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必要资源。在此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拟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浅作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班级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已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便捷、高效是其显著特征。微信、QQ、贴吧等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体现教学互动功能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班级管理,这些媒介的合理使用可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引发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
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他们或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认知偏差,或不适应校园生活,过于依赖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视频不能自拔,有如吸食“电子鸦片”。他们往往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不积极参加活动,表现为沉郁颓废、悲观消极、自大狂傲,孤僻自我等,已严重影响了修学成效和身心健康。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也由于学生来源广泛、上课教室不固定等因素增加了难度。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1]。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班级观念已经有所淡化,功能也有所退化,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管理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锐意改革,在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功效,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目前,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班级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把它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如QQ群、微信群、电子信箱等来辅助管理,这些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在应用中普遍还存在缺乏整合的现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一)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便捷高效
新生一入校,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了解学生,从而能够及时、针对性的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但劳动强度会很大。如果班主任能够建立一个“学生档案数据库”,就可以轻松便捷地跟踪学生,掌握到第一手资料,既能及时记录、适时更新,也能方便统计和分析。笔者的做法是:先建一个总文件夹(ⅩⅩ班学生档案库),然后再分建“新生基本信息表”、“班级通讯录”、“日常表现记录表”、“住宿生分布表”等若干个文档,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量化考核情况等信息,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不让“问题”过夜。这些数据还能为我们书写毕业鉴定评语,整理学生成长档案提供可靠的素材,能向家长客观反映孩子的总体表现,也能为班主任积累丰富的工作案例。我们班主任经常利用EXCEL程序来统计学生学习成绩,了解班级及格率、优分率和查分率,为督促学生学习,强化学风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我们在电脑或手机下载使用泛雅丽超星教学平台,可以输入班级管理的基本信息,内容全面,既方便存储、更新,又利于师生交流、查询,还能及时发布信息,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共育英才
我们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对你说,我的孩子交给学校和你了,我们放心,孩子如果惹事生非,你们要打要骂,我们都支持。先不论教师能否体罚学生,而是应该从家长的表态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总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却不知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关键。家长应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和爱好等,既不是一味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是“包办替代”或放任自流。因而,我们要重视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家长工作忙或家庭琐事多,如果过于依赖打电话或约谈,双方都未必有时间。如果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在家长与学校之间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通过交谈、讲座、推荐好的文章等形式,使家长、学校实现相互间的有效沟通,使学校和家长能直接了解班级和成员的动态,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表现,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三)建立班级管理工作平台,节时省力
通过个人博客、贴吧、微博、E-Mail、QQ、微信等各类网络工具,可建立班级管理的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开放的、互动性強的空间[2],促进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同现实环境一样,他们可在这里交流心得,畅谈体会,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凝心聚力,并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另外,通过平台,班级成员可对班级进行有效监督,针对管理中存在问题,适时反映,各抒己见,而班主任或辅导员能掌握班级动态,因势利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实践证明,以往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工作部署或培训指导,费时费力,效果也不理想,而通过平台,上述工作更显得直观、清晰和富有成效。
总之,对于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的一定的挑战,但是也提供一定的发展契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曹志栋.互联网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J].2017,30:200.
[2]王美.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措施.神州[J].2017,26:208.
作者简介:王海军(197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班级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已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便捷、高效是其显著特征。微信、QQ、贴吧等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体现教学互动功能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班级管理,这些媒介的合理使用可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引发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
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他们或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认知偏差,或不适应校园生活,过于依赖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视频不能自拔,有如吸食“电子鸦片”。他们往往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不积极参加活动,表现为沉郁颓废、悲观消极、自大狂傲,孤僻自我等,已严重影响了修学成效和身心健康。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也由于学生来源广泛、上课教室不固定等因素增加了难度。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1]。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班级观念已经有所淡化,功能也有所退化,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管理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锐意改革,在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功效,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目前,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班级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把它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如QQ群、微信群、电子信箱等来辅助管理,这些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在应用中普遍还存在缺乏整合的现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一)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便捷高效
新生一入校,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了解学生,从而能够及时、针对性的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但劳动强度会很大。如果班主任能够建立一个“学生档案数据库”,就可以轻松便捷地跟踪学生,掌握到第一手资料,既能及时记录、适时更新,也能方便统计和分析。笔者的做法是:先建一个总文件夹(ⅩⅩ班学生档案库),然后再分建“新生基本信息表”、“班级通讯录”、“日常表现记录表”、“住宿生分布表”等若干个文档,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量化考核情况等信息,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不让“问题”过夜。这些数据还能为我们书写毕业鉴定评语,整理学生成长档案提供可靠的素材,能向家长客观反映孩子的总体表现,也能为班主任积累丰富的工作案例。我们班主任经常利用EXCEL程序来统计学生学习成绩,了解班级及格率、优分率和查分率,为督促学生学习,强化学风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我们在电脑或手机下载使用泛雅丽超星教学平台,可以输入班级管理的基本信息,内容全面,既方便存储、更新,又利于师生交流、查询,还能及时发布信息,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共育英才
我们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对你说,我的孩子交给学校和你了,我们放心,孩子如果惹事生非,你们要打要骂,我们都支持。先不论教师能否体罚学生,而是应该从家长的表态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总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却不知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关键。家长应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和爱好等,既不是一味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是“包办替代”或放任自流。因而,我们要重视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家长工作忙或家庭琐事多,如果过于依赖打电话或约谈,双方都未必有时间。如果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在家长与学校之间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通过交谈、讲座、推荐好的文章等形式,使家长、学校实现相互间的有效沟通,使学校和家长能直接了解班级和成员的动态,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表现,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三)建立班级管理工作平台,节时省力
通过个人博客、贴吧、微博、E-Mail、QQ、微信等各类网络工具,可建立班级管理的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开放的、互动性強的空间[2],促进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同现实环境一样,他们可在这里交流心得,畅谈体会,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凝心聚力,并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另外,通过平台,班级成员可对班级进行有效监督,针对管理中存在问题,适时反映,各抒己见,而班主任或辅导员能掌握班级动态,因势利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实践证明,以往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工作部署或培训指导,费时费力,效果也不理想,而通过平台,上述工作更显得直观、清晰和富有成效。
总之,对于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的一定的挑战,但是也提供一定的发展契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曹志栋.互联网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J].2017,30:200.
[2]王美.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措施.神州[J].2017,26:208.
作者简介:王海军(197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