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创业能力的基础能力,而实践教学又是专业技能教学的基础能力,更是职业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任何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要以实践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实践教学 专业技能 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可见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高中电子电工技能与训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科学信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手段通过实践技能教学,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环境,自主发现问题,唤醒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创新源于科学问题。在科学教学中,问题始于教学情境。教师运用实践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唤起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和管型的实验中,在判别基极和管型时,教师提出。“为什么万用表转换开关必须拨到电阻挡R×10或R×100这里呢?为什么黑表笔固定在某一管脚不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管脚,且读数都比较小时,黑表笔接触的管脚就是基极且管型为NPN型呢?”学生马上也会提出,“为什么红表笔固定在某一管脚不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管脚,且读数都比较小时,黑表笔接触的管脚就是基极且管型为PNP型呢?”有的学生还会提出更多更深更特别的问题。这样,教师让学生在不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和谐的气氛,树立自信,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1.营造和谐的气氛
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学习的困难很多,在如何对待这些学习困难学生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必须被雕琢;另一种则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会成功。前者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它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永远处在被接受教育的地位,其结果是学生越学越厌学;后者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可挖,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10级电子电工“3 2”班的一位同学,中考时,语、数、英三科成绩只有187分,从入学成绩可以看出该生学习基础比较差,通过了解也知道他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所以学习没有动力,一进职高的大门,就有混文凭的念头。为树立他的自信心,老师特意吸收他加入兴趣小组,在辅导和实践活动中让他多动手,还特意让他参加市级技能比武培训班,充分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很能干的好学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这位学生学习信心明显增强,对专业课特别是技能课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动手能力渐渐提高。他在2011年1月社区服务小分队为民服务中,义务为群众检修家用电器表现突出,又在2012年3月参加学校技能比武中荣获第一名,并被选派到市里进行技能竞赛,取得了好成绩,这些成绩大大激发了他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猜想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过程,它容易突破传统思想的框架,迸发各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创造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轻松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和管型的实验中,老师提问:你有比课本中更好的方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反复地实验。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等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还促使他们手、脑并用,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
1.实践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手
让学生由“观众”转为“演员”,让老师由“演员” 转为“观众”。教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演出自己的好戏。教师布置好工作任务后,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动手实验,发挥学生巨大的创新潜力,出色圆满地完成实践任务。
2.课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实验
新课程的实践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实验;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践,选择仪器,收集数据,总结规律;新课程的实验室更应该是开放的,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实践需求。对于实验室的开放,一是做到时间上的开放,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提供实践器材,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的开放性环境,让学生做一些课内没有做过的或没有做完的实践内容,做一些教材中的小制作、小实验、小研究;二是做到空间上的开放,根据教学活动要求,把一些不易破损,携带方便的仪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借给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开放实验室既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资源效益,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组建“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小组和社区服务小分队
兴趣小组是课堂实践的延续和补充,有些“小制作、小发明”实践活动受课堂时间和条件的限制,难以在课堂内完成,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家庭小实验得以解决。开设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废旧物品、玩具等作为实验材料。在家中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制作一些简单小电路,音乐门铃电路,触摸开关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简单的遥控电路等。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不仅能养成学生勤俭节约、利用资源的好习惯,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活动的能力。社区服务小分队活动,主要维修一些小家电、小电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他们社会服务方面的经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主旋律,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不断挖掘蕴藏在实践中的创新因素,并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 专业技能 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可见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高中电子电工技能与训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科学信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手段通过实践技能教学,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环境,自主发现问题,唤醒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创新源于科学问题。在科学教学中,问题始于教学情境。教师运用实践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唤起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和管型的实验中,在判别基极和管型时,教师提出。“为什么万用表转换开关必须拨到电阻挡R×10或R×100这里呢?为什么黑表笔固定在某一管脚不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管脚,且读数都比较小时,黑表笔接触的管脚就是基极且管型为NPN型呢?”学生马上也会提出,“为什么红表笔固定在某一管脚不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管脚,且读数都比较小时,黑表笔接触的管脚就是基极且管型为PNP型呢?”有的学生还会提出更多更深更特别的问题。这样,教师让学生在不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和谐的气氛,树立自信,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1.营造和谐的气氛
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学习的困难很多,在如何对待这些学习困难学生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必须被雕琢;另一种则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会成功。前者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它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永远处在被接受教育的地位,其结果是学生越学越厌学;后者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可挖,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10级电子电工“3 2”班的一位同学,中考时,语、数、英三科成绩只有187分,从入学成绩可以看出该生学习基础比较差,通过了解也知道他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所以学习没有动力,一进职高的大门,就有混文凭的念头。为树立他的自信心,老师特意吸收他加入兴趣小组,在辅导和实践活动中让他多动手,还特意让他参加市级技能比武培训班,充分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很能干的好学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这位学生学习信心明显增强,对专业课特别是技能课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动手能力渐渐提高。他在2011年1月社区服务小分队为民服务中,义务为群众检修家用电器表现突出,又在2012年3月参加学校技能比武中荣获第一名,并被选派到市里进行技能竞赛,取得了好成绩,这些成绩大大激发了他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猜想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过程,它容易突破传统思想的框架,迸发各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创造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轻松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和管型的实验中,老师提问:你有比课本中更好的方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反复地实验。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等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还促使他们手、脑并用,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
1.实践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手
让学生由“观众”转为“演员”,让老师由“演员” 转为“观众”。教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演出自己的好戏。教师布置好工作任务后,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动手实验,发挥学生巨大的创新潜力,出色圆满地完成实践任务。
2.课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实验
新课程的实践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实验;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践,选择仪器,收集数据,总结规律;新课程的实验室更应该是开放的,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实践需求。对于实验室的开放,一是做到时间上的开放,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提供实践器材,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的开放性环境,让学生做一些课内没有做过的或没有做完的实践内容,做一些教材中的小制作、小实验、小研究;二是做到空间上的开放,根据教学活动要求,把一些不易破损,携带方便的仪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借给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开放实验室既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资源效益,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组建“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小组和社区服务小分队
兴趣小组是课堂实践的延续和补充,有些“小制作、小发明”实践活动受课堂时间和条件的限制,难以在课堂内完成,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家庭小实验得以解决。开设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废旧物品、玩具等作为实验材料。在家中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制作一些简单小电路,音乐门铃电路,触摸开关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简单的遥控电路等。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不仅能养成学生勤俭节约、利用资源的好习惯,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活动的能力。社区服务小分队活动,主要维修一些小家电、小电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他们社会服务方面的经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主旋律,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不断挖掘蕴藏在实践中的创新因素,并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