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决策。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村建设,这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历史思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村建设。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其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各朝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反秦之弊,与民生息”。唐太宗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民本思想,实行轻徭薄赋。明中期张居正实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代史上各阶级也注重农村建设。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平均地权”,试图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的社会现象。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农村建设。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起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古代史上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盛世局面,如西汉初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初的“康乾盛世”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科技兴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自古以来,人们很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培育农作物新品种,革新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商周时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等;春秋战国时已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东汉出现了双季稻;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明朝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三季稻,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如玉米、甘薯、烟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有“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袁隆平率先在全世界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仍在不断改进,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单产,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初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加快了我国科技兴农的步伐。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当前要大力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周文王告诫周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要求对大自然不要过度开发,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战国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秦朝时人们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在《田律》里有记载。古人的环保意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搞小高炉的土法炼钢铁,浪费了不少资源,破坏了环境。改革开放后,虽然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但森林与耕地减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中心,走科技兴农之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村建设。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其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各朝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反秦之弊,与民生息”。唐太宗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民本思想,实行轻徭薄赋。明中期张居正实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代史上各阶级也注重农村建设。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平均地权”,试图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的社会现象。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农村建设。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起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古代史上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盛世局面,如西汉初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初的“康乾盛世”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科技兴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自古以来,人们很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培育农作物新品种,革新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商周时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等;春秋战国时已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东汉出现了双季稻;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明朝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三季稻,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如玉米、甘薯、烟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有“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袁隆平率先在全世界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仍在不断改进,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单产,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初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加快了我国科技兴农的步伐。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当前要大力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周文王告诫周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要求对大自然不要过度开发,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战国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秦朝时人们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在《田律》里有记载。古人的环保意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搞小高炉的土法炼钢铁,浪费了不少资源,破坏了环境。改革开放后,虽然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但森林与耕地减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中心,走科技兴农之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