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和“树人”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当代的“立德树人”是在继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有着新的丰富的科学内涵。高等学校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之道,德字为先。边疆高校应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势而上,跨越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对策
一、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从立德树人的出处来看:立德,树立德业。原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强调一个人要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首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志趣、实现崇高道德理想,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对道德的追求和对德育的重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出《管子·权修》。管仲认为教化百姓,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尹知章注解《管子·权修》说:“树人,谓济而成立之。”后来就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材意义重大,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性的长远之计,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材之不易。
“立德”和“树人”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当代的“立德树人”是在继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有着新的丰富的科学内涵。“立德”指树立美德,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人”指培养人才,我国教育事业要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育人之道,德字为先。
二、“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2年11月8日,党和国家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表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所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次确立了“立德树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1]。党和国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之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我國教育事业长期实践经验的深刻认识。
三、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边疆高校发展的对策
(1)“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熔铸师魂。立德为先,树人为本。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2]。要做到这一点,边疆高校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着力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教职员工队伍的政治素养。
边疆高校各级领导要立足校情,立足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推动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共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强化对重大社会思潮的追踪、研判和剖析能力,针对一些错误思潮,能够厘清重大是非界限。这样,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好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边疆高校应着眼于“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定位,引导学校教师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与操守,加强能力锻炼和岗位培养,增进交流学习,造就讲团结、有水平、能战斗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加大力度和强度,打造一支思想立场坚定、师德师风高尚、教学水平精湛的边疆特色优秀师资团队。
(2)“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立德”为先,着力点在“树人”为本。边疆高校的德育格局应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边疆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边疆各族人民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独特边疆民族风情,对高校学生“立德”的过程中“树人”,谱写好“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梦民族篇章。
“立德树人”是党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科学论断,确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办学宗旨、根本任务和指导地位。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把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3]。边疆高校应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势而上,跨越发展。建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鮮明、优势突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国门大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立德树人是根本[N],2012.12.30.
[2]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3]翁铁慧.立德树人:党的16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9.3.1.
作者简介:
陈述(1973— )湖北黄冈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滇缅印抗战。
关键词:立德;树人;对策
一、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从立德树人的出处来看:立德,树立德业。原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强调一个人要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首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志趣、实现崇高道德理想,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对道德的追求和对德育的重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出《管子·权修》。管仲认为教化百姓,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尹知章注解《管子·权修》说:“树人,谓济而成立之。”后来就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材意义重大,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性的长远之计,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材之不易。
“立德”和“树人”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当代的“立德树人”是在继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有着新的丰富的科学内涵。“立德”指树立美德,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人”指培养人才,我国教育事业要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育人之道,德字为先。
二、“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2年11月8日,党和国家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表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所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次确立了“立德树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1]。党和国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之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我國教育事业长期实践经验的深刻认识。
三、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边疆高校发展的对策
(1)“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熔铸师魂。立德为先,树人为本。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2]。要做到这一点,边疆高校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着力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教职员工队伍的政治素养。
边疆高校各级领导要立足校情,立足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推动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共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强化对重大社会思潮的追踪、研判和剖析能力,针对一些错误思潮,能够厘清重大是非界限。这样,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好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边疆高校应着眼于“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定位,引导学校教师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与操守,加强能力锻炼和岗位培养,增进交流学习,造就讲团结、有水平、能战斗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加大力度和强度,打造一支思想立场坚定、师德师风高尚、教学水平精湛的边疆特色优秀师资团队。
(2)“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立德”为先,着力点在“树人”为本。边疆高校的德育格局应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边疆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边疆各族人民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独特边疆民族风情,对高校学生“立德”的过程中“树人”,谱写好“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梦民族篇章。
“立德树人”是党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科学论断,确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办学宗旨、根本任务和指导地位。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把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3]。边疆高校应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势而上,跨越发展。建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鮮明、优势突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国门大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立德树人是根本[N],2012.12.30.
[2]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3]翁铁慧.立德树人:党的16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9.3.1.
作者简介:
陈述(1973— )湖北黄冈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滇缅印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