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知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认为,一个人最优雅迷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姿态,不是舞台上的狂歌劲舞,不是阳光下的健步如飞,而是阅读。一个有书卷气的人,他的生活往往最有质量。书卷气从哪里来?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美文在线】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瑞士)黑塞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品评】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获得“心的教养”,他倡导“爱的阅读”和有效阅读,即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只追求心灵之所得。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对完整的人格和个性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缺少个性,即使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提高自我修养。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因为经典作品的内蕴丰富、语言精美,就像取之不尽的宝库。读者带着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所以,文中强调“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今日为何读《论语》 陆沉
最近,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访问了一个名叫李里的年轻人,他自学成才,被四川师范大学破格聘用为教师,开堂讲授“国学”课程。令人啧啧称奇的并不仅仅是他自十四岁在一次化妆舞会上试穿长衫后一直未脱,更是这位“长衫先生”节假日辅导市民研读以《论语》为首的“四书”,反应十分热烈。镜头过处,黑压压一片埋头做笔记的人群。
几个月前,本地有媒体邀请一些大中学教师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头一讲便是说《论语》。没想到来听讲的中学生及其家长提问踊跃。
再有一例,发生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台大教授傅佩荣,曾被岛内一“领导人”招去传授儒家思想。孰料,该“领导人”心猿意马,无志于学。傅教授随后就在社会上公开讲起了研究《论语》二十年之心得。他以现代观念详细解读《论语》二十篇的每一句、每一字。今年录制成有声书,畅销不衰。许多父母在接送孩子途中与孩子一起收听,听书入迷,均欲罢不能。
质朴的书生、苦心的教师,他们动机单纯,希望藉《论语》的研读,让大众了解非教条化的孔子学说;呼吁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引导大众对以孔子思想为中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亲切之感。民间自发地对孔子有兴趣,对《论语》表喜欢,这也是值得鼓励之事。若问大众为什么会有读《论语》的热情,无他,学习做人处事、寻求身心安宁而已。“小夫子”李里的解释是:“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付出的代价是道德缺失,人性沦丧。”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好吧,如果回头读《论语》,或者从《论语》再,出发,能帮助当世的生活,重拾自己的精神,恢复自己的人性,那就算不得什么复古,毋宁说是一种复苏。于此,政府和社会的精英阶层更应当予以体察、关切。 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有赖于文化理念作基础。这一套理念,当然是融铸了中西原本剧烈冲突的文化,而重新确认我们的历史文化基因,则使大家都能投入到自觉的文化创新之中。
元旦试笔,知道冬寒之下,尚有温暖的伏流,让人涌起深沉的喜悦。
【品评】
本文以“今日为何读《论语》”为题,设下疑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文中,作者并不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先列举人们踊跃读《论语》的三个例子,进而明确地亮出观点——“民间自发地对孔子有兴趣,对《论语》表喜欢,这也是值得鼓励之事”。为什么值得鼓励呢?作者结合“小夫子”李里的解释,指出“回头读《论语》,或者从《论语》再出发,能帮助当世的生活,重拾自己的精神,恢复自己的人性”;而且“重新确认我们的历史文化基因”,“使大家都能投入自觉的文化创新”,有利于“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综观全文,见解高屋建瓴,分析入情入理,行文简洁晓畅,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读书的感悟 李维威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人们求知、求索、求证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用渴望去求知,用胆识去求索,用恒心去求证,才能将自己的人生乐章演奏得更为辉煌。
求知。综观历史,放眼现代,无数仁人志士、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苦跋涉的求知路。没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就不要去读书,这是求知的先决条件。为娱乐消遣而去读书不是求知,打发时间更不是求知。读书就要有所知,有所得,有所获。为求知而读书,是人生获得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求索。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学习的知识越多,就会感到心中的疑惑越多,需要读的书越多。有人曾用一道弧的长短来形容获得知识的多少:弧线越长,接触外界的空间就越大,就感到要学的东西和未知的领域越多。读书应该上下而求索,求索是求知的深化,读书之后,别开生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这才说得上是用功、用心来读书。带着问题读书,带着疑问读书,不人云亦云。从一定意义上说,求索的过程就是打破传统、破除固定思维模式的过程,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改革需要的重要一环。
求证。这不但是一种读书的态度,也是一种工作的精神。科学实验是求证,社会实践是求证,追求真理也是求证。求证是读书的最高境界。生活中,为什么许多人只把路走了一半就退缩了?其实,读书也需要一种无畏的精神和超人的勇气。虽然他们在求知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求索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用恒心去求证。书虽然读了,却一知半解,所以也就没有领略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风光与豪情,没有品尝到求证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作家冰心曾写道:“一个人应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里来?那就是多读书,读有趣的书,做有趣的人,做求知、求索、求证的读书人。这样,你的内心世界才会丰富。你的视野才会开阔,你的见解才会独到,你的心情才会快乐,你的生活才会幸福,你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品评】
读书犹如登山。登山,在山脚、山腰、山顶看到的风景各不相同,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在读书的过程中,求知、求索、求证各自的底蕴及获取的内涵有异,因为“过程决定结果”。
全文观点鲜明,逐层递进,结构严谨,对“一个人应像一朵花”等名人言论的引述妥帖而精当。
永远的唐诗宋词 梁宇广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我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对那些诗词歌赋当时虽大多不解其意,但每一次读起来都是那么的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在地坪上,比赛看谁背的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和“诗鬼”之称的父亲。为此。小小的我得意了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的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常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啊!
感谢唐诗宋词,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太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超尘悲壮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致的玉箫,灯是那华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的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酒兴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了。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于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暇,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偕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读唐诗宋词,不仅仅应该用眼睛去读,还应该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品评】
文章以“永远的唐诗宋词”为题,“永远”意味着渗透了人文精神的唐诗宋词,不仅在过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来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作者围绕自己“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娓娓道来,行文多用短句;四字短语和修饰性短语整齐排列,形成一系列的排比句式(例如“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等);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
知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认为,一个人最优雅迷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姿态,不是舞台上的狂歌劲舞,不是阳光下的健步如飞,而是阅读。一个有书卷气的人,他的生活往往最有质量。书卷气从哪里来?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美文在线】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瑞士)黑塞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品评】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获得“心的教养”,他倡导“爱的阅读”和有效阅读,即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只追求心灵之所得。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对完整的人格和个性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缺少个性,即使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提高自我修养。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因为经典作品的内蕴丰富、语言精美,就像取之不尽的宝库。读者带着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所以,文中强调“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今日为何读《论语》 陆沉
最近,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访问了一个名叫李里的年轻人,他自学成才,被四川师范大学破格聘用为教师,开堂讲授“国学”课程。令人啧啧称奇的并不仅仅是他自十四岁在一次化妆舞会上试穿长衫后一直未脱,更是这位“长衫先生”节假日辅导市民研读以《论语》为首的“四书”,反应十分热烈。镜头过处,黑压压一片埋头做笔记的人群。
几个月前,本地有媒体邀请一些大中学教师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头一讲便是说《论语》。没想到来听讲的中学生及其家长提问踊跃。
再有一例,发生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台大教授傅佩荣,曾被岛内一“领导人”招去传授儒家思想。孰料,该“领导人”心猿意马,无志于学。傅教授随后就在社会上公开讲起了研究《论语》二十年之心得。他以现代观念详细解读《论语》二十篇的每一句、每一字。今年录制成有声书,畅销不衰。许多父母在接送孩子途中与孩子一起收听,听书入迷,均欲罢不能。
质朴的书生、苦心的教师,他们动机单纯,希望藉《论语》的研读,让大众了解非教条化的孔子学说;呼吁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引导大众对以孔子思想为中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亲切之感。民间自发地对孔子有兴趣,对《论语》表喜欢,这也是值得鼓励之事。若问大众为什么会有读《论语》的热情,无他,学习做人处事、寻求身心安宁而已。“小夫子”李里的解释是:“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付出的代价是道德缺失,人性沦丧。”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好吧,如果回头读《论语》,或者从《论语》再,出发,能帮助当世的生活,重拾自己的精神,恢复自己的人性,那就算不得什么复古,毋宁说是一种复苏。于此,政府和社会的精英阶层更应当予以体察、关切。 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有赖于文化理念作基础。这一套理念,当然是融铸了中西原本剧烈冲突的文化,而重新确认我们的历史文化基因,则使大家都能投入到自觉的文化创新之中。
元旦试笔,知道冬寒之下,尚有温暖的伏流,让人涌起深沉的喜悦。
【品评】
本文以“今日为何读《论语》”为题,设下疑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文中,作者并不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先列举人们踊跃读《论语》的三个例子,进而明确地亮出观点——“民间自发地对孔子有兴趣,对《论语》表喜欢,这也是值得鼓励之事”。为什么值得鼓励呢?作者结合“小夫子”李里的解释,指出“回头读《论语》,或者从《论语》再出发,能帮助当世的生活,重拾自己的精神,恢复自己的人性”;而且“重新确认我们的历史文化基因”,“使大家都能投入自觉的文化创新”,有利于“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综观全文,见解高屋建瓴,分析入情入理,行文简洁晓畅,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读书的感悟 李维威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人们求知、求索、求证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用渴望去求知,用胆识去求索,用恒心去求证,才能将自己的人生乐章演奏得更为辉煌。
求知。综观历史,放眼现代,无数仁人志士、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苦跋涉的求知路。没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就不要去读书,这是求知的先决条件。为娱乐消遣而去读书不是求知,打发时间更不是求知。读书就要有所知,有所得,有所获。为求知而读书,是人生获得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求索。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学习的知识越多,就会感到心中的疑惑越多,需要读的书越多。有人曾用一道弧的长短来形容获得知识的多少:弧线越长,接触外界的空间就越大,就感到要学的东西和未知的领域越多。读书应该上下而求索,求索是求知的深化,读书之后,别开生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这才说得上是用功、用心来读书。带着问题读书,带着疑问读书,不人云亦云。从一定意义上说,求索的过程就是打破传统、破除固定思维模式的过程,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改革需要的重要一环。
求证。这不但是一种读书的态度,也是一种工作的精神。科学实验是求证,社会实践是求证,追求真理也是求证。求证是读书的最高境界。生活中,为什么许多人只把路走了一半就退缩了?其实,读书也需要一种无畏的精神和超人的勇气。虽然他们在求知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求索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用恒心去求证。书虽然读了,却一知半解,所以也就没有领略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风光与豪情,没有品尝到求证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作家冰心曾写道:“一个人应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里来?那就是多读书,读有趣的书,做有趣的人,做求知、求索、求证的读书人。这样,你的内心世界才会丰富。你的视野才会开阔,你的见解才会独到,你的心情才会快乐,你的生活才会幸福,你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品评】
读书犹如登山。登山,在山脚、山腰、山顶看到的风景各不相同,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在读书的过程中,求知、求索、求证各自的底蕴及获取的内涵有异,因为“过程决定结果”。
全文观点鲜明,逐层递进,结构严谨,对“一个人应像一朵花”等名人言论的引述妥帖而精当。
永远的唐诗宋词 梁宇广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我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对那些诗词歌赋当时虽大多不解其意,但每一次读起来都是那么的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在地坪上,比赛看谁背的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和“诗鬼”之称的父亲。为此。小小的我得意了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的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常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啊!
感谢唐诗宋词,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太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超尘悲壮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致的玉箫,灯是那华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的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酒兴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了。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于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暇,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偕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读唐诗宋词,不仅仅应该用眼睛去读,还应该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品评】
文章以“永远的唐诗宋词”为题,“永远”意味着渗透了人文精神的唐诗宋词,不仅在过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来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作者围绕自己“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娓娓道来,行文多用短句;四字短语和修饰性短语整齐排列,形成一系列的排比句式(例如“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等);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