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及时对学生习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一、教师采用启发式批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师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把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特点,具体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采用启发式评语,引导学生加以改进。有位学生作文描写钓鱼过程比较简单,老师在评语中就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一开始是怎么钓的,鱼儿上钩了没有?然后又是怎么钓的,当时心里怎么想的,旁边有没有人提醒你?最后是怎样钓上来的?都应写得具体些。”学生描写事情关键部分时写道:“我当时心里想了很多。”老师在批语中可以启发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想到些什么?写出来才能让读者明白。”
根据学生爱表扬的特点,采取激励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句话写得恰到好处。”“这几句话优美生动!”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可以使学生品读出老师对他们作文的肯定和赞扬。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读到您赞扬我作文写得好的批语,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会更认真写作文,争取写得更好。”老师把鼓励的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心灵里,往往成为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
二、同学之间互评互改,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班简要地讲评,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何人手进行修改,统一评改标准,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评点作文。要求评改者从作文中找优点,并提出修改意见。从批改情况看,学生们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精心推敲,有眉批,又有总评。学生们喜爱同学相互批改作文的这种方式。有些学生在阅读同学作文时发现了对自己有益之处,学会了向别人学习;更多的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中锻炼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有些学生课后围着我兴奋地谈论互评互改作文的体会。有的说:“老师,您让我们给同学评改作文还真有意思。平时,同学之间作文都保密,不让他人看,现在有机会看同学的作文了。”有的说:“作文写真人真事,可以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有的说:“××同学的作文写得很有趣,好词好句真多。我给他算了一下,共用了15个成语。好厉害啊!”另一个学生接过去说:“是啊,他平时就是个书迷,这些成语大多是从书中积累的。”这样,学生欣赏同学的佳作,也学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
学生相互评点作文后,教师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既检查被评点学生的作文,又要验收同学的评点,为作文者和评改者分别打上等级分,并对优秀者给以表扬和加分,受到表扬的学生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三、参与评价榜样作文,汲取优秀习作营养
教师批改作文时,注意发现作文“尖子”和“尖子”作文,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优秀作文可让学生传阅,谈阅读后的体会。对榜样作文进行评价,学生觉得这些作文可感、可信、可比、可学,对自己以后作文很有借鉴价值。比如,老师表扬××同学作文开头写得好,并特别强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下次作文,学生们就注意写好作文的开头。如有的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的开头:“拉开记忆的闸门……”有的学生写《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的开头:“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用在哥哥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向优秀习作汲取营养,学生逐渐地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后,写上情真意切的评语以激励学生。可是有些学生不“领情”,一看了之,并不深究评语的含义。老师评语没有内化到学生心里,外化为学生行为。让学生结合老师评语,谈一下自己对作文的感受,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就会理解教师批语的含义,然后自己对习作进行认真修改,体验批改习作的艰辛。学生发现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更流畅了,就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责编 李景和)
一、教师采用启发式批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师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把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特点,具体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采用启发式评语,引导学生加以改进。有位学生作文描写钓鱼过程比较简单,老师在评语中就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一开始是怎么钓的,鱼儿上钩了没有?然后又是怎么钓的,当时心里怎么想的,旁边有没有人提醒你?最后是怎样钓上来的?都应写得具体些。”学生描写事情关键部分时写道:“我当时心里想了很多。”老师在批语中可以启发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想到些什么?写出来才能让读者明白。”
根据学生爱表扬的特点,采取激励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句话写得恰到好处。”“这几句话优美生动!”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可以使学生品读出老师对他们作文的肯定和赞扬。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读到您赞扬我作文写得好的批语,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会更认真写作文,争取写得更好。”老师把鼓励的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心灵里,往往成为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
二、同学之间互评互改,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班简要地讲评,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何人手进行修改,统一评改标准,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评点作文。要求评改者从作文中找优点,并提出修改意见。从批改情况看,学生们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精心推敲,有眉批,又有总评。学生们喜爱同学相互批改作文的这种方式。有些学生在阅读同学作文时发现了对自己有益之处,学会了向别人学习;更多的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中锻炼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有些学生课后围着我兴奋地谈论互评互改作文的体会。有的说:“老师,您让我们给同学评改作文还真有意思。平时,同学之间作文都保密,不让他人看,现在有机会看同学的作文了。”有的说:“作文写真人真事,可以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有的说:“××同学的作文写得很有趣,好词好句真多。我给他算了一下,共用了15个成语。好厉害啊!”另一个学生接过去说:“是啊,他平时就是个书迷,这些成语大多是从书中积累的。”这样,学生欣赏同学的佳作,也学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
学生相互评点作文后,教师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既检查被评点学生的作文,又要验收同学的评点,为作文者和评改者分别打上等级分,并对优秀者给以表扬和加分,受到表扬的学生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三、参与评价榜样作文,汲取优秀习作营养
教师批改作文时,注意发现作文“尖子”和“尖子”作文,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优秀作文可让学生传阅,谈阅读后的体会。对榜样作文进行评价,学生觉得这些作文可感、可信、可比、可学,对自己以后作文很有借鉴价值。比如,老师表扬××同学作文开头写得好,并特别强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下次作文,学生们就注意写好作文的开头。如有的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的开头:“拉开记忆的闸门……”有的学生写《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的开头:“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用在哥哥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向优秀习作汲取营养,学生逐渐地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后,写上情真意切的评语以激励学生。可是有些学生不“领情”,一看了之,并不深究评语的含义。老师评语没有内化到学生心里,外化为学生行为。让学生结合老师评语,谈一下自己对作文的感受,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就会理解教师批语的含义,然后自己对习作进行认真修改,体验批改习作的艰辛。学生发现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更流畅了,就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责编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