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与苗文谱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上)

来源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是1905年左右由英国传教士柏格理为传教的需要,在滇东北汉族传道员李斯提反和苗族知识分子杨雅各等人的协助下,根据拉丁字母和苗族服饰图案,以石门坎苗语为标准音创制的拼音文字。这套拼音文字其字母形状和发音与拉丁字母近似,称“柏格里苗文”或“石门坎苗文”,亦称“滇东北老苗文”。基督教仪式有大量的赞美诗,为了让苗族信教群众尽快学会唱诗,柏格理参照英国首调唱名法的原理,采用这套苗文的声母和韵母创制了一套苗文字母乐谱。七个基本音阶是在老苗文的24个单音声母中选用了七个发音接近简谱的声母。韵母代表音
其他文献
论文通过比较研究22首民歌谱例,寻找出蒙古族、汉族、匈牙利民歌中存在的同宗曲调.指出音乐形态方面的共同点,排列出同宗曲调的谱系关系,以及音乐审美方面的内在联系.作者总结出同宗民歌曲调流播嬗变的三点结论:同源分流,超越时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变中守恒,不离其宗,比较音乐学研究方面有所创见,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
第十七章 雕像与石柱rn对于舍利塔扶手和通道—对于到目前为止我们调查中所有接触的,实际上还远不及山崎所有的雕刻.收集在当地小博物馆(已被出版的极好的一个目录)或散落在圣山顶部和通道上大约一百个石柱和石雕都是或多或少处于残存的状态,不包括装饰后期寺庙的走廊和地窖的浮雕.最有意思且保存的最好的样本已在此地被修复,同时我们也预留了此章来对其做调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回头看看浮雕中众多的形象,如陀兰那(即牌楼)已经展现的“双面的”或环形的.这样的回顾是很必要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系统性地忽视了对人物的认定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是一个学科最交叉、学科跨度最大的学术平台,其中还包括了艺术学理论和艺术实践的交叉。研究方式不是学科导向而是问题导向,通过问题的讨论来凝聚学科的力量和学术平台的力量。不少学者在有关艺术民族志的研究对象、写作方法、写作视野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未来艺术人类学的艺术民族志的写作是否可以采用多种写法,还有艺术人类学家是否可以参与当代艺术的创作活动,都是值得探索和拓展的研究领域。同时,对于什么是艺术的研究谈论,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见解。在田野工作中,寻找新知,在回顾以往的历程中,展望未来,对我们
随着社会变迁中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蒙汉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城镇化问题有着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性.文化大院是一种自娱自乐、非营利性的群众组织形式,通过民众日常音乐实践活动将传统音乐形式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浓缩城乡关系、蒙汉关系的载体,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大院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今已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管理并被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的重要场域.文章从蒙汉杂居民众音乐实践现实状况出发,考察城乡不同类型文化大院及组织方式,力求将现实问题与国家政策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公
天人关系问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问题,当前国产神魔改编动画电影,不仅体现出与传统天人关系问题的内核联系,而且反映出封建社会不同阶段天人观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关系脉络。传统文化并非单调、古板的一块,而是不断发展脉动的实体。动画电影改编传统故事,不仅要把握传统文化元素特征,更应深入把握其发展变革的精神。
成吉思汗祭词祭文是蒙古族祭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研究蒙古族早期祭祀文化的主要文献依据。通过文献,我们探究成吉思汗祭祀大殿中经常使用的祭词文本的诗歌样式,即哪些是口诵文本,哪些具备音乐性质,通过每个文本的使用场合和对象,并阐释祭词祭文所蕴含的文学思想和结构意义。该研究项目基于作者长期深入的田野考察基础上,首次探讨了成吉思汗祭祀仪式音乐中的诗歌传统与口头叙事文本在音乐层面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进一步对祭词祭文的诗歌韵律、程式以及音乐性进行分析与阐释。
不论是表现题材的关注与选择,图案造型的组织与构建,还是图案颜色的选取与搭配,蒙古族图案无不流露出与自然表象及内在规律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表达着蒙古族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与虔诚信仰.万物皆美、平衡循环、原始单纯不仅是蒙古族图案中自然世界的具体审美表现,同时也是蒙古族生态观的核心内涵所指.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而有效地进一步推进美育工作,我校成立“美育研究中心”.2021年7月8日上午,“美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学校领导及相关党政职能部门与各教学单位、研究机构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揭牌仪式由副校长孟显波主持.
期刊
本文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艺术人类学,该阶段是人类学领域动荡且发生重大转型的一个时期.艺术人类学领域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对“艺术”范畴本身不稳定所作出的回应.这一转型时期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而拉开帷幕:198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展览“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Primitivism”in 20th Century Art)所引起的反响,日益增长的表述危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不断增长的去殖民化和全球化趋势,这种趋势以198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艺术的“民俗化”倾向,它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外部条件.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民俗的形成,多借助艺术的形式加以包装完成,而定格化的民俗活动,又依靠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日渐程式化,并最终使艺术成为民俗活动固定的标配.艺术的民俗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天人互益的生产、生活为载体,以多种艺术形式为媒介,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的一种程式化、符号化的浓缩、固化过程,也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以蒙古族艺术中的若干实例,来印证并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