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竟能如此美丽!”这是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杨文华采访孙双金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到底美丽在何处?就让我们从他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语来领略一番吧!
一、真诚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师亚曾这样说过:“进入课堂,我们应改满脑子的教案为满脑子的学生。”孙双金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课堂上,孙老师对学生的爱无微不至,尤其是他对学生的赞美、赏识总是发自内心的,显得如此真诚。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问题?(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读书,在有疑问的地方标问号)
师:学习最可贵的是发现问题,小问题有小进步,大问题有大进步。咱们看看谁有大进步。
生:作者为什么说30年后再来看老人?为什么不一年后来?
……
(学生相继提了不少问题。这时,有一位戴眼镜的女生站起来提问)
生:为什么那只鸟“扑棱棱”飞起来又落到原处呢?
师:你有一双慧眼哟,谁说你是近视眼,人家关注人,你连一只鸟都不放过!
听到孙老师这样一说,这个小女孩眼睛一亮,原来那种因戴眼镜而产生的难为情顿时烟消云散。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赞美,将师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实现了师生的零距离交流。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正是有了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得到了保护并被点燃,课堂洋溢着暖人的人文关怀。
二、变化美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虽然广大教师已认识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可在实践操作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闹”一些,往往采用或夸张、或做作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带来的只是一时的表面热闹。可是在孙双金老师的课堂上,那丰富多彩、极富个性的评价语却能令人久久回味。
如《走进李白》一课,有这样两个片段:
[片段1]教学《望庐山瀑布》
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朗诵。
生:《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笑声)你来朗诵。(生读略)
师:掌声!
(学生鼓掌)
师:把我带到了八重天,还没有到九重天,你们一起来朗诵,把我带到九重天。
……
[片段2]教学《夜宿山寺》
师:谁来诵一诵?最上边的女孩儿,你来。(生诵)
师:最后一句?
生:“恐惊天上人”。
师:听着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解放前。(笑)没有把我带到唐朝。你来。
(另一生诵)
师:到了宋朝了。(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
(生诵)
师:你认为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生:我认为带到了远古时期。(笑)
师:带到了远古时期?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
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你来。
(生诵)
师:掌声。
孙老师面对学生朗读的不到位,不是用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来评价,而是用调侃式的富于变化的评价语言——“带到了半空中”“带到了八重天”等,既含蓄地指出了学生应努力的方向,激励着学生不断“攀登”,也与感受诗仙李白的教学内容丝丝入扣。用孙老师自己的话说是“既轻松、诙谐又不冲淡教学的主题”。
三、唤醒美
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有时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这时,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给学生以指导、引领。
孙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就非常有针对性,有一下子唤醒学生辨别对与错、是与非的特效。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落花生》时的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生大眼瞪小眼,不会提问)
师:你们不要看我,我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还蛮正常的,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书上,请看书。
(生还是大眼瞪小眼)
师: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一个问题也不会提。当时,老师也没有教过我提问题。不过,没关系,我们都不会提问题,现在就开始学着提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看一看,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词语不懂呢?
(生寻找。不一会儿,坐在前排的一位男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
师:(来到这位男生身边)你来!
(其他学生一阵哄笑,都转过头去看他们的班主任。孙老师明白,他叫了这个班最差的学生)
师:你有什么不懂?
生:(怯生生的)孙老师,“妈妈说:‘我们就在后面的茅亭过这个节吧。’”句子中的“茅亭”是什么意思?
(其他学生又是一阵哄笑)
师:(严肃)他是你们班上最聪明的学生!他是你们班上最勇敢的学生!我首先表扬的就是他!他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你们全班除他以外没有一个人提出来。你们服不服?
生:不服!
师:那你们来回答,什么是“茅亭”?
生:茅亭,就是茅草盖的亭子。
师:“茅亭”就是茅草盖的亭子。亭子的柱子也是茅草做的吗?风一吹,那亭子不就吹走了?
(生无语,似有所思)
师:再想一想,什么是“茅亭”?
(经过师生的讨论,得出茅亭就是由柱子搭起的,顶上用茅草盖着的亭子。)
师:你们不应该感谢他吗?没有他提出这个词语,你们会对“茅亭”有个准确的概念吗?
在这一片段中,孙老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放弃原来的预设,不仅教会了学生怎样提问,而且让学生在不断的指瑕中理解了“茅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救活”了一个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眼中的“差生”,唤醒了这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唤醒了这一班学生尊重他人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这个片段里不仅对“茅亭”这个词有了准确的概念,更把“尊重他人”永远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一片段中,学生不仅是在理解“茅亭”,更是在为自己的“人格”大厦奠基。
四、点拨美
很多时候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靠的就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孙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对“拨”与“拔”的教学堪称这方面的经典:
师: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的请举手。你喜欢哪一段?
生:我喜欢第七段。
师:请你把第七段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生:这一段写出了林冲和洪教头打得很激烈。
师:你喜欢打得激烈、打得精彩的。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李鹏展。
师:噢,少一字就跟国务院总理一样了(众笑)。李鹏,李鹏展。李鹏展同学读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总体来说,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有一个字读错了,谁听出来了,是哪一个字读错了?
生:应该是“拨”草寻蛇,他读成“拔”草寻蛇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这一段确实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刚才我看很多同学都找了这一段,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读)
师:(指着黑板)我们再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刚才那个同学把它读成了什么字?
生(齐答):拔。
师:拨草寻蛇的“拨”,右边是个什么字?(师边说边用红粉笔对“拨”和“拔”进行区别)
生:发。
师:一起再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两个动作。一个是“拨草”的动作,一个是“拔草”的动作。会做的上来。
一名同学上台,师将话筒交给他,说:假如这是一根棒,让你拨一拨草,你怎么做?
(生做拨草的动作)
师:噢,这是拨草的动作。你再用手做一做拔草的动作。
(生做拔草的动作)
师:噢,拔是从下往上拉,拨是左右拨动。懂了没有?
生:懂了。
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孙老师将学生的这一错误当做教学资源,点拨学生看字形、做动作来感受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正是由于孙老师十分到位的“点拨”,学生一下子便分辨出“拨”与“拔”的不同,同时为后面理解林冲的机智、心胸开阔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五、激励美
学生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孙双金语)。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动力。孙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句子,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答对了,表扬;答错了,也表扬,表扬他的勇气!”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学生消除了发言怕错的心理,大大激励了学生举手发表自己意见的积极性,所以这句话在孙老师的课堂里产生了奇异的效果——他的课堂上,学生个个“小手常举”。
下面是孙双金老师在广东中山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的一个片段:
师:好,愿意将自己的读书情况向大家汇报的请举手。孙老师最喜欢自告奋勇的同学,你举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手,还举起了你的自信,举起了你的勇敢!
(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
师:(环视教室,发现有几个学生还是没有举手)我第一个请一位暂时还没有举手的同学来读。(边说边走向最左列第二位学生)你来!
(生起立)
师:不举手也有不举手的理由,我们来了解一下。你想读哪一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请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读得较流利)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浩清。
师:孙老师听陈浩清的读呀,感觉读得非常流利,没有错一个字。陈浩清呀,读得已经不错了,刚才你的手为什么不举呢?实话实说。
生:不敢。
师:为什么不敢?
生:没有勇气。
师:没勇气,他说不敢。请你站起来,孙老师告诉你呀,小陈呀(生笑),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要有勇气。你相信自己了,就能逐步走向成功。如果你永远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就很难走向成功。现在读书是这样,长大后干任何事情都这样。我们为小陈今天读书的表现来点掌声!(掌声)
师:孙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们不会嘲笑你,小陈,好不好?请放大胆子!请坐!
是呀,当了解到陈浩清因“没勇气”而不敢举手的时候,孙老师没有责备,毫不做作地以朋友聊天的方式,称其为“小陈”,将对学生的激励如朋友劝告般和盘托出,一下子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正是孙老师的一声“小陈”,让陈浩清同学在随后的学习中信心倍增、小手高举。我相信,孙老师这一番激励的话已深深地刻在“小陈”的心中。
学生“踉跄”,有扶有放,循循善诱,方显教师点拨之功;
叫一声“小陈”,有自信才有成功!
教师导引,“拨草寻蛇”,因势利导,尽展课堂生机活力;
呼一句“洪教头”,真好汉才有真本事!
这是杨再隋教授在课后评点孙老师这堂课的魅力时即兴作的一首诗。这不仅是对孙老师这一节课的评点,也是对孙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总结。
这就是充满智慧的孙双金,这就是他那情智融通的美的语文课堂,这就是我们要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能焕发出生命张力和魅力的语文课堂!
(浙江省杭州市笕桥小学310021)
一、真诚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师亚曾这样说过:“进入课堂,我们应改满脑子的教案为满脑子的学生。”孙双金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课堂上,孙老师对学生的爱无微不至,尤其是他对学生的赞美、赏识总是发自内心的,显得如此真诚。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问题?(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读书,在有疑问的地方标问号)
师:学习最可贵的是发现问题,小问题有小进步,大问题有大进步。咱们看看谁有大进步。
生:作者为什么说30年后再来看老人?为什么不一年后来?
……
(学生相继提了不少问题。这时,有一位戴眼镜的女生站起来提问)
生:为什么那只鸟“扑棱棱”飞起来又落到原处呢?
师:你有一双慧眼哟,谁说你是近视眼,人家关注人,你连一只鸟都不放过!
听到孙老师这样一说,这个小女孩眼睛一亮,原来那种因戴眼镜而产生的难为情顿时烟消云散。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赞美,将师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实现了师生的零距离交流。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正是有了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得到了保护并被点燃,课堂洋溢着暖人的人文关怀。
二、变化美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虽然广大教师已认识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可在实践操作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闹”一些,往往采用或夸张、或做作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带来的只是一时的表面热闹。可是在孙双金老师的课堂上,那丰富多彩、极富个性的评价语却能令人久久回味。
如《走进李白》一课,有这样两个片段:
[片段1]教学《望庐山瀑布》
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朗诵。
生:《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笑声)你来朗诵。(生读略)
师:掌声!
(学生鼓掌)
师:把我带到了八重天,还没有到九重天,你们一起来朗诵,把我带到九重天。
……
[片段2]教学《夜宿山寺》
师:谁来诵一诵?最上边的女孩儿,你来。(生诵)
师:最后一句?
生:“恐惊天上人”。
师:听着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解放前。(笑)没有把我带到唐朝。你来。
(另一生诵)
师:到了宋朝了。(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
(生诵)
师:你认为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生:我认为带到了远古时期。(笑)
师:带到了远古时期?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
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你来。
(生诵)
师:掌声。
孙老师面对学生朗读的不到位,不是用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来评价,而是用调侃式的富于变化的评价语言——“带到了半空中”“带到了八重天”等,既含蓄地指出了学生应努力的方向,激励着学生不断“攀登”,也与感受诗仙李白的教学内容丝丝入扣。用孙老师自己的话说是“既轻松、诙谐又不冲淡教学的主题”。
三、唤醒美
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有时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这时,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给学生以指导、引领。
孙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就非常有针对性,有一下子唤醒学生辨别对与错、是与非的特效。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落花生》时的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生大眼瞪小眼,不会提问)
师:你们不要看我,我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还蛮正常的,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书上,请看书。
(生还是大眼瞪小眼)
师: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一个问题也不会提。当时,老师也没有教过我提问题。不过,没关系,我们都不会提问题,现在就开始学着提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看一看,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词语不懂呢?
(生寻找。不一会儿,坐在前排的一位男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
师:(来到这位男生身边)你来!
(其他学生一阵哄笑,都转过头去看他们的班主任。孙老师明白,他叫了这个班最差的学生)
师:你有什么不懂?
生:(怯生生的)孙老师,“妈妈说:‘我们就在后面的茅亭过这个节吧。’”句子中的“茅亭”是什么意思?
(其他学生又是一阵哄笑)
师:(严肃)他是你们班上最聪明的学生!他是你们班上最勇敢的学生!我首先表扬的就是他!他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你们全班除他以外没有一个人提出来。你们服不服?
生:不服!
师:那你们来回答,什么是“茅亭”?
生:茅亭,就是茅草盖的亭子。
师:“茅亭”就是茅草盖的亭子。亭子的柱子也是茅草做的吗?风一吹,那亭子不就吹走了?
(生无语,似有所思)
师:再想一想,什么是“茅亭”?
(经过师生的讨论,得出茅亭就是由柱子搭起的,顶上用茅草盖着的亭子。)
师:你们不应该感谢他吗?没有他提出这个词语,你们会对“茅亭”有个准确的概念吗?
在这一片段中,孙老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放弃原来的预设,不仅教会了学生怎样提问,而且让学生在不断的指瑕中理解了“茅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救活”了一个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眼中的“差生”,唤醒了这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唤醒了这一班学生尊重他人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这个片段里不仅对“茅亭”这个词有了准确的概念,更把“尊重他人”永远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一片段中,学生不仅是在理解“茅亭”,更是在为自己的“人格”大厦奠基。
四、点拨美
很多时候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靠的就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孙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对“拨”与“拔”的教学堪称这方面的经典:
师: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的请举手。你喜欢哪一段?
生:我喜欢第七段。
师:请你把第七段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生:这一段写出了林冲和洪教头打得很激烈。
师:你喜欢打得激烈、打得精彩的。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李鹏展。
师:噢,少一字就跟国务院总理一样了(众笑)。李鹏,李鹏展。李鹏展同学读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总体来说,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有一个字读错了,谁听出来了,是哪一个字读错了?
生:应该是“拨”草寻蛇,他读成“拔”草寻蛇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这一段确实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刚才我看很多同学都找了这一段,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读)
师:(指着黑板)我们再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刚才那个同学把它读成了什么字?
生(齐答):拔。
师:拨草寻蛇的“拨”,右边是个什么字?(师边说边用红粉笔对“拨”和“拔”进行区别)
生:发。
师:一起再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两个动作。一个是“拨草”的动作,一个是“拔草”的动作。会做的上来。
一名同学上台,师将话筒交给他,说:假如这是一根棒,让你拨一拨草,你怎么做?
(生做拨草的动作)
师:噢,这是拨草的动作。你再用手做一做拔草的动作。
(生做拔草的动作)
师:噢,拔是从下往上拉,拨是左右拨动。懂了没有?
生:懂了。
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孙老师将学生的这一错误当做教学资源,点拨学生看字形、做动作来感受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正是由于孙老师十分到位的“点拨”,学生一下子便分辨出“拨”与“拔”的不同,同时为后面理解林冲的机智、心胸开阔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五、激励美
学生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孙双金语)。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动力。孙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句子,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答对了,表扬;答错了,也表扬,表扬他的勇气!”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学生消除了发言怕错的心理,大大激励了学生举手发表自己意见的积极性,所以这句话在孙老师的课堂里产生了奇异的效果——他的课堂上,学生个个“小手常举”。
下面是孙双金老师在广东中山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的一个片段:
师:好,愿意将自己的读书情况向大家汇报的请举手。孙老师最喜欢自告奋勇的同学,你举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手,还举起了你的自信,举起了你的勇敢!
(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
师:(环视教室,发现有几个学生还是没有举手)我第一个请一位暂时还没有举手的同学来读。(边说边走向最左列第二位学生)你来!
(生起立)
师:不举手也有不举手的理由,我们来了解一下。你想读哪一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请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读得较流利)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浩清。
师:孙老师听陈浩清的读呀,感觉读得非常流利,没有错一个字。陈浩清呀,读得已经不错了,刚才你的手为什么不举呢?实话实说。
生:不敢。
师:为什么不敢?
生:没有勇气。
师:没勇气,他说不敢。请你站起来,孙老师告诉你呀,小陈呀(生笑),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要有勇气。你相信自己了,就能逐步走向成功。如果你永远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就很难走向成功。现在读书是这样,长大后干任何事情都这样。我们为小陈今天读书的表现来点掌声!(掌声)
师:孙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们不会嘲笑你,小陈,好不好?请放大胆子!请坐!
是呀,当了解到陈浩清因“没勇气”而不敢举手的时候,孙老师没有责备,毫不做作地以朋友聊天的方式,称其为“小陈”,将对学生的激励如朋友劝告般和盘托出,一下子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正是孙老师的一声“小陈”,让陈浩清同学在随后的学习中信心倍增、小手高举。我相信,孙老师这一番激励的话已深深地刻在“小陈”的心中。
学生“踉跄”,有扶有放,循循善诱,方显教师点拨之功;
叫一声“小陈”,有自信才有成功!
教师导引,“拨草寻蛇”,因势利导,尽展课堂生机活力;
呼一句“洪教头”,真好汉才有真本事!
这是杨再隋教授在课后评点孙老师这堂课的魅力时即兴作的一首诗。这不仅是对孙老师这一节课的评点,也是对孙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总结。
这就是充满智慧的孙双金,这就是他那情智融通的美的语文课堂,这就是我们要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能焕发出生命张力和魅力的语文课堂!
(浙江省杭州市笕桥小学3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