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一则消息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学生填报的报考学校志愿,被某位招生的老师修改了。事先这位考生曾委托这位老师替他填报志愿,并把网上填报的密码等资料告诉了这位老师。后来考生更改了自己的志愿,老师知道后又将其改回原填的学校。考生报了警,警察查出是老师所为。老师向考生道歉并给予一定的赔偿,考生也上了想读的学校。故事到此应该结束了。但重要的是消息的最后一句是,老师被拘,将追究刑事责任。媒体报道这件案例,重点是提醒考生在高考期间保护好自己的相关资料。但事件中“替别人填报志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将受到刑事追究,实在是值得引起关注的司法进步。我以为,这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侵犯了作为体现人身自由的“选择权”。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之所以有意义,用老百姓话来讲“活得有滋味”,首先是自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一句话,长大了你要做什么?回答想做什么的都有。回答想做什么都不要紧,这是“选择教育”。更早的习俗“抓周”,孩子刚满周岁,摆出一堆不相干的东西,笔、钱币、印章……小手无论抓到什么,宾客都向当爹妈的一阵道喜。没得选的生活就没意义,奴隶最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后来有权选择自己生活的人出现了,他们就叫自由民。共产党得天下,挂在老百姓嘴上就一句话:“穷苦人当家作主了!”体现生活由自己做主的有一部法律即“婚姻法”。当年有个叫新凤霞的演员在评剧《刘巧儿》里最有名的一句唱:“从此自己找婆家呀!”一句就唱明白了婚姻法。
生活总是一步步向前走。那时除了找对象有了法定选择权,找工作呢?暂时没有!自主迁徙呢?也暂时没有。革命青年一块砖,哪时需要哪里搬,革命青年一片瓦,哪儿需要哪儿码。这是我在青少年时代所受职业教育的核心:服从安排。这种教育最“有效”的实践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记得给我们每人发了180元,就注销了上千万青年人的城市户口,一个个插进了穷乡僻壤,让本来就饥饿的穷困乡亲,还要分半碗粥给这些城里孩子。改革开放了,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就是有了选择工作的权利了。后来,大学生毕业也不再“分配”工作,而是自己找工作去。农民进城不再需要各级政府开“介绍信”,于是成千上万的农民主动进城接受市场经济再教育。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奇迹,最重要的是调动了中国人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发动机是更多的人有了选择职业和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尽管其他方面还有让我们不满意的局限,但是毕竟过上了“有选择权的生活”,在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这是中国成绩单上最根本的社会进步:一是老百姓可过“有选择权的生活”,二是老百姓开始在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当然对于每个人,还有第三句话“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
怎么讲这三句话?头一句是大势,社会允许其成员有选择权,比方说从婚姻自主,到自主择业和自主流动定居,就是不断赋予社会成员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第二是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这里强调个人承担选择后果并为之付出努力。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话,前一句讲选择就是取舍,后一句讲取舍中的价值取向。就是说不同的人,选择生活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引出了第三句话“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北京人在30年前,为了出国留学,卖掉了自家的四合院,留学后就在国外工作。退休带着自己在国外攒下的100万欧元回国定居,才知道当年自家的那套四合院升值到了1000万欧元。段子的结论是,投资需要远见。这个段子引起我的兴趣。若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生活的目标,那么这位先生这30年哪怕糊涂混日子,只要別卖掉老宅子,他最后人生账本上就是赢家。如果要讲“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他在老宅和留学之间,他选择了留学;在守着一间老房子过一辈子还是世界很精彩我要去看看,他选择了我要去看看。按照自己的选择,他生活一辈子,最后带上钱回故乡养老,我认为他真的生活得很好——选择过生活,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几十年人生账本绝不是空白。如果以财务结余作为标准,这位卖房留学先生这辈子四个字:白忙活了。但如果从生活的意义上说,是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守住老宅最后成为亿万房东的人这辈子也四个字:白瞎光阴。
生活的熊掌和鱼,在典籍里说了千百年,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孰取孰舍?这道选择题还真难说清楚……
(常朔摘自《扬子晚报》2017年1月11日)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之所以有意义,用老百姓话来讲“活得有滋味”,首先是自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一句话,长大了你要做什么?回答想做什么的都有。回答想做什么都不要紧,这是“选择教育”。更早的习俗“抓周”,孩子刚满周岁,摆出一堆不相干的东西,笔、钱币、印章……小手无论抓到什么,宾客都向当爹妈的一阵道喜。没得选的生活就没意义,奴隶最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后来有权选择自己生活的人出现了,他们就叫自由民。共产党得天下,挂在老百姓嘴上就一句话:“穷苦人当家作主了!”体现生活由自己做主的有一部法律即“婚姻法”。当年有个叫新凤霞的演员在评剧《刘巧儿》里最有名的一句唱:“从此自己找婆家呀!”一句就唱明白了婚姻法。
生活总是一步步向前走。那时除了找对象有了法定选择权,找工作呢?暂时没有!自主迁徙呢?也暂时没有。革命青年一块砖,哪时需要哪里搬,革命青年一片瓦,哪儿需要哪儿码。这是我在青少年时代所受职业教育的核心:服从安排。这种教育最“有效”的实践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记得给我们每人发了180元,就注销了上千万青年人的城市户口,一个个插进了穷乡僻壤,让本来就饥饿的穷困乡亲,还要分半碗粥给这些城里孩子。改革开放了,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就是有了选择工作的权利了。后来,大学生毕业也不再“分配”工作,而是自己找工作去。农民进城不再需要各级政府开“介绍信”,于是成千上万的农民主动进城接受市场经济再教育。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奇迹,最重要的是调动了中国人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发动机是更多的人有了选择职业和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尽管其他方面还有让我们不满意的局限,但是毕竟过上了“有选择权的生活”,在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这是中国成绩单上最根本的社会进步:一是老百姓可过“有选择权的生活”,二是老百姓开始在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当然对于每个人,还有第三句话“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
怎么讲这三句话?头一句是大势,社会允许其成员有选择权,比方说从婚姻自主,到自主择业和自主流动定居,就是不断赋予社会成员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第二是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这里强调个人承担选择后果并为之付出努力。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话,前一句讲选择就是取舍,后一句讲取舍中的价值取向。就是说不同的人,选择生活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引出了第三句话“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北京人在30年前,为了出国留学,卖掉了自家的四合院,留学后就在国外工作。退休带着自己在国外攒下的100万欧元回国定居,才知道当年自家的那套四合院升值到了1000万欧元。段子的结论是,投资需要远见。这个段子引起我的兴趣。若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生活的目标,那么这位先生这30年哪怕糊涂混日子,只要別卖掉老宅子,他最后人生账本上就是赢家。如果要讲“过好自己选择的生活”,他在老宅和留学之间,他选择了留学;在守着一间老房子过一辈子还是世界很精彩我要去看看,他选择了我要去看看。按照自己的选择,他生活一辈子,最后带上钱回故乡养老,我认为他真的生活得很好——选择过生活,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几十年人生账本绝不是空白。如果以财务结余作为标准,这位卖房留学先生这辈子四个字:白忙活了。但如果从生活的意义上说,是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守住老宅最后成为亿万房东的人这辈子也四个字:白瞎光阴。
生活的熊掌和鱼,在典籍里说了千百年,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孰取孰舍?这道选择题还真难说清楚……
(常朔摘自《扬子晚报》2017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