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逻辑,认知逻辑,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15-06
口头语中,人们喜欢把事物中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这里存在两个逻辑:从教学方法和学习主体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教学内容和学习客体看,必须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方法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从来都是统一的。那就必须将两个逻辑统一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重点探讨将认知与历史两个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认知逻辑
认知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与现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实现自我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以思维、想象、语言等智力活动为主要内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力要素同时发生巨大的作用,这就是认知的基本逻辑。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是电脑芯片,教学不可能直接地将程序和知识植入其中,必须从人的因素出发,立足于认知逻辑。中学历史教学除了要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问题,还要弄明白十几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结构,切不可将他们看成是“思维方式与成人相似的小大人”。教学应该循循善诱,“诱”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规律和特性。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条认知特性:
1.基础性
在人类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历史信息无处不在。沙漠中的一段胡杨树干保存了曾经的桑田与沧海,荒野里石碑上的几行文字记载着前人的奋斗和叹息。在当代社会里,书籍、影视、网络飞快地传播着各类历史信息。初中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历史的画布早已被涂上了各种色彩。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较为系统的历史教育,头脑中已经贮存了无数个概念和结论。不论先前的知识信息正确还是错误,清晰还是模糊,具体还是笼统,后续的历史教育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成与建构。
2.趣味性
儿童是极其单纯的,开始学习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动机,大多出于一种好奇心。好奇心理是儿童观察外部世界的直接动力,也是维持学习持久性的重要心理因素,还是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学呈现出充足的趣味性,是刺激儿童学习好奇心的重要策略。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必须通过趣味性和好奇心的包装进行诱导。
3.整体性
知觉具有整体性和理解性,人们总是喜欢把感知到的个别的、孤立的要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也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个方面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加以规则化、结构化和整体化。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认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尽可能探究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发展变迁,由此建立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构。
4.社会性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民族(国家)理解的意识和水平均有很大的发展,历史教学可以更多地运用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来组织和推进,从人自身的社会性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普遍的人性,千万不能把历史教学变成机械的知识记忆和单调的习题训练。
二、什么是历史逻辑
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决定其发展路径、走势和面貌的就是其中的因果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1.历史轨迹
轨迹指事物运动的完整路径,历史轨迹就是人类历史走过的印迹。人类历史已经过去,无法重演,即使有再详细的文献资料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借鉴数学打点连线的方法,抓住重大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点与点之间进行推理和想象,努力建构历史发展的完整路径,形成清晰的专题史线索。
2.社会结构
简单地说,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整体状况即社会结构。从历史发展的横截面来看,社会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需要引领学生从共时性分析各领域社会发展要素的关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社会结构虽然具有持久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
3.历史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现象和主观理解的高度概括,比如:国家、新文化运动。历史学的概念很多,掌握部分核心概念是中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基础。如果把历史逻辑比作神经纤维的话,历史概念就相当于其中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活性决定着神经系统的工作质态。可以说,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知,决定着其理解歷史逻辑的水平。
4.世事人情
人类社会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千万年,为什么会不断地进步和繁荣,一条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己先祖往事的理解和人情的传承。司马迁强调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代读书人普遍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学习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学历史教学如果能够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那就把历史逻辑的理解提到了最高的境界。
三、怎样进行两个逻辑结合的教学
如何学与学什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来就没有脱离具体学习内容的绝对的、万灵的教学方法。马克思在早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就深刻地批判过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当代学者张之沧也认为:“方法不应是某种抽象的、形式化的、翱翔于一门科学的具体内容之上的程序。”由此说来,中学历史教学当然也应该把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方法与内容两个逻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1.借好奇心理追溯历史轨迹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教师在导人新课环节,特别注意运用各类新鲜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过他们把这种方法仅限定在导学环节,后续的教学活动似乎与初始所用的材料就无关了,教学模式又恢复到“满堂灌”的状态。历史课堂应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持续地使用鲜活的素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其诱导下去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应该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优质资源,这里选用其中的四幅(图1)作一些说明。 民政局去做调查工作时,了解到堂内有节妇109人(规定名额为150人),节妇子23人,节妇女48人(子女十岁以下者可随母亲1勤,另有住在所内的奖助金受益者1人,共181人。其中领伙食者149名,不领伙食32名(定额外人数)。节妇年龄在40岁以上者105人,入堂最早者是1913年,1941年后入堂者90人。其中天津人占105人,江苏6人,浙江13人,安徽6人,河北40人,河南2人,湖南、湖北各1人,山东2人,贵州、四川各1人,云南3人,其109户中大多穷苦,生活很艰难,有50余户无依无靠。
根据调查了解,由于堂内特殊的环境,造成了节妇在思想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依赖思想。因广仁堂的封闭环境,“其敬节所系妇女,终日扃锁,以慎关防饭食等项,悉由转桶出入”,她们平日做工,过惯了在堂内的安稳而机械的生活,普遍存在着依赖思想,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广仁堂以前的照顾不能解决问题,但她们认为那是环境关系,原则上新政府是应该照顾她们的,在思想上认为广仁堂的房、地都应该属于她们,认为解放了,穷人翻身了,从此该享受一下。在接管初期,节妇们都没有自立观念,更没有劳动观念。为了改造她们的依赖性,提出将来要“生产自足,集体生活”两个口号,结果引起她们的强烈反感。如杨姜氏说过:“我年纪大了,什么都不能做,而且体格不好,吃小米饭还受不了。”
2.自由散漫。民政局对广仁堂接管后曾提出要节妇改为集体生活,但由于她们过惯了在堂内所谓的家庭生活,自由散漫惯了,对此提出了强烈反映。她们认为集体住容易打架,上文提到的杨姜氏说:“集体住又因为脾气不合,又常打架。”有的提出有病受不了,有的怕和孩子们分开,说“我们等了几十年都是为了孩子,把孩子大人给分开,简直没有活头”,总之都是反对集体生活的。
3.平均思想。广仁堂以前对节妇的生活补助不分等级,使节妇形成平均主义观念,不愿意接受明面上不平等的分配。对广仁堂接管后曾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发给15斤大米,但其他生活可以维持的,甚至生活优裕的也要求发给。
节妇们自由、散漫,没有自主性,希望政府替她们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刚开始对政府要求她们出院的政策有所抵制。有的反映我们本打算没办法时集体要饭去,后来听说连乞丐也收容,对我们更会照顾。也有些有劳动力的盼望工作,盼着火柴工厂开工能有工作的机会。除却她们自身的弱势群体性质,节妇抵制迁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住房问题。想找一间房都必须花“兑底费”,此时房东们又巧妙的改为“日租”,普通房一月一袋面,住房先交一年的租,孀妇中绝大部分是担负不起这笔开支的。开始迁出的只有四户。她们曾开过小会,想团结起来抵抗迁出,7月2日晚上,有一部分坐在院子里哭,集体抗议,同时她们对以前救济院印象太坏,表示宁可饿死也不肯去。有少数节妇怀疑广仁堂土地没收后没有收入,将来或者强迫她们嫁人,产生惶恐不安心理。
对敬节所情况的调查了解工作初步完成后,为了动员她们出院,使她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经过研讨,天津市民政局初步拟定下列应对措施:
第一,家庭环境较好,或其子女有职业能维持生活的,拟发动出堂,自行找房组织家庭。
第二,生活困难但有劳动力,现时无参加劳动机会,自己无力租赁房屋,且津市目前房屋紧缺,找房亦大不易,加上租金较贵,只要租房即须兑底面粉数袋。对此种困难较大的节妇,拟俟广仁堂收回房屋后尽先租给,不收兑底费用,暂时在堂内集中居住。
第三,需要找房,但因其家庭经济情况较第二种更难,或子女幼小亟待抚养,于找房之外更急需工作,拟尽可能介绍其参加劳动,如生产教养院在广仁堂开设的火柴工厂,开工后可尽先录用。
第四,节妇年纪较大,不能工作或身体不健全,或子女众多皆在幼年,节妇本人参加劳动亦不能解决生活的,拟一律送往救济院。
接下来天津市民政局对节妇们进行说服教育和宣传动员,解说没收土地和接管事业的意义,说明以前慈善事业是罪恶社会的一种点缀,是官僚和资本家的伪面具,人民政府的救济办法是从整个问题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希望她们建立劳动观念,消除依赖思想。让节妇们自己对政府出台的处理办法讨论酝酿,以打通思想。除几户生活相当优裕的住户,指明叫她们搬家外,其余都不指明,叫她们根据办法讨论衡量自己应如何做。对于迁出困难者,每人补助迁移费小米400斤(按一般房屋兑底费10袋面计算,补助5糟,7月9日,《天津日报》载面粉每袋4350元,小米零售每斤55元,折合小米95斤强,计81户,共小米32400斤。天津市民政局发现妇女害怕被强迫改嫁的疑虑后,向她们保证绝不会强迫她们改嫁,并宣扬男女平等思想,希望她们发挥自己的生产能力,不要存在不劳而获心理。
对广仁堂进行整顿的目的是使其从消耗机构转变为生产机构,本着对院民关心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既不能因她们思想落后而对立,但也不能产生迁就的心理。对她们的安置处理不应单纯从动员出院出发,应顾及她们的职业、改嫁和出院后房子的安置等问题。
新政府以个别较进步的壮年节妇为骨干分子,动员她们改嫁或参加工作,打破僵持局面,经过逐步对节妇的处理,在改造她们的懒散和依赖思想方面收到了很大成绩。节妇们除年龄较大和孩子较多的人以外,一般的都有改嫁的要求,在处理过程中即有5人改嫁(一部分人准备改嫁)。生活有办法能独立谋生者81人,出院6个人经介绍当了保姆;留院为院民的,组织她们参加了集体劳动。从10月份开始,所有入院节妇即正式编入生产教养院缝洗队,两个月来,25个人共糊火柴盒50000套,做院民棉衣390件,做袜子590双。她们每天集体到工作室里缝制衣服,十几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过着集体生活,这和接管时每人住一间屋不干活不劳动坐等救济的情况有了根本上的不同,对她们劳动观念的改造上也起了很大作用,王英说“过去国民党时候谁吃过小米饭呀,谁会干活呀,现在也都干起活来了”,一般都树立了吃饭就得劳动的观念。 问题1:说出谱系中每个人的名字及与“我”的具体关系(如我与伯父的儿子是堂兄弟,与姑妈的女儿是表兄妹,等等)。
问题2:说一件关于自己家族成员的杰出故事,告诉同学们自己为什么以此为自豪?
问题3:概括一下自己的家族有哪些優秀的传统,谈谈自己将来准备如何传承和光大这些传统?
在学生交流报告后,教师进行简单地归纳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从物质上讲,是历代祖先遗传的结果;从精神上讲,是家族传统和整个人类文化教育的产物。由此推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人类千年文明的传承,要深刻认识“我从哪里来?”“今天的世界何以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又将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必须从历史学习开始。
历史学习绝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结论,而应该潜入到历史的情境氛围中,神人历史人物的心中,想他们之所想,然后再跳到现实中来,思考古人的处事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例如,对美国南北战争最后双方和解一事,需要充分挖掘其价值意义。1865年4月9日,南北方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小镇阿波马托克斯,举行投降与受降仪式,南方罗伯特·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维护他的将士们的尊严及回家后的安宁。北方格兰特将军爽快答应,只要南军士兵放下武器,就可以立即自行回家,并发给每个士兵一份有他亲自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战后格兰特将军的“君子之言”,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每一名降军都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他们迅速转变为同样享受各种权利的联邦公民。教科书中说:“美国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要想让学生记得这两句话,最好通过前面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人心的和解、人权的平等才是政治统一的基础。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在处理历史上遗留的矛盾分歧时,是否应该从格兰特将军的宽广胸襟和处事方式上学习借鉴到什么。
帮助学生追根溯源,寻找当下时事热点的历史缘由,或者参悟历史问题对今天的现实意义,是历史理解的两个方向。古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和事,但是古今一定有相通的情和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时间河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历史课堂里,只有经常性地从现实反思历史,从历史观照现实,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世事变迁、古今人隋的深层逻辑。
[作者简介]鲁东海,历史特级教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历史教师,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学习方法。
李真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15-06
口头语中,人们喜欢把事物中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这里存在两个逻辑:从教学方法和学习主体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教学内容和学习客体看,必须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方法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从来都是统一的。那就必须将两个逻辑统一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重点探讨将认知与历史两个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认知逻辑
认知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与现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实现自我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以思维、想象、语言等智力活动为主要内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力要素同时发生巨大的作用,这就是认知的基本逻辑。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是电脑芯片,教学不可能直接地将程序和知识植入其中,必须从人的因素出发,立足于认知逻辑。中学历史教学除了要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问题,还要弄明白十几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结构,切不可将他们看成是“思维方式与成人相似的小大人”。教学应该循循善诱,“诱”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规律和特性。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条认知特性:
1.基础性
在人类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历史信息无处不在。沙漠中的一段胡杨树干保存了曾经的桑田与沧海,荒野里石碑上的几行文字记载着前人的奋斗和叹息。在当代社会里,书籍、影视、网络飞快地传播着各类历史信息。初中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历史的画布早已被涂上了各种色彩。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较为系统的历史教育,头脑中已经贮存了无数个概念和结论。不论先前的知识信息正确还是错误,清晰还是模糊,具体还是笼统,后续的历史教育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成与建构。
2.趣味性
儿童是极其单纯的,开始学习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动机,大多出于一种好奇心。好奇心理是儿童观察外部世界的直接动力,也是维持学习持久性的重要心理因素,还是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学呈现出充足的趣味性,是刺激儿童学习好奇心的重要策略。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必须通过趣味性和好奇心的包装进行诱导。
3.整体性
知觉具有整体性和理解性,人们总是喜欢把感知到的个别的、孤立的要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也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个方面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加以规则化、结构化和整体化。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认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尽可能探究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发展变迁,由此建立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构。
4.社会性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民族(国家)理解的意识和水平均有很大的发展,历史教学可以更多地运用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来组织和推进,从人自身的社会性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普遍的人性,千万不能把历史教学变成机械的知识记忆和单调的习题训练。
二、什么是历史逻辑
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决定其发展路径、走势和面貌的就是其中的因果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1.历史轨迹
轨迹指事物运动的完整路径,历史轨迹就是人类历史走过的印迹。人类历史已经过去,无法重演,即使有再详细的文献资料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借鉴数学打点连线的方法,抓住重大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点与点之间进行推理和想象,努力建构历史发展的完整路径,形成清晰的专题史线索。
2.社会结构
简单地说,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整体状况即社会结构。从历史发展的横截面来看,社会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需要引领学生从共时性分析各领域社会发展要素的关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社会结构虽然具有持久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
3.历史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现象和主观理解的高度概括,比如:国家、新文化运动。历史学的概念很多,掌握部分核心概念是中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基础。如果把历史逻辑比作神经纤维的话,历史概念就相当于其中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活性决定着神经系统的工作质态。可以说,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知,决定着其理解歷史逻辑的水平。
4.世事人情
人类社会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千万年,为什么会不断地进步和繁荣,一条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己先祖往事的理解和人情的传承。司马迁强调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代读书人普遍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学习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学历史教学如果能够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那就把历史逻辑的理解提到了最高的境界。
三、怎样进行两个逻辑结合的教学
如何学与学什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来就没有脱离具体学习内容的绝对的、万灵的教学方法。马克思在早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就深刻地批判过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当代学者张之沧也认为:“方法不应是某种抽象的、形式化的、翱翔于一门科学的具体内容之上的程序。”由此说来,中学历史教学当然也应该把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方法与内容两个逻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1.借好奇心理追溯历史轨迹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教师在导人新课环节,特别注意运用各类新鲜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过他们把这种方法仅限定在导学环节,后续的教学活动似乎与初始所用的材料就无关了,教学模式又恢复到“满堂灌”的状态。历史课堂应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持续地使用鲜活的素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其诱导下去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应该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优质资源,这里选用其中的四幅(图1)作一些说明。 民政局去做调查工作时,了解到堂内有节妇109人(规定名额为150人),节妇子23人,节妇女48人(子女十岁以下者可随母亲1勤,另有住在所内的奖助金受益者1人,共181人。其中领伙食者149名,不领伙食32名(定额外人数)。节妇年龄在40岁以上者105人,入堂最早者是1913年,1941年后入堂者90人。其中天津人占105人,江苏6人,浙江13人,安徽6人,河北40人,河南2人,湖南、湖北各1人,山东2人,贵州、四川各1人,云南3人,其109户中大多穷苦,生活很艰难,有50余户无依无靠。
根据调查了解,由于堂内特殊的环境,造成了节妇在思想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依赖思想。因广仁堂的封闭环境,“其敬节所系妇女,终日扃锁,以慎关防饭食等项,悉由转桶出入”,她们平日做工,过惯了在堂内的安稳而机械的生活,普遍存在着依赖思想,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广仁堂以前的照顾不能解决问题,但她们认为那是环境关系,原则上新政府是应该照顾她们的,在思想上认为广仁堂的房、地都应该属于她们,认为解放了,穷人翻身了,从此该享受一下。在接管初期,节妇们都没有自立观念,更没有劳动观念。为了改造她们的依赖性,提出将来要“生产自足,集体生活”两个口号,结果引起她们的强烈反感。如杨姜氏说过:“我年纪大了,什么都不能做,而且体格不好,吃小米饭还受不了。”
2.自由散漫。民政局对广仁堂接管后曾提出要节妇改为集体生活,但由于她们过惯了在堂内所谓的家庭生活,自由散漫惯了,对此提出了强烈反映。她们认为集体住容易打架,上文提到的杨姜氏说:“集体住又因为脾气不合,又常打架。”有的提出有病受不了,有的怕和孩子们分开,说“我们等了几十年都是为了孩子,把孩子大人给分开,简直没有活头”,总之都是反对集体生活的。
3.平均思想。广仁堂以前对节妇的生活补助不分等级,使节妇形成平均主义观念,不愿意接受明面上不平等的分配。对广仁堂接管后曾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发给15斤大米,但其他生活可以维持的,甚至生活优裕的也要求发给。
节妇们自由、散漫,没有自主性,希望政府替她们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刚开始对政府要求她们出院的政策有所抵制。有的反映我们本打算没办法时集体要饭去,后来听说连乞丐也收容,对我们更会照顾。也有些有劳动力的盼望工作,盼着火柴工厂开工能有工作的机会。除却她们自身的弱势群体性质,节妇抵制迁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住房问题。想找一间房都必须花“兑底费”,此时房东们又巧妙的改为“日租”,普通房一月一袋面,住房先交一年的租,孀妇中绝大部分是担负不起这笔开支的。开始迁出的只有四户。她们曾开过小会,想团结起来抵抗迁出,7月2日晚上,有一部分坐在院子里哭,集体抗议,同时她们对以前救济院印象太坏,表示宁可饿死也不肯去。有少数节妇怀疑广仁堂土地没收后没有收入,将来或者强迫她们嫁人,产生惶恐不安心理。
对敬节所情况的调查了解工作初步完成后,为了动员她们出院,使她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经过研讨,天津市民政局初步拟定下列应对措施:
第一,家庭环境较好,或其子女有职业能维持生活的,拟发动出堂,自行找房组织家庭。
第二,生活困难但有劳动力,现时无参加劳动机会,自己无力租赁房屋,且津市目前房屋紧缺,找房亦大不易,加上租金较贵,只要租房即须兑底面粉数袋。对此种困难较大的节妇,拟俟广仁堂收回房屋后尽先租给,不收兑底费用,暂时在堂内集中居住。
第三,需要找房,但因其家庭经济情况较第二种更难,或子女幼小亟待抚养,于找房之外更急需工作,拟尽可能介绍其参加劳动,如生产教养院在广仁堂开设的火柴工厂,开工后可尽先录用。
第四,节妇年纪较大,不能工作或身体不健全,或子女众多皆在幼年,节妇本人参加劳动亦不能解决生活的,拟一律送往救济院。
接下来天津市民政局对节妇们进行说服教育和宣传动员,解说没收土地和接管事业的意义,说明以前慈善事业是罪恶社会的一种点缀,是官僚和资本家的伪面具,人民政府的救济办法是从整个问题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希望她们建立劳动观念,消除依赖思想。让节妇们自己对政府出台的处理办法讨论酝酿,以打通思想。除几户生活相当优裕的住户,指明叫她们搬家外,其余都不指明,叫她们根据办法讨论衡量自己应如何做。对于迁出困难者,每人补助迁移费小米400斤(按一般房屋兑底费10袋面计算,补助5糟,7月9日,《天津日报》载面粉每袋4350元,小米零售每斤55元,折合小米95斤强,计81户,共小米32400斤。天津市民政局发现妇女害怕被强迫改嫁的疑虑后,向她们保证绝不会强迫她们改嫁,并宣扬男女平等思想,希望她们发挥自己的生产能力,不要存在不劳而获心理。
对广仁堂进行整顿的目的是使其从消耗机构转变为生产机构,本着对院民关心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既不能因她们思想落后而对立,但也不能产生迁就的心理。对她们的安置处理不应单纯从动员出院出发,应顾及她们的职业、改嫁和出院后房子的安置等问题。
新政府以个别较进步的壮年节妇为骨干分子,动员她们改嫁或参加工作,打破僵持局面,经过逐步对节妇的处理,在改造她们的懒散和依赖思想方面收到了很大成绩。节妇们除年龄较大和孩子较多的人以外,一般的都有改嫁的要求,在处理过程中即有5人改嫁(一部分人准备改嫁)。生活有办法能独立谋生者81人,出院6个人经介绍当了保姆;留院为院民的,组织她们参加了集体劳动。从10月份开始,所有入院节妇即正式编入生产教养院缝洗队,两个月来,25个人共糊火柴盒50000套,做院民棉衣390件,做袜子590双。她们每天集体到工作室里缝制衣服,十几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过着集体生活,这和接管时每人住一间屋不干活不劳动坐等救济的情况有了根本上的不同,对她们劳动观念的改造上也起了很大作用,王英说“过去国民党时候谁吃过小米饭呀,谁会干活呀,现在也都干起活来了”,一般都树立了吃饭就得劳动的观念。 问题1:说出谱系中每个人的名字及与“我”的具体关系(如我与伯父的儿子是堂兄弟,与姑妈的女儿是表兄妹,等等)。
问题2:说一件关于自己家族成员的杰出故事,告诉同学们自己为什么以此为自豪?
问题3:概括一下自己的家族有哪些優秀的传统,谈谈自己将来准备如何传承和光大这些传统?
在学生交流报告后,教师进行简单地归纳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从物质上讲,是历代祖先遗传的结果;从精神上讲,是家族传统和整个人类文化教育的产物。由此推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人类千年文明的传承,要深刻认识“我从哪里来?”“今天的世界何以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又将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必须从历史学习开始。
历史学习绝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结论,而应该潜入到历史的情境氛围中,神人历史人物的心中,想他们之所想,然后再跳到现实中来,思考古人的处事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例如,对美国南北战争最后双方和解一事,需要充分挖掘其价值意义。1865年4月9日,南北方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小镇阿波马托克斯,举行投降与受降仪式,南方罗伯特·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维护他的将士们的尊严及回家后的安宁。北方格兰特将军爽快答应,只要南军士兵放下武器,就可以立即自行回家,并发给每个士兵一份有他亲自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战后格兰特将军的“君子之言”,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每一名降军都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他们迅速转变为同样享受各种权利的联邦公民。教科书中说:“美国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要想让学生记得这两句话,最好通过前面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人心的和解、人权的平等才是政治统一的基础。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在处理历史上遗留的矛盾分歧时,是否应该从格兰特将军的宽广胸襟和处事方式上学习借鉴到什么。
帮助学生追根溯源,寻找当下时事热点的历史缘由,或者参悟历史问题对今天的现实意义,是历史理解的两个方向。古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和事,但是古今一定有相通的情和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时间河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历史课堂里,只有经常性地从现实反思历史,从历史观照现实,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世事变迁、古今人隋的深层逻辑。
[作者简介]鲁东海,历史特级教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历史教师,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学习方法。
李真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