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先生永远在一起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我从徐中玉先生主持的“文艺学——现当代文艺理论问题”研究生毕业,到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已经三年了。
  在徐先生身邊读研究生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思绪沉浸在这一段回忆之中的时候,我心头总是不自禁地升起一股暖暖的情愫。记得当年考研究生“放榜”之前,我托系里的青年教师宋琳向徐先生打听消息。宋琳说话是福建口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楚。他问徐先生“唐运长”考得怎样,先生回答说:“姓唐的?没有印象啊。”宋琳回来告诉我,说徐先生对我没有印象,让我一下子傻了眼。万幸这只是一个误会,我最终得以拥有与先生的这一份师生缘。
  我总觉得自己与先生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这不仅是由于我在师兄弟五人之中年纪最小,总能感受到先生特别的关爱。而且,我的家乡赣南,曾经是徐先生生平履历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抗战时期,他所在的中央大学迁到位于赣西南山区的泰和县,他与师母、孩子均在赣州居住。徐先生告诉我,那时他的孩子就在蒋经国创办的儿童新村上幼儿园。大概就是因为这段履历,每当我假期回家之后返校,先生总要与我拉上好长一段的家常,话题基本上就是关于我家乡赣南地区的人情风物。有一年寒假,我在家里给先生写信,信封上寄信人的地址是“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大田村”。回校以后第一次上课,先生很兴奋地问我:“你的家乡大田村,是不是有个大田墟啊?”我说是的。我们那个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以前水量还颇为充沛,经常有商贸船只过往。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就有一个大田墟,还有一个大田墟码头。徐先生说:“那就对了,我还赶过大田墟呢。”原来,学校内迁的时候,他与大队人马一起走,从南昌出发,经临川、南城、广昌、宁都、于都等县,目的地是赣州。我的家乡大田村位于宁都与于都之间,徐先生他们在旅途中住宿,曾经偷闲赶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师母听见也加入进来了。她说:“从大田墟继续往南走,是不是有个地方,叫银坑的?”我说是的,银坑在大田西南15千米处。师母说:“银坑那地方很可怕,有土匪啊。”原来,当他们人马经过银坑的时候,突然从山上窜下来一股贼匪,盗抢财物,还杀害了一位女同学。大概是因为害怕,当时人们竟没有来得及安葬这位女同学,只是将她的尸首抬起来放在一个卖肉的案板上,盖上一个草席,就继续赶路了。师母叙说此事的时候,眼里久久地饱含泪水。我对师母说,赣南山区匪盗横行的确是出了名的,比如我的家乡葛坳乡,为什么叫葛坳呢,首先是因为有姓葛的人在这里落户,还有呢,就是因为其地形,其实就是一个盆地,被三个山坳所包围,分别是东北的塘泥坳,正南的赤牯坳,以及西南的杀人坳。所谓杀人坳,就是时常有土匪从山上窜下来,剪径、杀人。听我这么说,师母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
  就在那次谈话的时候,我向先生讲到自己的一点困惑。寒假回家走亲戚,去过我外婆家,也去过我姑妈家。我外婆家是一个大家族,宗法制度很严整,哪怕经历过“文革”也还是如此。而我姑妈家却相反。我说,我们长期都在反对封建主义,封建宗法制度都说是要打破的。可是,到了有祠堂与宗法制度的村子里,看到山林很青秀,河里的水量也很充沛。到那里作客,接待我们的人既热情,又守规矩,一切有条不紊。而“封建宗法制度”已被打破的我姑妈那个村子,水土流失很严重,作客的感觉也是差了很多。所谓封建宗法制度,怎么让我觉得十分美好呢?先生若有所思地听我说完,沉默了,没有作答。
  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1989年,我们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徐先生给我写了许多封推荐信。他向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研究》推荐我,不仅给杂志的主编吴方写信,还给院长冯其庸、李希凡都写了信。他又推荐我去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上海文论》杂志,给院长陈伯海与华东师大校友毛时安写了信。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两个地方我都没有去成。先生又对我说,当时北京大学要在青岛创立分校,负责人是他的一位故人,而且,青岛是他本人曾经求学的地方,风物很好,可以考虑一下。而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的赣南师范学院。临别的时候,徐先生特意在家里设席,为我们师兄弟饯行。他亲自将红烧大排一一夹到我们碗里,情深意切,尽在不言中。
  当我乘坐的火车一声汽笛长鸣,缓缓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开始真正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就像被撕扯一般。有一次,与比我高一级的张德林先生的研究生吴洪森聊天,他说:“你知道失恋的痛苦是什么吗?不是头疼,也不是心疼,是肚子疼。”我后来告诉他,那一次离开上海,我的感觉是哪儿都在疼。
  研究生三年,徐先生给我的操行评语,有“生活朴素,学习刻苦”之语。其实,“生活朴素”是真的,由于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不得不“朴素”。而“学习刻苦”的印象,多半还是生活艰苦,学习需要克服许多额外的困难所致。“学习刻苦”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勤奋、用功,这却恰恰是我个性中最为欠缺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于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下苦功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成绩很有限。当时,先生对我,有“学术研究很有潜力”的评语。“有潜力”,就是指本来应当做得更好。我个性中的疏懒,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终于遭到徐先生的严厉批评。
  记得刚到赣南师范学院的时候,生活环境很不好。所居住的一间屋子,是昏暗的地下室,既阴冷又潮湿,地上甚至可以见到明水。一个小小的窗户,还开得很高,伸手也够不着。所以,我当时给先生写信,用了“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这样的话。当然,生活环境的不如人意,不能成为停止学习与研究的借口,而我,在赣南师院工作一年多,一篇论文也没有写出来。这一年寒假,我的赣南同乡,当时正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语言学专业读研究生的邓明从学校回来,特意来与我见面。他告诉我,临行前他去看望徐先生,先生对我很不满,特别要他带话给我:“他怎么一点声息也没有了?叫他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另外,他一向不是很能写文章的吗?让他务必写篇文章给我看看!”邓明带来的话,让我警醒起来。说实话,类似这样严厉的话语,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并未听先生说过。我顿然觉得,我虽然离开了上海,先生却依然在看着我。我一直都还在徐先生身边,一刻也未曾离开。   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沉下心来,继续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每年至少要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向先生汇报。于是,我从任“文学概论”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写出了一篇论文《论社会生活是文学的终极原因》,寄给徐先生,并发表在他所主持的《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上。这是我的第一篇思考相对比较成熟、篇幅也相对比较长的文艺理论论文了。徐先生很高兴,他写信告诉我,张德林先生、王智量先生,也都读过并喜欢这篇文章。我得到鼓励,又从任教选修课“小说形式研究”的工作中,写出了论文《文学作品形式研究导论》《文学话语风格简论》,都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三年时间,在先生主持的杂志上发表三篇论文,总算完成了自己一年一篇论文,向徐先生汇报的计划。
  1992年,我的生活与工作面临着一个转折。这时候,先生温暖的关照,是支持我前行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这年春天,我给徐先生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我说,近年来我对中国思想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已读完了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的厚厚七卷本《中国思想史》,还做了读书笔记。我说,在人看来或许特别枯燥的这类厚重之作,我却读得津津有味,計划每天睡觉前读一节,往往一发不可收,一口气读个通宵,像读畅销小说一样痛快。自认大概是可以进行中国思想史的进一步学习,以后的研究工作也可以转到这个方向上来。所以,我打算报考华东师大王元化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徐先生很高兴地回信,鼓励我好好准备应考,并让我直接给王元化先生写信。于是我与王先生联系上,告知自己的想法。在给王先生写信的时候,我的心里已是颇为不安,因为我从在华东师大的一些师友口中,得知王先生本届博士研究生的名额,已经内定了几个人,旁的人应考恐怕很是困难了。果然,王元化先生亲笔给我回信,首先鼓励我进行中国思想史的学习与研究,接着介绍了几个传言“内定”的人的情况,告诉我“本届就是他们”了,欢迎我明年再考。我于是又与徐先生通信,告知打算明年再考。没想到徐先生很快给我回信,让我按原计划继续备考,不要去听信什么“内定”的传言,王先生那里不会有“不正之风”的。可是这却并非传言,而是王先生亲笔信里所写的呀。而且我理解,“内定”云云,只是外界某种较难听的说法,事实是王先生对这几个人有了较多的了解,认可他们做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并非不正之风。所以,我最终没有听徐先生的,还是决定明年再考。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先生的意见才是对的。那一年,王元化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并未招满额。传言“内定”的几个人,据说有的并未报考。而我,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鬼使神差耽误这一年,便永远错过读王元化先生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秋天,我的两个弟弟同时考上了大学。这时的大学不似我就学的时候,每年需要收取让我们家的经济境况无法承受的一笔学费,而且他们在大学里就读所需的生活费,也无从着落。我们家在贫困农村,平时父母亲只能自给自足,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经济来源。而我当时在赣南师院,工资只有一百多元。为了让两个弟弟不至于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我首先设法在银行贷款,筹措他们的第一笔学费。然后,打算到广东去找工作,都知道那边的工资较高,想必能够解决问题。只是,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彻底放弃来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计划了。
  1992年10月,我来到广东佛山,在《佛山文艺》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从赣州到佛山,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像有块大石头坠着。因为这是被生活逼迫之下的无奈选择,而在我内心里,当时还是满怀理想,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的。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受先生之教多年,如今不能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而只能做编辑工作,实在是辜负师恩。所以,在佛山安顿下来之后,我给徐先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详细解释到佛山来的原委,并表示离开学术研究的岗位,内心有无法排解的惭愧与不安。先生的回信很快就寄到了,他在信中说:“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并非只有学术研究或教学工作才算贡献。而且,你是为了让弟弟能够上大学,以后更好地贡献社会,才到佛山去的。三个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总比一个人强吧?所以,你不要有任何的精神负担,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先生的信,让我心里长久坠着的一块大石头,彻底掉落了,身心顿然轻松起来。我当时是如此的喜悦,以至于在读信的时候,不自觉地落了泪。
  1995年,我终于能够再次亲近徐先生了。当时《佛山文艺》与《上海文学》联合举办全国“新市民小说”征文,请徐先生担任评委。于是徐先生到佛山来评奖,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星期。这时先生已经八十余岁,身体还是那么硬朗。记得我陪他登西樵山,他健步如飞。几次我伸手想要搀扶他,他都将我的手拂开,仿佛在说:“我自己能行。”见到先生康壮如常,我感到十分快慰。在这几天的谈话里,先生还是叫我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对于学术研究,也不要放弃。他说,学术研究不需要执照,并非只有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人才能从事学术研究。平时读书思考,有了感受与心得,就可以写论文。论文写好后寄来,争取不时在《文艺理论研究》露露面,也好让师兄们知道你还在这个行列里面。听了先生的话,我在杂志社颇为烦琐的工作之余,从未忘记应该就文艺理论的学术问题发言。除了整理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之外,还写了一篇《关于文艺批评标准及与此有关的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我还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写了一部论著《文学期刊编辑论》,其中的主要思想,以论文《论文学期刊编辑在文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
  1999年,我得了一场重病。这病的严重程度,使当时不少亲友都认为我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了。这场病幸而没有大碍,却使我尤为迫切地感到,还是应该到专门的学术机构去,从事我所理想的研究工作。但是,佛山是一个生活很安逸的城市,这里的市民文化,十分纯粹,也令我留恋在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直到2002年,才终于下决心调到广州,在广东省文联下属的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工作。在广州最初的几年里,由于我的疏懒,也因为初到新的岗位,生活与工作都不是很安定,我久未与徐先生联系,与师兄们也没有了音信相通。所以,当徐先生九十华诞,弟子们为作庆典,我竟没有能够到场。   但先生的教诲,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准备资料,并写了一部文艺评论著作《刘斯奋评传》。说起来,时为广东省文联主席的刘斯奋,也是徐先生的一位故人。20世纪90年代,刘斯奋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出版,在上海召开过一个研讨会,徐先生到场,在发言中给了很好的评价。他后来对我说,这部小说对明末那批“知识分子”的描写,很真实。而且行文有韵致,充满诗情画意,颇为难得。
  完成《刘斯奋评传》后,我的研究视野变得宽泛起来,逐渐脱离了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的主要方向了。这,似乎是因为年岁渐长,大概也跟我一向以来对思想文化史的特别兴趣有关。我开始了对著名的岭南古典园林清晖园的研究,并写出了专著《清晖园》。为写作这本书,我到苏州考察江南园林,途中特地转道上海,看望徐先生。先生见了我,十分高兴,还特别关心地询问我病后的身体恢复情况。他那时已是九十三四岁,但思维清晰,谈兴很浓,从晚上七点多一直聊天聊到将近十一点,一丝儿也不知道疲倦。我觉得我必须要告辞了,不然先生说不定要与我聊一个通宵。临别的时候,先生显得很不舍,甚至坚持要送我下楼梯。先生当时的形象,特别的鲜明与生动,真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接下来,我又对民间信仰发生了浓厚兴趣,写出了一部著作《说关公》。不管是古典园林还是民间信仰,都属于较为宽泛意义上的中国思想文化范畴。经过这些仿佛是准备性的外围工作,我的研究终于回到正兒八经的中国思想史上来了。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有一个新会县。说来很奇妙,广东省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在全国顶尖的思想、学术人物,一为陈献章,一为梁启超,都是这个县的人。陈献章史称“白沙先生”,是明朝中叶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始乃大。”陈白沙,就是后来在王阳明那里发扬光大的明朝心学的开创者。由于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我对这里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世态人情有了切身的理解,如此便有条件深入研究陈献章与他的白沙心学。于是,我开始写作一部近40万字的《天民——陈白沙传》。
  当这部书稿已经交付出版社的时候,我得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通知,将要于11月8日为徐中玉先生举行百岁寿诞之礼。我当即给出版社打电话,询问此书能否赶及在11月初出来,他们回答说应该没问题。我想,如果能携此书到上海,在先生百岁寿诞之时向他汇报与献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尽管我也知道,他此时毕竟年事已高,是不可能细读这本书并且与我讨论相关问题的。
  我这几十年的学习与生活,走了许多弯路。天意从来高难问,造化安排,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我其实特别喜欢在大学里教书的生活,可是,我却偏偏离开了这样的工作岗位。又如,1992年,我曾经要报考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却因一个误会,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人生兜兜转转,如今,我总算尝试了一回中国思想史研究了。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由于徐先生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三年之后,我离开了上海,可是却感觉一直都生活在徐先生身边。徐先生从来都在看着我,既有鼓励,也有鞭策。他像冬日里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我。
  2019年6月24日,从午后开始,我的身体突然感觉很不舒服,也不觉得是感冒,就是莫名其妙地发虚,冒冷汗。到了晚上,早早地上了床,却是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一直到凌晨都是如此。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醒来浏览微信,却一下子震惊了:师友群里,满屏都是哀悼徐先生逝世的消息!
  从6月28 日赴上海送别徐先生之后,回到广州,直到如今,心情一直难以平静。不仅是因为内心沉痛,而且,无论从追悼会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从阅读到的许多纪念文章,都给人一种感觉:徐先生似乎和别人不一样,盖棺论定,并不是特别容易。例如,陈平原在《中山大学档案中的徐中玉》一文里,将徐先生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所受的教育,与王瑶在西南联大接受朱自清的指导相对比,甚为婉转地指出:徐先生年轻时接受的学术训练不算规范,他的学问也是相对比较粗疏的。言下之意,徐先生只是比较适合做做主编《大学语文》这样事务性较强的工作而已。这种看法,显然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人的感受大相径庭。其实,关于在中山大学研究院学习的经历,徐先生给学生说得很多,语气里从来都是自豪的,一点也没有对所谓“不规范”的遗憾。而且,他还直接将那一套“不规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搬到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了。他在给我的师兄张建永的《艺术思维哲学》所做的序言里,充满深情地叙述了我们那段研究生教学的生活,并且在解释其中的理路时,特别指出源出中山大学研究院及其导师陆侃如、冯沅君和通信导师郭绍虞、朱东润等。也许,陈平原说得不错,这与从朱自清到王瑶的路子相比,少了许多规范性的东西,但是很明显的,却多了许多活泼性的东西。其实,这正是一种我不怎么“规范”地称之为“徐中玉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徐中玉先生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正因为此,才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可与朱自清—王瑶传统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肩的事实。对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陈平原先生,怎么就缺少应有的理解与同情呢?仔细想来,凡是引领风气的人物,一般都是很难用“规范”二字来界定的。今天的大学教育,表面上的“规范”倒是有了,而最大的遗憾,恰恰就是当年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曾经实践过的“徐中玉教育思想”,那种自由活泼,徐先生本人所谓“教学相长”的遗产,没有得到继承。我认为,陈平原的文章,可算是对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下弟子的一种狠辣的鞭笞:作为受惠于这种教育的人,却并不能继承这种教育,更不用说发扬光大了,有的甚至也被套进了那种蝇营狗苟、莫名其妙的“规范”里!
  相比较而言,我比较认同我的学长胡范铸先生的纪念文章,不是因为他认为徐先生是“真正的学术领袖”,走进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而是因为他的标题——《他们的徐中玉和我的徐中玉》。这个标题让我顿然意识到,徐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好,教育思想也好,是如此的博大与复杂,以至于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徐中玉,这也正巧应符了其盖棺论定不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实。
  其实,这种情形我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在研究明中思想家、心学创始人陈献章(陈白沙)时,我就曾经大大惊讶于一种情形:在他身后的各种史料里,对他的解说也好,对他生平事迹的叙述也好,都是各不相同,甚至是他的两位代表性的学生张诩和湛若水,对他的遗产的认识也完全不同,甚至出现了门墙之内争夺继承人和发言人身份的情况。“门人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则,天下人又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称。”我在《天民——陈白沙传》里解释说:“这种争议的发生,也是跟陈献章本人的思想特征,乃至其教学方法有关系的。他与多年以后的乡人学者梁启超一样,‘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充满创新的思想,许多都只是点到为止,未能体系化、深入化,这一点,他与过往的朱熹也好,与本朝的王守仁也好,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自身没有体系化,就连他自己的学生,都不能全面地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他的教学,不立门户,十分自由与民主,门墙之内,缺乏纪律性。所以,在他的身后,才会发生张诩与湛若水这种十分有伤老师体面的继承人之争。”
  不管别人的徐先生如何,我的徐先生是怎样的呢?对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的长者,一个亲人般的人。不管我到哪里,他始终都用温和又严厉的目光关照我,鞭策我,永远也不会离开我。是的,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是如此。
  徐先生啊,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请你用你一如既往的目光看着我,温暖我,让我不要停止读书和思考,让我戒除散漫和疏懒,让我有所作为,做一个能让你满意的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其他文献
重提夏钢,无疑是因为2017年3月份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再次出现了他的身影,而如果说当年3月份的国产电影有哪些大事件发生,第五代导演夏钢携电影《夜色撩人》亮相全国肯定是其中之一。和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一样,夏钢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中国第五代导演。诚如学者饶曙光所言,新时期电影思潮在“选择与接受”中与文学思潮交互演绎,带有民族忧患意识的第五代导演以《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等寻根电影切入民族
期刊
“一次疫情,就是炸开时代真实面目的原子弹。”[1]  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人可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我要说的是,从职业角度,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文学该以何种姿态干预现实——如何反映疫情热度?  文学反映现实,较于新闻,是相对滞后的,不像新闻必须考虑保鲜期,时刻冲杀在事件现场、第一线,保持着“蹭”热点的积极干预姿态,追求事件背后“真”的本质。文学,对社会热点,当然不是坐视不管。干预现实、
期刊
摘要:作为较典型的公路电影,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以类型化的叙事模式讲述了转型期中国中产阶级的情感创伤和欲望消费。在艳遇无效之后,以重返家庭的方式消除焦虑。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欲望对象和国族文化产生了复杂的认同困境。中产阶级的神话在中国的公路上并未树立起来。  关键词:公路电影 中产阶级 县城中国 欲望  新世纪以来,无论是造就票房奇迹的《泰囧》,还是将类型片做出口碑的《无人区》,抑
期刊
一  对于当代文学,我一直有个很主观的判断。即当代文学是反讽的文学,它是作为一种反讽的角色、力量而存在于当代历史、社会结构中的。这种大而无边的判断自然有其不可信的一面。但这里的意思并非指“当代文学是什么”这样的判断句本身,而是说,我们的当代文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当其面对当代历史时,普遍都是一种反讽的存在。文学在当代,早已是无足轻重同时又自以为很重要的边缘角色。这种边缘状态,我们可
期刊
恩师刘叶秋先生的《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即将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再版,要我写篇导读文章。作为先生在南开大学带过唯一的入室弟子,我当然义不容辞。  一  先生1917年生于北京,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因文章均署名“刘叶秋”,故以字行。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由孙中山创办于1912年,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1949年
期刊
2019年6月25日凌晨3点多接到徐中玉先生保姆的电话,告知徐先生走了,我再也无法入睡直到天亮,回忆着那些年在先生身边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感念不已。身在京城,一直惦念着我的恩师,每年去上海都会去看望先生。今年春暖花开时节去华东医院看望了先生,先生躺在病床上已不能表达,我摸着他的手用身体的感觉告诉他我来了,先生的手很温暖,虽然我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他的书房里聊天,但是依然感觉到慈父般的关爱。窗外的
期刊
《我包罗万象: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全纪录》是一本关于微生物的科普书。提到微生物,我们大多会想到细菌、病毒以及疾病。人文学者讨论疾病,会提及苏珊·桑塔格。她在《作为隐喻的疾病》的引言中说:“每一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1] 的确,生、
期刊
摘要: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伟大的风格——王肇民艺术研究展”以《画语拾零》为学术脉络,展出一百余幅王肇民的水彩作品,通过作品与画论之间形成图文关系,呈现王肇民的艺术思想和风格特色。其中,策展团队通过对此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且独特的呈现,并建立紧密逻辑关系,让观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深度感受艺术家及其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内涵。  关键词:王肇民 画语拾零 王肇民诗草 形是一切 文献
期刊
“中国动画学派”,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引发了相关的讨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电影,包括中国动漫正在快速地演进和发展,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画的初创,到七八十年代动画电影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市场化佳绩,为国产动画在新时代的拓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谈到这个议题,首先需要从电影演进发展的历史维度去讨论。黄金时期的中国学派之所以取得辉煌发展,与世界动画发展的背
期刊
少数人对文学有天赋的、巫性的感悟力,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有的蒙老天赏饭,有的拜苦难所赐,要么飞天,要么接地,看得比别人高,走得比别人远。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万燕创作的长篇小说《猫》于2018年底问世,柔情似水的慢悠悠女作家刻画了一个猫式烈女——风娘,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风娘高大俏丽,充满活力,侠女如风,从诗歌编辑起步,而后当上纯文学杂志《文坛》主编,与境内外杂志合作得风生水起,并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