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怎样的教学,怎样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如下的总结。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明确了如何处理好学生、教材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三者关系的集中体现就在于课堂。以往应试教育的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和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学生是课堂主人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律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鲜活生命成长的活力,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将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
二、探究课堂细节,生成灵动的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很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娴熟地运用教学细节,生成灵动的精彩,这是课前潜心钻研的结果。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文本,把文本反复咀嚼品味,发现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课前才能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上课时方能得心应手。同一个文本,教师研读的深浅不同,所得也定然不同,研读越深越容易发掘出文本内在的蕴涵与精髓。研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文本张力的过程。
文本凝聚了作者的灵感、激情和思想,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起思维火花、增强情感体验的“摇篮”。如《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稿,描述的是1998年的夏天,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与长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之间的顽强战斗。研读全篇,我们不难发现:全文紧扣一个“战”字来展开。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子弟兵不畏风暴,奋不顾身地保卫九江大堤的场面;描绘了连长黄晓文“拔钉”后继续参加抢险的感人画面;用感情真挚的排比句描写了人民子弟兵劈波斩浪,救起一个个乡亲的情景。文本既有群体的描绘,又有个人的写照,既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充分地展现了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人民的英雄本色。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为引领学生更好地悟读文本、品析人物、体味情感奠定了基石。
三、抓住关键词句,让语文教学灵动而高效
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是作者情感集中的表现点。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关键词,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么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关键词教学,紧抓关键,突破开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能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它没有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
关键词作为作者情感集中的表现点,仅存于文本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这样,他们便能真正读出词语的内涵,读出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情感将被充分点燃。如《槐乡五月》的教学。
师:槐乡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她们很漂亮。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为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师:他们真的是飘吗?
生:不是,是走。
师:那为什么课文中用“飘”而不用“走”呢,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因为槐花很香,那香气是会飘的。
师:哦,我感觉到那槐花让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漂亮了。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飘的感觉呢?
生:那次我考试考到一百分,我感觉就飘起来了。
生:我高兴的时候,人就好像飘起来了。
师:此时,槐乡的小姑娘为什么也飘起来了呢?
生:槐花又美又香,那些小姑娘身上有很多槐花,她们很开心,感觉就飘了。
师:“小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他们也很开心。
师:你从哪看出来?
生:因为他们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槐花。
师:从这个“塞”字,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们很馋,一下子要吃那么多。
生:我觉得他们吃得很香,我差点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生:他们吃得很香,我觉得他们一边跑一边吃,肯定非常开心。
“飘”是槐花带给小姑娘的快乐感受,“塞”是槐花带给小小子的幸福感觉。这个片段中,教师就是抓住“飘”和“塞”这两个牵一发动而全身的字眼,引导学生真正与槐乡的孩子一起感受槐花的美。
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蕴涵着浪漫和诗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词语蕴涵情感,作者情意的表达常常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只要找准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以此为关键词展开教学,便可带领学生点燃心中的情感。
四、丰富评价的形式 让课堂灵动起来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对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评价的作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重要的职能。评价已不再追求一种标准下的一个结果,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一种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言语的赞赏,而应该调动各种器官,运用各种手段,来不断完善评价的形式。无论是激励性的语言,还是无声的眼神交会,或是赞许、喜欢的体态动作,只要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变得精彩而灵动。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只有学生穿行在文本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感悟语言文字,真正地沉浸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并自己感悟、咀嚼,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责编 刘宇帆)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明确了如何处理好学生、教材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三者关系的集中体现就在于课堂。以往应试教育的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和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学生是课堂主人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律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鲜活生命成长的活力,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将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
二、探究课堂细节,生成灵动的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很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娴熟地运用教学细节,生成灵动的精彩,这是课前潜心钻研的结果。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文本,把文本反复咀嚼品味,发现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课前才能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上课时方能得心应手。同一个文本,教师研读的深浅不同,所得也定然不同,研读越深越容易发掘出文本内在的蕴涵与精髓。研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文本张力的过程。
文本凝聚了作者的灵感、激情和思想,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起思维火花、增强情感体验的“摇篮”。如《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稿,描述的是1998年的夏天,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与长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之间的顽强战斗。研读全篇,我们不难发现:全文紧扣一个“战”字来展开。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子弟兵不畏风暴,奋不顾身地保卫九江大堤的场面;描绘了连长黄晓文“拔钉”后继续参加抢险的感人画面;用感情真挚的排比句描写了人民子弟兵劈波斩浪,救起一个个乡亲的情景。文本既有群体的描绘,又有个人的写照,既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充分地展现了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人民的英雄本色。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为引领学生更好地悟读文本、品析人物、体味情感奠定了基石。
三、抓住关键词句,让语文教学灵动而高效
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是作者情感集中的表现点。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关键词,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么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关键词教学,紧抓关键,突破开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能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它没有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
关键词作为作者情感集中的表现点,仅存于文本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这样,他们便能真正读出词语的内涵,读出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情感将被充分点燃。如《槐乡五月》的教学。
师:槐乡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她们很漂亮。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为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师:他们真的是飘吗?
生:不是,是走。
师:那为什么课文中用“飘”而不用“走”呢,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因为槐花很香,那香气是会飘的。
师:哦,我感觉到那槐花让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漂亮了。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飘的感觉呢?
生:那次我考试考到一百分,我感觉就飘起来了。
生:我高兴的时候,人就好像飘起来了。
师:此时,槐乡的小姑娘为什么也飘起来了呢?
生:槐花又美又香,那些小姑娘身上有很多槐花,她们很开心,感觉就飘了。
师:“小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他们也很开心。
师:你从哪看出来?
生:因为他们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槐花。
师:从这个“塞”字,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们很馋,一下子要吃那么多。
生:我觉得他们吃得很香,我差点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生:他们吃得很香,我觉得他们一边跑一边吃,肯定非常开心。
“飘”是槐花带给小姑娘的快乐感受,“塞”是槐花带给小小子的幸福感觉。这个片段中,教师就是抓住“飘”和“塞”这两个牵一发动而全身的字眼,引导学生真正与槐乡的孩子一起感受槐花的美。
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蕴涵着浪漫和诗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词语蕴涵情感,作者情意的表达常常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只要找准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以此为关键词展开教学,便可带领学生点燃心中的情感。
四、丰富评价的形式 让课堂灵动起来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对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评价的作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重要的职能。评价已不再追求一种标准下的一个结果,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一种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言语的赞赏,而应该调动各种器官,运用各种手段,来不断完善评价的形式。无论是激励性的语言,还是无声的眼神交会,或是赞许、喜欢的体态动作,只要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变得精彩而灵动。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只有学生穿行在文本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感悟语言文字,真正地沉浸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并自己感悟、咀嚼,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