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是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现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和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困难。本文试从高校课程设置、教师的培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传播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开展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10-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中的“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语言中都有表示“文化”这个概念的词语。中国这个词语的产生是在西汉之后,“文”和“化”合成一词,意思与自然质朴、野蛮相对应。“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中,亦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不过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细微差别……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1]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内观我们民族自身,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进行自我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我们在清晰明白历史的情况下客观正确地认识现在国家的状态;“信而好古”我们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创新,敏于思考、取其精华、勇于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不断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困难
  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对文化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2]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代很长时间都是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对我们民族而言是很宝贵的,但在实际教育中并不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在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古文一直占有一定比例,由于教育方式单一,实际上能够真正领会其中意义和发自内心喜爱的学生不占多数,很多学生对背诵古文、诗词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过考过之后,就全然忘记,“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之一。‘不进脑’‘不走心’,不仅是古代文学教育的困境,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2]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孔子传道育人的思想在今天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虽然今天人们一直强调教书育人,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但由于‘道’不在教育者手中,因此很多教师事实上只能授业而不能传道。”[3]如今很多高校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全面,或者自己本身达不到知行合一,导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关键一环的断裂。
  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如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通选课和学生基础专业课比例不协调,课程教学仅限于课堂上的讲授等。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缺少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在高校的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如何实施
  “基础教育,主要是依据人性的初始阶段,应以文学熏陶为主。青少年阶段应加强中华经典文化中的思想性与哲理性,以及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大学阶段,则可以在经典的选择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趋于专深。”袁济喜说[3]。在大学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与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重视的部分,文化素质课程是仅凭个人的爱好来选择,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孔子说,他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思考。
  (一)增加课堂内外的文化教育,入课堂,但不止于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中要培养的是大学生对其认同与喜爱,“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首先,要培养的是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让大学生发挥主动性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一些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大学通识课程,还要打造精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其次要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要鼓励大学生增加名著经典的阅读量,高校要善于营造氛围,如图书馆朗读亭中的经典作品朗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如昆曲、红楼梦等。
  在课堂外要采取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孔子开放的教育方式可供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借鉴。高等教育绝不应该限于上课一种方式,课后教育,与学生交心漫谈,个别点拨,随机启发,到大自然接受陶冶,到现实社会中去做调研,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3]我们从古至今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将所学的论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5]中国传统文化与实际结合这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对传统文化的用心把握,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符合时代要求,教师起了关键性作用
  高校教育最终是将学生培养成人、成才送入社会,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按照中国道与技的传统划分,中国各个层次的学校所传授的都是技,而技是在道之下。学生求学不是为了道,而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在社会上有一个谋生手段,这样各级各类学校都成为职业训练所。教育传道功能的丧失,最终会导致一个民族精神的迷失。”[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在高校突破困境,“传道”与“育人”缺一不可。“传道”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道”,孔子的“道”是周礼,如今的“道”是充分吸收中国优传统文化对个人自身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内心有“道”,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将“道”教给学生。教化完成了,教育才能起作用。“育人”就是用“道”来塑造大学生丰富的涵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道家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禅宗对内心的感悟和超越。
  (三)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国际传播
  高校对外来文化做了很多“引进来”的工作,当今高校应该要充当把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先锋阵地。高校中是优秀的学者和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在了解西方各种经典、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将中国传统的经典名著、美丽的诗词歌赋、文化精髓也推向世界。
  在国内,应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如书法、国画、礼仪、传统节日等课程,让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作用,通过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详细正面地介绍到各个国家。高校也可以利用国际会议、各种新型媒体将中国的文化品牌、文化思想与精神体现在世界面前。
  在国外,孔子学院的推广和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将中文和汉字向全世界展示推广,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在影视作品或者国外媒体报道中呈现,多面多元地自然而然地传播出去,中国形象立体生动地展现开来。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晋浩天.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得其形而遗其神”[N].光明日报,2014-4-23.
  [3]陳桐生.《论语》十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吕高超.语文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杨伯峻.论语译注.大字本[M].中华书局,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出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其中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和娱乐方式,并且深深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看法褒贬不一。因此,本篇文章通过简单阐述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和家长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智能手机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手机;中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德育成为各科教师教学任务之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为了能够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对如何将德育艺术有效融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出了建议,希望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艺术;高中历史;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84-0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是初中学习科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既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全面巩固,同时也为接下来更为重要的高中英语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初中英语科目的教学是值得教育者重视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显得十分重要,教育者应智慧地运用反思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效率更为高效,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笔者将从反思性教学的特点入手,结合教学中的实例来分析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
期刊
【摘 要】开设校本课程,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丰富高中生的学习空间和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然而开设校本课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本文以民国的历史为例,讨论如何更加高效地开设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以促进高中历史课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民国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拓新方法、新思路教育尤为关键的,幼儿观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应用幼儿观察方法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小班幼儿的运动游戏为例,在小班幼儿中,教师通过幼儿观察对运动游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主要以观察策略的改进促进了游戏的顺利
期刊
【摘 要】创意、创新、创业相互依托,统筹于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时代需求。构建“三创”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精神,还是对人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要求,对优化人才培养、推动民族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创”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构建“三创”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分析总结了构建的原则,并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为例,探索“三创”学院的构建渠道。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作为世界第一语言的英语,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对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十分重要,因而对于还在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初中生来说,打好英语基础,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事关目前及以后的人生发展。随着核心素养理论的深入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
期刊
【摘 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单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在社会中立足,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質,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  【中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提升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层次,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中的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潮流,基于市场需要、学校办学目标和国家政策支持,强调创新创业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创业为目标,加强优化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创业成功。  【关键词】创新创业;音乐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风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有部分高校未能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给予充足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对学风建设的工作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