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水果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最高可达40%。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7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在约50万人规模的人群中,人们摄入越多的水果,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越低。
相关专家说:“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但是大多数的数据来自于西方国家,而非中国”,她继续说道,“中国有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模式,在西方国家中缺血性心脏病很普遍,与此相比,在中国,中风则是主要原因。由于在数据库里中风案例非常有限,所以之前的研究将缺血性和血性中风合二为一。考虑到他们二者不同的生理功能和风险因素,我们实施了第一个大型的前瞻性研究,研究群体是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中国成年人,研究摄入的水果量和患者中风类型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研究包括451681名参与者,他们来自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院,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也没有接受过抗高血压的治疗。此次研究在中国的10个不同区域进行(5个农村区域和5个城市区域)。研究开始前记录参与者习惯性摄入水果的量,分为“从来不摄入”“每月摄入1次”“每周摄入1~3天”“每周摄入4~6天”“每天摄入”这五个等级。
经过7年的追踪调查,参与者中有19300例患缺血性心脏病,19689例患中风(其中包括14688例缺血性中风和3562例血性中风)。18%的参与者每天摄入水果,6.3%的参与者从来不摄入水果。参与者平均每天摄入水果量为1.5份(约为150克)。
研究者发现,与那些从来都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可降低25%~40%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约是15%缺血性心脏病,25%缺血性中风和40%血性中风)。在水果摄入频率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有一个剂量反应关系。
吃水果对健康的益处如此明显,当然应该与之常相伴。不过,水果再好,也要配合科学的食用方法,方可达到健康的目标。
建议1和水果天天见
建议大家天天吃水果,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很多我们所需要的有益成分。
糖分和有机酸。水果的独特之处——酸酸甜甜的口感,就是糖类和有机酸带给我们的。这二者的比例不同,水果呈现出的酸度和甜度就会有差异。糖分可以给我们带来能量;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食物消化,还可以保护维生素C并促进铁、锌、钙等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水果作为零食加餐再合适不过了。
膳食纖维。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就是我们吃水果可以产生饱腹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原因。另外,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果胶,还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所以一些慢性病患者能够合理地吃水果是个不错的选择。
建议2吃水果要好色
水果中还有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植物化学物质。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花青素、番茄红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等,这些物质都具有抗氧化、提高肌体免疫力、抗癌、降血脂等作用。这些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颜色鲜艳的水果如柑橘类、葡萄、西瓜、红心的火龙果中,所以建议大家选颜色鲜艳的水果。
建议3吃水果要适量
很多人认为水果中的脂肪含量低,能量低,所以吃水果不会发胖,于是就会吃得过量。水果之所以是甜的,是因为水果中含有糖分,这种糖分跟饮料、糕点里的糖分一样,摄入过多也会转化成脂肪的。如果在不减少饭菜量的情况下,吃上两个大苹果,或者吃半个西瓜,脂肪就会越积越多,不利于体重的控制。吃水果要适量,比如中等大小苹果每天吃一个,西瓜吃两三块就可以了。
建议4不能用水果代餐正餐
用水果代餐是众多减肥方法中的一种,因为水果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很低,所以供能的主力军只有糖分。从供能的角度来讲,水果适合替代主食,因为主食也是靠它所含的糖类(淀粉)来给我们提供能量的。但是,如果用水果也去替代其他食物的话,短期还好,长期会造成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这样非但不能保持正常的体重,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一定要用水果代餐的话,建议代一餐,而且不建议是早餐,其余两餐要正常合理摄入食物。
建议5吃新鲜水果
水果中除了上面介绍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维生素C。顾名思义,水溶性维生素就是要依靠水分生存的,新鲜水果含有大量水分正好能够保存大量维生素。如果水果放置过久,就会蒸发大量水分,随之也会丢失很多水溶性维生素。所以为了摄取更多营养素,建议您每次少量买水果,每天都吃新鲜的。
另外还有一点,水果不合理的放置会出现腐烂现象,多数人的做法是:把腐烂部分切掉,吃剩下的部分。大家都会认为细菌微生物只会存在于腐烂部分,其实看上去完好的果肉上也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营养素含量也会下降。遇到水果腐烂的情况时,如果腐烂部分小于整个水果体积的三分之一,可以切除一半,吃完好的另一半;如果腐烂部分超过整个水果的三分之一,建议您就不要吃了。
相关专家说:“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但是大多数的数据来自于西方国家,而非中国”,她继续说道,“中国有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模式,在西方国家中缺血性心脏病很普遍,与此相比,在中国,中风则是主要原因。由于在数据库里中风案例非常有限,所以之前的研究将缺血性和血性中风合二为一。考虑到他们二者不同的生理功能和风险因素,我们实施了第一个大型的前瞻性研究,研究群体是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中国成年人,研究摄入的水果量和患者中风类型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研究包括451681名参与者,他们来自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院,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也没有接受过抗高血压的治疗。此次研究在中国的10个不同区域进行(5个农村区域和5个城市区域)。研究开始前记录参与者习惯性摄入水果的量,分为“从来不摄入”“每月摄入1次”“每周摄入1~3天”“每周摄入4~6天”“每天摄入”这五个等级。
经过7年的追踪调查,参与者中有19300例患缺血性心脏病,19689例患中风(其中包括14688例缺血性中风和3562例血性中风)。18%的参与者每天摄入水果,6.3%的参与者从来不摄入水果。参与者平均每天摄入水果量为1.5份(约为150克)。
研究者发现,与那些从来都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可降低25%~40%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约是15%缺血性心脏病,25%缺血性中风和40%血性中风)。在水果摄入频率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有一个剂量反应关系。
吃水果对健康的益处如此明显,当然应该与之常相伴。不过,水果再好,也要配合科学的食用方法,方可达到健康的目标。
建议1和水果天天见
建议大家天天吃水果,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很多我们所需要的有益成分。
糖分和有机酸。水果的独特之处——酸酸甜甜的口感,就是糖类和有机酸带给我们的。这二者的比例不同,水果呈现出的酸度和甜度就会有差异。糖分可以给我们带来能量;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食物消化,还可以保护维生素C并促进铁、锌、钙等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水果作为零食加餐再合适不过了。
膳食纖维。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就是我们吃水果可以产生饱腹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原因。另外,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果胶,还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所以一些慢性病患者能够合理地吃水果是个不错的选择。
建议2吃水果要好色
水果中还有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植物化学物质。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花青素、番茄红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等,这些物质都具有抗氧化、提高肌体免疫力、抗癌、降血脂等作用。这些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颜色鲜艳的水果如柑橘类、葡萄、西瓜、红心的火龙果中,所以建议大家选颜色鲜艳的水果。
建议3吃水果要适量
很多人认为水果中的脂肪含量低,能量低,所以吃水果不会发胖,于是就会吃得过量。水果之所以是甜的,是因为水果中含有糖分,这种糖分跟饮料、糕点里的糖分一样,摄入过多也会转化成脂肪的。如果在不减少饭菜量的情况下,吃上两个大苹果,或者吃半个西瓜,脂肪就会越积越多,不利于体重的控制。吃水果要适量,比如中等大小苹果每天吃一个,西瓜吃两三块就可以了。
建议4不能用水果代餐正餐
用水果代餐是众多减肥方法中的一种,因为水果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很低,所以供能的主力军只有糖分。从供能的角度来讲,水果适合替代主食,因为主食也是靠它所含的糖类(淀粉)来给我们提供能量的。但是,如果用水果也去替代其他食物的话,短期还好,长期会造成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这样非但不能保持正常的体重,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一定要用水果代餐的话,建议代一餐,而且不建议是早餐,其余两餐要正常合理摄入食物。
建议5吃新鲜水果
水果中除了上面介绍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维生素C。顾名思义,水溶性维生素就是要依靠水分生存的,新鲜水果含有大量水分正好能够保存大量维生素。如果水果放置过久,就会蒸发大量水分,随之也会丢失很多水溶性维生素。所以为了摄取更多营养素,建议您每次少量买水果,每天都吃新鲜的。
另外还有一点,水果不合理的放置会出现腐烂现象,多数人的做法是:把腐烂部分切掉,吃剩下的部分。大家都会认为细菌微生物只会存在于腐烂部分,其实看上去完好的果肉上也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营养素含量也会下降。遇到水果腐烂的情况时,如果腐烂部分小于整个水果体积的三分之一,可以切除一半,吃完好的另一半;如果腐烂部分超过整个水果的三分之一,建议您就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