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试教育不再适合目前的教育现状,素质教育正以其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入课堂。本文从历史教师自身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素质教育下体现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和特色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素质;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一、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一位素质教育下合格的历史教师,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特点。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从课堂汲取知识了,电视、杂志、互联网都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更新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要站在书本知识结合真实案例的位置,观察历史的发展进程,给历史学科以合乎实际的客观评价,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
同时,历史是一门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学科。时空跨度大,知识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因此,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更新教学观念,做复合型历史教师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突破思想边界。要想完全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很好地实施在教学中,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做到“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但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发紧密,学科逐渐融合,综合性越来越强,文科政、史、地的小综合就是典型例子。同时,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因此,教师仅仅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已完全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了,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复合型的历史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尽可能全面地学习和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除了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知识外,同时也要掌握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各学科间知识,并且要很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要以学生合作者的姿态定位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自身教育特色的、综合性的历史教师。
3.要想把历史教学观念内化,教师就必须在课堂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在反思中积累经验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经验和反思都必须是以事件为依托的,也只有在一定的场景中才可以发生。教学反思的效果、深度,教师成长的速度,取决于教学课堂场景的性质。经验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能快速地积累,反思也只能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史实的基础上,运用悖逆的方法,设立新的场景,启发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挖掘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隐性问题,然后交给学生自己来猜测、论证,启迪发散思维,使学生得出富于创造性的新结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自己的历史修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
1.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的创新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并大胆采用了新的历史教学思维模式,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创造思维的教學过程当中,教师自身要敢于摒弃旧的教学方法,选用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并大胆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的创造。
2.变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对于新素材、新场景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在充实教学新素材的同时,更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转到发散思维的运动轨道当中。
因此,对于学生言之有理的“异端”声音,历史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千万不可按“常理”一棍子打死。对于“异端”,要秉持包容的原创,引导学生自我发散思维。在教学工作中几乎每份教学材料都会有固定的参考答案,答案的准确度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广大历史教师会因此陷入思维定式当中,将参考答案当成了问题本身的唯一标准答案,如有学生出现“异端”解答,一概加以否定。如此以来,教师的这种“奴化思想”定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出不会动脑筋,只相信标准答案的盲目学习的学生。这种学生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又如何担得起建设祖国未来的的重担?因此,为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妨多听听“异端”的声音。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打开历史课堂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教学所特有的特色性、时代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素质;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一、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一位素质教育下合格的历史教师,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特点。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从课堂汲取知识了,电视、杂志、互联网都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更新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要站在书本知识结合真实案例的位置,观察历史的发展进程,给历史学科以合乎实际的客观评价,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
同时,历史是一门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学科。时空跨度大,知识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因此,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更新教学观念,做复合型历史教师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突破思想边界。要想完全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很好地实施在教学中,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做到“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但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发紧密,学科逐渐融合,综合性越来越强,文科政、史、地的小综合就是典型例子。同时,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因此,教师仅仅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已完全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了,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复合型的历史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尽可能全面地学习和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除了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知识外,同时也要掌握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各学科间知识,并且要很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要以学生合作者的姿态定位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自身教育特色的、综合性的历史教师。
3.要想把历史教学观念内化,教师就必须在课堂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在反思中积累经验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经验和反思都必须是以事件为依托的,也只有在一定的场景中才可以发生。教学反思的效果、深度,教师成长的速度,取决于教学课堂场景的性质。经验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能快速地积累,反思也只能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史实的基础上,运用悖逆的方法,设立新的场景,启发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挖掘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隐性问题,然后交给学生自己来猜测、论证,启迪发散思维,使学生得出富于创造性的新结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自己的历史修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
1.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的创新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并大胆采用了新的历史教学思维模式,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创造思维的教學过程当中,教师自身要敢于摒弃旧的教学方法,选用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并大胆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的创造。
2.变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对于新素材、新场景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在充实教学新素材的同时,更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转到发散思维的运动轨道当中。
因此,对于学生言之有理的“异端”声音,历史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千万不可按“常理”一棍子打死。对于“异端”,要秉持包容的原创,引导学生自我发散思维。在教学工作中几乎每份教学材料都会有固定的参考答案,答案的准确度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广大历史教师会因此陷入思维定式当中,将参考答案当成了问题本身的唯一标准答案,如有学生出现“异端”解答,一概加以否定。如此以来,教师的这种“奴化思想”定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出不会动脑筋,只相信标准答案的盲目学习的学生。这种学生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又如何担得起建设祖国未来的的重担?因此,为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妨多听听“异端”的声音。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打开历史课堂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教学所特有的特色性、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