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引来诸多城市纷纷打造“印象”名片。然而,有的能持续火爆,有的却陷入了窘境……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任导演的《印象·海南岛》在海口上演一年半后,由于经营上的压力不得不改旗易帜。
投资方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55%国资股权作价2750万元转让给深圳天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资产仍属国有。
不过,印象系列并非全都是如此。有的能持续火爆,有的却陷入了窘境,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
完美的第一“印象”
阳朔城边的书童山景区,虽闻名已久,但夜幕降临时,山里万籁俱寂。而今,来到这里,静坐暮色中,绿林深处隐约传来动人的山歌声, 1.645平方公里的舞台沿着江面展开,远近12座山峰皆是道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露天剧场。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古诗意境中,漓江、山歌、渔火、灯光、舞蹈,一台特殊的视听盛宴《印象·刘三姐》在此上演。
演出2000余场,观众约4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8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印象·刘三姐》为桂林阳朔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让“印象”成为一种潮流,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时代背景下,实景演出俨然成为各地营造当地旅游形象、提高旅游收入的救命稻草。
2004年3月,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任导演,梅帅元任策划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桂林正式公演,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实景演出在被人们称为“印象印钞机”的同时,也拉开了国内诸多城市纷纷打造“印象”名片的序幕。
随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希夷之大理——望夫云》、《梦幻北部湾》、《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天骄·成吉思汗》、《印象·井冈山》、《道解·都江堰》等相继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一时间,实景演出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天上演的实景演出超过1000场。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规模宏伟、演出阵容庞大、高科技应用等,是一种由人、景和光影构成的特殊表演模式。
但是,由于实景演出本身的特点,其舞台建设必然会破坏景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希夷之大理——望夫云》为例,这出投资近两亿元的山水实景巨制,就遭到了不少的质疑,认为舞台利用了大理古城的北门水库,整个剧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据媒体报道,其破坏了水库灌溉的功能,声光电系统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人发出呼吁:希望“这类演出不要伤害大理的古朴与宁静”。
这已经不是这些大型实景演出头一回遭受质疑了。此前,《印象·西湖》因其工程违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招来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彩排时也遭到当地文化名人的炮轰——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声污染了环境,舞台也损害了丽江自然景观。
此外,大型实景演出往往需要大手笔、大制作,更需高投入。据了解,《印象·刘三姐》投资6000万元,《印象·海南岛》投资近2亿元……投资越来越大,各地政府反而趋之若鹜,实景演出规模的大小几乎成为评判一个景区实力强弱的标准。
然而,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回报,在这些实景演出中,能够形成品牌、发挥效应的并不多,经营状况出现亏损的更加不是个别现象。
《印象·海南岛》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赚不动的第四“印象”
作为张艺谋“铁三角”团队策划的第四部“印象”,《印象·海南岛》在海口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上座率一直不高。
有学者对“印象”系列作出如下的评价:“刘三姐”可能出自灵性和悟性,“丽江”只能算随性,“西湖”不过是惯性,到了“海南岛”看来只剩下惰性,再做下去展示的可能就是“印象”的劣根性了。
《印象·海南岛》原本是为了扭转海口旅游颓势,在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中诞生的。我国资深著名旅游地理学者、原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冠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当时海口打算做《印象·海南岛》这个项目时,本意是好的,能够下决心去做,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在参与这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时,曾认为它做好了对提升海口旅游形象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即将丰富海口旅游的内涵。”
项目确定之初,海口市有关方面相当乐观地表示,海口气候宜人,《印象·海南岛》全年演出天数可达70%,远远超过其他“印象”系列的可演出天数,即便按70%的上座率,仅靠门票收入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名为海胆剧场的观众席上,1600个坐席常常只有500人,以日均收入8万元来看,收回成本将是十几年后的漫漫长路。从只有三分之一观众的看台望下去,由灯光照射的实景沙滩海浪确实也显得有几多绚丽的色彩,可是整个演出却很难让人从中得到一种海南所特有的文化品味的享受。
这就难怪到了2009年5月份以后,《印象·海南岛》观众人数直线下降,出现了收入刚好和支出持平甚至是入不敷出的情况。为扭转颓势,《印象·海南岛》曾主动降价,但却是于事也无补。大部分的观众都是靠旅行社、酒店和各种类型的会议带来,散客很少,票务销售不是很理想。
对此,杨冠雄认为,《印象·海南岛》的失败,在于原创本身就没有深入研究海南的本土文化、对海南的认知过于肤浅所致。光靠视觉和音响上下功夫,任何地方都可以这么做。《印象·海南岛》需要从深层去发掘海南岛的文化,从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有表现力的东西来才行。要明白,海南的文化不仅仅是在沙滩上摸爬滚打,沙滩也不是海南所独有的。问题就在于创作本身没有抓住海南最有特色的东西,从形象艺术上来尽展海南岛的魅力,以致整场演出提振不起观众的兴奋情绪,产生不了心灵上的震撼力,充其量仅有视觉上的震撼而已。
还会有更多“印象”
就在《印象·海南岛》深陷资金泥沼的同时,张艺谋团队的第五部“印象”——《印象·大红袍》也于2010年3月在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武夷山正式开场了。而据透露,目前还有十几个城市正在排队做“印象”系列,甚至包括境外的城市和地区。
事实上,实景演出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类型的创新,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寓情于景的表演模式能让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和品牌效应都能找到契合点。如果每位导演和创作者都能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不盲目模仿,必将能打造出让观众满意的实景演出来的。
“《印象·刘三姐》之所以成功,在于充分利用了刘三姐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壮族民间传说,经过提升和创新,然后依托漓江和当地社区群众演员,通过实景演出的手法,来展现桂林当地的民族文化,让人们在旅行的时候,不仅可以观赏到自然界的美景,而且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当地独特人文文化的情趣。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象·刘三姐》是很成功的。”杨冠雄表示,“与当地文化和社区群众结合,是发展实景演出的最大特色所在。没有当地的人文和文化内涵,实景演出就会失去了生命力。《印象·海南岛》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东西。实景演出应该充分考虑市场和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去挖掘深层文化,光靠热闹去做,过于看重商业上的投资回报,难免要走偏方向。”
要想打磨出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创作的时候,要注重当地景观和人文风情紧密的结合,在表现手法上,既不能过于抽象艰涩,也不能缺乏普通观众易于接受和喜爱的美感。只要遵循市场的需求,就能创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实景演出要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还要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的文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冲击。只有这样,演艺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任导演的《印象·海南岛》在海口上演一年半后,由于经营上的压力不得不改旗易帜。
投资方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55%国资股权作价2750万元转让给深圳天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资产仍属国有。
不过,印象系列并非全都是如此。有的能持续火爆,有的却陷入了窘境,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
完美的第一“印象”
阳朔城边的书童山景区,虽闻名已久,但夜幕降临时,山里万籁俱寂。而今,来到这里,静坐暮色中,绿林深处隐约传来动人的山歌声, 1.645平方公里的舞台沿着江面展开,远近12座山峰皆是道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露天剧场。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古诗意境中,漓江、山歌、渔火、灯光、舞蹈,一台特殊的视听盛宴《印象·刘三姐》在此上演。
演出2000余场,观众约4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8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印象·刘三姐》为桂林阳朔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让“印象”成为一种潮流,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时代背景下,实景演出俨然成为各地营造当地旅游形象、提高旅游收入的救命稻草。
2004年3月,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任导演,梅帅元任策划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桂林正式公演,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实景演出在被人们称为“印象印钞机”的同时,也拉开了国内诸多城市纷纷打造“印象”名片的序幕。
随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希夷之大理——望夫云》、《梦幻北部湾》、《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天骄·成吉思汗》、《印象·井冈山》、《道解·都江堰》等相继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一时间,实景演出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天上演的实景演出超过1000场。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规模宏伟、演出阵容庞大、高科技应用等,是一种由人、景和光影构成的特殊表演模式。
但是,由于实景演出本身的特点,其舞台建设必然会破坏景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希夷之大理——望夫云》为例,这出投资近两亿元的山水实景巨制,就遭到了不少的质疑,认为舞台利用了大理古城的北门水库,整个剧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据媒体报道,其破坏了水库灌溉的功能,声光电系统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人发出呼吁:希望“这类演出不要伤害大理的古朴与宁静”。
这已经不是这些大型实景演出头一回遭受质疑了。此前,《印象·西湖》因其工程违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招来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彩排时也遭到当地文化名人的炮轰——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声污染了环境,舞台也损害了丽江自然景观。
此外,大型实景演出往往需要大手笔、大制作,更需高投入。据了解,《印象·刘三姐》投资6000万元,《印象·海南岛》投资近2亿元……投资越来越大,各地政府反而趋之若鹜,实景演出规模的大小几乎成为评判一个景区实力强弱的标准。
然而,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回报,在这些实景演出中,能够形成品牌、发挥效应的并不多,经营状况出现亏损的更加不是个别现象。
《印象·海南岛》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赚不动的第四“印象”
作为张艺谋“铁三角”团队策划的第四部“印象”,《印象·海南岛》在海口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上座率一直不高。
有学者对“印象”系列作出如下的评价:“刘三姐”可能出自灵性和悟性,“丽江”只能算随性,“西湖”不过是惯性,到了“海南岛”看来只剩下惰性,再做下去展示的可能就是“印象”的劣根性了。
《印象·海南岛》原本是为了扭转海口旅游颓势,在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中诞生的。我国资深著名旅游地理学者、原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冠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当时海口打算做《印象·海南岛》这个项目时,本意是好的,能够下决心去做,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在参与这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时,曾认为它做好了对提升海口旅游形象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即将丰富海口旅游的内涵。”
项目确定之初,海口市有关方面相当乐观地表示,海口气候宜人,《印象·海南岛》全年演出天数可达70%,远远超过其他“印象”系列的可演出天数,即便按70%的上座率,仅靠门票收入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名为海胆剧场的观众席上,1600个坐席常常只有500人,以日均收入8万元来看,收回成本将是十几年后的漫漫长路。从只有三分之一观众的看台望下去,由灯光照射的实景沙滩海浪确实也显得有几多绚丽的色彩,可是整个演出却很难让人从中得到一种海南所特有的文化品味的享受。
这就难怪到了2009年5月份以后,《印象·海南岛》观众人数直线下降,出现了收入刚好和支出持平甚至是入不敷出的情况。为扭转颓势,《印象·海南岛》曾主动降价,但却是于事也无补。大部分的观众都是靠旅行社、酒店和各种类型的会议带来,散客很少,票务销售不是很理想。
对此,杨冠雄认为,《印象·海南岛》的失败,在于原创本身就没有深入研究海南的本土文化、对海南的认知过于肤浅所致。光靠视觉和音响上下功夫,任何地方都可以这么做。《印象·海南岛》需要从深层去发掘海南岛的文化,从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有表现力的东西来才行。要明白,海南的文化不仅仅是在沙滩上摸爬滚打,沙滩也不是海南所独有的。问题就在于创作本身没有抓住海南最有特色的东西,从形象艺术上来尽展海南岛的魅力,以致整场演出提振不起观众的兴奋情绪,产生不了心灵上的震撼力,充其量仅有视觉上的震撼而已。
还会有更多“印象”
就在《印象·海南岛》深陷资金泥沼的同时,张艺谋团队的第五部“印象”——《印象·大红袍》也于2010年3月在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武夷山正式开场了。而据透露,目前还有十几个城市正在排队做“印象”系列,甚至包括境外的城市和地区。
事实上,实景演出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类型的创新,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寓情于景的表演模式能让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和品牌效应都能找到契合点。如果每位导演和创作者都能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不盲目模仿,必将能打造出让观众满意的实景演出来的。
“《印象·刘三姐》之所以成功,在于充分利用了刘三姐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壮族民间传说,经过提升和创新,然后依托漓江和当地社区群众演员,通过实景演出的手法,来展现桂林当地的民族文化,让人们在旅行的时候,不仅可以观赏到自然界的美景,而且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当地独特人文文化的情趣。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象·刘三姐》是很成功的。”杨冠雄表示,“与当地文化和社区群众结合,是发展实景演出的最大特色所在。没有当地的人文和文化内涵,实景演出就会失去了生命力。《印象·海南岛》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东西。实景演出应该充分考虑市场和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去挖掘深层文化,光靠热闹去做,过于看重商业上的投资回报,难免要走偏方向。”
要想打磨出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创作的时候,要注重当地景观和人文风情紧密的结合,在表现手法上,既不能过于抽象艰涩,也不能缺乏普通观众易于接受和喜爱的美感。只要遵循市场的需求,就能创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实景演出要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还要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的文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冲击。只有这样,演艺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