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趣妈妈的孩子不会差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就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个活泼有趣的妈妈,与孩子成为可以交心的朋友。
  我的很多言行举止与周围中规中矩的妈妈们格格不入,儿子戏称我为“奇葩妈妈”。我从来没有明确地向儿子要求过,希望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切顺其自然。当身边的许多人,纷纷冲我竖起拇指夸赞儿子,并向我讨教育儿方法时,我才惊觉儿子早已从那个胆怯柔弱的幼儿,变成了内敛沉着、有主见、有定力的男子汉。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儿子正阔步朝着优秀的方向迈进。我不由得想到: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这个奇葩妈妈或许对他产生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童心让每一天都变得鲜活生动
  婚前我和先生约法三章:不许强迫我做厌恶的事情;允许我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不许用所谓正常的社会行为标准要求我。于是,即使进入婚后生活,我的活泼任性的天性仍能得以保留。
  小时候,儿子总有层出不穷的花样提问。我最惯常的应对方式就是对他胡言乱语:什么蝙蝠住在我家空调里呀,蚊子睡在蜘蛛网上呀,蚂蚁吃饱了就欺负蚯蚓呀……我最爱带着他在树林里找蝉壳,那是蝉蜕的薄翼,可以看见一个精灵旧时的模样。儿子呆呆地看着它们,充满了好奇。
  有一回,我闲得慌,趁着儿子睡午觉,拿起彩笔在他脸上画胡须。哈哈,睡梦中的儿子任我摆布。很快就大功告成了,一只大花猫活灵活现,“喵——”
  画完,我欣赏了一会儿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儿子睡醒后下楼找小伙伴玩,在玩伴们的哄笑中才明白自己的脸上发生了什么。他回家对着镜子一瞧,生气了好几天,任我怎么赔礼道歉,都不肯原谅我。后来只要一提起这件事,他就会气哼哼地说我是“坑娃专家”。
  儿子三年级的时候为了写作文大伤脑筋,坐在书桌前无从下笔,常常一坐就是半天,愁眉不展苦恼至极。我看着心疼,便为其捉刀。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为他写了一首诗,老师产生怀疑,问他是否抄袭。儿子支支吾吾,又羞又愧不敢作答。深受刺激的儿子回家后如实地告诉了我,然后坚定地表示以后的作文再也不劳我代笔,他要自己写,然后让我帮他修改。后来,慢慢地,儿子的作文越写越好,五年级时已经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
  当别的女人为了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时,我却会和儿子抢东西吃,抢床铺睡,一副没大没小的样子,还美其名曰:民主。儿子抢不过我时就发牢骚:“你一点都不像妈妈!”我不服气地辩驳:“那人家妈妈还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呢!我这样对待过你吗?”儿子瞬间泄了气,不言语。先生很为我的“为老不尊”而头疼,担心儿子在我的熏陶下也养成自由不羁的个性。
  与周围那些千篇一律的父母不同,我参与儿子的童年,嬉笑玩闹,没个正形。和儿子一起游戏,踏着他的成长节拍一起长大。我不板着脸孔装“大人”,更不会高高在上地对儿子指手画脚,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既取悦了自己又愉悦了他人。
  用冒险心展示梦想的魅力
  与大多同龄的孩子不同,当他们还在与老师和父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儿子已经走上了自觉自律、高度自治的拼搏之路。
  儿子并非天资聪颖,但他对学习始终保持着跃跃欲试的活力和兴趣,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儿子从小学时的默默无闻到初中时的榜上有名,再到如今读高二,以每次考试领先第二名四五十分的好成绩独占鳌头。
  儿子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上进心,常常让我这个随遇而安的妈妈自愧弗如。我始终不明白,他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儿子开玩笑说:“你是我的‘反面教材’——只有尝试的勇气,却没有坚持到底的能力。我要努力坚持,才能帮你实现那些理想啊!”
  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心想:儿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我的所作所为原来早就为他提供了某种借鉴和警示意义。
  我曾因为喜欢唱歌而到别人的乐队里客串歌手,也曾为了挑战自己去考保险代理员资格证,还曾为网站写长篇言情小说……奇奇怪怪的职业不一而足,只是细究下来,每一样工作的更换都源自冒险心。
  当我向儿子讲起自己不走平常路的“丰功伟绩”时,他惊得目瞪口呆。也许他觉得,难怪这个看起来有些缺心眼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大有不同呢!这是个天马行空,无所顾忌,想到就去做,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妈妈。
  儿子读初中后,我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我嫌居委会的工作枯燥无聊,便一脚踹得干净,雷厉风行地选址、装修,随着自己的心意开了一家辅导培训班,专教小朋友写作业。先生责怪我,做决定之前也不去做个市场调查,而且从未从事过相关的工作,这样贸然行事太过草率,纯属意气用事。儿子也替我担心,生怕我不懂经营,生意失败,难以维生。很快我就用红红火火的事实将他们的疑虑消除得干干净净,这样一个看似神经兮兮的女人,做起事情来风风火火,说起梦想来口若悬河,一下子,我在儿子眼里成了有魄力有热情,敢想敢闯的能人。
  如今,当儿子得知我平心静气准备写作时,他和他爸爸谁也没有丝毫怀疑。或许在儿子心中,只要是妈妈认定要做的事情,就没有谁能撼动她的意志,即便没什么大成就,也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总会有意无意地在儿子面前灌输几句鸡汤,既是内心感悟也是为自己打气:为兴趣奔跑的人生,为梦想拼搏的经历,永远比那些耽于安逸、一成不变的人生过得更有滋味。
  在交流里探讨生命的价值
  儿子上高中后,每天行色匆匆,回到家也是分秒必争。每天全家集中在午餐时间交流信息,提高思想,就显得尤为珍贵。
  有时谁新看了某本书,添油加醋地将其中的精彩情节分享出来,引发全家就书中的某个人物展开热烈讨论;有时是对网上的热门事件发表评论,常常是互相反驳,彼此求证,最后得出全家认可的正确结论;有时儿子会对学校新出台的某项舉措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忧虑……
  那天不知为了什么事,我和先生争吵了起来。先生最后来了句:“哼!你们女人就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听了这句话,我不依不饶地与他理论起来:“爱情要是不落到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细节里,是不会长久的。宝马车是物质的保证,有了物质基础才有精神追求,任何逾越物质的感情都是枉谈。”
  看到我俩你一言我一语争个不休,儿子高声喊停,清清嗓子发表意见:“我觉得吧,坐在宝马车里哭说明心情不好,长期抑郁一定会短寿;坐在自行车上笑说明要求不高,对生活不尽力的人总是会被率先淘汰。只有坐在宝马车里笑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这是什么调调?我和先生面面相觑,但细一思考,又觉得好有道理。
  这样的争论、探讨每天都在我家餐桌上演。在一来二去的交流中,大家慢慢达成共识,将一些谬论打回原形,让真知灼见闪耀光华。
  原本我以为儿子会受我的影响,变得和我一样,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离经叛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竟然出现了与我大为不同的趋势——谦虚、明礼、温和,显示出强大的包容性。儿子遇事冷静,善于观察,看待事物全面客观,不人云亦云,不被所谓的权威意见左右,常在沉静地思索后发表让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见解。
  如今,儿子已读高三,经常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最让我满意的是,儿子不仅成绩优异,更是大家公认的谦和有礼的好孩子,在他身上表现出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大度和包容。
  与那些一门心思希望孩子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却往往事与愿违的家长不同,儿子从没被苛求过,一直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被引领着向前。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家长:“自从上了高中,孩子就整天哭丧个脸,并且看谁都不顺眼。”  这天,我接待了预约来访的一家三口:高中生超群和他的父母。  超群的父母四十多岁,父亲厚道,母亲干练。提起孩子的情况,父亲推了母亲一下:“让她说吧,我家的事,都是她说了算。”我笑了:“对。当爸的都管大事,让当妈的管小事。不过,孩子的事也不小啊!”  超群的母亲一下子找到了知音:“可不,孩子的事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事实上,家里的事也不是
孩子一旦出现问题,父母就会互相指责:“你总惯着他。”“他之所以这样,都是你管得不对。”如何避开找碴儿型对话,将重点放在孩子需要学习的事情上?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推荐使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当孩子得知自己需要学习某种技能而不是纠正问题时,他就会更感兴趣,也更有积极性。  只要求孩子考得好、拿高分,其他的则不管不问、不听不看。这是中国家长最普遍的错误做法  笔者:作为家庭教育专家,您接触过众多家长,见识过
当孩子不肯做家庭作业,当孩子抱着手机不撒手,当孩子出现了早恋苗头……家长一定会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劝孩子改邪归正,浪子回头。但是,任凭家长磨破嘴皮,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让孩子没耐心听的是父母的命令、否定和威胁  在齐女士看来,13岁的儿子小葛是头犟驴:“他早上出门上学时,我看天阴了,就提醒他带伞,至少提醒了三遍,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对我摆在门口的伞视而不见,结果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淋了雨,晚饭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暴力日益成为众矢之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傳统理念已基本消除。但是,另一种看不到伤痕的暴力仍然在威胁着孩子们,那便是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  有的家长认为,语言暴力不过是说话语气生硬些,不足为怪;有的家长认为,语言之所以成为暴力,是孩子太脆弱,不是家长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所谓语言暴力,其实是家长有意为之,因为好言好语容易让孩子骄傲;还有家长认为,指责家长对孩子语言暴力是小题大做,亲
翁虹,从结婚到生女,始终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在她心中,女儿水晶是个小天使,是上天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女儿,她由强势变得柔情;因为女儿,她重新开始了学习,懂得了许多教育理念;因为女儿,她调整工作重心,更多地关注家庭和慈善……说起家庭教育,翁虹颇有心得。她说,要想做个好妈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不把强势带回家  翁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曾在清华大学工作。两位老人都是非常传统的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孩子三心二意,边吃边玩,有时还把好不容易喂进去的这口饭又吐了出来。因此,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营养跟不上,便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吃。  家长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孩子吃饭,真的不是吃得越饱就越好,尤其是晚餐。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吃得太饱带来的危害。  1.肥胖。孩子晚上運动量变小,能量消耗降低,吃太饱容易导致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大量脂肪。长期
如此竞争,谈何快乐  崔先生的儿子小威今年15岁,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重要考试总能名列年级前10名,但崔先生仍不放心,执意要找我聊聊,因为他感觉小威不开心。“不开心可能有心病,有心病就可能在中考时掉链子,那可就前功尽弃了!”他一脸焦虑地说。  我问:“小威不开心,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吗?他的成绩不是很好吗?”  “唉,高处不胜寒啊!”崔先生叹了一口气,多少有些炫耀的意思,“马
女儿上高中后住校,每周六回家。上个周六我去学校接她,一见面她就跟我说起了她近一周的阅读体会:“妈妈,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我感触很深。他们都是注重细节的人,把看似普通的事做到了极致,真的让人敬佩!”说着,她把摘抄本拿给我看。女儿的摘抄本上除了摘抄的好词好句,还有阅读心得。看着女儿的摘抄本,我不禁想起三年前的往事……  我已忘记那天是如何走出女儿语文老师办公室的。老师的话像锤子敲在我心上:
2019年初,全国许多省纷纷出台家庭教育政策条例,其亮点之一便是向“丧偶式育儿”宣战。所谓“丧偶式育儿”,指的是父母一方(多为父亲)不履行家庭教育义务,不配合配偶实施家庭教育的现象。不少妈妈在网上吐槽:“立法管什么用?教育孩子容易,调教丈夫却难于登天!不是每一个爸爸都能当孩子的男神。”其实,调教丈夫之所以那么难,是方法不对头。不信,看看下面这位妈妈的故事,或许能给您一点启发。  这位妈妈看上去没有
雷军是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让小米科技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成长最迅猛的企业。他喜欢将“小米”称为自己的孩子,其实,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位极其疼爱女儿、极具智慧的父亲。他很重视女儿情商、逆商的培养,认为学习能力比考试分数重要。生活中,他还是女儿最信任的朋友……  培养女儿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因忙于事业,雷军结婚较晚,妻子生下女儿怡欣时,他已年近不惑。中年得女,雷军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