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英语思维,是无数学英语者梦寐以求的最高能力,也是众多大家们所极力倡导的,更是很多英语老师频繁使用的教学法宝。于是,不论英语教学中的大事小事,只要是一上升到了“用英语思维”的高度,似乎就无可辩驳地合理和科学了,就要毫无争议地认真执行。
中国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和小孩自幼学习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孩自幼学习母语要简单得多。他们学习母语是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的。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一般已经比较熟练地运用母语,并开始习惯用母语思维,吸收新事物,理解新问题。因而,自然会用学习母语的经验和已学得的母语知识去比较和判断英语的学习。学习英语的一个音、词或句子,自然总是联想到汉语的音、词或句子,用汉语替换英语。例如,学习英语音标|i:|时发成汉语的“意”,把英语音标|v|发成汉语的“w”。为了记住单词读音,有些学生会把saturday用汉语“杀头的”三个字来注音;学习句子时有些学生会说出或写出汉语式的英语句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I have lessons late.(我上课迟到了。)I against you.(我反对你。)因此,母语成功英语学习的严重障碍,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很困难。
全外教教学强调用英语思维,把教室布置成全英语环境,一个汉字也不留,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天敌,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祸害,一举一动全都用英语进行,目的也是为了练习“think it in English”。
如何看待和处理母语的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经常争论和探讨的问题。语言是大脑思维的工具。母语人学母语时,是完全可以并且也不由自主地用母语进行思维的。因为人学习母语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其他语言存在的,只有母语这一个思维工具的存在,因此母语人自然,也只能,并且必须用母语工具来进行思维,具有“边学边用”的特点。
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看待和处理母语和英语的关系呢?
一、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恰当适量地使用母语
中学生虽已具备了相当的汉语水平,但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绝对排斥汉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强行这样做,效果肯定不好。汉语在英语教学中既不能过多,又不能绝对排斥。要注意两种极端,一种是可以用英语时未用英语而用汉语,诸如开始上课时与学生的打招呼,对学生的提问,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对课本内容的讲解,等等。在这些时候用英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会很多英语用法。经常运用英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在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得到提高。另一种是应该用汉语的地方不用汉语,而勉强地用英语。新教材教学中运用汉语的地方通常是解释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汇;解释语法知识(如果不用汉语,势必出现一大堆复杂的、平时生活中用不上的语法术语);交代和描述情景、相关文化背景;布置较复杂的练习任务,翻译某些长句、难句。教学时,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用母语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事半功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在让学生理解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时,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解释可能费时,学生还难以听懂。我们不妨换种方式,结合英语用汉语来解释。如对于限制性定语从句,给学生一个句子:“She is a woman.”(她是一位女性。)英语中的she就说明了性别,所以此句是废话,但是如果我们对woman加以限定,即加上一个定语从句“who loves me very much”,就成了一个限制性定语从句:“She is a woman who loves me very much.”这个句子就正确了,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对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同样,给学生一个句子:“She is my wife.”她是我的妻子,这个句子本来就是对的,不需要添加什么了。但是如果还想表达对妻子的评价,我们可以再补充说明,如“She is my wife,who loves me very much.”这个句子就叫做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二、尽量使用英语
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以英语表达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使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2.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3.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可适当用英语解释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开始说得慢些,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解释的。
4.用英语解释英语,再配上直观手段,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自己得出结论,深入理解,这样学到的东西会记得特别牢。
5.坚持大量重复和操练。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教师在操练课(如学习口语)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学生应允许讲75%,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换练习,从句型练习到交际等。
三、加强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对比,进步学生对两种文化的认识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语言是以文化为灵魂的文化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英语教学是在母语的环境下进行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差异性。若单从语言的表层去理解就会如雾里看花造成各种各样的理解偏差。如看到“to pull one’s leg”,我们就很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是它的真正意思是“开玩笑”(to play jokes on somebody),汉语的“拖后腿”在英语里应该是“to hold back”。所以仅从语言的表面理解一定会闹出笑话。
最后要牢记:“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Use Chinese if necessary.”
中国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和小孩自幼学习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孩自幼学习母语要简单得多。他们学习母语是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的。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一般已经比较熟练地运用母语,并开始习惯用母语思维,吸收新事物,理解新问题。因而,自然会用学习母语的经验和已学得的母语知识去比较和判断英语的学习。学习英语的一个音、词或句子,自然总是联想到汉语的音、词或句子,用汉语替换英语。例如,学习英语音标|i:|时发成汉语的“意”,把英语音标|v|发成汉语的“w”。为了记住单词读音,有些学生会把saturday用汉语“杀头的”三个字来注音;学习句子时有些学生会说出或写出汉语式的英语句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I have lessons late.(我上课迟到了。)I against you.(我反对你。)因此,母语成功英语学习的严重障碍,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很困难。
全外教教学强调用英语思维,把教室布置成全英语环境,一个汉字也不留,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天敌,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祸害,一举一动全都用英语进行,目的也是为了练习“think it in English”。
如何看待和处理母语的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经常争论和探讨的问题。语言是大脑思维的工具。母语人学母语时,是完全可以并且也不由自主地用母语进行思维的。因为人学习母语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其他语言存在的,只有母语这一个思维工具的存在,因此母语人自然,也只能,并且必须用母语工具来进行思维,具有“边学边用”的特点。
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看待和处理母语和英语的关系呢?
一、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恰当适量地使用母语
中学生虽已具备了相当的汉语水平,但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绝对排斥汉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强行这样做,效果肯定不好。汉语在英语教学中既不能过多,又不能绝对排斥。要注意两种极端,一种是可以用英语时未用英语而用汉语,诸如开始上课时与学生的打招呼,对学生的提问,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对课本内容的讲解,等等。在这些时候用英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会很多英语用法。经常运用英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在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得到提高。另一种是应该用汉语的地方不用汉语,而勉强地用英语。新教材教学中运用汉语的地方通常是解释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汇;解释语法知识(如果不用汉语,势必出现一大堆复杂的、平时生活中用不上的语法术语);交代和描述情景、相关文化背景;布置较复杂的练习任务,翻译某些长句、难句。教学时,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用母语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事半功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在让学生理解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时,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解释可能费时,学生还难以听懂。我们不妨换种方式,结合英语用汉语来解释。如对于限制性定语从句,给学生一个句子:“She is a woman.”(她是一位女性。)英语中的she就说明了性别,所以此句是废话,但是如果我们对woman加以限定,即加上一个定语从句“who loves me very much”,就成了一个限制性定语从句:“She is a woman who loves me very much.”这个句子就正确了,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对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同样,给学生一个句子:“She is my wife.”她是我的妻子,这个句子本来就是对的,不需要添加什么了。但是如果还想表达对妻子的评价,我们可以再补充说明,如“She is my wife,who loves me very much.”这个句子就叫做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二、尽量使用英语
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以英语表达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使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2.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3.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可适当用英语解释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开始说得慢些,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解释的。
4.用英语解释英语,再配上直观手段,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自己得出结论,深入理解,这样学到的东西会记得特别牢。
5.坚持大量重复和操练。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教师在操练课(如学习口语)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学生应允许讲75%,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换练习,从句型练习到交际等。
三、加强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对比,进步学生对两种文化的认识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语言是以文化为灵魂的文化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英语教学是在母语的环境下进行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差异性。若单从语言的表层去理解就会如雾里看花造成各种各样的理解偏差。如看到“to pull one’s leg”,我们就很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是它的真正意思是“开玩笑”(to play jokes on somebody),汉语的“拖后腿”在英语里应该是“to hold back”。所以仅从语言的表面理解一定会闹出笑话。
最后要牢记:“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Use Chines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