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城郊小学智趣数学的PBL课例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郊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启发学生的数学智力。因材施教、以智启智,是小学智趣数学的教育理念,而PBL项目式学习方法与小学数学智趣课堂融合,则更容易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本文就针对城郊小学智趣数学课堂中PBL应用进行课例研究,为小学智趣课堂教学创新和教育发展提供更多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趣课堂;PBL课例
  PBL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意为项目式学习。在城郊小学智趣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重点是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更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逐渐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智趣数学教学目的,运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PBL课例,具体探究小學智趣数学课堂中PBL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方法与优势。
  一、基于问题中心理念,培养学生智趣数学问题意识
  PBL项目式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小学智趣数学的教学目的不谋而合,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在智趣数学课堂的PBL应用中,问题设计要注意符合小学数学改革和课程理念要求,并且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对基础的货币概念和钱的换算觉得枯燥,而缺乏对课程知识的探究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探究进行趣味数学的学习,就要赋予学生思考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购物环境下思考“元、角、分”的概念和钱的换算,让学生自己提出在购物中会遇到哪些和钱有关的问题。教师再甄选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和课程相关的进行进一步讲解,用项目情境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
  二、搭建问题解决框架,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小学智趣数学的学习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的设置常常会用多种方式展示,比如报纸材料、通知海报等等,用题目给学生设置一个数学思考和问题情境。但是有些学生容易把握不好问题的呈现方式,难以总结出问题。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下,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搭建解决问题的框架,建立任务解决逻辑,明确每一步的分析和学习目的。仍以“元、角、分”这一课程为例,在智趣数学课堂上,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都比较弱,在题目或者购物场景情境构建后,学生可能有很多混乱的疑问,但是抓不住重点。在PBL项目式学习研究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或者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问题解决框架和解决思路。第一,写出购物场景中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解决问题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第二,引导学生列出在购物场景中涉及到的“元、角、分”单位换算知识有哪些;第三,运用已知数学知识怎么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借助解题框架的搭建,引导学生逐步梳理混乱的数学思路,鉴别有用的情境信息和知识点,运用信息梳理和分析解决问题。
  三、小组学习原则,鼓励个性发展
  小学智趣数学的学习目的是鼓励学生的思维发散和个性发展。在PBL项目式学习中,通常会在学习小组中进行项目研究,学生有各自的小组角色,且角色会经常轮换。在PBL方法下进行智趣数学的学习,学生要通过自主思考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一般会采用小组学习七部法完成,包括理解数学概念、明确问题、小组头脑风暴、问题假设、明确学习目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概括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是支持、建议和指导的角色,通过小组进行知识讨论和学习,并给学生更广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例如,在苏教版组合规律的学习中,可以和“元、角、分”知识结合,设置购物场景、拥有的金钱量、购物的目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发挥,如,有38元7角3分,要买晚饭食材,了解每种食材的价格,如何组合购买,能做出更丰富的晚饭。通过小组合作和个性化思维发散讨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促进学生了解评价过程
  小学智趣数学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问题驱动之下围绕一个主题或者项目,挖掘隐藏在主题项目背后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信息,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数学学习探究能力。而在发现问题、梳理思路、构建解题框架和小组合作研究后,教学评价是PBL模式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完成整个项目后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对小组内他人表现的评价,培养的是一种数学问题反思思维,能促进学生在下次智趣数学课堂和PBL项目学习中转变数学思考方向,学会更好地总结问题。仍然以上面“元、角、分”和“组合规律”学习为例,在总结评价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分析在项目解题中自己和小组同学运用的思维方法,总结如代换思维、假想思维等在智趣数学中解题的作用。归纳隐藏的购物场景题目后的数学组合规律和元、角、分知识,达到数学素养的提炼和激发数学反思培养。
  综上所述,PBL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计划能力等方面有重要培养作用,是学习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学科时的有效教学方法,将PBL方法应用于数学智趣课堂,能为城郊小学数学课堂提供更多教学新思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其他文献
竹碳粘胶纺织品由于其产品的独特性能,普遍获得消费者青睐。应用竹碳粘胶纤维所开发的贴身衣物、袜子、家纺等相关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仍然供不应求。
民俗文化是我国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文化母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以丰富的传统文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然而,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民俗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对现在的“10后”来说更加陌生。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传递民俗文化知识,在幼儿教育中弘扬民俗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渗透  各地都有符合当地特色的民俗游戏活动,它具备浓郁的地区文
摘 要:情感教育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索中产生的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都融于课本教材的学习之中,让学生可以对语文教材更加深入地理解。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融入情感教育的课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情感教育。在增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也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意义的角度
本文论述粘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排出污染物,为更好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必须采取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防止污染,把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作为治理污染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