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难找出我的打字错误?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电脑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用电脑打字非常方便、快捷,但同时也有其恼人的弊端!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在电脑上精心写完一篇文章后,为了精益求精,你自然少不了校对文章,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几次校对后,你会很确信地以为,文章里肯定不会再有任何错误了。但谁想把文章拿给别人看后,他们还是在文中发现了几个单词拼写错误。
  “该死的错别字!”某个词语是你经常用的,明明知道怎么写,但却在你三番五次地校对过程中,莫名其妙地逃过了你的“法眼”。如果说我们对自己作品是最严厉挑剔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对这些打字错误视而不见呢?
  英国科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打字错误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我们太笨或太粗心,而是因为“撰写文章”这件事实在太高端了。我们知道,在构思文章时,为了使观点清晰明了,我们往往会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布置文章结构及遣词造句,以尽可能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绝对称得上是个高端的技术活儿。
  而在应对所有高难度的任务时,大脑也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一般都会将简单、基本的任务笼统处理,从而集中精力解决复杂任务。对大脑而言,从字母到单词再到句子就是基本任务,而将句子整理组合,力求传达文章观点就是复杂任务。可见,大脑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细枝末节。所以,在打字时,我们便会很容易出现一些拼写错误。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事后也校对不出来这些错误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高级任务时有一大功能,即整体化。就好像是大脑为我们熟悉的地方生成了“地图”,所以我们每天能很自然地上下班、回家,而不用去想路该怎么走。这个地图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将大脑适时解放出来,而去想其他的事。但是,这一功能有时候也可能会帮倒忙——比如你本来是开车去朋友家烧烤的,却一不小心开去单位了,只因为通往朋友家的这条路包括你平时上下班路线的一部分。可见,我们的大脑有时是全凭“预设”来运转的。
  同样,我们在校对自己文章的时候,也为自己熟悉的文章生成了“地图”,已经对文章的内容了然如心,看文章时大脑并不是那么专心致志,就很可能会走马观花,大致略过了,所以,我们才会对自己文章中的打字错误视而不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别人更容易找出我们文章中的错误了,对他们而言,阅读别人作品就像是一次全新的旅程,所以,他们会更加关注沿途的细节。
  我们还知道,任何打字员如果敲击键盘的速度太快,就会导致他们出现更多的打字错误,因为他们在出现错误时根本来不及转换手指。看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打字错误,我们还应该放慢打字速度。此外,为了弱化大脑的整体化功能,我们可以在校对时尽可能地陌生化自己的文章。比如,改变字体或者背景颜色,再不然就打印出来用笔来校对。
其他文献
老祖宗的纯正基因  对于大约6.5万年前刚从非洲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来说,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他们一代又一代,从中东到欧洲和远东,再到澳洲、美洲,不断地往更远的地方扩散,根本无暇“回家看看”,即回到他们的发源地和出发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东非地区。直到近代,当欧洲殖民者驾驶着炮舰重新光临这块土地的时候,才算实现了“骨肉分离”之后的第一次“回访”,虽然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不难想见
期刊
据资料记载,在距今8.5亿~6.3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成冰纪,整个地球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就连赤道地区也白雪皑皑,这被称为“雪球事件”。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低至-50℃,赤道的温度可能为-20℃,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大量冰川沉积物。水中的氢元素转变为放射性同位素氚时,则被称为超重水,比氕水略重。根据地球化学知识,在海水蒸发的过程中,轻的氕水分子比重的氚水分子易蒸发,并富集于蒸汽中飘到高纬度地区形成冰川,而在
期刊
美国一位名叫朱蒂的妇女,长年以来一直被偏头痛折磨着,每周有三四天是在痛苦中度过的,她经常去看医生,医生为她试过了所有治疗偏头痛的药方,都不管用。为了缓解疼痛,她只好服用麻醉神经的止痛药。  其实找找偏头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情况会引起偏头痛,比如颈椎问题或头盖骨有问题会直接导致偏头痛;身体营养缺乏也会引发偏头痛,例如缺镁或缺维生素B-12的时候;或者巧克力、红酒或奶酪过敏,也会导致偏头痛;体内激素不平
期刊
难解的基因屏障  欧洲大陆的小嘴乌鸦和冠小嘴乌鸦同属于鸦科、鸦属,但并不同种。小嘴乌鸦主要分布于西欧,以腐肉为食;而冠小嘴乌鸦主要分布于东欧,为杂食性。在东、西欧中间部分,即丹麦、意大利北部至德国东部一线,二者共同分布。它们的外形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小嘴乌鸦像是黑暗骑士,全身漆黑;而冠小嘴乌鸦则比较“绅士”,穿灰色外衣,仅头部、喉部、翅膀和尾部饰以黑色。  虽不同种,但在二者共同分布的区域里,它们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却遵循着相似的规律。譬如说声音和光很不相同吧,但它们都是波,都遵循波的反射、衍射等规律;水和空气也看似没有共同之处,但它们都是流体,都遵循流体力学的规律。  正是基于这一点,就有了一种叫“类比”的研究方法。人类的能力毕竟有限,譬如我们无法自由摆弄高能粒子,不能游走在黑洞边缘,更遑论再现宇宙诞生的最初景象,但物理学家们并没有坐等万事俱备,而是先从身边简单的事情
期刊
经典的艺术作品的分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例如对绘画作品的分类,一个学者通常得考虑它的风格和流派,它是属于哪个时代的,还得考虑艺术家本身等等。而一个史学家还考虑得更多,例如得研究艺术家之间是如何交流和影响的。所以说艺术作品的分类绝非易事。  这么难的事情,电脑是否能处理呢?  最近,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使用了一些最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类技术,研发了新的电脑程序,它可以使
期刊
众所周知,B超是用超声波来成像的。但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还不止于此。未来在某些时候它可以取代手术刀,成为一把无需流血,也不疼痛,除病于无形的——  医生正在给菲利丝做脑外科手术,通常做这类手术都免不了流血。但奇怪的是,眼前既没有手术刀,也没有割开的皮肉,甚至连一滴血都不见。菲利丝睁着大眼睛,神志完全清醒。只见她戴着一顶头盔,医生轻轻按了一下按钮。于是,在她不可见的大脑深处,一小块脑组织被加热,渐渐
期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但我们的身份证并不经常出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出示。但神经细胞就不同了,它们不但有“身份证”,而且在日常与其他细胞交流时,还要随时向对方“出示”。如果神经细胞的身份证“损坏”了,无法正常“出示”,那它周围的神经细胞就会无所适从了,这样局部的神经系统就无法正常发挥指挥作用,人的身体也自然会“出乱子”——生病了。  其实,神经细胞的“身份证”就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粘附分子—
期刊
如果让大脑回到那种可塑性极好的状态,那么对于每个成年人,掌握年少时错过的某些技能,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学啥都有个“黄金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的时候,父母师长总要谆谆教导我们:“小时候是学习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到年纪大了再去学,可就晚了。”  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每一种能力,从简单的听和看,到复杂的语言、数学能力,无不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可并非在什么时候培养效果
期刊
爸妈总是喜欢告诫我们,蛋糕、饼干、披萨、派、冰淇淋、烧烤、薯片、可乐、雪碧……这些美味要少吃!因为“专家”们说这些食品含有大量脂肪,所以吃了是会长胖的!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却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他们发现,这些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其实只算中等。他们通过对大鼠的实验,找到了吃这些食物引人长胖的真正原因。  大鼠对于研究人类的饮食习惯很有帮助。它和人类一样,都是杂食性动物,都是通过味道和气味来判断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