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英国庇护的俄罗斯前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于3月4日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因为受到神经毒剂的伤害而生命垂危。英国认定斯克里帕尔的中毒极有可能是来自俄罗斯的施害,一时间,英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陡然紧张。大打口水仗,相互驱逐外交官,英俄两国关系正因为这一中毒案件而跌至冰点。
3月4日,现年66岁的俄罗斯前间谍斯克里帕尔与33岁的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市街头一张长椅上昏迷不醒。三天后,英国警方确认,这对父女遭神经毒剂袭击。据英国媒体报道,警方在索尔兹伯里市一家意大利餐厅发现神经毒剂的痕迹,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前在那里用餐。这一中毒事件共造成21人接受治疗,其中包括斯克里帕尔父女在内的三人仍在住院。
针对这一中毒事件,英国警方反恐部门确认属于神经毒剂袭击,但拒绝公开是何物质以及具体投毒手段。尽管这一时间仍在调查中,但是英国当局和媒体认为俄罗斯难逃干系。3月8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如果查出俄方幕后操纵,英方将“予以妥善回应”。
今年66岁的斯克里帕尔曾是俄罗斯情报部门人员,其于1999年从俄罗斯情报总局退役,并于2004年在莫斯科被捕。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调查,早在1995年,斯克里帕尔就受雇于英国情报部门,提供俄情报总局在欧洲国家活动的有关情报。2006年,斯克里帕尔被控叛国罪并被判处13年监禁。2010年,美国和俄罗斯达成落网间谍交换协议,斯克里帕尔获释赴美,之后来到英国寻求庇护。
因为斯克里帕尔的中毒,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骤然转冷。3月12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议会发言称,俄罗斯“极有可能”应该为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承担责任。除此之外,特雷莎·梅还向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对这一事件做出“可信的解释”。针对英国对俄罗斯的“通牒”,美国表达了对盟友英国的支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已于3月底离职)表示,美国相信英国的调查及其估计,即可能是俄罗斯制造了这一神经毒剂袭击事件。
对于英国的指控,俄罗斯则予以坚决否认并认为这是英国的挑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这是英国议会的马戏表演。结论显而易见:又一次意在挑衅的政治宣传。”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所谓俄参与向斯克里帕尔投毒的言论实质上是英国方面的反俄宣传。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接受英国媒体访问时予以否认,并称“你们自己先搞清楚情况,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事”。
3月14日,“最后通牒”未能获得回应的英国决定祭出措施,驱逐23名俄罗斯驻英国的外交官,以报复俄罗斯涉嫌参与这一俄前特工“中毒”事件。据了解,这是自1985年以来英国针对俄外交官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标志着重返冷战时期的大规模外交驱逐。除了驱逐外交官之外,英国方面还表态称,“将不会有任何王室代表和内阁大臣”出席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除了单独对俄罗斯制裁外,英国还寻求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多个西方盟友的帮助,并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安理会上指责俄罗斯对英国使用化学武器。
对于英国方面的行动,俄罗斯也不甘示弱。俄驻英大使馆在社交网站发文说,英俄关系跌至“零下23摄氏度”,但俄罗斯不惧严寒。3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公告说,鉴于英国因“中毒”案对俄方实施不友好行为,俄方决定采取驱逐英国外交人员、关闭英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终止英国文化协会在俄活动等三项措施予以回应。
一时间,因为前特工的中毒案件,英俄两国关系跌至最低点。
针对英俄关系再度恶化,英国媒体回顾了近年来的英俄关系。2006年11月,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中毒,据称他在中毒前曾与两名前俄情报机构克格勃人员见面,怀疑被对方下毒。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英俄两国的关系的急冻,两国关系跌入低谷。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这一在英国眼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事件让双方关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访问俄罗斯,这是五年来英国外交大臣首次访俄,一度让人对两国关系破冰和升温抱有期望。然而,此次英国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外交报复行动,令两国关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为乌有。可以预见,双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对抗状态。
据了解,在苏联解体后,许多俄罗斯人因为各种因素离开俄罗斯,包括情报人员、政客、流亡寡头、车臣分裂分子以及富豪移民等。有统计称,在英国的俄罗斯人至少有30万,其中伦敦超过两万,以至于伦敦被称为“伦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这些留英之人通常比较有钱,能够为英国带来巨额投资,同时,这些具有复杂政治背景的人物对于英国的政治外交也有大价值,成为英国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棋子。然而,这些往往也成为了英俄关系不稳的重要因素。
对于英俄两国的外交对抗,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这起前俄国特工中毒案演变成冷战结束以来英俄之间最严重的外交冲突,数个星期内料可看到事态发展结果。在普京再度当选俄总统且外交态度强硬的现状下,英国选择与俄罗斯对抗很难取得胜利。可以预见,风波将渐渐平息,英国将继续与俄罗斯维持一种比其他欧洲大国如法国、德国等还要差的关系。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英俄此次危机如何收场,至少再次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存在的偏见之深。俄罗斯今后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会更加严峻,这种偏见也随时可能令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再次降温。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俄英关系。”德国《西部日报》称,随着英国“脱欧”,英国将更靠近美国,英俄关系未来将更为复杂。
(本刊综合整理)(编辑/陈胜东)
前间谍倒在英国街头
3月4日,现年66岁的俄罗斯前间谍斯克里帕尔与33岁的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市街头一张长椅上昏迷不醒。三天后,英国警方确认,这对父女遭神经毒剂袭击。据英国媒体报道,警方在索尔兹伯里市一家意大利餐厅发现神经毒剂的痕迹,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前在那里用餐。这一中毒事件共造成21人接受治疗,其中包括斯克里帕尔父女在内的三人仍在住院。
针对这一中毒事件,英国警方反恐部门确认属于神经毒剂袭击,但拒绝公开是何物质以及具体投毒手段。尽管这一时间仍在调查中,但是英国当局和媒体认为俄罗斯难逃干系。3月8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如果查出俄方幕后操纵,英方将“予以妥善回应”。
今年66岁的斯克里帕尔曾是俄罗斯情报部门人员,其于1999年从俄罗斯情报总局退役,并于2004年在莫斯科被捕。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调查,早在1995年,斯克里帕尔就受雇于英国情报部门,提供俄情报总局在欧洲国家活动的有关情报。2006年,斯克里帕尔被控叛国罪并被判处13年监禁。2010年,美国和俄罗斯达成落网间谍交换协议,斯克里帕尔获释赴美,之后来到英国寻求庇护。
英俄关系急剧冷冻
因为斯克里帕尔的中毒,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骤然转冷。3月12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议会发言称,俄罗斯“极有可能”应该为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承担责任。除此之外,特雷莎·梅还向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对这一事件做出“可信的解释”。针对英国对俄罗斯的“通牒”,美国表达了对盟友英国的支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已于3月底离职)表示,美国相信英国的调查及其估计,即可能是俄罗斯制造了这一神经毒剂袭击事件。
对于英国的指控,俄罗斯则予以坚决否认并认为这是英国的挑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这是英国议会的马戏表演。结论显而易见:又一次意在挑衅的政治宣传。”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所谓俄参与向斯克里帕尔投毒的言论实质上是英国方面的反俄宣传。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接受英国媒体访问时予以否认,并称“你们自己先搞清楚情况,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事”。
3月14日,“最后通牒”未能获得回应的英国决定祭出措施,驱逐23名俄罗斯驻英国的外交官,以报复俄罗斯涉嫌参与这一俄前特工“中毒”事件。据了解,这是自1985年以来英国针对俄外交官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标志着重返冷战时期的大规模外交驱逐。除了驱逐外交官之外,英国方面还表态称,“将不会有任何王室代表和内阁大臣”出席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除了单独对俄罗斯制裁外,英国还寻求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多个西方盟友的帮助,并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安理会上指责俄罗斯对英国使用化学武器。
对于英国方面的行动,俄罗斯也不甘示弱。俄驻英大使馆在社交网站发文说,英俄关系跌至“零下23摄氏度”,但俄罗斯不惧严寒。3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公告说,鉴于英国因“中毒”案对俄方实施不友好行为,俄方决定采取驱逐英国外交人员、关闭英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终止英国文化协会在俄活动等三项措施予以回应。
一时间,因为前特工的中毒案件,英俄两国关系跌至最低点。
英俄关系长期紧张
针对英俄关系再度恶化,英国媒体回顾了近年来的英俄关系。2006年11月,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中毒,据称他在中毒前曾与两名前俄情报机构克格勃人员见面,怀疑被对方下毒。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英俄两国的关系的急冻,两国关系跌入低谷。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这一在英国眼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事件让双方关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访问俄罗斯,这是五年来英国外交大臣首次访俄,一度让人对两国关系破冰和升温抱有期望。然而,此次英国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外交报复行动,令两国关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为乌有。可以预见,双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对抗状态。
据了解,在苏联解体后,许多俄罗斯人因为各种因素离开俄罗斯,包括情报人员、政客、流亡寡头、车臣分裂分子以及富豪移民等。有统计称,在英国的俄罗斯人至少有30万,其中伦敦超过两万,以至于伦敦被称为“伦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这些留英之人通常比较有钱,能够为英国带来巨额投资,同时,这些具有复杂政治背景的人物对于英国的政治外交也有大价值,成为英国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棋子。然而,这些往往也成为了英俄关系不稳的重要因素。
英俄关系走向
对于英俄两国的外交对抗,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这起前俄国特工中毒案演变成冷战结束以来英俄之间最严重的外交冲突,数个星期内料可看到事态发展结果。在普京再度当选俄总统且外交态度强硬的现状下,英国选择与俄罗斯对抗很难取得胜利。可以预见,风波将渐渐平息,英国将继续与俄罗斯维持一种比其他欧洲大国如法国、德国等还要差的关系。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英俄此次危机如何收场,至少再次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存在的偏见之深。俄罗斯今后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会更加严峻,这种偏见也随时可能令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再次降温。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俄英关系。”德国《西部日报》称,随着英国“脱欧”,英国将更靠近美国,英俄关系未来将更为复杂。
(本刊综合整理)(编辑/陈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