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节真正富有价值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方法和知识的获取上。培养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需要毫无准备、真实意外的交际语境。在意外的交际语境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智慧,教师要追求客观真实,在情境营造上摆脱虚拟;要故意刁难,在交际过程中添加障碍。
[关键词]增设意外;突如其来;交际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91-01
近期,在校级公开课上聆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打电话》,其中一个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
师: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电话,并不是每次都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在打电话时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生1:如果接电话的人并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告诉他,请他帮忙转告一下。
生2:如果接电话的人那边比较吵闹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大自己的音量。
师:你们真是一群关注生活、爱动脑筋的学生。那我们就来模拟演一演吧!
生:喂,请问这是小明的家吗?我是他的好朋友,小振。
师:(模仿老奶奶)孩子,我听不清,你能再说一遍吗?我耳朵听力不是很好啊!
生:(故意提高音量)奶奶,您好!我是小明的好朋友小振。我想请您转告一下小明,咱们明天的活动延期了。
师:好的,我明白了,我会告诉小明的。谢谢你!
课堂教学至此,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执教者对意外情况的设定,也彰显了口语交际在常态生活中的对话特殊性的关照。但细致考量不禁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付自如,就真的能够经受现实生活的考验吗?
从这一案例中学生的“精彩表现”来看,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应变,而是在充分准备下的一场表演秀。一节真正富有价值的口语交际课,就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方法和知识的获取上。原本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的“措手不及”,都已经被各种精心的准备消靡殆尽。因此,要培养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就应该呼吁毫无准备、真实意外的交际语境。
一、客观真实,在情境营造上摆脱虛拟
相比于教师创设出来的情境,富有真实感的意外事件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口语交际冲动。例如,教学《学会转述》这一内容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意外冲突: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刚刚揭示了“转述”的方法,数学老师就急匆匆地走到班上(都是执教者事前设置好的)来寻找教英语的李老师,想要告诉李老师,她姑妈因为特殊情况,要提前一个班次坐车来她家,要李老师务必提前去接一下,可就是找不到李老师人,这可急坏了数学老师。好端端的一节课,看似被这位急于找人的数学老师给“搅和”了。但执教者顺势一转:“如果看到英语老师,我们该怎样向他转述这一消息呢?”在找到李老师之前,教师引领学生先进行练习,并借助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将转述的方法融入其中。正当学生练习即将结束之际,英语老师居然“神奇”地出现在班里。学生们纷纷举手,热情地将数学老师传达的消息转告给李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转述就成了真实的生活内容。
在这一案例中,执教者精心设计的意外情境,打破了原生态的课堂教学情境,但却显得如此真实而可信。学生在这样的意外情况下,运用方法、实践练习、成功转述,从而为言语表达、交际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故意刁难,在交际过程中添加障碍
现实生活不可能一直都是顺利的,出现意外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之感呢?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向思维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障碍,来增设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意外度。如在教学“学会采访”时,教师设置了“新闻采访”情境,并在扮演被采访的“新闻人物”时,故意答非所问,或者故意提出刁钻的问题,甚至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采访方法,运用自己的表达机智来驾驭、掌控这种意想不到的局面,从而在意外元素构建的言说情境下,历练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学会拒绝”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扮演的同学甲好不知趣,在同学乙一再拒绝,甚至面带怒色之后,还是穷追不舍。如何既维持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同学的感情呢?这对学生而言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委婉法”,通过准确的措辞、得体的动作、柔和的语气来表示拒绝、劝导,从而有效扭转了对方的心理纠结,达成了口语交际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融入不确定的意外元素,口语交际才能形成真正的应变历练,才能激发出生命个体内在的主动智慧,从而促进学生文明交际的基本技能和素养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增设意外;突如其来;交际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91-01
近期,在校级公开课上聆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打电话》,其中一个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
师: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电话,并不是每次都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在打电话时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生1:如果接电话的人并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告诉他,请他帮忙转告一下。
生2:如果接电话的人那边比较吵闹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大自己的音量。
师:你们真是一群关注生活、爱动脑筋的学生。那我们就来模拟演一演吧!
生:喂,请问这是小明的家吗?我是他的好朋友,小振。
师:(模仿老奶奶)孩子,我听不清,你能再说一遍吗?我耳朵听力不是很好啊!
生:(故意提高音量)奶奶,您好!我是小明的好朋友小振。我想请您转告一下小明,咱们明天的活动延期了。
师:好的,我明白了,我会告诉小明的。谢谢你!
课堂教学至此,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执教者对意外情况的设定,也彰显了口语交际在常态生活中的对话特殊性的关照。但细致考量不禁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付自如,就真的能够经受现实生活的考验吗?
从这一案例中学生的“精彩表现”来看,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应变,而是在充分准备下的一场表演秀。一节真正富有价值的口语交际课,就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方法和知识的获取上。原本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的“措手不及”,都已经被各种精心的准备消靡殆尽。因此,要培养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就应该呼吁毫无准备、真实意外的交际语境。
一、客观真实,在情境营造上摆脱虛拟
相比于教师创设出来的情境,富有真实感的意外事件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口语交际冲动。例如,教学《学会转述》这一内容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意外冲突: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刚刚揭示了“转述”的方法,数学老师就急匆匆地走到班上(都是执教者事前设置好的)来寻找教英语的李老师,想要告诉李老师,她姑妈因为特殊情况,要提前一个班次坐车来她家,要李老师务必提前去接一下,可就是找不到李老师人,这可急坏了数学老师。好端端的一节课,看似被这位急于找人的数学老师给“搅和”了。但执教者顺势一转:“如果看到英语老师,我们该怎样向他转述这一消息呢?”在找到李老师之前,教师引领学生先进行练习,并借助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将转述的方法融入其中。正当学生练习即将结束之际,英语老师居然“神奇”地出现在班里。学生们纷纷举手,热情地将数学老师传达的消息转告给李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转述就成了真实的生活内容。
在这一案例中,执教者精心设计的意外情境,打破了原生态的课堂教学情境,但却显得如此真实而可信。学生在这样的意外情况下,运用方法、实践练习、成功转述,从而为言语表达、交际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故意刁难,在交际过程中添加障碍
现实生活不可能一直都是顺利的,出现意外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之感呢?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向思维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障碍,来增设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意外度。如在教学“学会采访”时,教师设置了“新闻采访”情境,并在扮演被采访的“新闻人物”时,故意答非所问,或者故意提出刁钻的问题,甚至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采访方法,运用自己的表达机智来驾驭、掌控这种意想不到的局面,从而在意外元素构建的言说情境下,历练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学会拒绝”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扮演的同学甲好不知趣,在同学乙一再拒绝,甚至面带怒色之后,还是穷追不舍。如何既维持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同学的感情呢?这对学生而言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委婉法”,通过准确的措辞、得体的动作、柔和的语气来表示拒绝、劝导,从而有效扭转了对方的心理纠结,达成了口语交际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融入不确定的意外元素,口语交际才能形成真正的应变历练,才能激发出生命个体内在的主动智慧,从而促进学生文明交际的基本技能和素养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