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面临我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传统的城市商业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特别是网络第三方支付和手机移动支付等平台对城市商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是,也为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商行所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其转型的因素,提出城商行转型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城商行 经济新常态 转型与发展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经济“中高速”增长,全新的融资渠道对传统银行尤其区域性。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对银行间的监管力度加强、利率市场化的初步形成、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爆发,都成为城商行发展面对的全新问题。总体经济环境和央行政策导向对城商行的发展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城商行应根据金融新业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紧随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城商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城商行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发展方式有待改变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除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之外还包括新兴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和P2P等全新的理财模式。创新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传统的银行存款利率,并且具有交易简单、赎回灵活的特点,因此大量的银行存款流出传统银行成为必然。城商行以往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盈利增长放缓也将变为“常态”。一方面,城商行的盈利多与地方经济的增长相挂钩,同时,城商行盈利的减少也与地方企业的发展停滞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银行结构转型成为必然。传统的粗放式高速的经济增长已不再匹配当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高速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在多重约束下,城商行追求资本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历史,结构调整制度化、产品创新化、盈利能力增长高效化成为新趋势。
(二)风险控制压力显现
在经济下行和结构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全国银行的坏账率多有上升。但是,相比较于大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率增速较缓。城商行在前期出现的高度规模扩张和跨区域发展,在金融经济下行期间导致潜在风险的显现。首先,城商行高速的发展来自其效仿已经成熟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以其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信贷能力相对比较落后,这也导致城商行缺乏相应的风险控管能力。其次,城商行独有的依赖区域经济的特点使其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因此,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较大。
三、限制城商行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城商行自身结构制度
城商行属于地方性企业,企业最大的目的为了盈利。近几年来,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商行大多已经申请上市,股权结构基本稳定。但是在其股本实际结构中,城商行的大股东多由省域内地方政府控制,只有较少部分流通股由普通投资者持有,因此,其股权集中度较高。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股本结构稳定性较高,但是缺乏活力,所以其放贷和授信的企业大多有政策性背景。高稳定性的股本结构限制了城商行的发展思路,难以满足企业真正的融资需求。城商行难以改善的股本结构限制其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实行职业经理人和股权激励制度等现代企业结构管理制度才能改善其稳定性过高的股本结构。
(二)人才问题阻碍城商行发展
现代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商行在最近几年有井喷式发展,但是其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在日常经营业务上还有很大差距,其基本原因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高级和专门金融人才不足导致了产品发展滞后化,在省域内具有一定市场份额,一旦跨区域发展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如何招揽人才成为城商行可以在产品创新,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上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上,外资银行具有出国带薪学习,跨省、跨区域学习等优越的培训机会,同时具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对于银行自身员工具有较大吸引力。同时,职业的稳定性和社会地位也比城商行更具诱惑。城商行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上都不具备同等条件下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实力。
四、城商行发展与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一)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进程中,管理者需要明确其在该区域内的市场定位,围绕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目标。一方面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包括人才储备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等。同时可以通过上市的方式完成融资,降低银行不良和借款成本,并通过公开披露信息提高银行声誉,为储户所认可,充分发挥城商行自身优势业务。另一方面是从制度和技术的角度加强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通过利用互联网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维护,建立信息处理的系统化制度。建全与完善电子化信息系统,帮助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做出进一步的跟进。防止出现在竞争中因为信息反应不及时带来的客户流失的问题。
(二)深化改革自身做起,实现全面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落实中央“五大任务”,推动业务转型升级,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债务能力的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项目,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城商行大多具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属于地方性质国企。可以作为深化地方国企改革的带头人,鼓励城商行去行政化;按照市场方式合理确定高管薪酬,建立长期激励制度,实施银行高管和员工共同持股的管理模式;建立税收福利政策,配合股权激励制度,促进薪酬结构优化调整。
(三)城商行之间同业合作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要想确保业务的稳定、多源、持续、发展,就要避免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做法,要加强与当地有实力的大型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设区域内金融产业共赢的布局。一是业务推进与国家政策保持步调一致,要注意与个人和企业客户之间专项业务的协调、与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其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协同发展。二是要发挥城商行在当地有政府政策性支持的优势条件,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尤其在帮助当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缴费等问题,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三是创新化经营,大力拓展业务范围。通过与当地声誉较好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理财产品,不仅提高产品可信性,降低违约风险,同时由城商行总行发行方便当地居民购买;与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减少贷款手续,缩短放款时间,为客户融资带来便利条件;多牌照经营,逐步建立窗口代卖基金和保险业务,增加表外业务收入。加强与同业之间,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型业务与综合性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蔚.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06
[2]赵尚梅,杜华东,车亚斌.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7)40-48.
【关键词】城商行 经济新常态 转型与发展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经济“中高速”增长,全新的融资渠道对传统银行尤其区域性。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对银行间的监管力度加强、利率市场化的初步形成、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爆发,都成为城商行发展面对的全新问题。总体经济环境和央行政策导向对城商行的发展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城商行应根据金融新业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紧随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城商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城商行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发展方式有待改变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除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之外还包括新兴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和P2P等全新的理财模式。创新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传统的银行存款利率,并且具有交易简单、赎回灵活的特点,因此大量的银行存款流出传统银行成为必然。城商行以往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盈利增长放缓也将变为“常态”。一方面,城商行的盈利多与地方经济的增长相挂钩,同时,城商行盈利的减少也与地方企业的发展停滞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银行结构转型成为必然。传统的粗放式高速的经济增长已不再匹配当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高速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在多重约束下,城商行追求资本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历史,结构调整制度化、产品创新化、盈利能力增长高效化成为新趋势。
(二)风险控制压力显现
在经济下行和结构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全国银行的坏账率多有上升。但是,相比较于大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率增速较缓。城商行在前期出现的高度规模扩张和跨区域发展,在金融经济下行期间导致潜在风险的显现。首先,城商行高速的发展来自其效仿已经成熟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以其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信贷能力相对比较落后,这也导致城商行缺乏相应的风险控管能力。其次,城商行独有的依赖区域经济的特点使其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因此,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较大。
三、限制城商行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城商行自身结构制度
城商行属于地方性企业,企业最大的目的为了盈利。近几年来,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商行大多已经申请上市,股权结构基本稳定。但是在其股本实际结构中,城商行的大股东多由省域内地方政府控制,只有较少部分流通股由普通投资者持有,因此,其股权集中度较高。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股本结构稳定性较高,但是缺乏活力,所以其放贷和授信的企业大多有政策性背景。高稳定性的股本结构限制了城商行的发展思路,难以满足企业真正的融资需求。城商行难以改善的股本结构限制其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实行职业经理人和股权激励制度等现代企业结构管理制度才能改善其稳定性过高的股本结构。
(二)人才问题阻碍城商行发展
现代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商行在最近几年有井喷式发展,但是其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在日常经营业务上还有很大差距,其基本原因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高级和专门金融人才不足导致了产品发展滞后化,在省域内具有一定市场份额,一旦跨区域发展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如何招揽人才成为城商行可以在产品创新,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上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上,外资银行具有出国带薪学习,跨省、跨区域学习等优越的培训机会,同时具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对于银行自身员工具有较大吸引力。同时,职业的稳定性和社会地位也比城商行更具诱惑。城商行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上都不具备同等条件下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实力。
四、城商行发展与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一)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进程中,管理者需要明确其在该区域内的市场定位,围绕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目标。一方面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包括人才储备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等。同时可以通过上市的方式完成融资,降低银行不良和借款成本,并通过公开披露信息提高银行声誉,为储户所认可,充分发挥城商行自身优势业务。另一方面是从制度和技术的角度加强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通过利用互联网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维护,建立信息处理的系统化制度。建全与完善电子化信息系统,帮助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做出进一步的跟进。防止出现在竞争中因为信息反应不及时带来的客户流失的问题。
(二)深化改革自身做起,实现全面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落实中央“五大任务”,推动业务转型升级,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债务能力的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项目,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城商行大多具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属于地方性质国企。可以作为深化地方国企改革的带头人,鼓励城商行去行政化;按照市场方式合理确定高管薪酬,建立长期激励制度,实施银行高管和员工共同持股的管理模式;建立税收福利政策,配合股权激励制度,促进薪酬结构优化调整。
(三)城商行之间同业合作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要想确保业务的稳定、多源、持续、发展,就要避免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做法,要加强与当地有实力的大型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设区域内金融产业共赢的布局。一是业务推进与国家政策保持步调一致,要注意与个人和企业客户之间专项业务的协调、与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其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协同发展。二是要发挥城商行在当地有政府政策性支持的优势条件,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尤其在帮助当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缴费等问题,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三是创新化经营,大力拓展业务范围。通过与当地声誉较好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理财产品,不仅提高产品可信性,降低违约风险,同时由城商行总行发行方便当地居民购买;与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减少贷款手续,缩短放款时间,为客户融资带来便利条件;多牌照经营,逐步建立窗口代卖基金和保险业务,增加表外业务收入。加强与同业之间,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型业务与综合性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蔚.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06
[2]赵尚梅,杜华东,车亚斌.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7)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