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养性灵、陶冶情操、铸就灵魂应当是整个教育塑造人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从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开始,一直到推崇“播撒爱心、扶危济困”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今天,试问哪里抑或何时曾经湮没过语文的身影?但是有学者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空洞说教、机械灌输,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涤荡着学生的思想、濡染着学生的品性,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以一篇篇饱含情感或充满哲思的贤士智者的美文熏陶着学生精神的心空,那么这样的要求和责难就是有点过头了,但也应当值得我们深思。诚如是,为语文教学着想,我们真的有必要思考:阅读教学,该怎样照亮学生的灵魂?
一.正直崇高节,岁寒同我心:阅读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一份崇高意识
现实的功利早已浸染了学生纯真的心灵,群体博弈的格局早已让他们裹上了一层厚重的防护外衣;分数的比拼抹去的是同学之间的坦诚和关爱,不再自然的笑容隐匿着彼此间的戒备和排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室里面常有这样的场景:一边是一群埋头书山题海的莘莘学子,一角是乱七八糟的卫生洁具和垃圾;一边是鸦雀无声的沉思默想,一角是满眼狼藉的不堪入目。应该说,这样的镜头很刺眼,很不协调。此时,以师者的身份要求学生清扫一下并不难。只是指派式的任务分摊并不能内化成学生自觉自愿的固有的德性,这样的场景必定还会不间断地以同样的方式呈现。
我们期盼崇高。因为如果没有崇高,真的不敢想象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现实世界。借助阅读教学让学生净化思想污垢,拥有“崇高人格”应该成为一种必要。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记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通过扫描阅读学生不难发现时人眼中的伽利略的形象定位——“精神病患者”、“异端”、“疯子”。深入研讨,追问“伽利略真的是‘精神病患者’吗?他真‘疯’了吗?这到底折射出他怎样的精神情怀”?细味文字,学生会解读出后人心中景仰的伽利略——“一个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不怕威胁的人”。一个高尚的灵魂初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继续解读,学生能深深体会到作为智者的伽利略的孤独和艰难——父亲的不理解、学生的嘲笑、教授的辱骂以及来自权威的威胁,直至被判处终身监禁。
“当人们不相信真理的时候,他在灵魂的极度痛苦中。”老迈的、又聋又瞎的伽利略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无助,更多的是为人们的无知而痛苦着,这是何等崇高的灵魂啊!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闪耀着崇高人性光辉的古今中外人士还是不少的:陶渊明、李白、欧阳修、苏轼、萧红、钱学森、居里夫人、高尔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藏,在阅读教学时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近他们,让他们的光辉轻轻照亮学生的灵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阅读教学应当催生学生的一腔感恩思绪
永远忘不了这样一组镜头——
绿草茵茵的广场上,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前面歪歪扭扭地走着,紧跟在后面的妈妈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且始终保持双手环抱、俯身前倾的姿势。
放晚学时,校门口,妈妈早就翘首期盼。孩子走出校门,妈妈赶忙迎上去,接过孩子肩上的书包,递上手中的饮料。
……
孩子永远是妈妈心中的“最重”。
更深深地记得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冬日的中午,有一次到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已是初二的女生正对着父亲大声叱责。从衣着可以知晓父亲来自乡下,是特意来看女儿的。我能想象得出其时寒风中的父亲是那样的茫然和无奈。孩子怒气冲冲地头也不回地独自走了。
时至今日,这个场景还深深地刺痛着我。作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天,我真的没有勇气去直面被女儿甩在身后的父亲。从人类的血脉情愫来说,父母给了我们原初的一切。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呵护和关爱,给了我们吃穿住行。单单这些,我们就应该一生感恩父母。并且为了我们,他们甚至能献出生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也不止一次以这样的深情感动着我们:斑羚飞渡的身姿,藏羚羊跪拜的泪水,《母狼的智慧》中母狼“跑向死亡”的身影,足以让身为人类的我们深刻反思。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描述的是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爱亲情的故事——一对贫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挚爱,动人肺腑,催人泪下。然而,面对家庭的实际情况,那对父母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而不会受到任何谴责。但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当我们的阅读教学用这样的情愫烛照我们学生年轻的胸怀时,他们的灵魂肯定是柔软而潮湿的。我们的学生,不是变得冷漠,而是过于忽略;不是对一切无所谓,而是习以为常。然而,一经“照亮”,感恩思绪必定会溢满学生的心腔。对鲁迅先生时隔二十多年后仍感念藤野先生的拳拳深情自会感动不已,对朱自清先生面对父亲买橘翻越月台时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肥胖的背影的涔涔泪水也会泪光闪闪。
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阅读教学应当铸炼学生的一份自强信念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见证了中国教育十几年来的改革,但是结果是越改教师越累,越改学生越疲惫。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离家出走的学生越来越多,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的确应该反思:我们学生的心理是不是太脆弱,内心是不是太灰暗。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让自己不再相信天空是蔚蓝的。曾经许多次感叹,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成了温室的花草,受不了些许的风霜雨雪?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教师真的有义务帮学生打开心灵的门窗,让暖暖的阳光照亮他们过于阴霾的心空。
引导他们读苏东坡,读他的《浣溪纱》,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从中感悟诗人被贬之后的乐观豁达。
引导他们读刘禹锡,读他的《秋词》。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从中感受诗人遭谗之后的自信坦然。
教师同时可以让《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轮椅作家史铁生、坚强“保尔”张海迪等一并走进学生的视野,让这些强者豁达的光辉将勇敢、自强、乐观等品质注入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的灵魂。我想伴随着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的内心一定会升腾起一份自强信念,他们的生命一定会具有适度的韧性和张力,进而以从容的心态应对生活的锤炼,欣赏世界的美好,珍惜人生的宝贵。
四.区区仁爱心,殆可质苍昊:阅读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一种博爱情怀
亚当·斯密说过:“同情是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义和仁慈这两种基本的道德。”这里所说的同情,其实就是一种博爱情怀。这样的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比如《礼记·礼运篇》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比如《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可惜这些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历史传承,残酷竞争的现实窄化了这份美好的情怀。
苏教版初中课文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借助水罐的五次变化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故事情节简单,道理寄寓直白,如果仅就文本引读,学生往往停留在童话想象、夸张的表面。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对过路人的爱也能把学生对“爱”的解读由亲情扩展开来,引向“博爱情怀”,但终究不够深刻。阅读不妨与生活链接,向社会延伸。
链接材料一:一天,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老乞丐,下意识地走到他面前,伸手掏口袋,结果什么也没有。他满怀歉意地握住了乞丐的手,说:“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兄弟!”老人口齿不清地说道:“这也是周济啊!这也该谢谢您啦!兄弟!”
一个真诚的、毫无做作的握手,对于“衣衫褴褛的年老乞丐”确实是一种周济,一种纯乎心灵的周济。而精神的周济远胜物质的救济。尊重,尤其是指向下层的尊重何尝不是一种深切的关爱?这是一种灵魂上的平等啊!
链接材料二: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0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最后,两名少年成功获救,3位施救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舍生忘死的义举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初读,学生被大学生的精神所感动,赞扬不已,讴歌有加。如果就此止步,那么阅读教学就显得流于形式,空泛无效。教师适时提醒——
这是一个数字和价值的双重不等式。数字不等式:3﹥2;价值不等式:大学生﹥少年。这也正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再读,学生对3位施救的大学生的献身表示惋惜。阅读教学引出了学生思维的起伏。教师再投影出捞尸者“牵尸索钱”的图片。此时的学生明显是愤慨,替三位大学生不值。阅读教学引出了学生价值判断的矛盾,教师适时提问——
爱心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该怎么办?是否定自我还是唤醒社会?
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后者。那么爱心的付出便不存在“不值”的问题,需要审视的是社会:爱的精神资源已经成了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用一颗颗自我的爱心去点燃整个社会的爱心。
做善事,献爱心,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良心的事,是和上帝之间的事,纵使不被理解,甚至还会受骗。爱的付出不求回报,否则,是要变质掉价的。如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让爱的雨露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头,让学生的灵魂一点一点被照亮。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星球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感到内心的震颤,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阅读教学,让崇高意识、感恩思绪、自强信念、博爱情怀等润泽学生的心空,照亮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坚守住内心的“道德法则”,他们的内心一定会非常和谐,他们的生活一定会非常幸福美好,他们的人生一定会阳光灿烂!
张爱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宝应。本文编校:舒 坦
一.正直崇高节,岁寒同我心:阅读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一份崇高意识
现实的功利早已浸染了学生纯真的心灵,群体博弈的格局早已让他们裹上了一层厚重的防护外衣;分数的比拼抹去的是同学之间的坦诚和关爱,不再自然的笑容隐匿着彼此间的戒备和排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室里面常有这样的场景:一边是一群埋头书山题海的莘莘学子,一角是乱七八糟的卫生洁具和垃圾;一边是鸦雀无声的沉思默想,一角是满眼狼藉的不堪入目。应该说,这样的镜头很刺眼,很不协调。此时,以师者的身份要求学生清扫一下并不难。只是指派式的任务分摊并不能内化成学生自觉自愿的固有的德性,这样的场景必定还会不间断地以同样的方式呈现。
我们期盼崇高。因为如果没有崇高,真的不敢想象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现实世界。借助阅读教学让学生净化思想污垢,拥有“崇高人格”应该成为一种必要。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记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通过扫描阅读学生不难发现时人眼中的伽利略的形象定位——“精神病患者”、“异端”、“疯子”。深入研讨,追问“伽利略真的是‘精神病患者’吗?他真‘疯’了吗?这到底折射出他怎样的精神情怀”?细味文字,学生会解读出后人心中景仰的伽利略——“一个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不怕威胁的人”。一个高尚的灵魂初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继续解读,学生能深深体会到作为智者的伽利略的孤独和艰难——父亲的不理解、学生的嘲笑、教授的辱骂以及来自权威的威胁,直至被判处终身监禁。
“当人们不相信真理的时候,他在灵魂的极度痛苦中。”老迈的、又聋又瞎的伽利略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无助,更多的是为人们的无知而痛苦着,这是何等崇高的灵魂啊!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闪耀着崇高人性光辉的古今中外人士还是不少的:陶渊明、李白、欧阳修、苏轼、萧红、钱学森、居里夫人、高尔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藏,在阅读教学时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近他们,让他们的光辉轻轻照亮学生的灵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阅读教学应当催生学生的一腔感恩思绪
永远忘不了这样一组镜头——
绿草茵茵的广场上,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前面歪歪扭扭地走着,紧跟在后面的妈妈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且始终保持双手环抱、俯身前倾的姿势。
放晚学时,校门口,妈妈早就翘首期盼。孩子走出校门,妈妈赶忙迎上去,接过孩子肩上的书包,递上手中的饮料。
……
孩子永远是妈妈心中的“最重”。
更深深地记得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冬日的中午,有一次到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已是初二的女生正对着父亲大声叱责。从衣着可以知晓父亲来自乡下,是特意来看女儿的。我能想象得出其时寒风中的父亲是那样的茫然和无奈。孩子怒气冲冲地头也不回地独自走了。
时至今日,这个场景还深深地刺痛着我。作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天,我真的没有勇气去直面被女儿甩在身后的父亲。从人类的血脉情愫来说,父母给了我们原初的一切。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呵护和关爱,给了我们吃穿住行。单单这些,我们就应该一生感恩父母。并且为了我们,他们甚至能献出生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也不止一次以这样的深情感动着我们:斑羚飞渡的身姿,藏羚羊跪拜的泪水,《母狼的智慧》中母狼“跑向死亡”的身影,足以让身为人类的我们深刻反思。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描述的是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爱亲情的故事——一对贫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挚爱,动人肺腑,催人泪下。然而,面对家庭的实际情况,那对父母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而不会受到任何谴责。但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当我们的阅读教学用这样的情愫烛照我们学生年轻的胸怀时,他们的灵魂肯定是柔软而潮湿的。我们的学生,不是变得冷漠,而是过于忽略;不是对一切无所谓,而是习以为常。然而,一经“照亮”,感恩思绪必定会溢满学生的心腔。对鲁迅先生时隔二十多年后仍感念藤野先生的拳拳深情自会感动不已,对朱自清先生面对父亲买橘翻越月台时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肥胖的背影的涔涔泪水也会泪光闪闪。
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阅读教学应当铸炼学生的一份自强信念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见证了中国教育十几年来的改革,但是结果是越改教师越累,越改学生越疲惫。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离家出走的学生越来越多,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的确应该反思:我们学生的心理是不是太脆弱,内心是不是太灰暗。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让自己不再相信天空是蔚蓝的。曾经许多次感叹,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成了温室的花草,受不了些许的风霜雨雪?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教师真的有义务帮学生打开心灵的门窗,让暖暖的阳光照亮他们过于阴霾的心空。
引导他们读苏东坡,读他的《浣溪纱》,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从中感悟诗人被贬之后的乐观豁达。
引导他们读刘禹锡,读他的《秋词》。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从中感受诗人遭谗之后的自信坦然。
教师同时可以让《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轮椅作家史铁生、坚强“保尔”张海迪等一并走进学生的视野,让这些强者豁达的光辉将勇敢、自强、乐观等品质注入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的灵魂。我想伴随着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的内心一定会升腾起一份自强信念,他们的生命一定会具有适度的韧性和张力,进而以从容的心态应对生活的锤炼,欣赏世界的美好,珍惜人生的宝贵。
四.区区仁爱心,殆可质苍昊:阅读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一种博爱情怀
亚当·斯密说过:“同情是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义和仁慈这两种基本的道德。”这里所说的同情,其实就是一种博爱情怀。这样的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比如《礼记·礼运篇》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比如《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可惜这些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历史传承,残酷竞争的现实窄化了这份美好的情怀。
苏教版初中课文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借助水罐的五次变化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故事情节简单,道理寄寓直白,如果仅就文本引读,学生往往停留在童话想象、夸张的表面。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对过路人的爱也能把学生对“爱”的解读由亲情扩展开来,引向“博爱情怀”,但终究不够深刻。阅读不妨与生活链接,向社会延伸。
链接材料一:一天,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老乞丐,下意识地走到他面前,伸手掏口袋,结果什么也没有。他满怀歉意地握住了乞丐的手,说:“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兄弟!”老人口齿不清地说道:“这也是周济啊!这也该谢谢您啦!兄弟!”
一个真诚的、毫无做作的握手,对于“衣衫褴褛的年老乞丐”确实是一种周济,一种纯乎心灵的周济。而精神的周济远胜物质的救济。尊重,尤其是指向下层的尊重何尝不是一种深切的关爱?这是一种灵魂上的平等啊!
链接材料二: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0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最后,两名少年成功获救,3位施救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舍生忘死的义举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初读,学生被大学生的精神所感动,赞扬不已,讴歌有加。如果就此止步,那么阅读教学就显得流于形式,空泛无效。教师适时提醒——
这是一个数字和价值的双重不等式。数字不等式:3﹥2;价值不等式:大学生﹥少年。这也正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再读,学生对3位施救的大学生的献身表示惋惜。阅读教学引出了学生思维的起伏。教师再投影出捞尸者“牵尸索钱”的图片。此时的学生明显是愤慨,替三位大学生不值。阅读教学引出了学生价值判断的矛盾,教师适时提问——
爱心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该怎么办?是否定自我还是唤醒社会?
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后者。那么爱心的付出便不存在“不值”的问题,需要审视的是社会:爱的精神资源已经成了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用一颗颗自我的爱心去点燃整个社会的爱心。
做善事,献爱心,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良心的事,是和上帝之间的事,纵使不被理解,甚至还会受骗。爱的付出不求回报,否则,是要变质掉价的。如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让爱的雨露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头,让学生的灵魂一点一点被照亮。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星球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感到内心的震颤,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阅读教学,让崇高意识、感恩思绪、自强信念、博爱情怀等润泽学生的心空,照亮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坚守住内心的“道德法则”,他们的内心一定会非常和谐,他们的生活一定会非常幸福美好,他们的人生一定会阳光灿烂!
张爱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宝应。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