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诗圣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重要。
1.巧用情境诱发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观点、方法的精品。文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每一篇阅读内容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浓郁的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入情入境,更有兴趣去领悟作者的意图。当电视台热播连续剧《三国演义》时,诸葛亮、周瑜便成了学生课余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种氛围里,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荐读《三国演义》,可以使学生读来饶有趣味,轻松自如。
2.借用课文激发阅读欲望
小语教材中课文的体裁是多样化的。中低年级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诗歌为主,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量的应用文和适量的科普文。在阅读教学时,可适当扩展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不同文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丑小鸭》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教学了《寓言两则》后,我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等。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积极参与阅读,在读中去感受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创设温馨阅读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4.给孩子足够的阅读时间
所谓足够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这远远是不够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工夫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5.为孩子推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呢?曾经有位作家这样说:“有一个事实我们应当知道,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图书区,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书,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学生的图书,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他们正确的引导。
6.师生、生生“PK”,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我们常常感慨于学生习作的词汇匮乏,语句干巴,曾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词汇,然而都无济于事,学生懒得动起来,即使动也不能持之以恒。自从实行师生“PK”制后,教师每天必须说出至少一个以上的成语,而且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只要每人一天能说出一个就不算输。一段时间下来,“栩栩如生”“虎虎生风”“如虎添翼”“义不容辞”“兢兢业业”“神不知,鬼不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学生嘴中脱口而出且用得恰如其分。
师生还“PK”积累好句好段:要求师生每人每天必须积累一段自己喜欢的话或一句名言警句,背诵下来,并作好记录,抄写在笔记本上,比赛时,形式由学生定,这样检测学生阅读的“质”。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一个个精美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阅读的足迹,当他们再去翻阅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我在班中设立了“阅读章”。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一点课外书,读给老师或家长听。一本书读完了,请他们写上看法,即可得到一枚“阅读章”。在每两周一次的“阅读展示赛”上,朗读自己读过的文章、故事,展示合格,即可得到一张“阅读证书”。对此,学生非常重视,甚至于有些学生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围着我要读书。相信更多的学生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享受阅读的乐趣。有兴趣才会喜欢,喜欢才会去读,这点我深信不疑。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王家镇中心小学)
1.巧用情境诱发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观点、方法的精品。文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每一篇阅读内容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浓郁的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入情入境,更有兴趣去领悟作者的意图。当电视台热播连续剧《三国演义》时,诸葛亮、周瑜便成了学生课余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种氛围里,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荐读《三国演义》,可以使学生读来饶有趣味,轻松自如。
2.借用课文激发阅读欲望
小语教材中课文的体裁是多样化的。中低年级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诗歌为主,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量的应用文和适量的科普文。在阅读教学时,可适当扩展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不同文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丑小鸭》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教学了《寓言两则》后,我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等。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积极参与阅读,在读中去感受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创设温馨阅读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4.给孩子足够的阅读时间
所谓足够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这远远是不够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工夫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5.为孩子推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呢?曾经有位作家这样说:“有一个事实我们应当知道,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图书区,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书,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学生的图书,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他们正确的引导。
6.师生、生生“PK”,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我们常常感慨于学生习作的词汇匮乏,语句干巴,曾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词汇,然而都无济于事,学生懒得动起来,即使动也不能持之以恒。自从实行师生“PK”制后,教师每天必须说出至少一个以上的成语,而且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只要每人一天能说出一个就不算输。一段时间下来,“栩栩如生”“虎虎生风”“如虎添翼”“义不容辞”“兢兢业业”“神不知,鬼不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学生嘴中脱口而出且用得恰如其分。
师生还“PK”积累好句好段:要求师生每人每天必须积累一段自己喜欢的话或一句名言警句,背诵下来,并作好记录,抄写在笔记本上,比赛时,形式由学生定,这样检测学生阅读的“质”。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一个个精美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阅读的足迹,当他们再去翻阅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我在班中设立了“阅读章”。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一点课外书,读给老师或家长听。一本书读完了,请他们写上看法,即可得到一枚“阅读章”。在每两周一次的“阅读展示赛”上,朗读自己读过的文章、故事,展示合格,即可得到一张“阅读证书”。对此,学生非常重视,甚至于有些学生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围着我要读书。相信更多的学生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享受阅读的乐趣。有兴趣才会喜欢,喜欢才会去读,这点我深信不疑。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王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