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人讲,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相当于基诺族的民族博物馆,在里面转一圈,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习俗等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一听这话,我们内心好奇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龙帕寨建在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在这山寨旅游,时常能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出来寻食,能听到多种乌啼鸣,看到这些,我们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情也为之一畅。
活化石与长房
刚一进龙帕寨,迎面走来了一群基诺族青年。男子穿宽裤、无领对襟白色外衣;女子则挽发高髻,头戴三角形尖帽,身背大麻布袋,在白背心上还刺有各色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不过,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不论男女他们都戴着大大的耳环。一问对基诺族比较了解的小张才知道,原来这也是基诺族的习俗。他们认为耳环眼的大小,是一个勤劳与否的象征,所以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小,则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懒惰。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土布,富有民族特色。听她这么一说,我们对这个民族更感兴趣了。
经人介绍,我们找到了被称为基诺族“活化石”的沙车,他是这个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长者,也是公认的基诺族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一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现在基诺族大部分民歌、舞蹈、民间传说都是经他手整理、传承下来的。我们对这个基诺族的“活化石”很感兴趣,决定到他家里看看。
沙车的家建在靠公路的一个山坡上,坡上整出了一小块平地,四间竹木结构房,四壁也是竹编的,透光,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基诺族民居了。基诺族早年的住房俗称长房,高不过七八米,长度却有三四十米,甚至达五六十米,犹如一道长廊。长房是氏族之家,居住着若干个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小家庭。小家庭的个数越多,长房的长度越长。长房是基诺族父系氏族集团的标志物,村寨内有多少个父系氏族集团,就有多少幢长房。氏族的人丁是否兴旺,一见长房便一目了然。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诺族的住房一直是父系氏族共居的长房。氏族共居的长房,分地室、楼室两层。地室较低,高不过1.5米,仅用于堆柴禾、关猪鸡。氏族成员集中居住在楼室内。这种传统的长房系竹木建筑,多以栗木为柱,竹板围墙。柱下垫石块,屋面盖草排。长房两端各有一个用竹板铺设的阳台,阳台一侧设有一道登楼木梯。一幢长房占地百余平方米,数十棵栗木圆柱分排在长方形的宅基上。木柱上洞斗榫、架梁托檩,柱、梁、檩、椽互相牵拉,遇七级地震也不易倒塌。楼室中间留有一条通道,通道中央设有一个高0.3米左右,宽1.5米的土台,土台上设有若干个火塘,每个火塘上摆有三块锅桩石或架有一个铁质三脚架。通道两侧是用竹板隔成的若干个居室,一个居室内住有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门前有一个供小家庭使用的火塘。楼上居室以靠近前门一端为尊。右侧第一间是“氏族长卓勒”的居室,长老居室门前的火塘是长房火塘之首,称为总火塘;左侧第一间是氏族的神器屋,基诺语称为“阿六”,摆有氏族神器和动物头骨,严禁孕妇进入,有客人来访,可让客人暂住,但本氏族人员不应在神器屋内住宿。其余居室按辈份和长幼次序分给各个小家庭居住。长房的屋脊上,搭架着许多“X”形的竹架,既用于装饰屋脊,又用于防止草排片被风吹翻。长房的两端,挂有一串串用茅草编扎的耳环花装饰屋脊。长房的屋榴下,插着各色鸟羽、野兽骨骼和松鼠等小动物的尾巴,以其装饰屋檐,显示本氏族狩猎成果的丰硕。长房一直保留至20世纪60年代。进入70年代以后,氏族共居的长房逐渐被单家独户居住的“干栏”式木楼所取代。
而如果再把时间朝前推,从前的基诺山,不仅有父系氏族共居的长房,还有一种基诺语称为“尼高卓”的公房。这种公房,一个村寨内建有一幢,仍属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结构、形状都与长房相似,只是没有长房那样高大,占地仅几十平方米。公房的楼室内搭有竹凳、竹床,专供娱乐,未婚青年男女常在公房内谈情说爱。每到夜晚,人们云集在公房内弹着弦子和口弦(响蔑)对唱情歌,逗乐笑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公房也和长房一样被人们抛在时代后面。
基诺人对人十分热情,即便我们是第一次来到沙车家里,却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他们全家出动欢迎,准备丰盛的酒菜。早就听说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进餐时,沙车先请我们喝他自家用玉米酿制的酒,这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一问才知道,原来在酿制的过程中,加了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足饭饱后,主人还端上煮好的普洱茶让我们品尝,并为我们唱了一支支吉祥祝福的歌。我们的内心时时被感动充盈着。
基诺博物馆
饭后,我们一直同沙车攀谈,听他讲有关基诺族的一切,了解他为基诺族所做的贡献。
沙车一直呼吁建立基诺族自己的民族博物馆,恢复民族民间节日,挖掘整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这一切,在他和基诺族长老们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沙车说,我们基诺族本来就只有一万来人,又生活在傣族和汉族的包围之中,保留本民族的文化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一旦本民族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实际上也就只剩下个虚名了。“到那时,全国山河一片红,可是没有百花齐放。就像你们城里人吃腻了鸡鸭鱼肉,想吃点无污染的青菜时,却发觉找不到青菜了。”
基诺博物馆建起来了,虽然规模很小,但基诺族的历史总算有了一席寄存之地。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日本黛节子舞蹈财团,日本友好人士工腾士兵卫夫妇的资助下,中国社科院在基诺山的巴卡小寨建立了一个基诺民族博物馆,并且把巴卡小寨列为文化生态村项目,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基诺族的生活生产方式。
基诺族有七个传统节日,分别是:打铁节、播种节、祭天节、祭祖节、吃新米节、叫谷魂节、祭寨神节。1958年这些节日被作为封建迷信给取消了,卓巴等头人被游街。1979年后,沙车就开始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恢复这些民族节日。1982年开始,他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特殊身份,不断写提案,要求恢复特懋克节,“一个民族最起码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在他与基诺族长老们的不断争取下,1988年,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每年2月6日至8日定为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妇女婚后怀孕,怀了9年零9个月才生下来。生产的时候,这个妇女觉得肋骨很疼,“喀巴喀巴”直响,疼得她坐立不安,汗如雨下。过了一个时辰,肚子里的娃娃咬断她的七根肋巴骨,从肋下跳下来,这个男孩一手拿火钳,一手拿着铁锤,一出生就打起铁来。从那时起,基诺人开始使用铁器了。基诺语中“特”为汉语“打”,“懋克”为“大块的铁”,“特懋克”直译为“打铁节”。
从大鼓里走出来的民族
沙车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还是屋子中央的那面大鼓,一米半直径、二米多长,两端蒙着整张的黄牛皮,细看,鼓身竟然没有一丝接缝,是用整段大树抠出来的!看出了我们的惊讶,沙车领我们到屋外,指着房厦下一个还没有蒙牛皮的鼓身。这个鼓身跟屋里的出自同一棵树,这棵树胸径近2米,高达30多米,出了七张大鼓。
沙车说“基诺人是大鼓里出来的民族。大鼓是我们的祖先。我们不能丢了祖先啊。”传说古时候,洪水淹没了田坝、山川,动物和人都被淹死了,世间仅剩玛黑、玛妞两兄妹。女祖阿嫫腰北造了一个大鼓,把兄妹俩放进大鼓里,让他们在鼓里任意漂流。洪水过后,大鼓停留在基诺山杰卓这个地方,玛黑、玛妞从鼓里走出来,在这里共同耕种、生活、婚配,生育、繁衍了基诺族。现在每逢过年过节,为了感谢阿嫫腰北把基诺族送到了人间,就跳起大鼓舞。大鼓是专管鼓神“色巴”的,只要鼓不在,“色巴”就会出来乱跑,人看见就会被它吓死。村寨的大鼓过去只放在卓巴(寨老)家,每日白天、黑夜各敲三次,同时给大鼓敬酒,让它管住色巴。
沙车上衣背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形彩图。他告诉我们这是日月花饰,基诺人称之为“波罗阿波”,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是基诺族成年男子的背部装饰。基诺族认为是灿烂的阳光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是柔和的月光给万物带来了凉爽和露水,故缀饰日月花饰还祈福之意。日月花饰的另外一种象征意义是:日月永远挂在天空,子女也要永远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只要见到日月花饰就会想起自己的父母。
他还告诉我们说:太阳花,也是爱情的象征,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有一对年轻人,女富男贫。女方父母坚决反对,强令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这对恋人趁黑夜私奔。女方家雇人追来,小伙子腿上中箭再也跑不动,眼看就要被迫上了,这时姑娘把自己亲手绣的一朵太阳花贴到恋人背上,紧紧抱着恋人,俩人面前出现了一条彩虹,他俩就沿着彩虹双双飞上了天空……
讲完故事,沙车叹了口气:现在,知道这些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龙帕寨建在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在这山寨旅游,时常能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出来寻食,能听到多种乌啼鸣,看到这些,我们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情也为之一畅。
活化石与长房
刚一进龙帕寨,迎面走来了一群基诺族青年。男子穿宽裤、无领对襟白色外衣;女子则挽发高髻,头戴三角形尖帽,身背大麻布袋,在白背心上还刺有各色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不过,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不论男女他们都戴着大大的耳环。一问对基诺族比较了解的小张才知道,原来这也是基诺族的习俗。他们认为耳环眼的大小,是一个勤劳与否的象征,所以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小,则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懒惰。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土布,富有民族特色。听她这么一说,我们对这个民族更感兴趣了。
经人介绍,我们找到了被称为基诺族“活化石”的沙车,他是这个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长者,也是公认的基诺族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一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现在基诺族大部分民歌、舞蹈、民间传说都是经他手整理、传承下来的。我们对这个基诺族的“活化石”很感兴趣,决定到他家里看看。
沙车的家建在靠公路的一个山坡上,坡上整出了一小块平地,四间竹木结构房,四壁也是竹编的,透光,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基诺族民居了。基诺族早年的住房俗称长房,高不过七八米,长度却有三四十米,甚至达五六十米,犹如一道长廊。长房是氏族之家,居住着若干个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小家庭。小家庭的个数越多,长房的长度越长。长房是基诺族父系氏族集团的标志物,村寨内有多少个父系氏族集团,就有多少幢长房。氏族的人丁是否兴旺,一见长房便一目了然。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诺族的住房一直是父系氏族共居的长房。氏族共居的长房,分地室、楼室两层。地室较低,高不过1.5米,仅用于堆柴禾、关猪鸡。氏族成员集中居住在楼室内。这种传统的长房系竹木建筑,多以栗木为柱,竹板围墙。柱下垫石块,屋面盖草排。长房两端各有一个用竹板铺设的阳台,阳台一侧设有一道登楼木梯。一幢长房占地百余平方米,数十棵栗木圆柱分排在长方形的宅基上。木柱上洞斗榫、架梁托檩,柱、梁、檩、椽互相牵拉,遇七级地震也不易倒塌。楼室中间留有一条通道,通道中央设有一个高0.3米左右,宽1.5米的土台,土台上设有若干个火塘,每个火塘上摆有三块锅桩石或架有一个铁质三脚架。通道两侧是用竹板隔成的若干个居室,一个居室内住有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门前有一个供小家庭使用的火塘。楼上居室以靠近前门一端为尊。右侧第一间是“氏族长卓勒”的居室,长老居室门前的火塘是长房火塘之首,称为总火塘;左侧第一间是氏族的神器屋,基诺语称为“阿六”,摆有氏族神器和动物头骨,严禁孕妇进入,有客人来访,可让客人暂住,但本氏族人员不应在神器屋内住宿。其余居室按辈份和长幼次序分给各个小家庭居住。长房的屋脊上,搭架着许多“X”形的竹架,既用于装饰屋脊,又用于防止草排片被风吹翻。长房的两端,挂有一串串用茅草编扎的耳环花装饰屋脊。长房的屋榴下,插着各色鸟羽、野兽骨骼和松鼠等小动物的尾巴,以其装饰屋檐,显示本氏族狩猎成果的丰硕。长房一直保留至20世纪60年代。进入70年代以后,氏族共居的长房逐渐被单家独户居住的“干栏”式木楼所取代。
而如果再把时间朝前推,从前的基诺山,不仅有父系氏族共居的长房,还有一种基诺语称为“尼高卓”的公房。这种公房,一个村寨内建有一幢,仍属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结构、形状都与长房相似,只是没有长房那样高大,占地仅几十平方米。公房的楼室内搭有竹凳、竹床,专供娱乐,未婚青年男女常在公房内谈情说爱。每到夜晚,人们云集在公房内弹着弦子和口弦(响蔑)对唱情歌,逗乐笑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公房也和长房一样被人们抛在时代后面。
基诺人对人十分热情,即便我们是第一次来到沙车家里,却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他们全家出动欢迎,准备丰盛的酒菜。早就听说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进餐时,沙车先请我们喝他自家用玉米酿制的酒,这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一问才知道,原来在酿制的过程中,加了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足饭饱后,主人还端上煮好的普洱茶让我们品尝,并为我们唱了一支支吉祥祝福的歌。我们的内心时时被感动充盈着。
基诺博物馆
饭后,我们一直同沙车攀谈,听他讲有关基诺族的一切,了解他为基诺族所做的贡献。
沙车一直呼吁建立基诺族自己的民族博物馆,恢复民族民间节日,挖掘整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这一切,在他和基诺族长老们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沙车说,我们基诺族本来就只有一万来人,又生活在傣族和汉族的包围之中,保留本民族的文化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一旦本民族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实际上也就只剩下个虚名了。“到那时,全国山河一片红,可是没有百花齐放。就像你们城里人吃腻了鸡鸭鱼肉,想吃点无污染的青菜时,却发觉找不到青菜了。”
基诺博物馆建起来了,虽然规模很小,但基诺族的历史总算有了一席寄存之地。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日本黛节子舞蹈财团,日本友好人士工腾士兵卫夫妇的资助下,中国社科院在基诺山的巴卡小寨建立了一个基诺民族博物馆,并且把巴卡小寨列为文化生态村项目,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基诺族的生活生产方式。
基诺族有七个传统节日,分别是:打铁节、播种节、祭天节、祭祖节、吃新米节、叫谷魂节、祭寨神节。1958年这些节日被作为封建迷信给取消了,卓巴等头人被游街。1979年后,沙车就开始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恢复这些民族节日。1982年开始,他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特殊身份,不断写提案,要求恢复特懋克节,“一个民族最起码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在他与基诺族长老们的不断争取下,1988年,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每年2月6日至8日定为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妇女婚后怀孕,怀了9年零9个月才生下来。生产的时候,这个妇女觉得肋骨很疼,“喀巴喀巴”直响,疼得她坐立不安,汗如雨下。过了一个时辰,肚子里的娃娃咬断她的七根肋巴骨,从肋下跳下来,这个男孩一手拿火钳,一手拿着铁锤,一出生就打起铁来。从那时起,基诺人开始使用铁器了。基诺语中“特”为汉语“打”,“懋克”为“大块的铁”,“特懋克”直译为“打铁节”。
从大鼓里走出来的民族
沙车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还是屋子中央的那面大鼓,一米半直径、二米多长,两端蒙着整张的黄牛皮,细看,鼓身竟然没有一丝接缝,是用整段大树抠出来的!看出了我们的惊讶,沙车领我们到屋外,指着房厦下一个还没有蒙牛皮的鼓身。这个鼓身跟屋里的出自同一棵树,这棵树胸径近2米,高达30多米,出了七张大鼓。
沙车说“基诺人是大鼓里出来的民族。大鼓是我们的祖先。我们不能丢了祖先啊。”传说古时候,洪水淹没了田坝、山川,动物和人都被淹死了,世间仅剩玛黑、玛妞两兄妹。女祖阿嫫腰北造了一个大鼓,把兄妹俩放进大鼓里,让他们在鼓里任意漂流。洪水过后,大鼓停留在基诺山杰卓这个地方,玛黑、玛妞从鼓里走出来,在这里共同耕种、生活、婚配,生育、繁衍了基诺族。现在每逢过年过节,为了感谢阿嫫腰北把基诺族送到了人间,就跳起大鼓舞。大鼓是专管鼓神“色巴”的,只要鼓不在,“色巴”就会出来乱跑,人看见就会被它吓死。村寨的大鼓过去只放在卓巴(寨老)家,每日白天、黑夜各敲三次,同时给大鼓敬酒,让它管住色巴。
沙车上衣背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形彩图。他告诉我们这是日月花饰,基诺人称之为“波罗阿波”,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是基诺族成年男子的背部装饰。基诺族认为是灿烂的阳光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是柔和的月光给万物带来了凉爽和露水,故缀饰日月花饰还祈福之意。日月花饰的另外一种象征意义是:日月永远挂在天空,子女也要永远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只要见到日月花饰就会想起自己的父母。
他还告诉我们说:太阳花,也是爱情的象征,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有一对年轻人,女富男贫。女方父母坚决反对,强令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这对恋人趁黑夜私奔。女方家雇人追来,小伙子腿上中箭再也跑不动,眼看就要被迫上了,这时姑娘把自己亲手绣的一朵太阳花贴到恋人背上,紧紧抱着恋人,俩人面前出现了一条彩虹,他俩就沿着彩虹双双飞上了天空……
讲完故事,沙车叹了口气:现在,知道这些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