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东是我大学里最好的女友,因爸爸姓孙妈妈姓陈,各取姓氏半边,便赋予了她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最初喜欢上的,是她那一张脸,周正而柔和,浓黑的大眼配上细而高挑的眉毛,一管鼻子葱也似的直,生得三分男孩子的霸气,用“天然妙目,正大仙容”都不为过,也不失七分女子的妩媚,颦笑间,天地有声。
我们同念一个系,一周五天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放了学,宿舍是紧挨着,不想认识都不可以。开始是泛泛之交,在走道里迎面,我喊她,她并不微笑更不点头相迎,只不温不愠地看着我,像是期待下文,而我不过是礼节性地叫她,彼此怔怔地,对望几秒,让人觉得不舒服。第二次,我忍不住喊她,连名带姓,她亦重复着先前的举止,不挂一丝多余的表情。
坐大教室里上课,女孩子多喜欢簇拥结伴,这次你帮我占了位置,下次我帮你占。小东没有这种习惯,她是一个人,每每我起床赶上水房里的高峰期,她已背了黑色的双肩包,一手提两只空水瓶匆匆下楼,头微微低着,长发束得颇舒畅。她喜欢坐第一排临窗最近的那个位置,我上课去得晚,也没有靠别人占位度日的习惯,于是,和她肩并肩听课成了常有的事情。如此,话才渐渐多起来。她告诉我,她喜欢在早上写日记,特别是天气晴朗的日子,靠着窗子,可以看见初升的太阳。我每天睡得很多,上课精神仍不济,一些兴趣不大的课常常从第一分钟就进入半休眠状态,坐第一排太醒目,不敢睡觉,笔在本子上胡乱地记,一节课下来,都是些弯曲的线条。小东一天大约只睡六个钟头,精神却出奇的好。我问,你对什么课都喜欢么?她说,才不,喜欢的很少,又懒得找人借笔记,迟早要记的,不如上课记下了,像你要睡觉,不如不来了。
自然,她是一个好学生,第一学期就考了年级第一。美女加才女的名声传得很快。大一下,刚开学,她来找我一起出去玩。我有些意外,也高兴。她说她拿了一千块奖学金,不知道怎么花。我说请宿舍里的姐妹自然第一了。她说,请她们干什么?有关系么?她买了很多书和碟,送给我一些。我说送给我干什么?有关系么?她笑了,以前也喜欢笑的,不过这次笑得很滑稽,声音像母鸡下蛋一般。是啊是啊,没关系我也愿意。因着没有理由的理由,我们似乎确定了所谓的友谊,女子之间的友谊。
她的话语其实和她的脸庞一样,有着勃勃的生机,但她的举止比旁人多几分淡漠,所以陌生人以为她并不容易亲近,这也是男生不敢轻易追求她的原因之一吧。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她总是直视前方,而我,前后左右的东西都想收在眼底,拉她看这看那,她也看,还帮着解说,比如看到一个穿吊带装又瘦极的女孩子,她会说性感;看着不大好看举止又不文雅的男生,我喜欢痛斥,她说男生长得不好不是错,你要痛斥也该找帅一些的。而她一个人走路,又会回到一人的习惯,路边小草小花只有随她脚步飘摆的命,得不到一丝关爱,外界的景物于她,更像是食堂里的一日三餐。
文科生念书,概括成吃吃喝喝搂搂抱抱拼拼凑凑并无大错。我和小东赶上网络兴起的大好时光,多了一项乐趣。那时,学校里只一间十平方左右的网吧,每小时四块钱,够买一盒精致的盒饭加一杯可乐,寥寥的几个位置不大有人去光顾。我们什么也不懂,一去就学浏览,进聊天室,加QQ,玩了几天觉得没意思,我开始致力于讨论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转悠,同时开很多窗口,不停地切换。大半月下来,闲聊中,我除了说几个有趣的网友,几乎找不到什么话讲,她也说网友,更能津津乐道于FLASH动画,HTML语言,听到看到的好歌、好小说,甚至好的论文。那一段时间我们在学业上都有些荒废,临考,她忽然平心静气了,安静地温书,那种安静让我想到故事中的有千年道行的老巫婆,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第二年,她又考第一。
大学里的成绩固然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可靠性。这是我们日后的总结。读了小东写的一些文章,让我发现了她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才能,不不,远远超过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看到她论文以外的文章是发在网上的,一篇三四千字的回忆散文,写了一直延续的亲情,此刻的友情以及过往的爱情,语气平和、言辞简洁,但看得我心潮涌动。在文章的最后,她总结了这样一段话:在分裂的两极间行走下去。有时候,人就是因为分裂而显得正常。太单纯的,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在人间的,蝇营狗苟,一个自己,一个潜自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以后,在报纸上陆续看到她的《烟花》、《父亲》等一些文章,每次看到,都要读上许多遍,合脾性的。而她,似乎无心为之,等得人几乎要失去耐心,才冒上一篇。
现在,小东在单位上要做老师还要做秘书,剩下自己的时间不是拿来睡觉,就是钻营日剧。大约更无心文字了。偶尔写些,发在讨论版里,写得无拘无束,不像给报纸副刊写东西多少要谨慎文辞。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海子,爱他笔下的意象:血液、火焰、飞翔。海子在现实生活不能游刃有余,才在臆想的世界完成自己的愿望。
远远分隔的日子,我们并不写信,得闲就发短信,寄很少的明信片,用一两句话彼此鼓励一下。我说了好多次要去找她,没去,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她怕是也懒得来。还是想见见她的,好歹连相貌都有些模糊了。
我们同念一个系,一周五天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放了学,宿舍是紧挨着,不想认识都不可以。开始是泛泛之交,在走道里迎面,我喊她,她并不微笑更不点头相迎,只不温不愠地看着我,像是期待下文,而我不过是礼节性地叫她,彼此怔怔地,对望几秒,让人觉得不舒服。第二次,我忍不住喊她,连名带姓,她亦重复着先前的举止,不挂一丝多余的表情。
坐大教室里上课,女孩子多喜欢簇拥结伴,这次你帮我占了位置,下次我帮你占。小东没有这种习惯,她是一个人,每每我起床赶上水房里的高峰期,她已背了黑色的双肩包,一手提两只空水瓶匆匆下楼,头微微低着,长发束得颇舒畅。她喜欢坐第一排临窗最近的那个位置,我上课去得晚,也没有靠别人占位度日的习惯,于是,和她肩并肩听课成了常有的事情。如此,话才渐渐多起来。她告诉我,她喜欢在早上写日记,特别是天气晴朗的日子,靠着窗子,可以看见初升的太阳。我每天睡得很多,上课精神仍不济,一些兴趣不大的课常常从第一分钟就进入半休眠状态,坐第一排太醒目,不敢睡觉,笔在本子上胡乱地记,一节课下来,都是些弯曲的线条。小东一天大约只睡六个钟头,精神却出奇的好。我问,你对什么课都喜欢么?她说,才不,喜欢的很少,又懒得找人借笔记,迟早要记的,不如上课记下了,像你要睡觉,不如不来了。
自然,她是一个好学生,第一学期就考了年级第一。美女加才女的名声传得很快。大一下,刚开学,她来找我一起出去玩。我有些意外,也高兴。她说她拿了一千块奖学金,不知道怎么花。我说请宿舍里的姐妹自然第一了。她说,请她们干什么?有关系么?她买了很多书和碟,送给我一些。我说送给我干什么?有关系么?她笑了,以前也喜欢笑的,不过这次笑得很滑稽,声音像母鸡下蛋一般。是啊是啊,没关系我也愿意。因着没有理由的理由,我们似乎确定了所谓的友谊,女子之间的友谊。
她的话语其实和她的脸庞一样,有着勃勃的生机,但她的举止比旁人多几分淡漠,所以陌生人以为她并不容易亲近,这也是男生不敢轻易追求她的原因之一吧。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她总是直视前方,而我,前后左右的东西都想收在眼底,拉她看这看那,她也看,还帮着解说,比如看到一个穿吊带装又瘦极的女孩子,她会说性感;看着不大好看举止又不文雅的男生,我喜欢痛斥,她说男生长得不好不是错,你要痛斥也该找帅一些的。而她一个人走路,又会回到一人的习惯,路边小草小花只有随她脚步飘摆的命,得不到一丝关爱,外界的景物于她,更像是食堂里的一日三餐。
文科生念书,概括成吃吃喝喝搂搂抱抱拼拼凑凑并无大错。我和小东赶上网络兴起的大好时光,多了一项乐趣。那时,学校里只一间十平方左右的网吧,每小时四块钱,够买一盒精致的盒饭加一杯可乐,寥寥的几个位置不大有人去光顾。我们什么也不懂,一去就学浏览,进聊天室,加QQ,玩了几天觉得没意思,我开始致力于讨论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转悠,同时开很多窗口,不停地切换。大半月下来,闲聊中,我除了说几个有趣的网友,几乎找不到什么话讲,她也说网友,更能津津乐道于FLASH动画,HTML语言,听到看到的好歌、好小说,甚至好的论文。那一段时间我们在学业上都有些荒废,临考,她忽然平心静气了,安静地温书,那种安静让我想到故事中的有千年道行的老巫婆,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第二年,她又考第一。
大学里的成绩固然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可靠性。这是我们日后的总结。读了小东写的一些文章,让我发现了她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才能,不不,远远超过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看到她论文以外的文章是发在网上的,一篇三四千字的回忆散文,写了一直延续的亲情,此刻的友情以及过往的爱情,语气平和、言辞简洁,但看得我心潮涌动。在文章的最后,她总结了这样一段话:在分裂的两极间行走下去。有时候,人就是因为分裂而显得正常。太单纯的,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在人间的,蝇营狗苟,一个自己,一个潜自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以后,在报纸上陆续看到她的《烟花》、《父亲》等一些文章,每次看到,都要读上许多遍,合脾性的。而她,似乎无心为之,等得人几乎要失去耐心,才冒上一篇。
现在,小东在单位上要做老师还要做秘书,剩下自己的时间不是拿来睡觉,就是钻营日剧。大约更无心文字了。偶尔写些,发在讨论版里,写得无拘无束,不像给报纸副刊写东西多少要谨慎文辞。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海子,爱他笔下的意象:血液、火焰、飞翔。海子在现实生活不能游刃有余,才在臆想的世界完成自己的愿望。
远远分隔的日子,我们并不写信,得闲就发短信,寄很少的明信片,用一两句话彼此鼓励一下。我说了好多次要去找她,没去,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她怕是也懒得来。还是想见见她的,好歹连相貌都有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