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
【机 构】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补充肠外营养(PN)组。比较3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 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单纯E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入院时比较均有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治疗后TLC升高明显,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 A、Ig 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1 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血清蛋白下降和营养不良。急性期(1 w)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早期添加肠外营养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中国出生缺陷致残现状,并估算出生缺陷致残人群未来5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样本与加权数据,进行特征描述分析;结合人口、发展与环境预测
本课题研究组在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四种主要教师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型与评价式研究,发现多种教师发展模式正在发挥各自作用,但教师多年来对专业发展
本文在连续函数空间中讨论了具连续能量的平板中子迁移方程.运用有界线性算子的积分半群理论证明了该方程的解可由相应的多群中子迁移方程的解一致逼近.
首先阐述了热处理零件变形的种类,然后全面评述造成工程用钢零件淬火时发生变形的因素。深入研究了各类淬火介质(包括矿物油和聚合物淬火介质)淬火特性、工作温度、搅拌方法和程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进一步比较联合磁共振成像(MRI)SWI/FLAIR与CT比较评估MRI是否优于CT。方法 25例经临床
作为教育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被广泛引用并指导着教师们。但分析目前的教育实际状况,"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对每个学生
通补法,即寓通于补,是名中医周乐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重要思想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通补法在慢性腹泻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治法的确定以及具体遣方用药方面的重要意义,以给临床
酶的催化作用在如今的现代生产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酶的反应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激活反应底物活性使其成为活化分子,增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而阐述在生产生活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西藏自治区巴青县、丁青县及察隅县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了4种新记录种:草甸黄堇(Corydalis prattii Franch.)、纤细羽衣草(Alchemilla gracilis
<正>高校公共关系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友工作则是高校公共关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高等学校为切入点,在分析校友工作在高校公共关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