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想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进行中考制度改革。时代要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复杂的中考制度改革。就当前我国中考改革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测评、高中招生录取”三大突破口的改革现状,进一步明确现阶段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清中考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中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考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评价重要手段之一,考试能进行学业评定和选拔人才。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中考改革事关教育资源分配,关系广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命运,充当连接义务教育及高中的“中介”,更影响我国中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基础。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行动准则是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我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是中考改革,研究我国中考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考改革现状分析
2002 年 12 月,《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名,在初升高招生中,录取标准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简单加和;2004 年 4 月,“指导意见”,指出中考改革要实施“一改,三突破”;2008 年 4 月,“深入中考改革意见”以实施全面改革为重点。中考改革逐步推进。据近几年规范性文件,大多实施了更为明确的方案。具体如下:
1.学业成绩定位
首先,各地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定位逐渐清晰。其次,学业成绩以等级呈现。
2.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据《通知》,大多数地区对道德品质等六方面等级评定,主体方式多元化。地方政府调整了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结包括综合评语和等级。
3.高中教育招生改革
近年来,在高中教育招生改革上有4个要点,一是改变分数加和作为唯一录取做法;二是激励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三是资源配置的优化,缓解学校之间的竞争强度;四是拓宽招生渠道,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统筹普高和中职招生工作。
二、中考改革问题分析
中考改革有高利害性,涉及多而复杂的利益主体,总体上滞留在经验层面,部分政策失真。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两考合一”
大多地区实行“两考合一”、“一考多用”,意味 学业水平考试具评价选拔功能,初中毕业考试采用标准参照;中招采用常模参照。他们存在差异,合二为一后,如设计不当,就会与减负背道而驰。“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甄别选拔弱化,大多数地区降低考试难度,却出现同等级无法确认位置等问题。兼具评价和选拔对招录提出了更高要求。
2.综合素质评价制定操作
“综合素质”据《通知》分解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六方面,对每方面进行细化。但上述内容存在交叉。这六大指标也不能涵盖学生所有素质。大部分地区将分值分到个体,下级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形成上级指标评价结果。大多地区以评语加等级呈现结果。主体大多对评价对象没有全面了解。
3.“指标到校”
“指标到校”仍然不公平,这直接造成“同分不同命”,给教学管理带来负担。
4. 精英化导向
这种录取方式形成以上重点高中为目的的“升学”竞争;一方面,造成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难以吸引考生。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将受到影响。
三、推动完善中考改革对策构想
1.提高学业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完善“两考合一”考试制度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了初中毕业考试与中招考试联系的紧密性,实施“两考合一”改革依据质量和效益优先原则符合中考改革的趋势。但弱化考试的评价性功能存在于“两考合一”改革中,不能忽视它在影响教育质量和限制学生选择权等的缺点。所以,第一,“两考合一”的关键点应是保证命题质量,应新课程教育目标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仅要得到考察,而且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我们需要从创新命题机制入手,中考审查制度被政府建立和完善后,命题组由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和教育测量学专家组成,经过测试模拟,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得以把握,通过建立命题专业队伍对试题质量不断优化。第三,对于教育测量技术,需要检验学业考试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这就要采取相关测量技术。举个例子,经过效标关联度检验后,“两考合一”的评价和选拔双重功能得以完善。
2.“分解式”评价思路的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完善
日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素质存在着被单一化,刻板化和浅表化的现象”。因此,在教育改革中,为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突破性环节,第一,要转变“分解式”的评价思路,前提是将综合素质作为整体进行理解,对于它涵盖维度的评价要素要更加地科学,突显重点应该在学生优势素质,得到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和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在实际的评价操作中,表现性评价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性特點,表明了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评价方法,不但要注重甄别的量化,而且要注重发展的质化;对于评价过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要规范地建立,评价的真实性要强调;对于评价目标,学生成长的过程要更加注重,经由形成性评价,对日常表现给予等级结果,表达评价结果要逐步过渡到语言描述。第三,对于综合评价结果的使用,各个地方运用与中招录取“硬挂钩”或“软挂钩等不一样的方式,对于“硬挂钩”地区,不仅要对各学校评定结果的比例注意适当控制,还应该对差额投档与比例控制相匹配注意,以防相同成绩的人占到的比例过多或过少;而对于“软挂钩”地区,对综合素质评定随意性大要予以防止,不然会出现丧失其应有意义的问题。第四,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各个地方的综合素质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向教师,家长等评价主体宣传,使他们的评价意识和教育评价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监督评价过程,对他们的评价结果做出必要公示。 3.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不同初中的到校指标优化配置
打破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平等的是高中招录中的“指标到校”做法引起的“同分不同命”现象,这使得城市优质初中学校的学生的既得利益受损,阻碍了中考改革。从根本上来看,“指标到校”政策是对处境不利群体实施了差别化和补偿性策略来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所以,在一方面,为了使得与形式公平,公平与效率等不同层面上的价值冲突得以化解,我们要秉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对薄弱学校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城乡间和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努力缩小,激励薄弱初中发挥办学积极性用奖励性指标实现。而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中考改革过程中以一种新的不公平来作为另一种公平的代价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得到平衡,合理的保障名额分配。或者调控指标名额分配误差采用限定学校最低录取线的方法,对不同初中的“指标到校”名额优化配置。
4.明确政府职能,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下放
一个方面,为了使“阳光招生”进一步落实,顺利进行和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开始,对高中考试招生制度管、辦、评分离深入推进,在政府建立全国性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前提下,对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机构大力度培育。另一个方面,在各地政府近期努力方向为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预示了中考的核心功能会侧重于把初中毕业生分流到适合其发展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中等教育之中,中考改革制度将转变为关注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和激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活力。通过给予高中阶段学校更多招生自助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成为多元录取的模式,成为衔接各类教育的“立交桥”才能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和特色建设的促进和发展。
综述,我国的中考改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完善“两考合一”制度,转变“分解式”评价思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放自主招生权到各校,促进中考改革制度不断完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祖兵.分析式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其突围对策[J].教育科学,2014(5).
[2]赵茜,席蓉,张丹慧,等.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回应—2013 年各省《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3).
[3]冯旭洋.公平: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基于考生非学习因素的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关键词】:中考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评价重要手段之一,考试能进行学业评定和选拔人才。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中考改革事关教育资源分配,关系广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命运,充当连接义务教育及高中的“中介”,更影响我国中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基础。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行动准则是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我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是中考改革,研究我国中考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考改革现状分析
2002 年 12 月,《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名,在初升高招生中,录取标准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简单加和;2004 年 4 月,“指导意见”,指出中考改革要实施“一改,三突破”;2008 年 4 月,“深入中考改革意见”以实施全面改革为重点。中考改革逐步推进。据近几年规范性文件,大多实施了更为明确的方案。具体如下:
1.学业成绩定位
首先,各地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定位逐渐清晰。其次,学业成绩以等级呈现。
2.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据《通知》,大多数地区对道德品质等六方面等级评定,主体方式多元化。地方政府调整了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结包括综合评语和等级。
3.高中教育招生改革
近年来,在高中教育招生改革上有4个要点,一是改变分数加和作为唯一录取做法;二是激励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三是资源配置的优化,缓解学校之间的竞争强度;四是拓宽招生渠道,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统筹普高和中职招生工作。
二、中考改革问题分析
中考改革有高利害性,涉及多而复杂的利益主体,总体上滞留在经验层面,部分政策失真。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两考合一”
大多地区实行“两考合一”、“一考多用”,意味 学业水平考试具评价选拔功能,初中毕业考试采用标准参照;中招采用常模参照。他们存在差异,合二为一后,如设计不当,就会与减负背道而驰。“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甄别选拔弱化,大多数地区降低考试难度,却出现同等级无法确认位置等问题。兼具评价和选拔对招录提出了更高要求。
2.综合素质评价制定操作
“综合素质”据《通知》分解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六方面,对每方面进行细化。但上述内容存在交叉。这六大指标也不能涵盖学生所有素质。大部分地区将分值分到个体,下级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形成上级指标评价结果。大多地区以评语加等级呈现结果。主体大多对评价对象没有全面了解。
3.“指标到校”
“指标到校”仍然不公平,这直接造成“同分不同命”,给教学管理带来负担。
4. 精英化导向
这种录取方式形成以上重点高中为目的的“升学”竞争;一方面,造成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难以吸引考生。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将受到影响。
三、推动完善中考改革对策构想
1.提高学业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完善“两考合一”考试制度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了初中毕业考试与中招考试联系的紧密性,实施“两考合一”改革依据质量和效益优先原则符合中考改革的趋势。但弱化考试的评价性功能存在于“两考合一”改革中,不能忽视它在影响教育质量和限制学生选择权等的缺点。所以,第一,“两考合一”的关键点应是保证命题质量,应新课程教育目标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仅要得到考察,而且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我们需要从创新命题机制入手,中考审查制度被政府建立和完善后,命题组由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和教育测量学专家组成,经过测试模拟,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得以把握,通过建立命题专业队伍对试题质量不断优化。第三,对于教育测量技术,需要检验学业考试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这就要采取相关测量技术。举个例子,经过效标关联度检验后,“两考合一”的评价和选拔双重功能得以完善。
2.“分解式”评价思路的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完善
日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素质存在着被单一化,刻板化和浅表化的现象”。因此,在教育改革中,为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突破性环节,第一,要转变“分解式”的评价思路,前提是将综合素质作为整体进行理解,对于它涵盖维度的评价要素要更加地科学,突显重点应该在学生优势素质,得到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和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在实际的评价操作中,表现性评价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性特點,表明了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评价方法,不但要注重甄别的量化,而且要注重发展的质化;对于评价过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要规范地建立,评价的真实性要强调;对于评价目标,学生成长的过程要更加注重,经由形成性评价,对日常表现给予等级结果,表达评价结果要逐步过渡到语言描述。第三,对于综合评价结果的使用,各个地方运用与中招录取“硬挂钩”或“软挂钩等不一样的方式,对于“硬挂钩”地区,不仅要对各学校评定结果的比例注意适当控制,还应该对差额投档与比例控制相匹配注意,以防相同成绩的人占到的比例过多或过少;而对于“软挂钩”地区,对综合素质评定随意性大要予以防止,不然会出现丧失其应有意义的问题。第四,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各个地方的综合素质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向教师,家长等评价主体宣传,使他们的评价意识和教育评价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监督评价过程,对他们的评价结果做出必要公示。 3.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不同初中的到校指标优化配置
打破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平等的是高中招录中的“指标到校”做法引起的“同分不同命”现象,这使得城市优质初中学校的学生的既得利益受损,阻碍了中考改革。从根本上来看,“指标到校”政策是对处境不利群体实施了差别化和补偿性策略来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所以,在一方面,为了使得与形式公平,公平与效率等不同层面上的价值冲突得以化解,我们要秉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对薄弱学校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城乡间和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努力缩小,激励薄弱初中发挥办学积极性用奖励性指标实现。而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中考改革过程中以一种新的不公平来作为另一种公平的代价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得到平衡,合理的保障名额分配。或者调控指标名额分配误差采用限定学校最低录取线的方法,对不同初中的“指标到校”名额优化配置。
4.明确政府职能,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下放
一个方面,为了使“阳光招生”进一步落实,顺利进行和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开始,对高中考试招生制度管、辦、评分离深入推进,在政府建立全国性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前提下,对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机构大力度培育。另一个方面,在各地政府近期努力方向为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预示了中考的核心功能会侧重于把初中毕业生分流到适合其发展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中等教育之中,中考改革制度将转变为关注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和激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活力。通过给予高中阶段学校更多招生自助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成为多元录取的模式,成为衔接各类教育的“立交桥”才能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和特色建设的促进和发展。
综述,我国的中考改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完善“两考合一”制度,转变“分解式”评价思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放自主招生权到各校,促进中考改革制度不断完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祖兵.分析式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其突围对策[J].教育科学,2014(5).
[2]赵茜,席蓉,张丹慧,等.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回应—2013 年各省《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3).
[3]冯旭洋.公平: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基于考生非学习因素的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