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危害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在玉米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有些病株在生长前期即表现多种异常,如病株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如笋状,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抽雄后病果穗一般较短小,基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除包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的黑粉包。包叶一般不易破裂,散出黑粉,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有丝状寄生维管束组织,这种丝状物只有在黑粉散落后才能显露出来,丝黑穗病名称即由此特征而来。雄穗整穗变成一个大黑粉包的较少,整穗受害的以主颖为基础膨大成黑粉包,外包白膜,以后白膜破裂,露出黑粉。黑粉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多数病穗往往保持原来穗形,仅有个别病穗受害变成黑粉包。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颖片变大增多,呈多叶状。雄花基部膨大,内有黑粉,由于病株果穗全部变成黑粉,毫无收成。病株率即等于损失率。在诊断玉米丝黑穗病时,要注意与黑粉病区别,丝黑穗病只危害果穗和雄穗,而黑粉病危害茎叶果穗和雄穗,病部增生的瘤状组织变成黑粉。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有康农玉108、康农玉901、鄂玉25、东 315、惠民379、源育16、创玉38、鄂玉16等品种。
2.农业防治:由于病菌通过残株和肥料在土壤中越冬,因此要消灭病株,在玉米收获时把病株集中烧毁,发病严重的田块进行轮作换茬。
3.拔除病株,减少病源:抽雄前根据病株在5叶期后表现为节间缩短,株型变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挺直等特征来识别病株,并及时把病株拔起送到田外,在玉米灌浆初期,发现病果穗不吐丝、有黑粉包的病株及时拔起送到田外,从而减轻第二年玉米田的菌源。
4.药剂拌种:感病品种推广中用种衣剂拌种,没有拌种的用160~200克萎锈福美双拌1公斤种子;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种子量的0.2%或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王明泉 邮编:152052)
玉米丝黑穗病是在玉米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有些病株在生长前期即表现多种异常,如病株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如笋状,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抽雄后病果穗一般较短小,基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除包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的黑粉包。包叶一般不易破裂,散出黑粉,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有丝状寄生维管束组织,这种丝状物只有在黑粉散落后才能显露出来,丝黑穗病名称即由此特征而来。雄穗整穗变成一个大黑粉包的较少,整穗受害的以主颖为基础膨大成黑粉包,外包白膜,以后白膜破裂,露出黑粉。黑粉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多数病穗往往保持原来穗形,仅有个别病穗受害变成黑粉包。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颖片变大增多,呈多叶状。雄花基部膨大,内有黑粉,由于病株果穗全部变成黑粉,毫无收成。病株率即等于损失率。在诊断玉米丝黑穗病时,要注意与黑粉病区别,丝黑穗病只危害果穗和雄穗,而黑粉病危害茎叶果穗和雄穗,病部增生的瘤状组织变成黑粉。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有康农玉108、康农玉901、鄂玉25、东 315、惠民379、源育16、创玉38、鄂玉16等品种。
2.农业防治:由于病菌通过残株和肥料在土壤中越冬,因此要消灭病株,在玉米收获时把病株集中烧毁,发病严重的田块进行轮作换茬。
3.拔除病株,减少病源:抽雄前根据病株在5叶期后表现为节间缩短,株型变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挺直等特征来识别病株,并及时把病株拔起送到田外,在玉米灌浆初期,发现病果穗不吐丝、有黑粉包的病株及时拔起送到田外,从而减轻第二年玉米田的菌源。
4.药剂拌种:感病品种推广中用种衣剂拌种,没有拌种的用160~200克萎锈福美双拌1公斤种子;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种子量的0.2%或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王明泉 邮编:15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