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损伤致视力障碍的视觉诱发电位特征

来源 :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单眼视力障碍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定量及定性差异.方法 选取外伤致单眼视力损害受试者91名,根据损伤原因和解剖节段分为眼内屈光介质-视网膜损伤组(简称“眼球损伤组”)、视神经损伤组、中枢脑损伤组和颅内合并损伤组,分别记录受试者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P100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P2波的峰时及波幅,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4组受试者定量(峰时及波幅)及定性(阈值VEP频数、异常波形类别及频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眼球损伤组PR-VEP P100波及视神经损伤组F-VEP P2波呈现伤眼较健眼峰时延长、波幅降低的特征性差异(P<0.05),中枢脑损伤组和颅内合并损伤组健眼PR-VEP波幅在多个空间频率下较眼球损伤组健眼波幅降低(P<0.05).眼球损伤组和视神经损伤组与颅内合并损伤组达到阈值的VEP P波频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与中枢脑损伤组在波幅异常降低频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 VEP可区分中枢损伤与外周损伤、外周损伤中的眼球损伤与神经损伤,但无法区分颅内单纯损伤与复杂损伤,为定位视力障碍损伤部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对长三角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物种进行分子鉴定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于野外放置的大型家猪尸体上采集并经实验室多代培养、遗传稳定的长三角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共3科6属7个物种,提取全基因组DNA后扩增COⅠ基因片段,正反向测序后拼接,通过Mega 7.0.26等软件分析扩增片段的碱基组成和种间进化分歧率,并采用邻接(neighbor joining,NJ)法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
刑事证据保全具有弥补取证不足、监督、保障取证合法等价值,所产生的公证文书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刑事证据保全公证的效力保障有赖于运用模式的选择和规则完善.刑事证据保全公证可作为现有侦查取证方式的补充模式介入刑事领域,建议划分为实物型证据保全公证、陈述型证据保全公证和场景型证据保全公证,并完善相应的证据规则,以保障其正确适用.
企业合规既是犯罪治理手段,也是犯罪预防手段,检察机关开展企业合规工作对维护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检察机关对企业合规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试点工作多限于审查起诉阶段、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方面,存在纳入改革试点的案件数量不足、合规激励性不强、合规工作专业能力匹配和工作风险防控压力大等问题.检察机关应明确适用企业合规监督考察的条件、优化检察机关合规工作队伍的内部设置、细化企业合规的程序规定,并健全完善工作的监督机制、提高检察机关参与企业合规公信力.
基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未经实质性审查的制度规定,为了更好地确定专利权的稳定性,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案件审理过程中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或应当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但在司法实践中,部分当事人不会或是没有能力出具报告,在缺乏相关参考性资料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不稳定效力专利与案件公正审理带来的司法难题,是案件审理必然要面对的困境.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法律性的,也有制度层面的,需要对报告的法律地位、出具主体范围、专利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反思,推动建立宣告专利无效的公益诉讼制度,
在刑事诉讼科学化理论背景下,对证人出庭制度进行跨学科分析有助于破解刑事证人普遍不出庭和“依法不出庭”问题.应用体系性复合模式中的DEMATEL的科学化分析方法,从涉及国家、社会、法律和证人的四个维度、内含十二个具体影响因子的关系体系,构建证人是否出庭决策的复合模式.未来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进路,应当突出体系性复合模式及其与证人理性博弈的综合作用.在国家和社会层面,落实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证人出庭,细化报复证人的惩罚制度和程序机制,成立对证人进行保护的专门机构;在法律层面,对刑诉法与刑法交错适用中的关系进行
我国新近证据立法中,电子证据的完整性被普遍误读,并被错误建规立制.该问题系由“完整性”术语在知识转场过程中未经有效对接所致,亦与理论上缺少对传统证据完整性规则的必要整合有关.它不仅引起司法适用混乱,也有损相关立法之科学性、体系性.从制度变迁和司法实践的立场来看,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同真实性具有特殊的关系,但不能被简单认为是后者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被解析出“数据完整”和“覆盖事项完整”双重内涵,其本质在于保障收集提取、固定保管、提交法庭等各个阶段的证据具有同一性.国际上对电子证据的完整性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规制模式,
企业合规是检察机关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履职创新举措,是贯彻落实企业犯罪治理司法政策的“后半篇文章”,有利于促进法律监督现代化发展.基于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能定位和企业合规目标追求,由检察机关主导推动企业合规治理具有合理性.当前企业合规试点探索中面临必要性、有效性和体系性问题,需要厘清刑事实体与程序激励、司法审查与第三方监管以及“四大检察”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对企业合规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造.
目的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大鼠肠道菌群变化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腹腔麻醉致死后置于16℃,提取死后0、1、2、3、5、7、9、12、15、18、21、24、27和30 d共14个时间点的盲肠内容物DNA,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的肠道菌群,对数据进行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结果 死后30 d内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菌群多样性呈上升趋势.在死后13个时间点共筛选出119个具有显著差异的
在本文中,我们旨在分析一种法律案件中证据推理的系统方法—故事与论证的混合理论—能否适用于一个新的法律领域,即欧洲庇护法.这个分析为检验混合理论在刑法语境之外的适用性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此外,该分析将为如何利用混合理论改进庇护案件中证据评价的规范框架提供见解.
目的 探究白细胞分化抗原8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3,CD83)和热休克转录因子5(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5,HSF5)鉴别生前、死后皮肤烧伤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定量检测生前及死后烧伤小鼠皮肤组织和人类皮肤组织中CD83和HSF5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