乳汁。
12 排尿
通常产后12~24小时会排出大量尿液,产后4小时可以下床排尿,如果这时无法解尿,就要用导尿的方法了,或者可以用温水先洗会阴,或用手轻压耻骨上方以协助排尿。通常约6~7天膀胱会复原,就可自行解尿了。
13 骨盆松弛
生产时产道或多或少会有损伤,造成阴道及骨盆肌肉和其它支撑组织,例如韧带的松弛,包括子宫脱垂、膀胱或直肠的膨出,甚至尿失禁,这些会随着年龄及生产的胎数而逐渐加重。加上产后适度的运动及月子期间的休息,可减轻骨盆松弛的症状。
14 排汗
产后几天内,因为汗腺功能的活跃,所以身体会大量排汗,应该随时擦干汗并勤换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产后保养身体很重要
产后的疾病,大部分直接或间接与怀孕有关,如果在坐月子的时候有充分的调理休养,可以减少许多疾病的产生,否则会有很多并发症出现。
以下是妇女坐月子时应特别注意的:
1 产后24小时的护理
★检查子宫是否在肚脐下,摸摸看是否很硬,这时必须要多加按摩才会让它变软一些,如果收缩不佳,要请医生诊断,可能需要服用子宫收缩剂。
★检查看有没出现以下症状:阴道是否有大出血,脸色是否变苍白,呼吸脉搏有没加快?如果有的话,要赶紧请医生处理。
★会阴伤口如果水肿得太厉害,或者太疼痛的话,应该检查看看会阴切开处是否有血肿。
★生产完经过三四个小时的休息观察后,体力渐渐恢复时,就可以由家人帮忙下床活动了。
★可以利用束缚、束腰使松弛的肚皮恢复原有的样子。
2 产后1周内的照护
★在恶露的处理上,要勤换卫生巾,且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开水冲洗会阴部,记住要由前往后冲,然后擦干即可。
★如果便秘,可以吃些缓泻剂来帮助排便。
★内裤可以选择棉质、容易吸收的布料,以防患上湿疹。
★如果是剖腹产,伤口有红、肿、热、痛等现象,会有发炎及血肿的可能,就要请医生来看。通常伤口1周会拆线,手术后3个月内伤口可能仍然会痛、有硬块,只要没有红肿热痛或分泌物出现,都算正常。
3 产后1周以上的照护
通常在1个星期之后恶露就会渐渐减少,身体也会逐渐恢复,这时,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干净、清洁,并且放松心情,注重营养的摄取及产后运动,以免身材变形走样。
产后的禁忌
中国人很注意妇女在产后坐月子期间的调养,除了要“食补”之外,还有许多生活上的禁忌和要求必须遵守。其实这多半是因为过去生活条件差,要借着坐月子多注意身体。但如今社会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家的饮食及生活质量都相应提高了,其实只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即可,最重要的是家人的关心,所以在许多坐月子的做法上,应该根据时代及环境的改变而加以调整。
1洗澡——这是每天必行的身体清洁步骤,可以用温水擦拭或淋浴,要注意水温及调节好浴室的温度,以免着凉。
2洗头——视产妇个人的需要,气候冷热的变化,隔几日清洗1次,洗完头后赶紧用毛巾擦拭,并且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3预防便秘——如果有便秘的问题,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多下床活动及多喝水。
4休息——平常的休息及睡眠要足够,暂时避免操劳家务。
产后要注意营养
产后的营养要特别注意,尤其在哺乳的妈咪,建议秉持以下几点原则来吃才健康:
1. 少量多餐——因为产后的肠胃还没完全恢复功能,所以要少量多餐,方便肠胃吸收养分。
2.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营养,例如鱼、肉、蛋、奶、豆类等。
3.均衡饮食——充分均衡摄取多样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肉类等。
4.避免吃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产后容易有的症状
生产完后因为生理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坐月子时要注意身体各种变化,注意营养及多休养,才能预防胜于治疗,而且一旦感觉身体不适一定要赶快看医生,才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下为产后容易有的疾病:
1.产后出血
产后可能会由于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娩出不完全、子宫内翻等症状,或者其他问题引起出血,这时必须要及时就医。
2.产后忧郁症
产后妇女情绪有时不稳定,容易有忧郁症的倾向,这时需要家人的关心及帮助。
3.产褥热
有许多疾病会引起产褥热。产褥热是指产后10天之内曾有两次发烧,温度在摄氏38℃以上,或是产后24小时之内曾发烧过1次,其温度在38.7℃以上,这时产妇就有产褥热的病症。产褥热的发生率在自然分娩约2~4%,剖腹产的几率高达29~95%,这至今仍是产妇死亡中3大主要因素之一。引起产褥热的病因有:
★子宫内膜炎—这会引起发烧、子宫压痛、排出有臭味的恶露,需要抗生素治疗。
★骨盆腔脓疡—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是高烧不断,需要借助超音波或电脑断层扫描才能确定诊断,治疗需要再做外科手术引流。
★尿路细菌感染—产后容易有解尿疼痛、频尿等症状,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血栓静脉炎—单侧的小腿内部较常见,会引起小腿疼痛、肿胀及压痛,需要抗凝血治疗。另外败血性的发炎虽然经过抗生素治疗,但体温仍然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治疗才能退烧。
★乳腺炎—产后乳房肿胀也会引起发烧,如果低于38.4℃,只需好好哺育母乳就可以改善。而乳腺炎通常发生在产后2~3个星期,如果乳房积脓的话,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剖腹产腹部伤口或自然分娩的会阴切开处引起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伤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浴盆坐浴对于会阴处的感染治疗很有帮助。
★呼吸道感染—肺膨胀不全在剖腹产全身麻醉后会导致轻度发烧,如果不及时呼吸治疗,怕会转为肺炎。
产后的妇女容易发生许多生理变化,消耗的元气需要好好调养才可以恢复。
产后身体变化的照顾
产后的恶露在1个星期后会比较少,刚开始可能会有血块,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记住在产后两星期内不要吃人参,以免恶露排不干净。另外,慢慢揉子宫部位,可以帮助恶露排出,也可以喝生化汤,但在医院时不要喝,这样会干扰医生用药,可以回家后再喝,帮助恶露排出,避免吃生冷的东西,以免恶露不容易排干净,喝红糖姜汤、鸡汤加酒都可帮助排恶露。
怀孕时子宫撑大,产后收缩导致疼痛,在哺育时会更痛,可用按摩及热敷带减缓。
产后容易出现痔疮,妈咪要多注意通便,可以多喝牛奶、豆浆、蜂蜜水等;多吃香蕉和青菜,而容易上火的麻油、老姜、酒等尽量少吃。
如果产后不想自己哺乳,想退奶的妈咪可以少喝水、牛奶、鱼汤等,不要让宝宝吸奶。如果感觉胀痛的话,用热毛巾敷着,剩下的就让它排出来。专家有个小秘诀帮助妈咪退奶:将草麦牙2两,煮4~5碗水,当水喝1个月,这样,乳房不但不会胀痛还会慢慢退奶。
产后注意事项
产后第二天可以先擦澡,第三天即可淋浴,但一定要擦干,并且穿长袖、长裤。
产前最好将长发剪短,以方便整理。产后1星期即可洗头,只要用毛巾擦干再用热风吹就不会头痛。
少出门,避免感冒,如果一定要出门就必须戴帽子,衣服要注意保暖。
坐月子时最好不看电视,以免光线刺激到眼睛,也不要哭,这样容易患飞蚊症。
产后由于要一直抱宝宝,容易有“妈妈手”,也就是手腕酸痛,所以建议可以戴护腕来保护手腕的关节。
产后尽量不要吹风,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太低,25℃左右最适合,也避免流太多汗,以防中暑。尽量不要开冰箱让冷风吹到。
坐月子时营养要均衡,除此之外,不能光吃麻油鸡或猪肝、猪腰等,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铁质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牛奶、猪肝、排骨汤及鱼类等。
产后食补建议
专家设计了两道食谱供坐月子的妈咪们参考:
材料:小母鸡半只、香菇适量、胡萝卜50克、当归两片、红枣5粒、老姜5片。
作法:
1.香菇泡软,胡萝卜切片。
2.将鸡切块,洗净。
3.用1汤匙麻油,先爆香姜片,再放鸡肉、鸡肝、鸡胗、胡萝卜炒一下。
4.加5碗水,少量盐、酒两汤匙,最后把药(当归、红枣)一起加进去。
5.将全部材料倒进锅中用电锅蒸,外锅放3碗水。
吃法:产后~45天可食,记住汤及肉都要吃。
功效:可以补血,能分泌乳汁及排除恶露。
材料:红茶包两个,金橘6粒,凤梨罐头1罐,任选几种水果(木瓜,火龙果,苹果,草莓,奇异果等)
作法:
1.将金橘洗净,先划“十”字。
2.将水果去皮,切两厘米见方。
3.将5碗水及金橘煮3分钟后放茶包。
4.再放整罐凤梨罐头及加入其他水果滚1分钟,最后加冰糖。
吃法:由于产后不适合吃太凉的水果,所以可以将这类水果制作成水果茶,避免寒气,但却又有开胃的功效。
功效:开胃、预防便秘,让心情愉快。
各类营养素的来源
蛋白质——乳类、鱼、肉、蛋、豆类等。
钙质——乳类、豆制品(豆腐、豆浆)、小鱼干、绿色蔬菜、海藻类等。
铁质——肝、蛋黄、全麦、瘦肉、深色及绿色蔬菜等。
磷质——鱼、肉、豆类、奶类等。
维生素——肝、蛋、肉、胡萝卜、红绿色蔬菜、水果、胚芽(VitaminA、B、C、D)、麦芽、酵素、豆类、酵母、糙米、蛋黄、奶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