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在教学中的事例来描述如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带领学生演绎“探索与创新”。从五个方面以不同的案例论述了生活中创新、课堂教学中创新、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方式的创新、交流方式的创新、玩乐中产生创新等,说明创新是开放的、不拘于泥的,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手段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创新。学生创意,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快乐着、收获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创新;电脑制作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已成功举行了十多届,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曾有专家说,“探索与创新”主题活动开展100届也不会过时。是的,探索与创新永远与时俱进,作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来说,“探索与创新”的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什么地方有创新?什么地方需要创新?有探索就有创新,创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上,创新还可以在玩乐中、交流中和我们所关心的事件中产生,探索和创新无处不在。怎样创新?内容、形式、手段、过程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
下面以笔者在教学当中的一些事例来谈谈如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带领学生演绎“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就在生活中
创新就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创新。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有令人好奇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有值得去挖掘的新天地,丰富的素材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人们的好奇心是探索的动力。通常说教育无小事,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生活上的一点点奇思妙想都可能激发起学生无限的探索欲,激活无穷的创造潜能。
记得一次电脑课下课休息时候,学生小丹问了笔者一个跟课堂内容不沾边的问题,她问:“老师,我家天台上的石榴果树长了好多果子,有什么办法让石榴果长得更甜呢?”
笔者不是农业专家,这个问题还真的无法给出全部的答案,笔者把她的问题又抛给其他同学来讨论,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兴趣 。
“多施肥”
“多晒太阳”
……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给小丹献计献策。
“往果子里注糖水”, 一个男同学说。
大家顿时惊讶了,这个办法真的有些特别!
“是啊,我们为什么没想到给果子注糖水呢?”
“应该试试这个办法”
笔者这个计算机老师也觉得孩子们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于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地支持小丹去尝试,并一直跟踪她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小丹的实验过程很有趣,结果也出乎大家的意外。注射了糖水的果子成熟以后颜色五彩缤纷,有黄中带浅红,有紫红色,有紫红中带橙黄色,而且注了糖水的果子不但没有变得更甜,反而变酸了。
实验结果出人意外,笔者又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终于解开了这个迷。原来,往果子里注入糖水,糖在果子逐渐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葡萄糖酸的化学物质,果子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酸,所以果子变酸了。
这个探索过程和结果跟计算机课程本来没有多大关联,这只是学生们将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并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与结果如果用电脑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一定会更加生动有意义,而且也能让同学们更有兴趣学习电脑动画制作。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把这一有趣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故事,并用FLASH软件制作成电脑动画。动画制作出来了,同學们看过后都说又直观又有趣,还得到更多的启发,有同学又提出,如果给不同果子注射不同浓度糖水,会得到不同颜色、不同酸甜程度、不同口味的石榴果,石榴果的色香味不就更丰富多彩了吗?又是一个新的发现与创新!动画作品继续进行补充完善。后来,这个动画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荣获了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首届全国校园FLASH动画创作大赛小学组一等奖。
就这么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竟然延伸出这么多的“故事”,让人觉得意外。其实,也并不意外,因为事物总有无穷的未知和无穷的变化。学生就在这样快乐的探究中学会了动手实践,了解了科学知识,并用新的方式展现了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二、创新就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启发学生勇于探索、推陈出新的殿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并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有力支持,从而激发起学生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
记得在四年级一节电脑动漫课堂中,当学生熟练掌握电脑绘画工具使用后,笔者鼓励学生开展自由创作。这时,笔者看到小谦一边张开左手,同时不断变换着手掌与手指形状,一边用电脑对着手掌造型绘画,一会儿把手掌画成小鸡,一会儿把手掌画成五指山,一会儿把手掌画成孔雀,画得兴致盎然,原来一个手形图能画出千姿百态的图画。笔者让小谦把手形画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的想象热情在惊讶中一下子被激活起来,笔者趁热打铁,继续激励学生们,让他们比比谁画的手形画最多、最有趣。一节课下来,小谦、小豪两位同学画得最多,也最有创意。课后,笔者对这两位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把两人的手形画共三十多张进行整理分类和补充完善,并在后续阶段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尝试手形画的各种表现形式,最后把手形画制作成手形画邮票。该作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因为给学生自由的创作机会,因为捕捉了学生课堂中兴致盎然的那一刻,我们发现了手形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在熟练地使用画图软件的创作中,不但收获了很多有创意的手形画,更收获了一种捕捉创新机会的方法。
三、创新就在大家关心的事情中产生
一种由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吉示福特的“创造性思维”组成的“创造性学习”观点提出:“发现”为“创意”活动创造动机,学习者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创造性提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抒意见和提出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更能给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创造性。带着疑问关注各种事物和事件,就一定能发现问题,继而继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事情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质疑和思考,这些事情,既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好机会。 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公共关注的焦点,“三聚氰胺毒奶”“毒胶囊”“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现状触目惊心,笔者把关注食品安全教育渗透到电脑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电脑漫画方式宣传和提醒大家关注食品安全等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一批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四年级八班学生陈琪文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妈妈的奶是放心奶》,从小朋友角度,童真童趣地反映出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渴望之情,有力鞭策了有毒食品危害人们健康的行为。该作品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二等奖。
通过这些创作,让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体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创新就在我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产生
大家看下面一小段网络交流语言:“O(∩_∩)O,我今天真的真的很 ,舅舅送了很特别的礼物给我……”这是把网上流行的交流符号由很多卡通小漫画组成并与传统语言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流方式,不但便捷,而且形象、生动、有趣,很有感染力。网络时代,使用网络语言做一些简短的交流本来并不是新奇的事情,但是当笔者发现小雯用这种有趣的混合语言与同学进行网络交流时,笔者还是马上表扬她,并鼓励她自已绘制小漫画卡通符号,开展“文学创作”。最后她创作出“写人篇”“叙事篇”“动物篇”“植物篇”等大量的作品,经过组合归类并赋予故事情节之后,化平常为新奇,作品非常有趣味和有特色。为了很好地将这些作品展现给大家,笔者引导小雯学习网页制作,把这些作品以网页形式整理成《奇妙作文集》挂到网上与大家分享,后来该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顺德区一等奖、佛山市一等奖。
交流有许许多多的新方式,留意一下,就会有新发现,发掘一下,总会有新收获,改造一下,也许就会“化腐朽为神奇”。
五、创新就在玩乐中产生
游戏和玩乐是学生的天性,玩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在学生的玩乐当中抓住学生的“新花样”,引导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进行“创作”。
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蚂蚁搬家、老鼠偷米,等等,学生常常会给这些游戏“添油加醋”,多加一些动作或者新规则,让游戏更好玩,让游戏适合更多的同学一起玩,甚至有时候会自己想出新式的玩法。他们偶尔会在纸张上画一些玩法和制定规则,笔者发现他们的游戏图画充满童趣、创造性,于是引导他们用电脑画图软件将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或者他们“新发明”的课间游戏画出来、描述出来。
当学生一幅幅游戏图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笔者十分惊讶: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图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这些图画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之后,成为了一幅幅不错的计算机画图作品,如,小雯的作品《课间游戏》就是其中之一,该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书画大赛荣获电脑绘画一等奖。
开心的玩乐中也蕴含着新发现,也能找到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抓住细节、善于捕捉“變化”,并引导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或者改变事物,就会得到新的视野、新的收获。创新是开放的、不拘于泥的,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手段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创新。探索与创新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探索与创新是一个收获的源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创新;电脑制作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已成功举行了十多届,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曾有专家说,“探索与创新”主题活动开展100届也不会过时。是的,探索与创新永远与时俱进,作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来说,“探索与创新”的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什么地方有创新?什么地方需要创新?有探索就有创新,创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上,创新还可以在玩乐中、交流中和我们所关心的事件中产生,探索和创新无处不在。怎样创新?内容、形式、手段、过程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
下面以笔者在教学当中的一些事例来谈谈如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带领学生演绎“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就在生活中
创新就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创新。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有令人好奇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有值得去挖掘的新天地,丰富的素材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人们的好奇心是探索的动力。通常说教育无小事,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生活上的一点点奇思妙想都可能激发起学生无限的探索欲,激活无穷的创造潜能。
记得一次电脑课下课休息时候,学生小丹问了笔者一个跟课堂内容不沾边的问题,她问:“老师,我家天台上的石榴果树长了好多果子,有什么办法让石榴果长得更甜呢?”
笔者不是农业专家,这个问题还真的无法给出全部的答案,笔者把她的问题又抛给其他同学来讨论,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兴趣 。
“多施肥”
“多晒太阳”
……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给小丹献计献策。
“往果子里注糖水”, 一个男同学说。
大家顿时惊讶了,这个办法真的有些特别!
“是啊,我们为什么没想到给果子注糖水呢?”
“应该试试这个办法”
笔者这个计算机老师也觉得孩子们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于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地支持小丹去尝试,并一直跟踪她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小丹的实验过程很有趣,结果也出乎大家的意外。注射了糖水的果子成熟以后颜色五彩缤纷,有黄中带浅红,有紫红色,有紫红中带橙黄色,而且注了糖水的果子不但没有变得更甜,反而变酸了。
实验结果出人意外,笔者又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终于解开了这个迷。原来,往果子里注入糖水,糖在果子逐渐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葡萄糖酸的化学物质,果子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酸,所以果子变酸了。
这个探索过程和结果跟计算机课程本来没有多大关联,这只是学生们将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并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与结果如果用电脑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一定会更加生动有意义,而且也能让同学们更有兴趣学习电脑动画制作。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把这一有趣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故事,并用FLASH软件制作成电脑动画。动画制作出来了,同學们看过后都说又直观又有趣,还得到更多的启发,有同学又提出,如果给不同果子注射不同浓度糖水,会得到不同颜色、不同酸甜程度、不同口味的石榴果,石榴果的色香味不就更丰富多彩了吗?又是一个新的发现与创新!动画作品继续进行补充完善。后来,这个动画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荣获了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首届全国校园FLASH动画创作大赛小学组一等奖。
就这么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竟然延伸出这么多的“故事”,让人觉得意外。其实,也并不意外,因为事物总有无穷的未知和无穷的变化。学生就在这样快乐的探究中学会了动手实践,了解了科学知识,并用新的方式展现了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二、创新就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启发学生勇于探索、推陈出新的殿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并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有力支持,从而激发起学生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
记得在四年级一节电脑动漫课堂中,当学生熟练掌握电脑绘画工具使用后,笔者鼓励学生开展自由创作。这时,笔者看到小谦一边张开左手,同时不断变换着手掌与手指形状,一边用电脑对着手掌造型绘画,一会儿把手掌画成小鸡,一会儿把手掌画成五指山,一会儿把手掌画成孔雀,画得兴致盎然,原来一个手形图能画出千姿百态的图画。笔者让小谦把手形画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的想象热情在惊讶中一下子被激活起来,笔者趁热打铁,继续激励学生们,让他们比比谁画的手形画最多、最有趣。一节课下来,小谦、小豪两位同学画得最多,也最有创意。课后,笔者对这两位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把两人的手形画共三十多张进行整理分类和补充完善,并在后续阶段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尝试手形画的各种表现形式,最后把手形画制作成手形画邮票。该作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因为给学生自由的创作机会,因为捕捉了学生课堂中兴致盎然的那一刻,我们发现了手形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在熟练地使用画图软件的创作中,不但收获了很多有创意的手形画,更收获了一种捕捉创新机会的方法。
三、创新就在大家关心的事情中产生
一种由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吉示福特的“创造性思维”组成的“创造性学习”观点提出:“发现”为“创意”活动创造动机,学习者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创造性提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抒意见和提出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更能给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创造性。带着疑问关注各种事物和事件,就一定能发现问题,继而继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事情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质疑和思考,这些事情,既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好机会。 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公共关注的焦点,“三聚氰胺毒奶”“毒胶囊”“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现状触目惊心,笔者把关注食品安全教育渗透到电脑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电脑漫画方式宣传和提醒大家关注食品安全等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一批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四年级八班学生陈琪文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妈妈的奶是放心奶》,从小朋友角度,童真童趣地反映出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渴望之情,有力鞭策了有毒食品危害人们健康的行为。该作品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顺德区一等奖、广东省二等奖。
通过这些创作,让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体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创新就在我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产生
大家看下面一小段网络交流语言:“O(∩_∩)O,我今天真的真的很 ,舅舅送了很特别的礼物给我……”这是把网上流行的交流符号由很多卡通小漫画组成并与传统语言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流方式,不但便捷,而且形象、生动、有趣,很有感染力。网络时代,使用网络语言做一些简短的交流本来并不是新奇的事情,但是当笔者发现小雯用这种有趣的混合语言与同学进行网络交流时,笔者还是马上表扬她,并鼓励她自已绘制小漫画卡通符号,开展“文学创作”。最后她创作出“写人篇”“叙事篇”“动物篇”“植物篇”等大量的作品,经过组合归类并赋予故事情节之后,化平常为新奇,作品非常有趣味和有特色。为了很好地将这些作品展现给大家,笔者引导小雯学习网页制作,把这些作品以网页形式整理成《奇妙作文集》挂到网上与大家分享,后来该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顺德区一等奖、佛山市一等奖。
交流有许许多多的新方式,留意一下,就会有新发现,发掘一下,总会有新收获,改造一下,也许就会“化腐朽为神奇”。
五、创新就在玩乐中产生
游戏和玩乐是学生的天性,玩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在学生的玩乐当中抓住学生的“新花样”,引导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进行“创作”。
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蚂蚁搬家、老鼠偷米,等等,学生常常会给这些游戏“添油加醋”,多加一些动作或者新规则,让游戏更好玩,让游戏适合更多的同学一起玩,甚至有时候会自己想出新式的玩法。他们偶尔会在纸张上画一些玩法和制定规则,笔者发现他们的游戏图画充满童趣、创造性,于是引导他们用电脑画图软件将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或者他们“新发明”的课间游戏画出来、描述出来。
当学生一幅幅游戏图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笔者十分惊讶: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图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这些图画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之后,成为了一幅幅不错的计算机画图作品,如,小雯的作品《课间游戏》就是其中之一,该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书画大赛荣获电脑绘画一等奖。
开心的玩乐中也蕴含着新发现,也能找到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抓住细节、善于捕捉“變化”,并引导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或者改变事物,就会得到新的视野、新的收获。创新是开放的、不拘于泥的,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手段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创新。探索与创新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探索与创新是一个收获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