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许品衡文房博古图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nl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收藏到一件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博古图茶壶,落款:许品衡。这是我收藏许品衡的第三件藏品,另外二件,一为水仙盘,一为笔筒。然而,很多藏友都不知道许品衡是谁,更不知道许品衡本人的作品。
  许品衡,生卒不详,字廷选,号醉月山房主人,又号兰谷轩,别号清歧室、吟画楼、清韵斋。江西婺源人。主要作品集中在1885年- 1918年之间,工花鸟、山水,擅画博古、清供图。
  许品衡是光绪年间著名博古图画家,他的博古图堪称第一,无人能比。就是画在瓷器上,也是多姿多彩,可拔头筹。程门、汪藩、汪章、余筱秋、许品衡、清虚氏、江湖散人等都为清末民初浅绛瓷丹青高手,其中,许品衡的博古帽筒彩料多为光绪硬粉彩,画面纷繁复杂,具有传统的博古画风韵。
  许品衡为光绪年间御窑厂画师,擅长粉彩博古纹。南京博物院编的《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书中《光绪官窑器》一章选登许品衡的“粉彩寿带牡丹纹花盆”和“粉彩题诗花鸟纹方花盆”两件藏品。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他的瓷器,底款:“大清光绪年制”、 “光绪年制”等。
  许品衡也精擅清供纹,早期作品大多不俗,1888年以前书法应为许大师亲自书写。尤以戊子年为最,博古纹很是清雅别致,人物刻画传神生动,花鸟不俗有呼之欲飞的动感,山水大气磅礴不失清雅之风。他人物山水不多见,清供花鸟作品参差不齐,大俗大雅共存。
  岁朝清供也是明清瓷器上常见的题材,瓷器上的清供是以金石、书画、古彝器、盆景等可供赏玩的文雅器物为主,再敷以花卉、果品点缀,渲染成图,被称为“博古清供”。当年许品衡与戴裕成、方家珍、戴焕昭合称浅绛彩博古瓷画四大家。
  许的作品在这时期为迎合不同消费层次差别很大,俗品应不是他本人创作,为他徒弟或画坊艺人代笔之作。光绪末期战乱不断,那些俗品是为了生计迎合大众口味所做。清代中晚期北方大批的嫁妆瓶大多出自许品衡画坊。许的定烧器物都很精致,定烧一般都是上流社会文人名士之间相互赠送的礼物,瓷质胎釉画工均一流,无可挑剔。
  晚清时期,很多宫廷画师流落民间,为谋生计,也为一些民窑绘画,故浅绛彩绘大放异彩,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瓷器上。浅绛彩绘成就最高的是山水,往往体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中的意境,且多配以题诗。浅绛山水多取林亭一类幽静小景,点景人物用红色或青色,取其醒目,远山则常用一层赭石一层花青,以表现层次感。从存世的浅绛彩瓷看,纹饰图案丰富多彩.人物、山水、花鸟三大传统的中国画题材一应俱全。而且诗、书、画、印俱全,完全不逊纸绢画。许品衡也喜画浅绛彩花鸟,他的花鸟学蒋廷锡,清新润丽。
  常見的许品衡的作品主要有浅绛彩瓷水仙盆、碗、杯、大盘、成对方瓶、大罐、茶壶、帽筒、捧盒、一品锅等。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华南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中共史和当代国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也是值得有兴趣或有责任者进行多视角探讨的。我曾津津有味地阅读了与此相关的一些著述,例如多位以“历史创造者兼记录者”双重身份的老人撰写的回忆录,多个官方机构编辑的档案史料汇集和若干学者的论文。这些著述启发我对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史料的思索。我闭卷静思,觉察到有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在缅怀叶剑英主政华南(更确切地说应该说主政广东兼
期刊
刘建国,字颐然,一步斋主,祖籍辽宁阜新,1958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印社理事、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開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开封市宣和印社副社长、开封市翰林图画院专业书画家。  书画印作品多次入选重大展览并多有获奖。曾获得开封市文联第一、二届文艺创作奖,1994年被开封市人民政府
期刊
翰林图画院签约书画家作品展示刘建国、管海龙新闻速递皇宋大观文化园2019年“清风拂面”.开封特邀书画名家精品成扇展览在汴成功举办  由皇宋大观文化园主办的“2019年‘清风拂面’.开封特邀书画名家精品成扇展覽”于7月6日在国家3A景区开封皇宋大观文化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得到了三十余位开封著名书画家的大力支持,共收到传统精品书画成扇60件。观其大作:书法作品诸体俱备,或苍劲雄强,气势夺人;或秀润雅逸
期刊
管海龙,河南省开封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2015年第一批开封市青年文化英才、开封书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15年研修与中国工笔画研究院。  国画作品多次入选重大展覽并多有获奖。
期刊
陶文,字博吾,江西彭泽人,生于1900年。二十年代末,曾入昌明艺专,其后与我为先后砚友,师事宾虹夫子。然人世沧桑,计與博吾不相闻问已逾四纪。旧雨星散之感,伤如之何?  博吾少时,思想激进,尝以“革命党人”罪为反动政权所通缉,毁家破室,几陷不测。壮岁复又以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而被褫除公职,徒流困辱达二十年之久。及至十年之前,玉宇澄清,其冤方伸。始以能书而稍为人知,近年才又以诗与画而为知者称道。其诗、其书
期刊
陶博吾( 1900-1996),名文,字博吾,别署“栗里后人”、 “白湖散人”等,江西彭泽人。  1925年考入南京美专,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壽、诸闻韵、贺天健、张善孑子、王个簃、诸乐三诸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词。抗战起携眷逃亡,由原省教育厅分发到吉安中学任国文教员,后又转入樟树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任南昌一联
期刊
走向成功的收藏者,走的都是“以藏养藏”之路。  通向歧途的收藏者,走的都是“以藏搏藏”之路。  “以藏养藏”,一个“养”字,透映出一名走入正道的收藏投资者,注重个人品德的修炼及对历史文化的痴迷和追求;  “以藏搏藏”,一个“搏”字,凸显出一名误入歧途的收藏投资者,偏重财富功名的追求及渴求通过博弈一夜致富。  笔者为此总结出四条对比成功与失败的收藏法:其一,细水长流式的收藏,属于修身养性式收藏法,必
期刊
笔端具有英豪气,眼底全无世俗情。  书如枯葛形尤丑,诗比村醪味更酸。  艺崇乎道,自然天成;道载乎艺,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技进乎道,大道至矣。  合乎道,游于艺,寄情达意,笔墨之间,生气勃勃而成气象。  道尚贯通,书贵生动。  甘自寂寞,操艺一心,据德依仁,书进乎道。  书进乎道,人品第一。  书法、东方文化之结晶,千古而下,其线条之丰富表现力,无不为国人所喜爱,国外友人所敬崇。  
期刊
杂感  满目狂风催落叶,荒凉何处可栖迟。操戈处处天地暗,采蕨家家涕泪垂。纵有田园尽破落,任他骨肉亦分离。从今始信无净土,一处河山一处悲。  如此风光如此秋,风清月白两悠悠。本来自爱丘山好,不管人间冷暖愁。茅屋四围修竹绕,寒窗尽日碧云浮。谁知幽兴难长久,依旧凭栏涕泗流。  庐山云雾茶寄黄宾虹夫子  云雾由来浪得名,匡庐春色正初萌。摘来远寄黄夫子,自有清风习习生。  避难丰城  数卷残书长寂寂,一船明
期刊
就我所知,《陶博吾书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得很不容易,它是由陶书的爱好者自愿出资出版的。如今出书,难也不难,有学术性价值的书难出,不难出的又大多没什么学术性。在所谓“流行文化”的时代,大概这也是十分合理的吧。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世上的万物之留下影与响,不过是对存在的一点证明而已。人在百年之后能留下点什么?不同的名声吧。然而那名声的含义自然个个不同。  对于陶博吾而言,他一生所饥餐渴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