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我从徐中玉先生主持的“文艺学——现当代文艺理论问题”研究生毕业,到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已经三年了。
在徐先生身邊读研究生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思绪沉浸在这一段回忆之中的时候,我心头总是不自禁地升起一股暖暖的情愫。记得当年考研究生“放榜”之前,我托系里的青年教师宋琳向徐先生打听消息。宋琳说话是福建口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楚。他问徐先生“唐运长”考得怎样,先生回答说:“姓唐的?没有印象啊。”宋琳回来告诉我,说徐先生对我没有印象,让我一下子傻了眼。万幸这只是一个误会,我最终得以拥有与先生的这一份师生缘。
我总觉得自己与先生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这不仅是由于我在师兄弟五人之中年纪最小,总能感受到先生特别的关爱。而且,我的家乡赣南,曾经是徐先生生平履历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抗战时期,他所在的中央大学迁到位于赣西南山区的泰和县,他与师母、孩子均在赣州居住。徐先生告诉我,那时他的孩子就在蒋经国创办的儿童新村上幼儿园。大概就是因为这段履历,每当我假期回家之后返校,先生总要与我拉上好长一段的家常,话题基本上就是关于我家乡赣南地区的人情风物。有一年寒假,我在家里给先生写信,信封上寄信人的地址是“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大田村”。回校以后第一次上课,先生很兴奋地问我:“你的家乡大田村,是不是有个大田墟啊?”我说是的。我们那个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以前水量还颇为充沛,经常有商贸船只过往。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就有一个大田墟,还有一个大田墟码头。徐先生说:“那就对了,我还赶过大田墟呢。”原来,学校内迁的时候,他与大队人马一起走,从南昌出发,经临川、南城、广昌、宁都、于都等县,目的地是赣州。我的家乡大田村位于宁都与于都之间,徐先生他们在旅途中住宿,曾经偷闲赶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师母听见也加入进来了。她说:“从大田墟继续往南走,是不是有个地方,叫银坑的?”我说是的,银坑在大田西南15千米处。师母说:“银坑那地方很可怕,有土匪啊。”原来,当他们人马经过银坑的时候,突然从山上窜下来一股贼匪,盗抢财物,还杀害了一位女同学。大概是因为害怕,当时人们竟没有来得及安葬这位女同学,只是将她的尸首抬起来放在一个卖肉的案板上,盖上一个草席,就继续赶路了。师母叙说此事的时候,眼里久久地饱含泪水。我对师母说,赣南山区匪盗横行的确是出了名的,比如我的家乡葛坳乡,为什么叫葛坳呢,首先是因为有姓葛的人在这里落户,还有呢,就是因为其地形,其实就是一个盆地,被三个山坳所包围,分别是东北的塘泥坳,正南的赤牯坳,以及西南的杀人坳。所谓杀人坳,就是时常有土匪从山上窜下来,剪径、杀人。听我这么说,师母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
就在那次谈话的时候,我向先生讲到自己的一点困惑。寒假回家走亲戚,去过我外婆家,也去过我姑妈家。我外婆家是一个大家族,宗法制度很严整,哪怕经历过“文革”也还是如此。而我姑妈家却相反。我说,我们长期都在反对封建主义,封建宗法制度都说是要打破的。可是,到了有祠堂与宗法制度的村子里,看到山林很青秀,河里的水量也很充沛。到那里作客,接待我们的人既热情,又守规矩,一切有条不紊。而“封建宗法制度”已被打破的我姑妈那个村子,水土流失很严重,作客的感觉也是差了很多。所谓封建宗法制度,怎么让我觉得十分美好呢?先生若有所思地听我说完,沉默了,没有作答。
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1989年,我们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徐先生给我写了许多封推荐信。他向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研究》推荐我,不仅给杂志的主编吴方写信,还给院长冯其庸、李希凡都写了信。他又推荐我去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上海文论》杂志,给院长陈伯海与华东师大校友毛时安写了信。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两个地方我都没有去成。先生又对我说,当时北京大学要在青岛创立分校,负责人是他的一位故人,而且,青岛是他本人曾经求学的地方,风物很好,可以考虑一下。而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的赣南师范学院。临别的时候,徐先生特意在家里设席,为我们师兄弟饯行。他亲自将红烧大排一一夹到我们碗里,情深意切,尽在不言中。
当我乘坐的火车一声汽笛长鸣,缓缓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开始真正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就像被撕扯一般。有一次,与比我高一级的张德林先生的研究生吴洪森聊天,他说:“你知道失恋的痛苦是什么吗?不是头疼,也不是心疼,是肚子疼。”我后来告诉他,那一次离开上海,我的感觉是哪儿都在疼。
研究生三年,徐先生给我的操行评语,有“生活朴素,学习刻苦”之语。其实,“生活朴素”是真的,由于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不得不“朴素”。而“学习刻苦”的印象,多半还是生活艰苦,学习需要克服许多额外的困难所致。“学习刻苦”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勤奋、用功,这却恰恰是我个性中最为欠缺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于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下苦功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成绩很有限。当时,先生对我,有“学术研究很有潜力”的评语。“有潜力”,就是指本来应当做得更好。我个性中的疏懒,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终于遭到徐先生的严厉批评。
记得刚到赣南师范学院的时候,生活环境很不好。所居住的一间屋子,是昏暗的地下室,既阴冷又潮湿,地上甚至可以见到明水。一个小小的窗户,还开得很高,伸手也够不着。所以,我当时给先生写信,用了“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这样的话。当然,生活环境的不如人意,不能成为停止学习与研究的借口,而我,在赣南师院工作一年多,一篇论文也没有写出来。这一年寒假,我的赣南同乡,当时正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语言学专业读研究生的邓明从学校回来,特意来与我见面。他告诉我,临行前他去看望徐先生,先生对我很不满,特别要他带话给我:“他怎么一点声息也没有了?叫他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另外,他一向不是很能写文章的吗?让他务必写篇文章给我看看!”邓明带来的话,让我警醒起来。说实话,类似这样严厉的话语,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并未听先生说过。我顿然觉得,我虽然离开了上海,先生却依然在看着我。我一直都还在徐先生身边,一刻也未曾离开。 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沉下心来,继续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每年至少要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向先生汇报。于是,我从任“文学概论”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写出了一篇论文《论社会生活是文学的终极原因》,寄给徐先生,并发表在他所主持的《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上。这是我的第一篇思考相对比较成熟、篇幅也相对比较长的文艺理论论文了。徐先生很高兴,他写信告诉我,张德林先生、王智量先生,也都读过并喜欢这篇文章。我得到鼓励,又从任教选修课“小说形式研究”的工作中,写出了论文《文学作品形式研究导论》《文学话语风格简论》,都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三年时间,在先生主持的杂志上发表三篇论文,总算完成了自己一年一篇论文,向徐先生汇报的计划。
1992年,我的生活与工作面临着一个转折。这时候,先生温暖的关照,是支持我前行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这年春天,我给徐先生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我说,近年来我对中国思想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已读完了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的厚厚七卷本《中国思想史》,还做了读书笔记。我说,在人看来或许特别枯燥的这类厚重之作,我却读得津津有味,計划每天睡觉前读一节,往往一发不可收,一口气读个通宵,像读畅销小说一样痛快。自认大概是可以进行中国思想史的进一步学习,以后的研究工作也可以转到这个方向上来。所以,我打算报考华东师大王元化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徐先生很高兴地回信,鼓励我好好准备应考,并让我直接给王元化先生写信。于是我与王先生联系上,告知自己的想法。在给王先生写信的时候,我的心里已是颇为不安,因为我从在华东师大的一些师友口中,得知王先生本届博士研究生的名额,已经内定了几个人,旁的人应考恐怕很是困难了。果然,王元化先生亲笔给我回信,首先鼓励我进行中国思想史的学习与研究,接着介绍了几个传言“内定”的人的情况,告诉我“本届就是他们”了,欢迎我明年再考。我于是又与徐先生通信,告知打算明年再考。没想到徐先生很快给我回信,让我按原计划继续备考,不要去听信什么“内定”的传言,王先生那里不会有“不正之风”的。可是这却并非传言,而是王先生亲笔信里所写的呀。而且我理解,“内定”云云,只是外界某种较难听的说法,事实是王先生对这几个人有了较多的了解,认可他们做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并非不正之风。所以,我最终没有听徐先生的,还是决定明年再考。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先生的意见才是对的。那一年,王元化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并未招满额。传言“内定”的几个人,据说有的并未报考。而我,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鬼使神差耽误这一年,便永远错过读王元化先生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秋天,我的两个弟弟同时考上了大学。这时的大学不似我就学的时候,每年需要收取让我们家的经济境况无法承受的一笔学费,而且他们在大学里就读所需的生活费,也无从着落。我们家在贫困农村,平时父母亲只能自给自足,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经济来源。而我当时在赣南师院,工资只有一百多元。为了让两个弟弟不至于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我首先设法在银行贷款,筹措他们的第一笔学费。然后,打算到广东去找工作,都知道那边的工资较高,想必能够解决问题。只是,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彻底放弃来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计划了。
1992年10月,我来到广东佛山,在《佛山文艺》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从赣州到佛山,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像有块大石头坠着。因为这是被生活逼迫之下的无奈选择,而在我内心里,当时还是满怀理想,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的。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受先生之教多年,如今不能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而只能做编辑工作,实在是辜负师恩。所以,在佛山安顿下来之后,我给徐先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详细解释到佛山来的原委,并表示离开学术研究的岗位,内心有无法排解的惭愧与不安。先生的回信很快就寄到了,他在信中说:“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并非只有学术研究或教学工作才算贡献。而且,你是为了让弟弟能够上大学,以后更好地贡献社会,才到佛山去的。三个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总比一个人强吧?所以,你不要有任何的精神负担,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先生的信,让我心里长久坠着的一块大石头,彻底掉落了,身心顿然轻松起来。我当时是如此的喜悦,以至于在读信的时候,不自觉地落了泪。
1995年,我终于能够再次亲近徐先生了。当时《佛山文艺》与《上海文学》联合举办全国“新市民小说”征文,请徐先生担任评委。于是徐先生到佛山来评奖,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星期。这时先生已经八十余岁,身体还是那么硬朗。记得我陪他登西樵山,他健步如飞。几次我伸手想要搀扶他,他都将我的手拂开,仿佛在说:“我自己能行。”见到先生康壮如常,我感到十分快慰。在这几天的谈话里,先生还是叫我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对于学术研究,也不要放弃。他说,学术研究不需要执照,并非只有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人才能从事学术研究。平时读书思考,有了感受与心得,就可以写论文。论文写好后寄来,争取不时在《文艺理论研究》露露面,也好让师兄们知道你还在这个行列里面。听了先生的话,我在杂志社颇为烦琐的工作之余,从未忘记应该就文艺理论的学术问题发言。除了整理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之外,还写了一篇《关于文艺批评标准及与此有关的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我还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写了一部论著《文学期刊编辑论》,其中的主要思想,以论文《论文学期刊编辑在文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
1999年,我得了一场重病。这病的严重程度,使当时不少亲友都认为我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了。这场病幸而没有大碍,却使我尤为迫切地感到,还是应该到专门的学术机构去,从事我所理想的研究工作。但是,佛山是一个生活很安逸的城市,这里的市民文化,十分纯粹,也令我留恋在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直到2002年,才终于下决心调到广州,在广东省文联下属的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工作。在广州最初的几年里,由于我的疏懒,也因为初到新的岗位,生活与工作都不是很安定,我久未与徐先生联系,与师兄们也没有了音信相通。所以,当徐先生九十华诞,弟子们为作庆典,我竟没有能够到场。 但先生的教诲,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准备资料,并写了一部文艺评论著作《刘斯奋评传》。说起来,时为广东省文联主席的刘斯奋,也是徐先生的一位故人。20世纪90年代,刘斯奋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出版,在上海召开过一个研讨会,徐先生到场,在发言中给了很好的评价。他后来对我说,这部小说对明末那批“知识分子”的描写,很真实。而且行文有韵致,充满诗情画意,颇为难得。
完成《刘斯奋评传》后,我的研究视野变得宽泛起来,逐渐脱离了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的主要方向了。这,似乎是因为年岁渐长,大概也跟我一向以来对思想文化史的特别兴趣有关。我开始了对著名的岭南古典园林清晖园的研究,并写出了专著《清晖园》。为写作这本书,我到苏州考察江南园林,途中特地转道上海,看望徐先生。先生见了我,十分高兴,还特别关心地询问我病后的身体恢复情况。他那时已是九十三四岁,但思维清晰,谈兴很浓,从晚上七点多一直聊天聊到将近十一点,一丝儿也不知道疲倦。我觉得我必须要告辞了,不然先生说不定要与我聊一个通宵。临别的时候,先生显得很不舍,甚至坚持要送我下楼梯。先生当时的形象,特别的鲜明与生动,真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接下来,我又对民间信仰发生了浓厚兴趣,写出了一部著作《说关公》。不管是古典园林还是民间信仰,都属于较为宽泛意义上的中国思想文化范畴。经过这些仿佛是准备性的外围工作,我的研究终于回到正兒八经的中国思想史上来了。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有一个新会县。说来很奇妙,广东省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在全国顶尖的思想、学术人物,一为陈献章,一为梁启超,都是这个县的人。陈献章史称“白沙先生”,是明朝中叶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始乃大。”陈白沙,就是后来在王阳明那里发扬光大的明朝心学的开创者。由于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我对这里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世态人情有了切身的理解,如此便有条件深入研究陈献章与他的白沙心学。于是,我开始写作一部近40万字的《天民——陈白沙传》。
当这部书稿已经交付出版社的时候,我得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通知,将要于11月8日为徐中玉先生举行百岁寿诞之礼。我当即给出版社打电话,询问此书能否赶及在11月初出来,他们回答说应该没问题。我想,如果能携此书到上海,在先生百岁寿诞之时向他汇报与献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尽管我也知道,他此时毕竟年事已高,是不可能细读这本书并且与我讨论相关问题的。
我这几十年的学习与生活,走了许多弯路。天意从来高难问,造化安排,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我其实特别喜欢在大学里教书的生活,可是,我却偏偏离开了这样的工作岗位。又如,1992年,我曾经要报考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却因一个误会,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人生兜兜转转,如今,我总算尝试了一回中国思想史研究了。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由于徐先生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三年之后,我离开了上海,可是却感觉一直都生活在徐先生身边。徐先生从来都在看着我,既有鼓励,也有鞭策。他像冬日里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我。
2019年6月24日,从午后开始,我的身体突然感觉很不舒服,也不觉得是感冒,就是莫名其妙地发虚,冒冷汗。到了晚上,早早地上了床,却是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一直到凌晨都是如此。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醒来浏览微信,却一下子震惊了:师友群里,满屏都是哀悼徐先生逝世的消息!
从6月28 日赴上海送别徐先生之后,回到广州,直到如今,心情一直难以平静。不仅是因为内心沉痛,而且,无论从追悼会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从阅读到的许多纪念文章,都给人一种感觉:徐先生似乎和别人不一样,盖棺论定,并不是特别容易。例如,陈平原在《中山大学档案中的徐中玉》一文里,将徐先生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所受的教育,与王瑶在西南联大接受朱自清的指导相对比,甚为婉转地指出:徐先生年轻时接受的学术训练不算规范,他的学问也是相对比较粗疏的。言下之意,徐先生只是比较适合做做主编《大学语文》这样事务性较强的工作而已。这种看法,显然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人的感受大相径庭。其实,关于在中山大学研究院学习的经历,徐先生给学生说得很多,语气里从来都是自豪的,一点也没有对所谓“不规范”的遗憾。而且,他还直接将那一套“不规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搬到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了。他在给我的师兄张建永的《艺术思维哲学》所做的序言里,充满深情地叙述了我们那段研究生教学的生活,并且在解释其中的理路时,特别指出源出中山大学研究院及其导师陆侃如、冯沅君和通信导师郭绍虞、朱东润等。也许,陈平原说得不错,这与从朱自清到王瑶的路子相比,少了许多规范性的东西,但是很明显的,却多了许多活泼性的东西。其实,这正是一种我不怎么“规范”地称之为“徐中玉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徐中玉先生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正因为此,才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可与朱自清—王瑶传统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肩的事实。对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陈平原先生,怎么就缺少应有的理解与同情呢?仔细想来,凡是引领风气的人物,一般都是很难用“规范”二字来界定的。今天的大学教育,表面上的“规范”倒是有了,而最大的遗憾,恰恰就是当年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曾经实践过的“徐中玉教育思想”,那种自由活泼,徐先生本人所谓“教学相长”的遗产,没有得到继承。我认为,陈平原的文章,可算是对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下弟子的一种狠辣的鞭笞:作为受惠于这种教育的人,却并不能继承这种教育,更不用说发扬光大了,有的甚至也被套进了那种蝇营狗苟、莫名其妙的“规范”里!
相比较而言,我比较认同我的学长胡范铸先生的纪念文章,不是因为他认为徐先生是“真正的学术领袖”,走进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而是因为他的标题——《他们的徐中玉和我的徐中玉》。这个标题让我顿然意识到,徐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好,教育思想也好,是如此的博大与复杂,以至于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徐中玉,这也正巧应符了其盖棺论定不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实。
其实,这种情形我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在研究明中思想家、心学创始人陈献章(陈白沙)时,我就曾经大大惊讶于一种情形:在他身后的各种史料里,对他的解说也好,对他生平事迹的叙述也好,都是各不相同,甚至是他的两位代表性的学生张诩和湛若水,对他的遗产的认识也完全不同,甚至出现了门墙之内争夺继承人和发言人身份的情况。“门人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则,天下人又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称。”我在《天民——陈白沙传》里解释说:“这种争议的发生,也是跟陈献章本人的思想特征,乃至其教学方法有关系的。他与多年以后的乡人学者梁启超一样,‘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充满创新的思想,许多都只是点到为止,未能体系化、深入化,这一点,他与过往的朱熹也好,与本朝的王守仁也好,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自身没有体系化,就连他自己的学生,都不能全面地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他的教学,不立门户,十分自由与民主,门墙之内,缺乏纪律性。所以,在他的身后,才会发生张诩与湛若水这种十分有伤老师体面的继承人之争。”
不管别人的徐先生如何,我的徐先生是怎样的呢?对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的长者,一个亲人般的人。不管我到哪里,他始终都用温和又严厉的目光关照我,鞭策我,永远也不会离开我。是的,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是如此。
徐先生啊,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请你用你一如既往的目光看着我,温暖我,让我不要停止读书和思考,让我戒除散漫和疏懒,让我有所作为,做一个能让你满意的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在徐先生身邊读研究生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思绪沉浸在这一段回忆之中的时候,我心头总是不自禁地升起一股暖暖的情愫。记得当年考研究生“放榜”之前,我托系里的青年教师宋琳向徐先生打听消息。宋琳说话是福建口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楚。他问徐先生“唐运长”考得怎样,先生回答说:“姓唐的?没有印象啊。”宋琳回来告诉我,说徐先生对我没有印象,让我一下子傻了眼。万幸这只是一个误会,我最终得以拥有与先生的这一份师生缘。
我总觉得自己与先生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这不仅是由于我在师兄弟五人之中年纪最小,总能感受到先生特别的关爱。而且,我的家乡赣南,曾经是徐先生生平履历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抗战时期,他所在的中央大学迁到位于赣西南山区的泰和县,他与师母、孩子均在赣州居住。徐先生告诉我,那时他的孩子就在蒋经国创办的儿童新村上幼儿园。大概就是因为这段履历,每当我假期回家之后返校,先生总要与我拉上好长一段的家常,话题基本上就是关于我家乡赣南地区的人情风物。有一年寒假,我在家里给先生写信,信封上寄信人的地址是“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大田村”。回校以后第一次上课,先生很兴奋地问我:“你的家乡大田村,是不是有个大田墟啊?”我说是的。我们那个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以前水量还颇为充沛,经常有商贸船只过往。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就有一个大田墟,还有一个大田墟码头。徐先生说:“那就对了,我还赶过大田墟呢。”原来,学校内迁的时候,他与大队人马一起走,从南昌出发,经临川、南城、广昌、宁都、于都等县,目的地是赣州。我的家乡大田村位于宁都与于都之间,徐先生他们在旅途中住宿,曾经偷闲赶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师母听见也加入进来了。她说:“从大田墟继续往南走,是不是有个地方,叫银坑的?”我说是的,银坑在大田西南15千米处。师母说:“银坑那地方很可怕,有土匪啊。”原来,当他们人马经过银坑的时候,突然从山上窜下来一股贼匪,盗抢财物,还杀害了一位女同学。大概是因为害怕,当时人们竟没有来得及安葬这位女同学,只是将她的尸首抬起来放在一个卖肉的案板上,盖上一个草席,就继续赶路了。师母叙说此事的时候,眼里久久地饱含泪水。我对师母说,赣南山区匪盗横行的确是出了名的,比如我的家乡葛坳乡,为什么叫葛坳呢,首先是因为有姓葛的人在这里落户,还有呢,就是因为其地形,其实就是一个盆地,被三个山坳所包围,分别是东北的塘泥坳,正南的赤牯坳,以及西南的杀人坳。所谓杀人坳,就是时常有土匪从山上窜下来,剪径、杀人。听我这么说,师母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
就在那次谈话的时候,我向先生讲到自己的一点困惑。寒假回家走亲戚,去过我外婆家,也去过我姑妈家。我外婆家是一个大家族,宗法制度很严整,哪怕经历过“文革”也还是如此。而我姑妈家却相反。我说,我们长期都在反对封建主义,封建宗法制度都说是要打破的。可是,到了有祠堂与宗法制度的村子里,看到山林很青秀,河里的水量也很充沛。到那里作客,接待我们的人既热情,又守规矩,一切有条不紊。而“封建宗法制度”已被打破的我姑妈那个村子,水土流失很严重,作客的感觉也是差了很多。所谓封建宗法制度,怎么让我觉得十分美好呢?先生若有所思地听我说完,沉默了,没有作答。
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1989年,我们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徐先生给我写了许多封推荐信。他向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研究》推荐我,不仅给杂志的主编吴方写信,还给院长冯其庸、李希凡都写了信。他又推荐我去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上海文论》杂志,给院长陈伯海与华东师大校友毛时安写了信。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两个地方我都没有去成。先生又对我说,当时北京大学要在青岛创立分校,负责人是他的一位故人,而且,青岛是他本人曾经求学的地方,风物很好,可以考虑一下。而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的赣南师范学院。临别的时候,徐先生特意在家里设席,为我们师兄弟饯行。他亲自将红烧大排一一夹到我们碗里,情深意切,尽在不言中。
当我乘坐的火车一声汽笛长鸣,缓缓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开始真正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就像被撕扯一般。有一次,与比我高一级的张德林先生的研究生吴洪森聊天,他说:“你知道失恋的痛苦是什么吗?不是头疼,也不是心疼,是肚子疼。”我后来告诉他,那一次离开上海,我的感觉是哪儿都在疼。
研究生三年,徐先生给我的操行评语,有“生活朴素,学习刻苦”之语。其实,“生活朴素”是真的,由于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不得不“朴素”。而“学习刻苦”的印象,多半还是生活艰苦,学习需要克服许多额外的困难所致。“学习刻苦”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勤奋、用功,这却恰恰是我个性中最为欠缺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于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下苦功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成绩很有限。当时,先生对我,有“学术研究很有潜力”的评语。“有潜力”,就是指本来应当做得更好。我个性中的疏懒,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终于遭到徐先生的严厉批评。
记得刚到赣南师范学院的时候,生活环境很不好。所居住的一间屋子,是昏暗的地下室,既阴冷又潮湿,地上甚至可以见到明水。一个小小的窗户,还开得很高,伸手也够不着。所以,我当时给先生写信,用了“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这样的话。当然,生活环境的不如人意,不能成为停止学习与研究的借口,而我,在赣南师院工作一年多,一篇论文也没有写出来。这一年寒假,我的赣南同乡,当时正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语言学专业读研究生的邓明从学校回来,特意来与我见面。他告诉我,临行前他去看望徐先生,先生对我很不满,特别要他带话给我:“他怎么一点声息也没有了?叫他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另外,他一向不是很能写文章的吗?让他务必写篇文章给我看看!”邓明带来的话,让我警醒起来。说实话,类似这样严厉的话语,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并未听先生说过。我顿然觉得,我虽然离开了上海,先生却依然在看着我。我一直都还在徐先生身边,一刻也未曾离开。 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沉下心来,继续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每年至少要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向先生汇报。于是,我从任“文学概论”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写出了一篇论文《论社会生活是文学的终极原因》,寄给徐先生,并发表在他所主持的《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上。这是我的第一篇思考相对比较成熟、篇幅也相对比较长的文艺理论论文了。徐先生很高兴,他写信告诉我,张德林先生、王智量先生,也都读过并喜欢这篇文章。我得到鼓励,又从任教选修课“小说形式研究”的工作中,写出了论文《文学作品形式研究导论》《文学话语风格简论》,都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三年时间,在先生主持的杂志上发表三篇论文,总算完成了自己一年一篇论文,向徐先生汇报的计划。
1992年,我的生活与工作面临着一个转折。这时候,先生温暖的关照,是支持我前行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这年春天,我给徐先生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我说,近年来我对中国思想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已读完了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的厚厚七卷本《中国思想史》,还做了读书笔记。我说,在人看来或许特别枯燥的这类厚重之作,我却读得津津有味,計划每天睡觉前读一节,往往一发不可收,一口气读个通宵,像读畅销小说一样痛快。自认大概是可以进行中国思想史的进一步学习,以后的研究工作也可以转到这个方向上来。所以,我打算报考华东师大王元化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徐先生很高兴地回信,鼓励我好好准备应考,并让我直接给王元化先生写信。于是我与王先生联系上,告知自己的想法。在给王先生写信的时候,我的心里已是颇为不安,因为我从在华东师大的一些师友口中,得知王先生本届博士研究生的名额,已经内定了几个人,旁的人应考恐怕很是困难了。果然,王元化先生亲笔给我回信,首先鼓励我进行中国思想史的学习与研究,接着介绍了几个传言“内定”的人的情况,告诉我“本届就是他们”了,欢迎我明年再考。我于是又与徐先生通信,告知打算明年再考。没想到徐先生很快给我回信,让我按原计划继续备考,不要去听信什么“内定”的传言,王先生那里不会有“不正之风”的。可是这却并非传言,而是王先生亲笔信里所写的呀。而且我理解,“内定”云云,只是外界某种较难听的说法,事实是王先生对这几个人有了较多的了解,认可他们做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并非不正之风。所以,我最终没有听徐先生的,还是决定明年再考。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先生的意见才是对的。那一年,王元化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并未招满额。传言“内定”的几个人,据说有的并未报考。而我,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鬼使神差耽误这一年,便永远错过读王元化先生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秋天,我的两个弟弟同时考上了大学。这时的大学不似我就学的时候,每年需要收取让我们家的经济境况无法承受的一笔学费,而且他们在大学里就读所需的生活费,也无从着落。我们家在贫困农村,平时父母亲只能自给自足,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经济来源。而我当时在赣南师院,工资只有一百多元。为了让两个弟弟不至于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我首先设法在银行贷款,筹措他们的第一笔学费。然后,打算到广东去找工作,都知道那边的工资较高,想必能够解决问题。只是,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彻底放弃来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计划了。
1992年10月,我来到广东佛山,在《佛山文艺》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从赣州到佛山,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像有块大石头坠着。因为这是被生活逼迫之下的无奈选择,而在我内心里,当时还是满怀理想,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的。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受先生之教多年,如今不能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而只能做编辑工作,实在是辜负师恩。所以,在佛山安顿下来之后,我给徐先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详细解释到佛山来的原委,并表示离开学术研究的岗位,内心有无法排解的惭愧与不安。先生的回信很快就寄到了,他在信中说:“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并非只有学术研究或教学工作才算贡献。而且,你是为了让弟弟能够上大学,以后更好地贡献社会,才到佛山去的。三个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总比一个人强吧?所以,你不要有任何的精神负担,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先生的信,让我心里长久坠着的一块大石头,彻底掉落了,身心顿然轻松起来。我当时是如此的喜悦,以至于在读信的时候,不自觉地落了泪。
1995年,我终于能够再次亲近徐先生了。当时《佛山文艺》与《上海文学》联合举办全国“新市民小说”征文,请徐先生担任评委。于是徐先生到佛山来评奖,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星期。这时先生已经八十余岁,身体还是那么硬朗。记得我陪他登西樵山,他健步如飞。几次我伸手想要搀扶他,他都将我的手拂开,仿佛在说:“我自己能行。”见到先生康壮如常,我感到十分快慰。在这几天的谈话里,先生还是叫我不要停止读书与思考。对于学术研究,也不要放弃。他说,学术研究不需要执照,并非只有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人才能从事学术研究。平时读书思考,有了感受与心得,就可以写论文。论文写好后寄来,争取不时在《文艺理论研究》露露面,也好让师兄们知道你还在这个行列里面。听了先生的话,我在杂志社颇为烦琐的工作之余,从未忘记应该就文艺理论的学术问题发言。除了整理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之外,还写了一篇《关于文艺批评标准及与此有关的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我还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写了一部论著《文学期刊编辑论》,其中的主要思想,以论文《论文学期刊编辑在文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
1999年,我得了一场重病。这病的严重程度,使当时不少亲友都认为我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了。这场病幸而没有大碍,却使我尤为迫切地感到,还是应该到专门的学术机构去,从事我所理想的研究工作。但是,佛山是一个生活很安逸的城市,这里的市民文化,十分纯粹,也令我留恋在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直到2002年,才终于下决心调到广州,在广东省文联下属的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工作。在广州最初的几年里,由于我的疏懒,也因为初到新的岗位,生活与工作都不是很安定,我久未与徐先生联系,与师兄们也没有了音信相通。所以,当徐先生九十华诞,弟子们为作庆典,我竟没有能够到场。 但先生的教诲,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准备资料,并写了一部文艺评论著作《刘斯奋评传》。说起来,时为广东省文联主席的刘斯奋,也是徐先生的一位故人。20世纪90年代,刘斯奋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出版,在上海召开过一个研讨会,徐先生到场,在发言中给了很好的评价。他后来对我说,这部小说对明末那批“知识分子”的描写,很真实。而且行文有韵致,充满诗情画意,颇为难得。
完成《刘斯奋评传》后,我的研究视野变得宽泛起来,逐渐脱离了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的主要方向了。这,似乎是因为年岁渐长,大概也跟我一向以来对思想文化史的特别兴趣有关。我开始了对著名的岭南古典园林清晖园的研究,并写出了专著《清晖园》。为写作这本书,我到苏州考察江南园林,途中特地转道上海,看望徐先生。先生见了我,十分高兴,还特别关心地询问我病后的身体恢复情况。他那时已是九十三四岁,但思维清晰,谈兴很浓,从晚上七点多一直聊天聊到将近十一点,一丝儿也不知道疲倦。我觉得我必须要告辞了,不然先生说不定要与我聊一个通宵。临别的时候,先生显得很不舍,甚至坚持要送我下楼梯。先生当时的形象,特别的鲜明与生动,真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接下来,我又对民间信仰发生了浓厚兴趣,写出了一部著作《说关公》。不管是古典园林还是民间信仰,都属于较为宽泛意义上的中国思想文化范畴。经过这些仿佛是准备性的外围工作,我的研究终于回到正兒八经的中国思想史上来了。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有一个新会县。说来很奇妙,广东省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在全国顶尖的思想、学术人物,一为陈献章,一为梁启超,都是这个县的人。陈献章史称“白沙先生”,是明朝中叶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始乃大。”陈白沙,就是后来在王阳明那里发扬光大的明朝心学的开创者。由于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我对这里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世态人情有了切身的理解,如此便有条件深入研究陈献章与他的白沙心学。于是,我开始写作一部近40万字的《天民——陈白沙传》。
当这部书稿已经交付出版社的时候,我得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通知,将要于11月8日为徐中玉先生举行百岁寿诞之礼。我当即给出版社打电话,询问此书能否赶及在11月初出来,他们回答说应该没问题。我想,如果能携此书到上海,在先生百岁寿诞之时向他汇报与献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尽管我也知道,他此时毕竟年事已高,是不可能细读这本书并且与我讨论相关问题的。
我这几十年的学习与生活,走了许多弯路。天意从来高难问,造化安排,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我其实特别喜欢在大学里教书的生活,可是,我却偏偏离开了这样的工作岗位。又如,1992年,我曾经要报考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却因一个误会,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人生兜兜转转,如今,我总算尝试了一回中国思想史研究了。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由于徐先生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三年之后,我离开了上海,可是却感觉一直都生活在徐先生身边。徐先生从来都在看着我,既有鼓励,也有鞭策。他像冬日里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我。
2019年6月24日,从午后开始,我的身体突然感觉很不舒服,也不觉得是感冒,就是莫名其妙地发虚,冒冷汗。到了晚上,早早地上了床,却是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一直到凌晨都是如此。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醒来浏览微信,却一下子震惊了:师友群里,满屏都是哀悼徐先生逝世的消息!
从6月28 日赴上海送别徐先生之后,回到广州,直到如今,心情一直难以平静。不仅是因为内心沉痛,而且,无论从追悼会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从阅读到的许多纪念文章,都给人一种感觉:徐先生似乎和别人不一样,盖棺论定,并不是特别容易。例如,陈平原在《中山大学档案中的徐中玉》一文里,将徐先生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所受的教育,与王瑶在西南联大接受朱自清的指导相对比,甚为婉转地指出:徐先生年轻时接受的学术训练不算规范,他的学问也是相对比较粗疏的。言下之意,徐先生只是比较适合做做主编《大学语文》这样事务性较强的工作而已。这种看法,显然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人的感受大相径庭。其实,关于在中山大学研究院学习的经历,徐先生给学生说得很多,语气里从来都是自豪的,一点也没有对所谓“不规范”的遗憾。而且,他还直接将那一套“不规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搬到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了。他在给我的师兄张建永的《艺术思维哲学》所做的序言里,充满深情地叙述了我们那段研究生教学的生活,并且在解释其中的理路时,特别指出源出中山大学研究院及其导师陆侃如、冯沅君和通信导师郭绍虞、朱东润等。也许,陈平原说得不错,这与从朱自清到王瑶的路子相比,少了许多规范性的东西,但是很明显的,却多了许多活泼性的东西。其实,这正是一种我不怎么“规范”地称之为“徐中玉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徐中玉先生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正因为此,才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可与朱自清—王瑶传统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肩的事实。对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陈平原先生,怎么就缺少应有的理解与同情呢?仔细想来,凡是引领风气的人物,一般都是很难用“规范”二字来界定的。今天的大学教育,表面上的“规范”倒是有了,而最大的遗憾,恰恰就是当年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曾经实践过的“徐中玉教育思想”,那种自由活泼,徐先生本人所谓“教学相长”的遗产,没有得到继承。我认为,陈平原的文章,可算是对于我们这些徐先生门下弟子的一种狠辣的鞭笞:作为受惠于这种教育的人,却并不能继承这种教育,更不用说发扬光大了,有的甚至也被套进了那种蝇营狗苟、莫名其妙的“规范”里!
相比较而言,我比较认同我的学长胡范铸先生的纪念文章,不是因为他认为徐先生是“真正的学术领袖”,走进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而是因为他的标题——《他们的徐中玉和我的徐中玉》。这个标题让我顿然意识到,徐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好,教育思想也好,是如此的博大与复杂,以至于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徐中玉,这也正巧应符了其盖棺论定不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实。
其实,这种情形我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在研究明中思想家、心学创始人陈献章(陈白沙)时,我就曾经大大惊讶于一种情形:在他身后的各种史料里,对他的解说也好,对他生平事迹的叙述也好,都是各不相同,甚至是他的两位代表性的学生张诩和湛若水,对他的遗产的认识也完全不同,甚至出现了门墙之内争夺继承人和发言人身份的情况。“门人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则,天下人又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称。”我在《天民——陈白沙传》里解释说:“这种争议的发生,也是跟陈献章本人的思想特征,乃至其教学方法有关系的。他与多年以后的乡人学者梁启超一样,‘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充满创新的思想,许多都只是点到为止,未能体系化、深入化,这一点,他与过往的朱熹也好,与本朝的王守仁也好,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自身没有体系化,就连他自己的学生,都不能全面地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他的教学,不立门户,十分自由与民主,门墙之内,缺乏纪律性。所以,在他的身后,才会发生张诩与湛若水这种十分有伤老师体面的继承人之争。”
不管别人的徐先生如何,我的徐先生是怎样的呢?对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的长者,一个亲人般的人。不管我到哪里,他始终都用温和又严厉的目光关照我,鞭策我,永远也不会离开我。是的,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是如此。
徐先生啊,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请你用你一如既往的目光看着我,温暖我,让我不要停止读书和思考,让我戒除散漫和疏懒,让我有所作为,做一个能让你满意的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