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学思想与新课程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知合一”“教学做合一”,师从杜威的他在艰难的岁月里一心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带半根草去”,给后世留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教育思想和师德风范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教师,影响着当代中国教育。当下,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再读陶先生教育思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我联系自身教学,谈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爱生如子”的师生观
  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有“爱”,要打破传统的片面的师道尊严观,不能高高在上,要放下身段,和学生平等相处,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内心,真正让“爱”在师生间开花。
  如何做呢?我认为:首先,要以身作则,即陶先生说的“教职工躬亲共守”。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因此,校纪校规,班级公约,自己首先遵守,文明用语,也首先从自己开始。同时不做有损于师德形象的事,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爱。其次,深入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有问题学生纾解,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同时多和家长多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全方位地走近孩子。
  二、“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的学生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对象素养的提升与能力的形成,这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共识。当下教学中教师们都已经知道不再运用“填鸭”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兴趣与引导探究。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气氛,不注重实效性。其实有两点要注意:注重在激发兴趣时,把学生喜学乐学做实;还要注重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顺应他们的天然特性,提高自身素养。
  (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真正让教学“活”起来,必须注意兴趣的激发。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喜学乐学。这一点,当下大多教师都有共识。但是,在怎样培养兴趣上,有不少教师只是为了创设课堂气氛,为了博得学生的喜与乐,一味地迎合学生。岂不知,这样的兴趣激发没有意义。其实激发兴趣应将学科与课程特点结合起来,比如语文学科中有关文史知识的补充,介绍一些名家的趣闻轶事。同时,激发兴趣更要站在课程的高处,要注意引领,激起对知识的憧憬,这样兴趣才会持续与长久,才能真正激起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而从方法上看,课堂激趣可以运用课件或微课等电教手段,或谜语游戏的传统手法,安排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或重难点的化解等,甚至可以通过运用唱、画、演等形式,劳逸结合,让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
  (二)顺着天然,发展特性
  人才的培育就要顺着天然的特性,陶先生用极其朴实的话阐明了尊重个性、培养特长的重要性及方法,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培育人才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习得相对于他人的特长。其实这在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比如社会上,家长们好像都很重视特长培养,周末是辅导班里最热闹的时候,家长们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把孩子从这个辅导班送到那个培训班。一会儿音乐舞蹈,一会儿书法绘画,一会儿又是奥数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累得喘不过气。还美其名曰这是在培养孩子的特长,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盲目没有根据孩子自身特点进行的特长培养,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不是智能强项与兴趣爱好,勉为其难机械被动地学习,哪能学成什么成就,形成什么特长呢?教育必须顺孩子天性,发展优势智能。
  而在教师中,对于培养特长不少教师也很漠视,他们一味追求班级高均分,甚至为了提高班级均分,不管什么内容都死记硬背,不重视甚至根本不顾能力的提高和优势智能的发展,形成了高分低能现象。其实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基于人的发展的理念,加强智能训练,培养能力与特长。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分层次教学,因势利导,不强求统一,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要加强意识引导,而不是为了功利,片面追求高均分。
  三、“生活中教育”的课程观
  “生活教育”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陶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当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不仅仅是文本的死知识,还要走出课堂,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丰富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斑斓的,缤纷的,活生生的。给孩子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才能让教育真正“活”起来。教学时必须注重结合课内与课外,立足生活,走出文本,实现以生活为资源,课内课外结合的课程观。同时要注重实效性,在实践探究中深入,真正学好文本,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一)以生活为源泉的大课程观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生活中有活的人,活的知识,活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一部大的课程。这是一种以生活为资源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资源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根植于现实是相合的。其不限于文本,不限于死的知识,更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活”的课程资源观。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并进行内化,形成能力。基于生活资源观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努力为学生建设实践平台,校外各种实践基地遍布。此外学校还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一些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归集于校本课程,并教育学生,激起热爱家乡,尊老爱幼,忠信孝廉等美好品德。
  不仅如此,当下学校还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组织学生研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收获。包括传统文化研学路;走进高校研学路;走进乡村感受田园研学路;走进工厂感受现代工业研学路;走进传统教育基地,感受爱国情怀研学路。意在通过走出去,讓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提升素养。具体实践时,还要求学生做到两点注重:
  一是注重真正用眼看,用耳听。看古迹,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工厂,增长工业方面的知识;看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看社会,了解形形色色等。
  二是注重用心感悟,用手实践。看到、听到后,更要我们多想,多动手。学有所感,学会审美,学会感恩,学会技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重课内探究,“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理念论强调的实践不仅仅在校外,还可以在课内。利用电教等手段,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更典型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究,形成能力。其实教材编排就注重了这方面内容,因此教学时要有效利用依据教材特点进行教学。
  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进传统文化。教学时要进行延伸,真正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赵州桥》这一课通过补充中国古代名建筑知识,感受古建筑魅力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激发他们对建筑学的热情。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时,拓展中国绘画与宋代风土人情知识,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探究绘画及古代风土人情。《纸的发明》教学时补充科技知识方面内容,激起爱科技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而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三首》,更可以运用课件来拓展祖国传统文化。
  通过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探究实践中,真正感受其魅力。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单元,像表现与现实相关主题内容的教学时,都可以运用课件,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真正内化知识,形成素养。
  四、结语
  岁月淘沙,人们不仅没有淡忘,相反更懂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伟大。在今天,再学陶行知先生相关理论,能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养。让新课程的改革,开出更美丽的花朵。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50例,观察血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PcⅢ)、踝臂指数(ABI)和心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限制,掌握抽象数学知识时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我对数形结合中“以形助数”在小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者年轻化,冠心病患者行眼科手术治疗者日渐增多,此类患者在手术中可由于情绪紧张、眼心反射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心脏
当教师的日子不长不短时,容易生出志得意满的心态,失了“大器晚成”的恬淡从容:备课的时候,总视教参如无物;授课的时候,总觉内容如探囊取物;而等到反思的时候才发觉,其实身无长物……定睛内视,发现自己其实是遇到了一个瓶颈期,以至于怎么看自己都觉得面貌近来“殊可厌”。  夜读《道德经》,被一句话直击心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意即,铸陶为罐,正因中心虚静,才有了容器的作用。于是近思远虑,于是上
评价建立在两个自然的主体上,这两个主体分别扮演着受评价的和评价的角色,评价是一个自然体对另外一个自然体用某种语言、文字等方式进行的行为,在这个行为中,通常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但有时也会是人与大自然的一切,但是前提要求是只有具有智慧性的生物才能发出评价,才能完成评价这个行为,评价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换句话说,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和教学。评价是一个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可以在学习前、学习
1失业指数的构建失业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社
中小企业价值中枢是网络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用以取代线形价值链,并提供企业及其客户讲求工作效率的能力,以应对今天快速变迁的企业环境的一种新的模式.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效课堂这一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良好普及,并在教学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人们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愈发重视起来。如何通过教学方法设定,更为有效的为学生们创设出“高效课堂”的学习平台,便成为了当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课堂是学生接受学科知识传授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场所,当前高校课堂的构建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知识掌握以及思
<正>在农村撂荒土地逐渐增多的大环境下,为避免耕地浪费,政府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在安徽绩溪县伏岭镇湖村,1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