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9-01
当前的教育对学生的考核及评价还是以考分的高低来衡量,分数考得高,很多荣誉接踵而至,落下话就上补课班,看看学校门口的补习班可谓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上补习班的同学绝大部分最后都是不喜欢学习,甚至不想放假。在课堂上更不用说了,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样的孩子他快乐吗,在学习中他反馈回来的都是痛苦的经历。
要变“痛苦”为“快乐”,一个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就要从活动入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他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并在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和激发灵感,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有了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在情境中培养兴趣
长篇乐府诗《琵笆行》的教学难度较大,让学生背诵下来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我创设了情景剧《琵琶行》。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十分积极,大家集思广益,相互讨论、交流,感受“秋风萧瑟,苇絮漫天飞扬,夕阳已落,夜色渐浓”的环境,静听琵琶女的倾诉,琵琶声的叹息,感受作者被貶的愤懑,一个人的孤寂。通过该情景剧的展现,学生们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的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 “小演员”们用手法夸张、充满乐趣的表现方式,将经典演绎得活色生香。情景剧的演出获得了不小的收获,通过这个情景剧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些学生自发地查阅有关白居易的生平或者其他作品,想更多地了解作者,这样可以加深、巩固和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开展读书报告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提高,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采用 “读书报告会”这种形式,学生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与思考,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提升课余文化品味,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读书给予的快乐和启迪这样一来,一些学习上比较被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对《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先帝,报陛下”的感情理解就非常容易了,也能够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读了《骆驼祥子》更能理解《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其中有很多描写天气现象的,这都是为了表现劳动人民在旧社会中的低下的地位与悲苦命运。
三、开展文学社团
开展文学社团,10人一组,每周出一次报纸,孩子们自己设定的报刊名《流星雨》、《神奇的魔棒》、《小小花仙》、《中国小子》,经过所有学生投票,选择其中一些优秀的统一刊印到班级的杂志《我想对你说》上。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孩子们在社团中自行分配任务,分配到个人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使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活动中不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促进了完善自我。
四、经典诵读比赛
到了中学时代,诗词曲涉及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这些诗歌与现在距离太远,学生兴趣不大,如何让孩子重温经典,热爱经典,在班级我开展诵读比赛。
每次诵读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刚刚讲过的杜甫的诗作,我就会让学生收集有关杜甫的诗歌来开展诵读比赛。在诵读《望岳》时,从学生的诵读中似乎看到了青年时代的杜甫,有着浪漫与激情,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再读《石壕吏》、《春望》、《秋风为茅屋所破歌》能够看到此时的杜甫没有年轻时的活力,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学会了做人,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他们的心灵,使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孔子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千年前的孔夫子都告诉我们,学习要从兴趣开始。经过几年课外活动的开展,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从兴趣抓起,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较好途径。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资源,适当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为封闭的课堂打开一扇窗,使语文学习能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也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生活的大舞台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当前的教育对学生的考核及评价还是以考分的高低来衡量,分数考得高,很多荣誉接踵而至,落下话就上补课班,看看学校门口的补习班可谓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上补习班的同学绝大部分最后都是不喜欢学习,甚至不想放假。在课堂上更不用说了,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样的孩子他快乐吗,在学习中他反馈回来的都是痛苦的经历。
要变“痛苦”为“快乐”,一个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就要从活动入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他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并在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和激发灵感,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有了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在情境中培养兴趣
长篇乐府诗《琵笆行》的教学难度较大,让学生背诵下来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我创设了情景剧《琵琶行》。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十分积极,大家集思广益,相互讨论、交流,感受“秋风萧瑟,苇絮漫天飞扬,夕阳已落,夜色渐浓”的环境,静听琵琶女的倾诉,琵琶声的叹息,感受作者被貶的愤懑,一个人的孤寂。通过该情景剧的展现,学生们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的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 “小演员”们用手法夸张、充满乐趣的表现方式,将经典演绎得活色生香。情景剧的演出获得了不小的收获,通过这个情景剧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些学生自发地查阅有关白居易的生平或者其他作品,想更多地了解作者,这样可以加深、巩固和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开展读书报告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提高,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采用 “读书报告会”这种形式,学生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与思考,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提升课余文化品味,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读书给予的快乐和启迪这样一来,一些学习上比较被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对《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先帝,报陛下”的感情理解就非常容易了,也能够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读了《骆驼祥子》更能理解《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其中有很多描写天气现象的,这都是为了表现劳动人民在旧社会中的低下的地位与悲苦命运。
三、开展文学社团
开展文学社团,10人一组,每周出一次报纸,孩子们自己设定的报刊名《流星雨》、《神奇的魔棒》、《小小花仙》、《中国小子》,经过所有学生投票,选择其中一些优秀的统一刊印到班级的杂志《我想对你说》上。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孩子们在社团中自行分配任务,分配到个人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使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活动中不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促进了完善自我。
四、经典诵读比赛
到了中学时代,诗词曲涉及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这些诗歌与现在距离太远,学生兴趣不大,如何让孩子重温经典,热爱经典,在班级我开展诵读比赛。
每次诵读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刚刚讲过的杜甫的诗作,我就会让学生收集有关杜甫的诗歌来开展诵读比赛。在诵读《望岳》时,从学生的诵读中似乎看到了青年时代的杜甫,有着浪漫与激情,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再读《石壕吏》、《春望》、《秋风为茅屋所破歌》能够看到此时的杜甫没有年轻时的活力,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学会了做人,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他们的心灵,使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孔子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千年前的孔夫子都告诉我们,学习要从兴趣开始。经过几年课外活动的开展,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从兴趣抓起,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较好途径。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资源,适当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为封闭的课堂打开一扇窗,使语文学习能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也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生活的大舞台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