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次重大火灾伤亡事故,死亡原因主要以烟气中毒、窒息为主,而容易出现群死群伤的场所一般都设有机械防排烟系统,因此,机械防排烟系统的施工质量和功能可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机械防排烟系统测试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机械防排烟系统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關键词]消防 防排烟 问题 解析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23-01
1 概述
防排烟系统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初期给人们提供安全的疏散通道。机械排烟系统是把着火区域或通道的烟气排出,防止人窒息或中毒死亡;机械防烟系统是向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部位送风,使这些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形成局部正压,防止烟气进来,从而达到保护人员疏散的目的。
2 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防排烟风机
防排烟风机是机械防排烟系统的动力源和核心设备,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下:
(1)防排烟风机反转
因为电源线路的相序连接错乱,造成风机反转,结果造成了排烟变成了送风,火灾时烟气不仅不能正常排出,而且还抑制了烟气的排出,加上排烟口一般都安装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上,烟气被风吹下,影响疏散光线,吹下的烟气甚至直接把人呛死;同样,送风机也变成了排风,本来防止烟气进入的场所(应为正压),形成了负压,容易使烟气进入疏散通道,严重影响人员疏散。
解决办法:任意对调电源线A相、B相和C相两相的接线,即可让防排烟风机正常运转。
(2)防排烟风机控制方式少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要求,防排烟风机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现场手动、多线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控制,在一些智能化建筑中,还增加了BAS系统的控制。例如,一些车库未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缺少了多线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因为控制方式少,控制的可靠性就降低了,发生火灾风机启动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增加了人们疏散时的风险。
解决办法: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当设计依据规范有交叉时,应优先满足建筑本身属性,再考虑用途,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已经存在该问题的应增加缺少的控制方式。
(3)风机和动力电机不匹配
风机的功率应和电机的功率相配配,否则,就会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只听看到电机在转,而风机没有动作,也就不能有效进行排烟或送风了。
解决办法:设计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产品厂家应根据设计进行风机和电机一致性进行核实,监理单位进行产品进场把关,已经存在该问题的,更换电机。
(4)排烟风机排烟量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排烟量小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解决办法:更换或增加排烟风机,使排烟量满足设计要求。
(5)防排烟风机无双电源或双电源不能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进行切换
电源的供电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源数量和供电回路数量,防排烟风机作为动力装置,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运转,而不具备双电源和双回路就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解决办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消防审核意见书的要求进行电源和回路的施工。
2.2 风管和风道
风管和风道是连接防排烟风机和送风口或排烟口的桥梁,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
(1)风管和风道尺寸小于设计要求
风管和风道的尺寸小于设计尺寸是防排烟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建筑楼层高度较低的场所,更为常见。截面积小,在一定风量的情况下,风速大,对于排烟系统来讲容易造成防火阀动作早,排烟风机提前停止,缩短排烟时间,也就缩短了疏散时间;对于防烟系统来讲,送风口的风速大,防火门承受的压力大,难以开启甚至不能开启,不利于人员疏散。
解决办法: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当现场高度确实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考虑修改设计增加风机数量,减少风管或风道的敷设。
(2)风管和风道的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
风管或风道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截面对应的周长最小,对于矩形截面四条边尺寸越接近周长越小,即风和风管或风道的接触面越小,反之,接触面越大,接触面大,风阻就大,在风机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风量不足。
解决办法:风管和风道尺寸严格按照标准尺寸设计,当工程实际不能满足设计时,可考虑修改设计增加风机数量,减少风管或风道的敷设。
(3)排烟管道材质不符合要求
排烟管道应为不燃材料(A级)制作,一些工程为了装饰效果或造型,采取了一些所谓新型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管道,但是,其燃烧性能不能达到A级,火灾时就会扩大火灾的蔓延范围。
解决办法:排烟管道一定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对于不清楚燃烧性能的材料,应让产品厂家提供材料的第三方出具的燃烧性能检测报告。
(4)风管(风道)密封性差
风管(风道)密封性差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为漏风,排烟口往往测不到风速,即使测到,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办法:施工时每完成一段,应在黑暗的环境中,在风管中放置光源,密封,看连接处是否有光亮,如有光亮,则需要重新加强连接处的密封性。
2.3 风量和风速
风量和风速在防排烟系统里是两个不同的参数,风量合格,风速不一定合格,风速合格,风量也不一定合格。例如:在一个300m2的防烟分区,设有一个有效面积为0.3m2的排烟口,实测风速平均值为4m/s(风速小于10m/s,合格),则实际每小时排烟量为0.3m2×4m/s×3600s=4320m3,但是,按照设计,该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要求为300m2×60m3/h·㎡=18000m3,显然,实际排烟量远远小于设计要求,火灾时烟气不能及时的排出,将造成人员伤亡;反之当排烟量达到要求时,计算出的风速为16.7m/s,大于10m/s,风速太大,会缩短疏散时间,也不符合要求。
解决办法:对于机械排烟系统,风速的上限不能大于10m/s,风量不能小于防烟分区面积与60m3/h·㎡的乘积,当风速大时考虑增加排烟口的数量,但是排烟量一定达到要求;对于防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余压不小于25~30Pa,风速不大于7m/s,防烟楼梯间余压不小于40~50Pa,风速不大于7m/s,当风速超过7m/s时,可考虑在送风口位置增加风量调节阀,但余压一定满足要求。
2.4 防火阀
防火阀常见问题是选型不对或漏装,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可自熔断或电动关闭,但是有的工程选择了70℃的防火阀,这样就缩短了排烟时间,不利于人员疏散;而漏装防火阀则会造成火灾会顺着管道蔓延到其他的防火分区,造成火灾范围扩大。
解决办法:更换选型错误的防火阀,补装遗漏的防火阀。
3 结束语
防排烟系统虽然没有预报火灾的功能,也不具备灭火的功能,但是它具有救人的功能,火灾情况下,救人是放在第一位的,控制和扑救火灾则是其次,因此,防排烟系统功能的健全对于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
[關键词]消防 防排烟 问题 解析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23-01
1 概述
防排烟系统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初期给人们提供安全的疏散通道。机械排烟系统是把着火区域或通道的烟气排出,防止人窒息或中毒死亡;机械防烟系统是向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部位送风,使这些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形成局部正压,防止烟气进来,从而达到保护人员疏散的目的。
2 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防排烟风机
防排烟风机是机械防排烟系统的动力源和核心设备,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下:
(1)防排烟风机反转
因为电源线路的相序连接错乱,造成风机反转,结果造成了排烟变成了送风,火灾时烟气不仅不能正常排出,而且还抑制了烟气的排出,加上排烟口一般都安装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上,烟气被风吹下,影响疏散光线,吹下的烟气甚至直接把人呛死;同样,送风机也变成了排风,本来防止烟气进入的场所(应为正压),形成了负压,容易使烟气进入疏散通道,严重影响人员疏散。
解决办法:任意对调电源线A相、B相和C相两相的接线,即可让防排烟风机正常运转。
(2)防排烟风机控制方式少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要求,防排烟风机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现场手动、多线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控制,在一些智能化建筑中,还增加了BAS系统的控制。例如,一些车库未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缺少了多线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因为控制方式少,控制的可靠性就降低了,发生火灾风机启动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增加了人们疏散时的风险。
解决办法: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当设计依据规范有交叉时,应优先满足建筑本身属性,再考虑用途,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已经存在该问题的应增加缺少的控制方式。
(3)风机和动力电机不匹配
风机的功率应和电机的功率相配配,否则,就会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只听看到电机在转,而风机没有动作,也就不能有效进行排烟或送风了。
解决办法:设计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产品厂家应根据设计进行风机和电机一致性进行核实,监理单位进行产品进场把关,已经存在该问题的,更换电机。
(4)排烟风机排烟量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排烟量小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解决办法:更换或增加排烟风机,使排烟量满足设计要求。
(5)防排烟风机无双电源或双电源不能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进行切换
电源的供电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源数量和供电回路数量,防排烟风机作为动力装置,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运转,而不具备双电源和双回路就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解决办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消防审核意见书的要求进行电源和回路的施工。
2.2 风管和风道
风管和风道是连接防排烟风机和送风口或排烟口的桥梁,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
(1)风管和风道尺寸小于设计要求
风管和风道的尺寸小于设计尺寸是防排烟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建筑楼层高度较低的场所,更为常见。截面积小,在一定风量的情况下,风速大,对于排烟系统来讲容易造成防火阀动作早,排烟风机提前停止,缩短排烟时间,也就缩短了疏散时间;对于防烟系统来讲,送风口的风速大,防火门承受的压力大,难以开启甚至不能开启,不利于人员疏散。
解决办法: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当现场高度确实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考虑修改设计增加风机数量,减少风管或风道的敷设。
(2)风管和风道的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
风管或风道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截面对应的周长最小,对于矩形截面四条边尺寸越接近周长越小,即风和风管或风道的接触面越小,反之,接触面越大,接触面大,风阻就大,在风机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风量不足。
解决办法:风管和风道尺寸严格按照标准尺寸设计,当工程实际不能满足设计时,可考虑修改设计增加风机数量,减少风管或风道的敷设。
(3)排烟管道材质不符合要求
排烟管道应为不燃材料(A级)制作,一些工程为了装饰效果或造型,采取了一些所谓新型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管道,但是,其燃烧性能不能达到A级,火灾时就会扩大火灾的蔓延范围。
解决办法:排烟管道一定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对于不清楚燃烧性能的材料,应让产品厂家提供材料的第三方出具的燃烧性能检测报告。
(4)风管(风道)密封性差
风管(风道)密封性差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为漏风,排烟口往往测不到风速,即使测到,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办法:施工时每完成一段,应在黑暗的环境中,在风管中放置光源,密封,看连接处是否有光亮,如有光亮,则需要重新加强连接处的密封性。
2.3 风量和风速
风量和风速在防排烟系统里是两个不同的参数,风量合格,风速不一定合格,风速合格,风量也不一定合格。例如:在一个300m2的防烟分区,设有一个有效面积为0.3m2的排烟口,实测风速平均值为4m/s(风速小于10m/s,合格),则实际每小时排烟量为0.3m2×4m/s×3600s=4320m3,但是,按照设计,该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要求为300m2×60m3/h·㎡=18000m3,显然,实际排烟量远远小于设计要求,火灾时烟气不能及时的排出,将造成人员伤亡;反之当排烟量达到要求时,计算出的风速为16.7m/s,大于10m/s,风速太大,会缩短疏散时间,也不符合要求。
解决办法:对于机械排烟系统,风速的上限不能大于10m/s,风量不能小于防烟分区面积与60m3/h·㎡的乘积,当风速大时考虑增加排烟口的数量,但是排烟量一定达到要求;对于防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余压不小于25~30Pa,风速不大于7m/s,防烟楼梯间余压不小于40~50Pa,风速不大于7m/s,当风速超过7m/s时,可考虑在送风口位置增加风量调节阀,但余压一定满足要求。
2.4 防火阀
防火阀常见问题是选型不对或漏装,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可自熔断或电动关闭,但是有的工程选择了70℃的防火阀,这样就缩短了排烟时间,不利于人员疏散;而漏装防火阀则会造成火灾会顺着管道蔓延到其他的防火分区,造成火灾范围扩大。
解决办法:更换选型错误的防火阀,补装遗漏的防火阀。
3 结束语
防排烟系统虽然没有预报火灾的功能,也不具备灭火的功能,但是它具有救人的功能,火灾情况下,救人是放在第一位的,控制和扑救火灾则是其次,因此,防排烟系统功能的健全对于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