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语言HAPPY模式,是对人积极品质挖掘的具体应用,它关注的核心是普通人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尝试运用HAPPY语言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宽容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模式;教育情境;积极语言;感受;心理;品质;尊重;宽容;勇敢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而积极语言HAPPY模式,是对人积极品质挖掘的具体应用,其关键假设是: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普通人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
HAPPY语言模式基本解释是:根据预想的积极品质特征,教师用积极语言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指导,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HAPPY语言模式的具体含义:
情境:
一节大课间结束后,小瑞和我们班另一个男孩子推搡着进了我的办公室,两人衣衫凌乱、还喘着粗气。不用问,准是打架了。我让两个孩子分别陈述打架理由,显然,小瑞占理,是男孩先欺负他。那个孩子承认了错误,不该打架。而小瑞依旧不服气,认为他受了委屈。我问他,想如何解决?他说,要打还回来才公平。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该怎么办?
情境分析:
由于我带高中学段的学生,所以我尝试以高中学生来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的形象尤其是关注在同龄人面前的形象,自尊心高度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在这个情境中,由于小瑞受到欺负,这位同学可能有的心理感受是:难受、伤心、丢人、尴尬、没面子。小瑞先被同学欺负,会感觉同学的不尊重他。感觉自己自尊心受伤。
在这个情境中,如果老师能让这位同学感觉到理解和尊重,同时这位同学也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提出的过分要求,有宽容的品质,谅解别人的不经意。
有人说,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与他人尊重。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要营造一种尊重的氛围,这种尊重不是纵容,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感受,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
心理分析:
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高中生自尊心逐渐成熟,开始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小瑞提出打回来的要求是想恢复自己被破坏的形象。
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
第二,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而引发的情感冲突。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已经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会使同学之间相互难以适应,而产生人关系的冲突。如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而发生矛盾。
第三,同学之间的相互议论而导致误会也能引发矛盾。有的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较激烈的矛盾。
第四,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会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
第五,家庭对学生的心理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个人的修养体现的是家庭的教养。时下,单亲家庭、新组家庭、多长辈家庭、外飘家庭增加,家庭教育出现新的难点。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忽视孩子年龄特点,把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讲究方式方法等教育问题,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生活。孩子在家庭中产生的负面心理必然要带到学校,产生各种问题。由此,说明教师语言层次的不同水平会对学生有不同影响。
下面是调查学生在上述情境中,最怕听到老师说的话,和学生的心理感受: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学生的具体感受也是不同的。如果针对这位同学的要求,老师能用积极的语言,那么学生就会有别样的感受。但积极的语言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记得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所美国中学,老师让两个打架的男生,手牵手坐在操场上,引来不少学生围观。老师的初衷是想让他们和好,可是却忽略了这种做法将他们打架的事情展示在全校学生面前,而且两个男生手牵手,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嘲笑,他们的心理感受是丢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起到了反面的教育效果。结果是,其中一个学生第二天不愿意去上学了。所以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要考虑是为自己,还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预期培养目标:
教师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的品质,获得自尊和尊重别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努力改正。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不足,宽容他人不经意的失误的品质。
关键点:
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要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老师可以有两个点把握,一个是这个同学提出的公平的这个点,另一个是另一个道歉的同学。通过这件事教会同学尊重,而对于这位同学,既要尊重,又能鼓励他勇敢的接纳自己的问题,同时能有得到改善的信心和勇气。马斯洛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尊重的需要,学生希望得到赞扬和肯定,学生期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有信心做得更好。希望得到能纠正的鼓励,获得勇气。埃里克森也认为高中的学生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形成自己是怎样人的信念。
行动二:
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
老师可以藉着这件事召开主题班会,描述大概的时间,隐去姓名,藉此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了解友情、公平的实质。
老师先征求他们的意见,老师可以这么说:你提的这个要求真的把我难住了,能不能让全班同学帮你们出出主意,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更好。
老师可以这样说,今天老师遇到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需要大家的帮助,大家看看这件事怎么处理比較好呢?要求同学们畅所欲言。
大家可能会谈到什么是公平、尊重、宽容、如何与同学相处,老师要适时引导。
老师也可以最后总结用庞龙的《论宽容》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参考书目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美.蔡珍妮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积极心理学》任俊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模式;教育情境;积极语言;感受;心理;品质;尊重;宽容;勇敢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而积极语言HAPPY模式,是对人积极品质挖掘的具体应用,其关键假设是: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普通人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
HAPPY语言模式基本解释是:根据预想的积极品质特征,教师用积极语言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指导,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HAPPY语言模式的具体含义:
情境:
一节大课间结束后,小瑞和我们班另一个男孩子推搡着进了我的办公室,两人衣衫凌乱、还喘着粗气。不用问,准是打架了。我让两个孩子分别陈述打架理由,显然,小瑞占理,是男孩先欺负他。那个孩子承认了错误,不该打架。而小瑞依旧不服气,认为他受了委屈。我问他,想如何解决?他说,要打还回来才公平。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该怎么办?
情境分析:
由于我带高中学段的学生,所以我尝试以高中学生来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的形象尤其是关注在同龄人面前的形象,自尊心高度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在这个情境中,由于小瑞受到欺负,这位同学可能有的心理感受是:难受、伤心、丢人、尴尬、没面子。小瑞先被同学欺负,会感觉同学的不尊重他。感觉自己自尊心受伤。
在这个情境中,如果老师能让这位同学感觉到理解和尊重,同时这位同学也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提出的过分要求,有宽容的品质,谅解别人的不经意。
有人说,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与他人尊重。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要营造一种尊重的氛围,这种尊重不是纵容,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感受,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
心理分析:
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高中生自尊心逐渐成熟,开始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小瑞提出打回来的要求是想恢复自己被破坏的形象。
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
第二,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而引发的情感冲突。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已经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会使同学之间相互难以适应,而产生人关系的冲突。如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而发生矛盾。
第三,同学之间的相互议论而导致误会也能引发矛盾。有的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较激烈的矛盾。
第四,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会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
第五,家庭对学生的心理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个人的修养体现的是家庭的教养。时下,单亲家庭、新组家庭、多长辈家庭、外飘家庭增加,家庭教育出现新的难点。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忽视孩子年龄特点,把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讲究方式方法等教育问题,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生活。孩子在家庭中产生的负面心理必然要带到学校,产生各种问题。由此,说明教师语言层次的不同水平会对学生有不同影响。
下面是调查学生在上述情境中,最怕听到老师说的话,和学生的心理感受: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学生的具体感受也是不同的。如果针对这位同学的要求,老师能用积极的语言,那么学生就会有别样的感受。但积极的语言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记得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所美国中学,老师让两个打架的男生,手牵手坐在操场上,引来不少学生围观。老师的初衷是想让他们和好,可是却忽略了这种做法将他们打架的事情展示在全校学生面前,而且两个男生手牵手,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嘲笑,他们的心理感受是丢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起到了反面的教育效果。结果是,其中一个学生第二天不愿意去上学了。所以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要考虑是为自己,还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预期培养目标:
教师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的品质,获得自尊和尊重别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努力改正。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不足,宽容他人不经意的失误的品质。
关键点:
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要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老师可以有两个点把握,一个是这个同学提出的公平的这个点,另一个是另一个道歉的同学。通过这件事教会同学尊重,而对于这位同学,既要尊重,又能鼓励他勇敢的接纳自己的问题,同时能有得到改善的信心和勇气。马斯洛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尊重的需要,学生希望得到赞扬和肯定,学生期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有信心做得更好。希望得到能纠正的鼓励,获得勇气。埃里克森也认为高中的学生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形成自己是怎样人的信念。
行动二:
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
老师可以藉着这件事召开主题班会,描述大概的时间,隐去姓名,藉此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了解友情、公平的实质。
老师先征求他们的意见,老师可以这么说:你提的这个要求真的把我难住了,能不能让全班同学帮你们出出主意,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更好。
老师可以这样说,今天老师遇到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需要大家的帮助,大家看看这件事怎么处理比較好呢?要求同学们畅所欲言。
大家可能会谈到什么是公平、尊重、宽容、如何与同学相处,老师要适时引导。
老师也可以最后总结用庞龙的《论宽容》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参考书目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美.蔡珍妮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积极心理学》任俊著.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