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宽容教育,是指教育引导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行为方式、观点,以及他人所犯的错误,既包括针对其他人的错误,也包括针对自己的错误。孔子自称自己价值观的核心是“忠恕之道”,于是子贡来问孔子:“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应终身奉行的道德原则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在忠恕之间,孔子做出了取舍……
学生为何不原谅
2013年9月19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学校一位女教师,抽了学生小新一个耳光,到10月9日,该教师一共向小新、小新父母、外婆等,通过现场、电话等方式做出12次道歉,且做出1.3万的赔偿,并受到警告、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处罚。但她的学生,13岁的小新,还是坚决拒绝原谅她。老师动手打学生显然不对,但接连向学生道歉12次,并做出赔偿,受到处罚后,却依旧无法得到家长、学生的原谅。家长、学生有不愿谅的权利,可是他们的这种选择,暴露出当前宽容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好莱坞电影《蜘蛛侠》第一集里,蜘蛛侠仇恨杀死他叔父的强盗。他的婶婶却告诉他,要遵守耶稣的教诲,“宽恕你的敌人”。可见无论是中西方文化,原谅都是核心的道德准则。但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对学生施以严厉惩罚的却正是学校的德育部门。教育需要宽容,这样才能鼓励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积极探索,也才能给每个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错误、走向完善,共同成长的机会和环境。
有坚决不原谅的学校,自然有坚决不原谅的学生。四川方山学校“耳光不原谅”事件的起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首先不宽容,动手扇耳光,结果是受到伤害的学生及其家长,学会了教师的不宽容。其中,家长、学生要求老师道歉、校方做出处理,是积极的维权行动;但教师接连道歉、学校做出处理之后,学生和家长还不原谅,是教育的失败,同时是“不宽容教育”的成功。这种“不宽容教育”,是教育的反向指标。
惩罚与宽容不能无原则
学校对学生过于严厉,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在苏州吴江南麻中学,3名男生,因为在大便池里小便被校方通报处分,通报被网友晒出后,引起了一片吐槽。“此类生活小事,还是应以教育为好。”学校这么做,是不是管太严了?
根据南麻中学发布的处分公告,2013年12月2日上午第二节课后,两名初三男生和1名初二男生在厕所大便池里小便,“这一不文明行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麻中学《一日常规》的相关规定,并在同学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为严明校纪校规,经德育处研究决定,给予3位同学警告处分”,通报落款为南麻中学德育处。
南麻中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周建新表示,南麻中学校舍建于1995年,厕所大便池至今还是蹲厕,有的学生图方便,就直接在大便池里小便,常常会把污物溅到踏板上,甚至发生过溅到其他同学的情况。1998年,学校将“不能在大便池里小便”这条列入了《一日常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这3名学生被“重罚”还属头一回,主要是其中一名学生已违规多次。事发当天,这3名学生逃了课间操,老师找到厕所,当场抓住他们在大便池里小便,因此予以处分。周建新表示,受学校实际条件限制,这项校规还得继续执行,否则会影响其他学生的生活。不过他也表示,“处分”一词用得有些重了,下回有类似情况,将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从校方叙述看,此事发生在课间操期间,3名学生没有参与课间操,引发教师寻找,此时其他学生应该都在操场上做操,在大便池尿尿的行为并不存在“溅到其他同学”的可能性。在不妨害其他人的情况下,仅仅是尿尿的地方不对。也许是学生故意要和学校对着干,但学校似乎不宜反过来和学生对着干。学校的惩罚理由虽然充分,但其实不过是托词,实际上是对学生逃避课间操、故意不服从管理的一种制裁。
要知道,学校对学生百般设法予以惩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制度性不宽容损害了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被舆论质疑缺乏宽容,比如,出台严苛的校规,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循循善诱。这导致家校矛盾、师生矛盾冲突加剧。2013年12月30日,宁波北仑中学贴出一张有该校德育处盖章的布告,布告中的内容为:“经查,国一班谭旭,江子晗,王傅博,陈励韧,胡健清,胡江浩6名同学,于12月29日16:30放学后,在篮球场地打篮球。根据《北仑中学学生奖惩条例》,决定给与上述同学以下处分:公开点名批评,成长指数库扣4分。希望其他同学引以为戒,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这张处分布告随即引起教育界人士关注,被多个微博转发。人们关注的原因是,这个处分似乎过于莫名其妙了。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包括惩罚,也包括宽容。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处分似乎天经地义,但是,是不是也该考虑宽容呢?何况,学生放学后在篮球场打篮球本来就没有错,这种惩罚就不仅是不宽容,而是近乎无理取闹了。
中学生在放学时间,去篮球场打篮球,却因此而招致学校的处罚,这样的事实的确令人难以理解。北仑中学校办负责人表示,4点半是放学后就餐时间,学生未按规定去就餐,而是去打篮球,所以公告批评。学校表示,学校没有禁止学生放学后在校园打篮球。
宽容教育的缺失,是德育教育的不足,也是依法治教环境缺乏的结果。在依法治教的办学环境中,教师、学生的权利,都有法律保障,且有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加以维护。不论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还是学生伤害教师,都将依法处理。由于没有做到依法治教,侵权事件都要靠行政出面解决,导致受害一方,只有寄希望于把事情闹大,才能引起行政部门重视。这注定了不会“宽容”。这扭曲了事件的性质,也加重师生间的不信任。
学校办学只追求现实的功利目标,是制造不宽容的又一重要因素。政府部门管理教师、教师管理学生时,考核评价体系太过单一,且缺乏人性化,教师在升学率、分数等考核指标体系下,焦虑不堪,学生在缺乏自由生长的空间中,对教师、学校有诸多怨气,有时师生间会因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就像点燃了火药桶。 从本质上讲,宽容教育,是强调人文关怀,尊重个体权利的教育,这正是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至社会教育中,最缺乏的部分。今天,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强调要建设和谐的校园,为此,必须重视宽容教育,这一方面,需要加强依法治校,将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都纳入法律框架之下,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享有平等、合法的受教育权,这是宽容的基础;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建立能代表教师权利、学生权利的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让权利能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于教师而言,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给教师自主教学的空间,不能用各种行政指标干涉教师教学,于学生而言,学校要创造一个宽容失败、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逐渐完善的宽松氛围。
宽容与惩罚的妥协
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最反感的惩罚形式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辱骂、讽刺挖苦嘲笑、罚作业、不让上课、罚站、不准回家。其中,反感辱骂、讽刺挖苦嘲笑、罚作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惩罚形式,并且表现出各自的年级特点。学生对讽刺挖苦嘲笑的反感人数比例则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急剧增大,然后持续增长,直到高二又一次剧增。学生对辱骂在小学四年级前后和初中二年级前后逆反心理最强,所占比例分别超过三分之一和接近二分之一。整体上看,50.5%的学生不赞成惩罚,并随着年级的增高,对惩罚反感的倾向上升。53.9%的小学生赞成惩罚,明显多于不赞成的比例(39%);55.7%的初中生不赞成惩罚,明显多于赞成的比例(29.7%);75.6%的高中生不赞成惩罚,而赞成惩罚的比例只有18.3%。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赞成惩罚在小学的比例为31.9%,初中则锐减到8.8%,高中则只有1.5%。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的特级教师邵淑红在美国培训学习期间发现,美国高中对学生的惩罚措施是隔离阅读杂志与书籍并写读后感。学校有一间学生隔离室,只有普通教室的一半大,有三四套特制桌椅,桌子两边有隔板,学生面墙而座。门口有值班教师,无课教师轮流值班。教室里有各种杂志供学生阅读。在阅读文章并写完读后感后,学生还要填写一张表格,内容有自己受到惩罚的原因,不良行为对他人有何影响,今后应如何改正等内容。隔离阅读的惩罚形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让学生有正事可干,在学生干完正事后,身心放松的时候进行自我检讨,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即使惩罚,也是宽容。
宽容教育的收获
在北京龙文学校德胜门校区,物理教师李秀鹏宽容对待学生的方式,带给了他的学生积极影响。他的学生张永凯说:“李秀鹏老师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我是一个高考复读生,成绩很差。他每次和我谈话结束的时候,总会说一句‘你是最好的学生’。我从小到大,除了爸爸妈妈没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语。高考前几天,李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在考场上你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不要紧张,我看你最近几天心神不宁了,是不是压力太大。你记住,你考得好与不好,父母不会责怪你的,你成绩下来的时候,不管结果如何,老师都会陪着你克服一切困难。’”
张永凯表示,这种宽容的最大收获是他的物理成绩。从原先的68分提高到93分,而且他不再害怕物理了,不再惧怕考试了。
广东省韶关县南浦中学教师李会香也是一位宽容教育的践行者。李会香教初二,她班里有位同学,刚开学时,作业老是不交。李会香时常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真可爱,老师很喜欢你。”几次后,他对李会香产生了亲近的感情。这时,李会香就适时提出要求:“老师很喜欢你,不过,你的作业令老师不满意,我很不开心。”如此这般,没有严厉的批评,更没有训斥,但有的是老师与他的真心交流。这位同学后来总自觉地把作业做好,不再拖拉。在校外见到李会香,即使老远的地方也会跑过来说:“老师,我作业已经做好了。” 李会香认为,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真心为自己着想,老师的宽容和关爱会赢得学生的真心爱戴和尊敬。
学生为何不原谅
2013年9月19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学校一位女教师,抽了学生小新一个耳光,到10月9日,该教师一共向小新、小新父母、外婆等,通过现场、电话等方式做出12次道歉,且做出1.3万的赔偿,并受到警告、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处罚。但她的学生,13岁的小新,还是坚决拒绝原谅她。老师动手打学生显然不对,但接连向学生道歉12次,并做出赔偿,受到处罚后,却依旧无法得到家长、学生的原谅。家长、学生有不愿谅的权利,可是他们的这种选择,暴露出当前宽容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好莱坞电影《蜘蛛侠》第一集里,蜘蛛侠仇恨杀死他叔父的强盗。他的婶婶却告诉他,要遵守耶稣的教诲,“宽恕你的敌人”。可见无论是中西方文化,原谅都是核心的道德准则。但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对学生施以严厉惩罚的却正是学校的德育部门。教育需要宽容,这样才能鼓励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积极探索,也才能给每个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错误、走向完善,共同成长的机会和环境。
有坚决不原谅的学校,自然有坚决不原谅的学生。四川方山学校“耳光不原谅”事件的起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首先不宽容,动手扇耳光,结果是受到伤害的学生及其家长,学会了教师的不宽容。其中,家长、学生要求老师道歉、校方做出处理,是积极的维权行动;但教师接连道歉、学校做出处理之后,学生和家长还不原谅,是教育的失败,同时是“不宽容教育”的成功。这种“不宽容教育”,是教育的反向指标。
惩罚与宽容不能无原则
学校对学生过于严厉,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在苏州吴江南麻中学,3名男生,因为在大便池里小便被校方通报处分,通报被网友晒出后,引起了一片吐槽。“此类生活小事,还是应以教育为好。”学校这么做,是不是管太严了?
根据南麻中学发布的处分公告,2013年12月2日上午第二节课后,两名初三男生和1名初二男生在厕所大便池里小便,“这一不文明行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麻中学《一日常规》的相关规定,并在同学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为严明校纪校规,经德育处研究决定,给予3位同学警告处分”,通报落款为南麻中学德育处。
南麻中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周建新表示,南麻中学校舍建于1995年,厕所大便池至今还是蹲厕,有的学生图方便,就直接在大便池里小便,常常会把污物溅到踏板上,甚至发生过溅到其他同学的情况。1998年,学校将“不能在大便池里小便”这条列入了《一日常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这3名学生被“重罚”还属头一回,主要是其中一名学生已违规多次。事发当天,这3名学生逃了课间操,老师找到厕所,当场抓住他们在大便池里小便,因此予以处分。周建新表示,受学校实际条件限制,这项校规还得继续执行,否则会影响其他学生的生活。不过他也表示,“处分”一词用得有些重了,下回有类似情况,将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从校方叙述看,此事发生在课间操期间,3名学生没有参与课间操,引发教师寻找,此时其他学生应该都在操场上做操,在大便池尿尿的行为并不存在“溅到其他同学”的可能性。在不妨害其他人的情况下,仅仅是尿尿的地方不对。也许是学生故意要和学校对着干,但学校似乎不宜反过来和学生对着干。学校的惩罚理由虽然充分,但其实不过是托词,实际上是对学生逃避课间操、故意不服从管理的一种制裁。
要知道,学校对学生百般设法予以惩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制度性不宽容损害了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被舆论质疑缺乏宽容,比如,出台严苛的校规,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循循善诱。这导致家校矛盾、师生矛盾冲突加剧。2013年12月30日,宁波北仑中学贴出一张有该校德育处盖章的布告,布告中的内容为:“经查,国一班谭旭,江子晗,王傅博,陈励韧,胡健清,胡江浩6名同学,于12月29日16:30放学后,在篮球场地打篮球。根据《北仑中学学生奖惩条例》,决定给与上述同学以下处分:公开点名批评,成长指数库扣4分。希望其他同学引以为戒,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这张处分布告随即引起教育界人士关注,被多个微博转发。人们关注的原因是,这个处分似乎过于莫名其妙了。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包括惩罚,也包括宽容。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处分似乎天经地义,但是,是不是也该考虑宽容呢?何况,学生放学后在篮球场打篮球本来就没有错,这种惩罚就不仅是不宽容,而是近乎无理取闹了。
中学生在放学时间,去篮球场打篮球,却因此而招致学校的处罚,这样的事实的确令人难以理解。北仑中学校办负责人表示,4点半是放学后就餐时间,学生未按规定去就餐,而是去打篮球,所以公告批评。学校表示,学校没有禁止学生放学后在校园打篮球。
宽容教育的缺失,是德育教育的不足,也是依法治教环境缺乏的结果。在依法治教的办学环境中,教师、学生的权利,都有法律保障,且有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加以维护。不论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还是学生伤害教师,都将依法处理。由于没有做到依法治教,侵权事件都要靠行政出面解决,导致受害一方,只有寄希望于把事情闹大,才能引起行政部门重视。这注定了不会“宽容”。这扭曲了事件的性质,也加重师生间的不信任。
学校办学只追求现实的功利目标,是制造不宽容的又一重要因素。政府部门管理教师、教师管理学生时,考核评价体系太过单一,且缺乏人性化,教师在升学率、分数等考核指标体系下,焦虑不堪,学生在缺乏自由生长的空间中,对教师、学校有诸多怨气,有时师生间会因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就像点燃了火药桶。 从本质上讲,宽容教育,是强调人文关怀,尊重个体权利的教育,这正是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至社会教育中,最缺乏的部分。今天,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强调要建设和谐的校园,为此,必须重视宽容教育,这一方面,需要加强依法治校,将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都纳入法律框架之下,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享有平等、合法的受教育权,这是宽容的基础;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建立能代表教师权利、学生权利的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让权利能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于教师而言,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给教师自主教学的空间,不能用各种行政指标干涉教师教学,于学生而言,学校要创造一个宽容失败、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逐渐完善的宽松氛围。
宽容与惩罚的妥协
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最反感的惩罚形式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辱骂、讽刺挖苦嘲笑、罚作业、不让上课、罚站、不准回家。其中,反感辱骂、讽刺挖苦嘲笑、罚作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惩罚形式,并且表现出各自的年级特点。学生对讽刺挖苦嘲笑的反感人数比例则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急剧增大,然后持续增长,直到高二又一次剧增。学生对辱骂在小学四年级前后和初中二年级前后逆反心理最强,所占比例分别超过三分之一和接近二分之一。整体上看,50.5%的学生不赞成惩罚,并随着年级的增高,对惩罚反感的倾向上升。53.9%的小学生赞成惩罚,明显多于不赞成的比例(39%);55.7%的初中生不赞成惩罚,明显多于赞成的比例(29.7%);75.6%的高中生不赞成惩罚,而赞成惩罚的比例只有18.3%。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赞成惩罚在小学的比例为31.9%,初中则锐减到8.8%,高中则只有1.5%。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的特级教师邵淑红在美国培训学习期间发现,美国高中对学生的惩罚措施是隔离阅读杂志与书籍并写读后感。学校有一间学生隔离室,只有普通教室的一半大,有三四套特制桌椅,桌子两边有隔板,学生面墙而座。门口有值班教师,无课教师轮流值班。教室里有各种杂志供学生阅读。在阅读文章并写完读后感后,学生还要填写一张表格,内容有自己受到惩罚的原因,不良行为对他人有何影响,今后应如何改正等内容。隔离阅读的惩罚形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让学生有正事可干,在学生干完正事后,身心放松的时候进行自我检讨,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即使惩罚,也是宽容。
宽容教育的收获
在北京龙文学校德胜门校区,物理教师李秀鹏宽容对待学生的方式,带给了他的学生积极影响。他的学生张永凯说:“李秀鹏老师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我是一个高考复读生,成绩很差。他每次和我谈话结束的时候,总会说一句‘你是最好的学生’。我从小到大,除了爸爸妈妈没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语。高考前几天,李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在考场上你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不要紧张,我看你最近几天心神不宁了,是不是压力太大。你记住,你考得好与不好,父母不会责怪你的,你成绩下来的时候,不管结果如何,老师都会陪着你克服一切困难。’”
张永凯表示,这种宽容的最大收获是他的物理成绩。从原先的68分提高到93分,而且他不再害怕物理了,不再惧怕考试了。
广东省韶关县南浦中学教师李会香也是一位宽容教育的践行者。李会香教初二,她班里有位同学,刚开学时,作业老是不交。李会香时常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真可爱,老师很喜欢你。”几次后,他对李会香产生了亲近的感情。这时,李会香就适时提出要求:“老师很喜欢你,不过,你的作业令老师不满意,我很不开心。”如此这般,没有严厉的批评,更没有训斥,但有的是老师与他的真心交流。这位同学后来总自觉地把作业做好,不再拖拉。在校外见到李会香,即使老远的地方也会跑过来说:“老师,我作业已经做好了。” 李会香认为,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真心为自己着想,老师的宽容和关爱会赢得学生的真心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