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彭玉文《别的一番天地》一文(《读书》一九九三年第五期),其中对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的评价,可谓深得吾心。现在稍作补充。
耶稣之为耶稣在于他是一名战士!他没有在冲突中分裂或退却,而是加入到冲突之中。每时每刻他都在与自己搏斗,艰难地征服着面临的一切。每跨出一步,地上皆是汗迹和血痕,苦难是他一生的写照。尤其感人的是在十字架上那最后的渴望,这是一个长长的幻觉(电影长达三十分钟,小说占了最后的三章):他被天使从十字架上救出,与抹大拉的马利亚做爱、结婚,抹大拉的马利亚死后,他又与另一个马利亚结合,同时还与马利亚的妹妹马大私通,隐名埋姓,过着幸福的日子。当垂暮来临之时,终被昔日的门徒犹大认出,斥之为叛徒,而猛然觉悟,挣扎着向十字架爬去,要献身在至高的荣耀之处。正统信徒们最不能接受的这一段恰恰是耶稣人性最强烈的突现,他之战胜这最后的诱惑,毅然走向十字架,恰恰又是耶稣神性最完美的成全。这使我想起三部“对观福音书”都详尽地记录的一段文字:耶稣被捕前的那个深夜,在客西马尼园独自祈祷:“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苦杯离开,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是福音书中独一无二的一次写出耶稣的忧伤,源于热爱人生与完成使命的致命矛盾的忧伤。我以为,正是唯一的这次描写触动了卡赞扎基斯的文思,写下了这部充满巨大张力的杰作,刻画出这么一位在痛苦中挣扎的耶稣形象。正如作者在自序中说:“如果基督身上没有这一温暖的人的因素,他就永远不会这样令人哀悯地深深感动我们的心,他也就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楷模。”
在卡赞扎基斯之前,十七世纪的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以“耶酥的神秘”为题也感人至深地挖掘了耶酥身上的人性因素,可以说是先得其心。“耶酥在受难中忍受着别人所加给他的苦痛,然而他在忧伤中却忍受着他自己所加给自己的苦痛,‘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他仅仅祈祷过一次要这杯离开,然后就顺从了。”“耶酥既是处于忧伤之中、处于最大的痛苦之中,就让我们祈祷得格外长久吧!”
因此,读这部书,不仅仅是读一部新的耶酥传记,更主要的是去体验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在痛苦、诱惑与死亡之中坚挺着。人之一生皆由这些障碍构成,在障碍前倒下的,那么,障碍将成为他屈辱的墓碑。越过障碍的,障碍就变成一个个新的路标,指向那“一片大和谐”的地方,前行,前行……
耶稣之为耶稣在于他是一名战士!他没有在冲突中分裂或退却,而是加入到冲突之中。每时每刻他都在与自己搏斗,艰难地征服着面临的一切。每跨出一步,地上皆是汗迹和血痕,苦难是他一生的写照。尤其感人的是在十字架上那最后的渴望,这是一个长长的幻觉(电影长达三十分钟,小说占了最后的三章):他被天使从十字架上救出,与抹大拉的马利亚做爱、结婚,抹大拉的马利亚死后,他又与另一个马利亚结合,同时还与马利亚的妹妹马大私通,隐名埋姓,过着幸福的日子。当垂暮来临之时,终被昔日的门徒犹大认出,斥之为叛徒,而猛然觉悟,挣扎着向十字架爬去,要献身在至高的荣耀之处。正统信徒们最不能接受的这一段恰恰是耶稣人性最强烈的突现,他之战胜这最后的诱惑,毅然走向十字架,恰恰又是耶稣神性最完美的成全。这使我想起三部“对观福音书”都详尽地记录的一段文字:耶稣被捕前的那个深夜,在客西马尼园独自祈祷:“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苦杯离开,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是福音书中独一无二的一次写出耶稣的忧伤,源于热爱人生与完成使命的致命矛盾的忧伤。我以为,正是唯一的这次描写触动了卡赞扎基斯的文思,写下了这部充满巨大张力的杰作,刻画出这么一位在痛苦中挣扎的耶稣形象。正如作者在自序中说:“如果基督身上没有这一温暖的人的因素,他就永远不会这样令人哀悯地深深感动我们的心,他也就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楷模。”
在卡赞扎基斯之前,十七世纪的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以“耶酥的神秘”为题也感人至深地挖掘了耶酥身上的人性因素,可以说是先得其心。“耶酥在受难中忍受着别人所加给他的苦痛,然而他在忧伤中却忍受着他自己所加给自己的苦痛,‘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他仅仅祈祷过一次要这杯离开,然后就顺从了。”“耶酥既是处于忧伤之中、处于最大的痛苦之中,就让我们祈祷得格外长久吧!”
因此,读这部书,不仅仅是读一部新的耶酥传记,更主要的是去体验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在痛苦、诱惑与死亡之中坚挺着。人之一生皆由这些障碍构成,在障碍前倒下的,那么,障碍将成为他屈辱的墓碑。越过障碍的,障碍就变成一个个新的路标,指向那“一片大和谐”的地方,前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