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
由于人类对环保意识的薄弱,导致使全球气温普遍变暖,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因此培养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必然的。更应从2至3岁的幼儿开始培养,形成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由一个社区带动一个社会,共同把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处在长知识及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相承的最初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将使人一生成长都受益匪浅。这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善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寻找、捕捉发生在幼儿身边活的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去培养3至6岁幼儿的环保意识呢?应从他们的环保行为开始。
一、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利用一日生活开展环保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一日生活的许多内容都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它囊括了生活中的方面、各种问题,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洁环境的目的出发,让幼儿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如,幼儿洗手时,孩子们往往不知道水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我们开展“节约用水”教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学会开小水,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平时不乱摘花、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我们经常带幼儿去园外捡纸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壳箱里,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围绕生活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如在使用“小手帕、纸巾”活动中,我们着重让幼儿了解使用手帕对环境保护的好处,引导思考“纸巾和手帕哪个卫生更有好处?为什么?”在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认识到“纸巾会制造许多的垃圾,而小手帕脏了可以洗干净重新使用”的道理,知道了这些“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即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我们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幼儿园依据各自的需要和特色,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区域,方便幼儿生活的开展。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探索、交往、动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有效发展。平时,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不把它当作垃圾扔掉,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无毒害的废品,我尝试开设了“环保加工厂”,在这一区域内分别类地摆放幼儿收集的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保鲜膜和卷筒只芯等材料,在有趣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这些废品制作一些玩具、挂饰、环保时装,变废为宝。在这些“环保制作”的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并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装饰,不但美化了我们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起到了向家长宣传尽量减少污染的作用。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让幼儿知道垃圾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三、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教育活动中
孩子在幼儿园学知识,长本领,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各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增加,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爱表现,好模仿。因此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贯穿环保内容,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环保兴趣。例如:语言活动中看图讲述《小鸟哭了》、《小鱼的理想》,故事《小动物搬家》、《猴子的家》,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健康》、《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开展手工课《纸盒沙发》、《蛋壳拼贴》、《树叶贴画》等,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乱扔垃圾,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让幼儿接近大自然。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大课堂。它所激发的情感是朴素的、原始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教师应多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让幼儿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如:春天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鸟儿叫了,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的情感,当他们聆听小鸟唱歌时,告诉他们小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能有这么动听的鸣叫,当他们被池塘里活泼的鱼儿所吸引时,告诉他们,鱼儿这么地在池塘里无忧无虑地畅游是因为干净的水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家,当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嘻戏,与小草接触时,往往一会儿拔草,一会儿踩小草,一会儿在草地上大滚,丝毫没有爱护小草的意识。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小草。初步了解草与人类、动物、植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让幼儿参与“绿色环境”的创设。平时,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等内容的字画,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当然这对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不但美化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五、将特殊环保节日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之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例如: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植树护树活动。在爱鸟周带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1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中国人口日(6月11日)、世界动物日(10月4日)等纪念日组织专题性活动,将有关的环保内容,通过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各种形式将幼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既教育幼儿也教育了家长。
六、家园合作。做好环保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家长朝夕相处,他们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多种渠道,来共同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通过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的。加强幼儿的环境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初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幼儿初步养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长期、细致地工作。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
由于人类对环保意识的薄弱,导致使全球气温普遍变暖,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因此培养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必然的。更应从2至3岁的幼儿开始培养,形成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由一个社区带动一个社会,共同把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处在长知识及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相承的最初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将使人一生成长都受益匪浅。这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善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寻找、捕捉发生在幼儿身边活的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去培养3至6岁幼儿的环保意识呢?应从他们的环保行为开始。
一、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利用一日生活开展环保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一日生活的许多内容都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它囊括了生活中的方面、各种问题,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洁环境的目的出发,让幼儿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如,幼儿洗手时,孩子们往往不知道水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我们开展“节约用水”教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学会开小水,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平时不乱摘花、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我们经常带幼儿去园外捡纸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壳箱里,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围绕生活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如在使用“小手帕、纸巾”活动中,我们着重让幼儿了解使用手帕对环境保护的好处,引导思考“纸巾和手帕哪个卫生更有好处?为什么?”在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认识到“纸巾会制造许多的垃圾,而小手帕脏了可以洗干净重新使用”的道理,知道了这些“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即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我们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幼儿园依据各自的需要和特色,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区域,方便幼儿生活的开展。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探索、交往、动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有效发展。平时,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不把它当作垃圾扔掉,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无毒害的废品,我尝试开设了“环保加工厂”,在这一区域内分别类地摆放幼儿收集的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保鲜膜和卷筒只芯等材料,在有趣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这些废品制作一些玩具、挂饰、环保时装,变废为宝。在这些“环保制作”的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并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装饰,不但美化了我们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起到了向家长宣传尽量减少污染的作用。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让幼儿知道垃圾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三、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教育活动中
孩子在幼儿园学知识,长本领,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各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增加,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爱表现,好模仿。因此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贯穿环保内容,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环保兴趣。例如:语言活动中看图讲述《小鸟哭了》、《小鱼的理想》,故事《小动物搬家》、《猴子的家》,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健康》、《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开展手工课《纸盒沙发》、《蛋壳拼贴》、《树叶贴画》等,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乱扔垃圾,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让幼儿接近大自然。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大课堂。它所激发的情感是朴素的、原始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教师应多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让幼儿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如:春天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鸟儿叫了,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的情感,当他们聆听小鸟唱歌时,告诉他们小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能有这么动听的鸣叫,当他们被池塘里活泼的鱼儿所吸引时,告诉他们,鱼儿这么地在池塘里无忧无虑地畅游是因为干净的水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家,当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嘻戏,与小草接触时,往往一会儿拔草,一会儿踩小草,一会儿在草地上大滚,丝毫没有爱护小草的意识。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小草。初步了解草与人类、动物、植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让幼儿参与“绿色环境”的创设。平时,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等内容的字画,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当然这对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不但美化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五、将特殊环保节日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之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例如: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植树护树活动。在爱鸟周带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1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中国人口日(6月11日)、世界动物日(10月4日)等纪念日组织专题性活动,将有关的环保内容,通过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各种形式将幼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既教育幼儿也教育了家长。
六、家园合作。做好环保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家长朝夕相处,他们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多种渠道,来共同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通过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的。加强幼儿的环境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初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幼儿初步养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长期、细致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