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审美性、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泼愉快地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找到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情境;导入;激活;意义;方法;原则
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倾刻间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获得新感受。
课堂情境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下面就浅谈一下个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 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教学应该置于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情境导入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1 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为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环节而不断注入活力。
2.2 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
2.3 有效利用多媒体等各类资源,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3. 情境导入方法
3.1 讲述故事,激发情趣。 以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是常用的方法。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既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在讲《离骚》这首诗时,估计到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兴趣不会太高,所以就用《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投江的那段以白话的形式导入,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一种悲壮,悲愤的情境,就有一种急于要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需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讲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2 呈现图片,直观感受。 图片具有直观、感性、具象化的特点,利用图片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甚至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次在讲《蜀道难》时,作者文中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对于平原长大的连山都没见过的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于是就在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十张图片,学生们通过图片看到了既高且危的蜀道,使同学们既受到了直观的视觉刺激,又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为学习这首诗就建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和态度倾向。
3.3 诗词引导,感受文采。运用古诗词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增加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也可以增加课堂的文化厚重感。在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我就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你见或者不见我》这首诗引入,学生虽然不知道全诗,但由于它在《非诚勿扰Ⅱ》中出现,学生立刻感受到现代诗的意境美,音乐美。
3.4 音乐陶冶,感受情境。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借以抒发情感。我们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传递美,陶冶性情的过程,与音乐要传达与人的东西本质是相同的,所以借以推动语文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课前播放部分《春江花月夜》琵琶曲,让学生感受琵琶的高昂,低沉,愉悦等音效。这样再讲诗中琵琶女弹奏精彩部分时就可以感受到,理解作者“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也就容易得多。
3.5 悬念导入,激发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
如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4. 情境导入应该把握的原则
4.1 设计导人要做到引人人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体现知识的趣味性。4.2 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程度及认识规律,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且具有意义。4.3 要紧扣、深挖、妙用教材,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4.4 “导入新课”的基础是“导”,既然“导”,在情境设置上就尽量简洁明快,达到目的即可,不可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4.5 教师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也是引入的关键,要让新课从开篇就扣紧人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语言艺术和个人魅力,既要准确、科学,又要生动、充满趣味。
虽然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但是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导入则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追求。教学情境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让语文课堂这朵绚烂之花常开不败。
【关键词】教学情境;导入;激活;意义;方法;原则
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倾刻间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获得新感受。
课堂情境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下面就浅谈一下个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 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教学应该置于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情境导入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1 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为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环节而不断注入活力。
2.2 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
2.3 有效利用多媒体等各类资源,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3. 情境导入方法
3.1 讲述故事,激发情趣。 以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是常用的方法。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既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在讲《离骚》这首诗时,估计到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兴趣不会太高,所以就用《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投江的那段以白话的形式导入,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一种悲壮,悲愤的情境,就有一种急于要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需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讲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2 呈现图片,直观感受。 图片具有直观、感性、具象化的特点,利用图片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甚至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次在讲《蜀道难》时,作者文中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对于平原长大的连山都没见过的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于是就在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十张图片,学生们通过图片看到了既高且危的蜀道,使同学们既受到了直观的视觉刺激,又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为学习这首诗就建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和态度倾向。
3.3 诗词引导,感受文采。运用古诗词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增加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也可以增加课堂的文化厚重感。在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我就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你见或者不见我》这首诗引入,学生虽然不知道全诗,但由于它在《非诚勿扰Ⅱ》中出现,学生立刻感受到现代诗的意境美,音乐美。
3.4 音乐陶冶,感受情境。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借以抒发情感。我们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传递美,陶冶性情的过程,与音乐要传达与人的东西本质是相同的,所以借以推动语文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课前播放部分《春江花月夜》琵琶曲,让学生感受琵琶的高昂,低沉,愉悦等音效。这样再讲诗中琵琶女弹奏精彩部分时就可以感受到,理解作者“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也就容易得多。
3.5 悬念导入,激发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
如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4. 情境导入应该把握的原则
4.1 设计导人要做到引人人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体现知识的趣味性。4.2 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程度及认识规律,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且具有意义。4.3 要紧扣、深挖、妙用教材,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4.4 “导入新课”的基础是“导”,既然“导”,在情境设置上就尽量简洁明快,达到目的即可,不可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4.5 教师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也是引入的关键,要让新课从开篇就扣紧人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语言艺术和个人魅力,既要准确、科学,又要生动、充满趣味。
虽然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但是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导入则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追求。教学情境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让语文课堂这朵绚烂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