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进入了数字媒体新时代,信息革命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地球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各高校来说,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创新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模式的发展机遇。同时,结合我国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高校平台实行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也能够使我国的文化艺术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纵观当前形势,我国高校对文化艺术的传播模式还处于传统的保守状态,因此文章主要从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全球格局的变化研究高校的文化艺术传播的新模式,从而提升我国高校文化艺术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高校艺术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展现了我国的文化精神追求。在当今时代下,高校的综合性发展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海内外学子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沟通,正是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艺术的最有力途径。“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得沿线上的各个国家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如今在各个方面的文化积累。除此之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使我国在现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时,能够更加自信地拿出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并且在文化艺术传播形式上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与时俱进,使文化艺术交流变得更具有共性,而且传播模式的改变也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基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出了极大的先进性和历史的包容性。因此,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模式是十分具有价值意义的,本文主要从高校平台的角度对此展开创新性的探讨。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探究
(一)文化传播基本模式
每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因其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生活习惯不同而各具特色,因此文化的传播也就有了不同的形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平等交流模式
这种文化交流的模式起源于欧美等国家。该模式认为文化交流双方首先要相互平等、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2.主动吸收模式
这种模式的代表为东南亚的一些岛国,特点为不盲目推崇国外的文化而是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吸收优良的外来文化,从而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
(二)高校文化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
传统意义的“一带一路”主要是伴随着商業活动进行文化传播以此发扬各个国家的文化优势,而高校的对外交流比较注重学术上的专业性交流,往往忽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引导。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高校这个充满活力的窗口,积极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价值引导。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开放式、包容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模式,明确指出要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积极地促进国与国之间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上的交流,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已经成了高校的一大教学培养战略,以高校为平台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推广我国的文化精神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高等学府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最好环境,为我国培养出了许多高科技、高水平、高文化人才,在促进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更应该积极探讨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新模式,促进各国学子的友好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巨大推动作用。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一)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是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人文纽带
高等院校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先进人才的摇篮,更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有利平台。高校的生源综合性,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艺术交流融合,这也使得我国高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派送高校艺术团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改变传统的展演交流模式,通过“以传带授”这种新型传播模式进行交流,即在原有艺术展演的基础上,开展短时期的艺术授课,让各国人民切身体验学习中国文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艺术共同发展,从而构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成为了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文纽带。
(二)有利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文化具有传承性,艺术具有交融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很好地将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带出国门,同时将国内的优秀学生送入国际学府进行学术交流,不仅更好地了解异域风土人情,感受异国他乡的文化多样性,并在传播我国文化艺术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的发展模式经验。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将各国先进的文化元素以及思想理念相互融合,打造创新型的文化传播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也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圣地。通过开设各类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校能学习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为高校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积淀人文素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高校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传播,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建设对外沟通的平台,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也是具有绝对意义的。目前,我国正处大转型的历史性变迁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是发展的必要选择。因此,在“人才强校”的战略下开展开放式文化艺术交流传播,积极创新对外传播新思路,为加强中国高校对外传播能力打造良好基础,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成为迎合国家需求的国际化高端人才。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文化艺术传播模式中新媒体的创新应用 (一)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应用在高校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其主要优势如下:
1.新媒体传播技术成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成为当今时代最发达的传播媒介,带动了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交流传播。
2.受歡迎程度大
当代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普遍接触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尤其是青年一代,所以在高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推送反映中华优良文化的艺术佳作。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多元化背景下,新媒体传播无疑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最佳创新平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文化艺术传播遵循的原则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时,要始终保持以下原则:
1.互相尊重原则
“一带一路”中的国家与民族众多,沿线文化也缤纷迥异。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促进各种文化间的交流,进而发展、改进自身文化。
2.不同模式共存原则
网络和通讯技术使“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更加便捷。因此,应当因地制宜,面对不同文化,灵活运用不同的传播模式。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创新策略
(一)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与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者相关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通过建设留学生实践基地,开展文化交流讲座、国际志愿者实习项目等,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文化视野。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推动下,沿线国家的高校增强了对我国高校教育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了让国外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需要我国高校的学生了解国外学生的民族信仰,只有加强各国文化共鸣,才能更好地开展引入式艺术传播,从而建立心灵纽带。在我国开设留学生院校的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让来华留学生充分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国后逐步发展成中华文化传播使者,实现让留学生从“功利目的”到“文化认同”的思想转变。
(二)高校民族文化元素传播的立体构建
高校间的国际艺术交流需要大学生的直接参与,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交流的艺术高度。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学平台,构建全方位的民族文化元素熏染教学,提升学生在对外艺术交流活动中的文化引领作用。首先,在学校艺术公选课程的开设上,以艺术、音乐鉴赏为基调,融入中华优秀艺术养分,让广大学子充分认知理解中华文化艺术。其次,突破传统理论教学,广泛开展艺术实践课程及第二课堂,让学生切身体验国学艺术。实践证明,参与艺术动手实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日后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打下技术基础。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立体渗透,如广泛开展国粹文化月、国学艺术周等,引导全校学生关注中华文化,实现国学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六、结语
当今环境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为高等学府的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模式思考,同时,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践行。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纽带,高校在进行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中国文化带出国门,提高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杨珂.“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传播政策解析[J].中国报业,2017(2):12-13.
[2]钟新,王岚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传播的模式分析[J].新闻战线, 2017(9):39-44.
[3]刘雪琳.新媒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2):9-10.
[4]于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传播人才文化传播能力培养[J].东南传播, 2016(10):54-56.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高校艺术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展现了我国的文化精神追求。在当今时代下,高校的综合性发展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海内外学子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沟通,正是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艺术的最有力途径。“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得沿线上的各个国家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如今在各个方面的文化积累。除此之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使我国在现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时,能够更加自信地拿出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并且在文化艺术传播形式上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与时俱进,使文化艺术交流变得更具有共性,而且传播模式的改变也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基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出了极大的先进性和历史的包容性。因此,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模式是十分具有价值意义的,本文主要从高校平台的角度对此展开创新性的探讨。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探究
(一)文化传播基本模式
每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因其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生活习惯不同而各具特色,因此文化的传播也就有了不同的形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平等交流模式
这种文化交流的模式起源于欧美等国家。该模式认为文化交流双方首先要相互平等、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2.主动吸收模式
这种模式的代表为东南亚的一些岛国,特点为不盲目推崇国外的文化而是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吸收优良的外来文化,从而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
(二)高校文化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
传统意义的“一带一路”主要是伴随着商業活动进行文化传播以此发扬各个国家的文化优势,而高校的对外交流比较注重学术上的专业性交流,往往忽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引导。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高校这个充满活力的窗口,积极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价值引导。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开放式、包容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模式,明确指出要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积极地促进国与国之间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上的交流,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已经成了高校的一大教学培养战略,以高校为平台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推广我国的文化精神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高等学府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最好环境,为我国培养出了许多高科技、高水平、高文化人才,在促进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更应该积极探讨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新模式,促进各国学子的友好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巨大推动作用。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一)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是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人文纽带
高等院校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先进人才的摇篮,更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有利平台。高校的生源综合性,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艺术交流融合,这也使得我国高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派送高校艺术团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改变传统的展演交流模式,通过“以传带授”这种新型传播模式进行交流,即在原有艺术展演的基础上,开展短时期的艺术授课,让各国人民切身体验学习中国文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艺术共同发展,从而构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成为了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文纽带。
(二)有利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文化具有传承性,艺术具有交融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很好地将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带出国门,同时将国内的优秀学生送入国际学府进行学术交流,不仅更好地了解异域风土人情,感受异国他乡的文化多样性,并在传播我国文化艺术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的发展模式经验。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将各国先进的文化元素以及思想理念相互融合,打造创新型的文化传播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也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圣地。通过开设各类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校能学习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为高校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积淀人文素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高校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传播,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建设对外沟通的平台,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也是具有绝对意义的。目前,我国正处大转型的历史性变迁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是发展的必要选择。因此,在“人才强校”的战略下开展开放式文化艺术交流传播,积极创新对外传播新思路,为加强中国高校对外传播能力打造良好基础,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成为迎合国家需求的国际化高端人才。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文化艺术传播模式中新媒体的创新应用 (一)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应用在高校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其主要优势如下:
1.新媒体传播技术成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成为当今时代最发达的传播媒介,带动了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交流传播。
2.受歡迎程度大
当代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普遍接触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尤其是青年一代,所以在高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推送反映中华优良文化的艺术佳作。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多元化背景下,新媒体传播无疑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最佳创新平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文化艺术传播遵循的原则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时,要始终保持以下原则:
1.互相尊重原则
“一带一路”中的国家与民族众多,沿线文化也缤纷迥异。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促进各种文化间的交流,进而发展、改进自身文化。
2.不同模式共存原则
网络和通讯技术使“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更加便捷。因此,应当因地制宜,面对不同文化,灵活运用不同的传播模式。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创新策略
(一)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与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者相关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通过建设留学生实践基地,开展文化交流讲座、国际志愿者实习项目等,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文化视野。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推动下,沿线国家的高校增强了对我国高校教育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了让国外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需要我国高校的学生了解国外学生的民族信仰,只有加强各国文化共鸣,才能更好地开展引入式艺术传播,从而建立心灵纽带。在我国开设留学生院校的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让来华留学生充分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国后逐步发展成中华文化传播使者,实现让留学生从“功利目的”到“文化认同”的思想转变。
(二)高校民族文化元素传播的立体构建
高校间的国际艺术交流需要大学生的直接参与,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交流的艺术高度。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学平台,构建全方位的民族文化元素熏染教学,提升学生在对外艺术交流活动中的文化引领作用。首先,在学校艺术公选课程的开设上,以艺术、音乐鉴赏为基调,融入中华优秀艺术养分,让广大学子充分认知理解中华文化艺术。其次,突破传统理论教学,广泛开展艺术实践课程及第二课堂,让学生切身体验国学艺术。实践证明,参与艺术动手实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日后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打下技术基础。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立体渗透,如广泛开展国粹文化月、国学艺术周等,引导全校学生关注中华文化,实现国学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六、结语
当今环境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为高等学府的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模式思考,同时,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践行。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纽带,高校在进行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中国文化带出国门,提高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杨珂.“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传播政策解析[J].中国报业,2017(2):12-13.
[2]钟新,王岚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传播的模式分析[J].新闻战线, 2017(9):39-44.
[3]刘雪琳.新媒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2):9-10.
[4]于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传播人才文化传播能力培养[J].东南传播, 2016(10):54-56.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