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东是我大学里最好的女友,因爸爸姓孙妈妈姓陈,各取姓氏半边,便赋予了她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最初喜欢上的,是她那一张脸,周正而柔和,浓黑的大眼配上细而高挑的眉毛,一管鼻子葱也似的直,生得三分男孩子的霸气,用“天然妙目,正大仙容”都不为过,也不失七分女子的妩媚,颦笑间,天地有声。
  我们同念一个系,一周五天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放了学,宿舍是紧挨着,不想认识都不可以。开始是泛泛之交,在走道里迎面,我喊她,她并不微笑更不点头相迎,只不温不愠地看着我,像是期待下文,而我不过是礼节性地叫她,彼此怔怔地,对望几秒,让人觉得不舒服。第二次,我忍不住喊她,连名带姓,她亦重复着先前的举止,不挂一丝多余的表情。
  坐大教室里上课,女孩子多喜欢簇拥结伴,这次你帮我占了位置,下次我帮你占。小东没有这种习惯,她是一个人,每每我起床赶上水房里的高峰期,她已背了黑色的双肩包,一手提两只空水瓶匆匆下楼,头微微低着,长发束得颇舒畅。她喜欢坐第一排临窗最近的那个位置,我上课去得晚,也没有靠别人占位度日的习惯,于是,和她肩并肩听课成了常有的事情。如此,话才渐渐多起来。她告诉我,她喜欢在早上写日记,特别是天气晴朗的日子,靠着窗子,可以看见初升的太阳。我每天睡得很多,上课精神仍不济,一些兴趣不大的课常常从第一分钟就进入半休眠状态,坐第一排太醒目,不敢睡觉,笔在本子上胡乱地记,一节课下来,都是些弯曲的线条。小东一天大约只睡六个钟头,精神却出奇的好。我问,你对什么课都喜欢么?她说,才不,喜欢的很少,又懒得找人借笔记,迟早要记的,不如上课记下了,像你要睡觉,不如不来了。
  自然,她是一个好学生,第一学期就考了年级第一。美女加才女的名声传得很快。大一下,刚开学,她来找我一起出去玩。我有些意外,也高兴。她说她拿了一千块奖学金,不知道怎么花。我说请宿舍里的姐妹自然第一了。她说,请她们干什么?有关系么?她买了很多书和碟,送给我一些。我说送给我干什么?有关系么?她笑了,以前也喜欢笑的,不过这次笑得很滑稽,声音像母鸡下蛋一般。是啊是啊,没关系我也愿意。因着没有理由的理由,我们似乎确定了所谓的友谊,女子之间的友谊。
  她的话语其实和她的脸庞一样,有着勃勃的生机,但她的举止比旁人多几分淡漠,所以陌生人以为她并不容易亲近,这也是男生不敢轻易追求她的原因之一吧。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她总是直视前方,而我,前后左右的东西都想收在眼底,拉她看这看那,她也看,还帮着解说,比如看到一个穿吊带装又瘦极的女孩子,她会说性感;看着不大好看举止又不文雅的男生,我喜欢痛斥,她说男生长得不好不是错,你要痛斥也该找帅一些的。而她一个人走路,又会回到一人的习惯,路边小草小花只有随她脚步飘摆的命,得不到一丝关爱,外界的景物于她,更像是食堂里的一日三餐。
  文科生念书,概括成吃吃喝喝搂搂抱抱拼拼凑凑并无大错。我和小东赶上网络兴起的大好时光,多了一项乐趣。那时,学校里只一间十平方左右的网吧,每小时四块钱,够买一盒精致的盒饭加一杯可乐,寥寥的几个位置不大有人去光顾。我们什么也不懂,一去就学浏览,进聊天室,加QQ,玩了几天觉得没意思,我开始致力于讨论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转悠,同时开很多窗口,不停地切换。大半月下来,闲聊中,我除了说几个有趣的网友,几乎找不到什么话讲,她也说网友,更能津津乐道于FLASH动画,HTML语言,听到看到的好歌、好小说,甚至好的论文。那一段时间我们在学业上都有些荒废,临考,她忽然平心静气了,安静地温书,那种安静让我想到故事中的有千年道行的老巫婆,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第二年,她又考第一。
  大学里的成绩固然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可靠性。这是我们日后的总结。读了小东写的一些文章,让我发现了她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才能,不不,远远超过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看到她论文以外的文章是发在网上的,一篇三四千字的回忆散文,写了一直延续的亲情,此刻的友情以及过往的爱情,语气平和、言辞简洁,但看得我心潮涌动。在文章的最后,她总结了这样一段话:在分裂的两极间行走下去。有时候,人就是因为分裂而显得正常。太单纯的,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在人间的,蝇营狗苟,一个自己,一个潜自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以后,在报纸上陆续看到她的《烟花》、《父亲》等一些文章,每次看到,都要读上许多遍,合脾性的。而她,似乎无心为之,等得人几乎要失去耐心,才冒上一篇。
  现在,小东在单位上要做老师还要做秘书,剩下自己的时间不是拿来睡觉,就是钻营日剧。大约更无心文字了。偶尔写些,发在讨论版里,写得无拘无束,不像给报纸副刊写东西多少要谨慎文辞。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海子,爱他笔下的意象:血液、火焰、飞翔。海子在现实生活不能游刃有余,才在臆想的世界完成自己的愿望。
  远远分隔的日子,我们并不写信,得闲就发短信,寄很少的明信片,用一两句话彼此鼓励一下。我说了好多次要去找她,没去,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她怕是也懒得来。还是想见见她的,好歹连相貌都有些模糊了。
其他文献
“地下通道”是一个有明显欺骗意味的词,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地下通道不仅仅是通道,而是商场,通道不过是一个引诱行人的词汇或说借口罢了,其中有着“黑幕”:你走下去,它成了商场,成了城市往下的气生根,就像“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这种通道还意味着选择的增多,对某个路口的笔直行进却变成左拐弯右拐弯的迷失,于是,它成了迷宫,让人想起博尔赫斯的小说《曲径分岔的花园》,一个进口的结局是多个出口,无限的可能
期刊
我是外地人,对北京谈不上有多少感情,虽然也常常能感到它的好。每天上下班必经过一条小街,在和平西桥那儿,街两旁是违章搭建的各式店铺:小吃店,五金店,发廊,旧书摊……鳞次栉比。街面不宽,零星的几棵小杨树,光秃的枝杈静静的。有时我会看见一些人从菜市场里走出来,互相打着招呼,或者停下来说两句话,他们都是老街坊了,他们说的是:  今天吃什么?  你买的青椒多少钱一斤?——哟,我的便宜,在中街那儿买的。  快
期刊
青 岛    青岛的冬天滴水成冰,我们刚从澡堂子里出来,湿漉漉的头发立即纠结成了一束束的小冰棍。我的手和脚都冻了,红肿得像猪爪子,难看倒也罢了(反正我心仪的男兵没有看上我),主要是那钻心的痒和痛令人难耐,后来,我的耳朵也冻了,一滴一滴地渗血,血凝结在我的军衣上,成了一块洗不干净的污渍。  我写信告诉爸爸,我在连队吃不饱,我们的连队为了体现亲密大家庭的温馨氛围,至今没有实行分餐制,我抢不过别人呀!碟
期刊
谁都知道三哥是个人精,他的精是出了名的。当然三哥并不是天生的一个瞎子。不知什么原因,随着年龄地增长,他的眼睛逐渐被一层灰蒙蒙的东西覆盖了,直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那时他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   三哥精得都透亮了。邻村有几户人家种着大豆,一到了秋天就担心上了,昼夜地看着,怕人偷摘豆荚荚。当然白天一般是没有事的,可一到了晚上,就遭殃了。三哥带领着村里一群半大小子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地头躲进没人高的庄稼地
期刊
我二叔是个公车司机。那时候他开的9路公车刚好连接我家和学校,每天我都搭他的公车上学、回家。二叔人长得比老爸帅多了,大眼睛高鼻梁,我好几个闺中密友宁愿绕远路也要跟我蹭二叔的车,就是因为她们想多看看二叔。  二叔跟爷爷奶奶住在城西薛家村里。每月有四层楼十几间房客的房租,按说日子应该过得相当滋润。但二叔打小就没让爷爷奶奶省过心。据奶奶讲二叔刚一懂事就学会打架,惹得左邻右舍三天两头跑来告状,为此爷爷没少教
期刊
17岁那年我离家出走,一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漂来漂去。  我到达的第一个地方是深圳,很幸运应聘到了一家大酒店做美工。我的工作,除了每周更新一次酒店演出海报,便是办公室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抄写工作。  有一次,来了一个十人演出团,除了乐手和歌手,还有四个很年轻的伴舞女孩。白天,他们在歌舞厅的圆形舞池里排练,我的工作不多,便常常溜出来,去看他们排舞。键盘手是他们中的大佬,留着奇怪的发型:除了正头顶有一块不大
期刊
梁尔源是湖南诗坛姗姗来迟的重量级诗人,他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涟源市三甲乡,离诞生过谭谈、萧育轩、姜贻斌、梁瑞郴等知名作家的冷水江矿务局不远,与三一重工的掌门人梁稳根的老家更近,那里文脉很旺,人才辈出。梁尔源当过矿工,干过木匠,走过仕途。多年来,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的诗心没变,诗兴没变。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后,他闯入诗坛,厚积薄发。近年来,他的一系列作品接连在《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
期刊
说些潮流上的尴尬事儿,实在是百事可乐。  早春的时候在上海,看到周迅在《橘子红了》中的大幅招贴画。印象中常撰稿的几家杂志封底广告中也有,是什么品牌的打印机广告。站在那幅画前端详了一阵子,觉得也只有周迅这张脸能载得动那么厚的粉,没有日本朝日时代电影的痕迹。  回到西安,一日逛小衣行,从南门一直往南,几十步的工夫就能见一空镜子似的装修,店小却极其透明,如果不是倚楼而建,恨不得连房顶也镶上湖蓝色玻璃了。
期刊
在一些人看来,我总喜欢一些旧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芝麻开门”,逛旧货市场的乐趣就在淘金的神秘和诱惑。  特价2元区,总让人有挥金如土的豪情。我看了一个摊,发现全是些粗制滥造难入我眼的东西。最后,几个看起来做工差强人意,样子还算古朴的猫形挂件被我扔到了簸箕里(摊主给我盛物的)。便宜没好货,至少是局部真理。我立即转移了目标。在一堆让人记不住什么是东西的物什的缝隙中,发现了我觊觎良久的东西:月饼模子。它用
期刊
天一冷,一切的娱乐活动都得取消。北风呼啸窗棂吱吱作响之时,在被窝里读书倒是不错。记得一度钦羡小资始祖沈三白先生,他虽然穷,可是风雅得紧,对于屋子怎么布置,花怎么摆都有研究,把蝴蝶蝗虫什么的勒死摆在花草上,使得隆冬时节也有虫草之趣——关于这种情趣,两个人真是神仙眷属。以前是随便翻翻而已,就留下了这个印象,认真一读,却发觉满不是那么回事。胡适先生把《浮生六记》翻译到国外,大概就是想叫洋鬼子们看看中国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